薛侯和纪舒也在这时归国了。
此行非常圆满,不但摆脱了附庸地位,而且周王还许可,东海之滨,尽可取之。
薛侯与王都各家交际应酬,相处融洽,且都邀请在薛国大食堂王都店腐败了几轮,算是把大食堂的名声打出去了,现在每天客满,重臣都需要提前派管家来预约,才能保证有空院。
临行前,除了王室外,薛侯再每家奉送一万公票,并提示说若公票用完,可以去薛国在王都的超市、粮油店用粮食等去换,他们也收购的。目前来看,公票推行顺利,并且已经有了跟各国货币的兑换比例了。
薛侯纠正他们的做法,只跟王室的钱兑换,这样可以让王室跟各国货币的兑换中,再赚一笔。王室更增好感,都觉得薛侯真是全心全意维护王室。
最后跟周王辞别时,薛侯下令薛国军队全部解甲,将车马兵器弓箭全部留给王室,扩建王师。军士们只每人提了装弩和藤甲的布囊以及留下軘车装载辎重,其余甲胄、兵器、战车,连战车的马都留下了。把周王感动得热泪连连。
辞别时薛侯对周王轻声说:“愿大王早日接回世子,父子相见。”周王感动至极,明白了薛侯留下军械的用意,感到薛侯真是一心为己,真是天下第一赤忱。
周王感到自己对薛侯的封赏不够,而且薛侯来朝觐自己,回国时军队变成赤手空拳——王室的吃相未免太不成体统,于是推辞,让薛侯还是带回去。
薛侯坚持,刘公(王室成员)也觉得让来朝觐的诸侯军队空身回国,实在不妥,薛侯附耳对刘公说:“王师强大,大王才能早日接回世子,诸位也能安定啊。”
于是刘公建议周王收下,并且自告奋勇,说自己愿意跟随薛侯回国,举行增封仪式。王室派人通告各国至薛国观礼。打着王旗,只要带一旅王师随行就好。
——至于光身子的薛国军队,跟着薛国回程的商队另走。
这是超越规格的礼遇和增封仪式了,薛侯连连逊谢,说岂敢劳动大王。
周公于是建议到:“大王,既然刘公要去薛国一行,索性一事不烦二主,干脆把给薛侯升爵的仪式一次办了,免得三年后薛侯再来,还要再跑一次。”
周王许可了:“薛侯升伯爵的仪式,干脆就麻烦爱卿,此次一起办了。”
薛侯顿首固辞,连称对王室的微薄功劳,怎敢奢望升爵。直到周公笑着劝薛侯接受:“难道薛侯明年不准备派使节上雒么?”
这是说,真要觉得不够,明年使节小朝的时候,贡物丰厚些就是了。薛侯这才拜谢周王,谢过王都诸卿。挥泪相别。直到薛侯车架已远,大王才转身回宫。对薛侯的赞誉更是经常挂在嘴边。
薛侯就跟刘公商量:“王师扩充,以备楚人不逊,但是东面(指郑国,郑国就在王都东面)必然不悦,不若我们从许、陈,经宋回薛国。小侯还可顺便探望同姓①。”
刘公和薛侯到了许国,许侯看到薛侯朝觐居然获得增封升爵,而且还是刘公陪同回国的超高礼遇,眼珠子都红了。一面祝贺薛侯增封升爵,表示会遣使观礼;一面立刻表态也要去朝觐,立刻下令准备贡物,今年冬天就去。刘公矜持地颔首表示嘉许。出了许国,刘公对薛侯赞道:“此皆薛侯之功。”
本来是要直接东向陈国的,刘公在许国看到效果,极力鼓动薛侯到南面蔡国一行再到陈国。薛侯只好绕道。
到了蔡国,才发现蔡国日子不好过,连他们附近的黄、随等国,都被楚人骚扰。薛侯表示可以派本国商人贩运盐、箭矢等来南方诸国,蔡侯大喜。对薛侯随行的军士到处挖草木的行为,大开方便之门。并且主动跟薛侯说,自己会遣使通报黄、随等国,届时都会遣使至薛国观礼,并对刘公表示,明年自己也会上雒朝觐,还会邀请黄、随、陈国诸侯一起上雒朝觐。刘公很是欢喜,好言抚慰。
回头询问薛侯,才知道是薛离特别关照,没见过的草木都要带些回去,有种子就问清楚如何种,买种子就好,没种子的就挖。
等到从南面的蔡国回程,到了陈国国都,发现满城的薛国商人。刘公奇怪,薛侯也是茫然,叫住一个薛国的商人一问,都是买奴隶来的。列国都有商人去了。薛侯这才知道,军队已经到了连云港,并且开始在那里筑城了。沿途的新领地,把各家人口都抽空了。
拜访过陈侯,同姓国家,自然不同。陈侯先拜见过刘公,听刘公说起薛侯增封升爵,马上主动表示会派世子去观礼。跟刘公表示,等世子从薛国观礼回来,自己立即上雒朝觐天王。听刘公闲闲说起薛离正在搜集各地草木,马上安排人去办。
听陈侯说起薛国运来的盐确实不错,但是量远远不足,薛侯也赶紧安排记下,回国多派商队来。
在陈侯的挽留下,逗留了好些天才回国。一路只见一队队的奴隶被押往薛国。
等薛侯和刘公经过宋国的时候,路上的奴隶队越来越多,薛侯心中有惑,于是催促车马加快行程。刚到薛国边境,薛离和众卿已经在边境迎候。
******
薛侯先亲自引导刘公至驿馆安置,然后才回宫听取众卿汇报。薛侯听完汇报后,跟众卿道劳,很是表示了满意,表态说各家新增的封地,孤都许了,文书手续随后就办。其余的事,明天再说。
回宫以后,薛侯只是跟秦赢他们见了个面,就把薛离叫到书房——都顾不上书房全新的家具,一件一件问薛离详细的经过,和薛离处置的思路,每件处置各家的反应。
听后非常满意,不仅满意结果,也满意薛离思虑的周详细密和思考问题的战略高度。尤其是封地必须上交公室三分之一,始终保证了公室的实力压制各大家族,避免了周王室的弊端,很是表扬了薛离一番。
不过,薛侯指出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军队的问题。
以周王室为例,即便没有因东迁损失西六师,周王室东八师西六师也不过十四个师。而诸侯大国人口逐渐繁多,实力逐渐强大,现在已经有了三个军或者将近三个军的诸侯国已经不少,以后还会越来越多。可以说,周王室即使没有在自己的四周封国,导致自我限制发展的问题,最后也压制不住诸侯——诸侯军力强过王室。
薛侯问薛离:“离儿,既然你注意到了周室封地的问题——要求上交三分之一土地的办法是你的想法,不可能是蒙洽。毕竟蒙洽是最大家族的家主。那你为什么不同时处理军队问题?各家土地增封后,很快就会出现军力超过一个师的家族,而一个师,足以引起我薛国巨变了。你肯定注意到了,到底是怎么想的?”
薛离苦笑,回答道:“父亲,我确实想到了。各家族在我薛国,也是数百年不得发展。去年起,父亲开放各种产业,利润丰厚。但是人力不足的问题也是越来越严重,各家工坊都是人力不足。所以国野一体(允许当兵)、入籍(外国人入籍),在各国都是无比困难的事情,在我国各家族都一致同意了。”薛侯点头:“无他,人力不足尔。”
薛离点头,继续说:“但是这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土地不足。人力增加,需要的粮食也在增加。虽然各家的产业利润非常丰厚,可以买粮。但是买粮只能是应急——长期粮食不够,各家心里发慌。其实父亲决定向东发展,也是为了获得土地——我们自己心里也不安定啊。”薛侯点头,说道:“确实,粮食问题也是我当时决定向东开战的一个重要考虑。毕竟,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薛离称是,继续汇报说:“本来我们扩建常备师,甚至几乎达到人力极限,一次就征了三个常备师,而且全部由公室承担费用,我们也几乎是将全年的公室利润都抽空了,就是打算直接由公室东征,虽然以后也要封赏,但是那样公室从容很多。”薛侯暗自点头,心说自己正是这么打算的,才咬牙独立承担常备军的军费。东征成功后,随便给各家一点,避免尾大不掉的麻烦。
“但是,秋狝之前,一说到东征,各家眼睛都红了,都要去。没别的,就是奔着土地去的。卫武明白、蒙师明白、我也明白。但是看那个架势,我们挡不住,也不能挡。我薛国一个附庸小国,多年没动刀兵,各家能够如此积极,就不应该拦着。何况东征才是开始,我们更应该鼓励征战。通过军功获得利益,让各家始终与公室站在一起。
所以,蒙师要公议是否要各家族参与东征,公议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我也默许了。
原本我是想等到军队到了地方,再扫荡周边,安定下来开始垦殖,那父亲也要回来了,新领土封赏的事情,可以等到父亲回来再说。
没想到卫司马一出郯国边境就筑垒挡住了郯国东进,宣示自此向东都归我薛国了。我就知道不好了,挡不住了。但是也不能责怪卫司马,还要表彰他——他这是为了我薛国的利益,做得很好。”薛侯点头,笑道:“虽然卫武吃相难看,但是做法没错,还很好。把我薛国的利益最大化了。如果他不封住,而是直接到海边,郯侯发现大军过后,那一片既安全又是无主之地,难保不东扩,那我们就为人作嫁了。”
薛离也笑了,说道:“确是如此,虽然郯侯保守,封地百里就从来不向外扩展,守礼得很。但是看我们东扩,难说心思会不会活动,还有他国内的卿大夫的心思,看我们国内就知道了。如果卫司马不是这么‘吃相难看’地封住,表示我们的决心,还真是有麻烦。”
薛侯点头,评价道:“卫武的本心,可能完全是出于军事考虑,他用兵一贯谨慎,这是确保后路,看他后来扩路和建立驿站体系就知道了。”
薛离点头,继续汇报经过:“当卫司马要求国内再派役夫和人员,为大军修道路和接管驿站时,各家族那个积极,我就奇怪了——这是苦差事啊,而且国家大道,现在要各家族投入,怎么还这么积极?再一想才明白,红眼珠看不得黑土地——挡不住了。”薛离叹道。“蒙师别说是不是想挡,就是想挡,也挡不住了。”
薛侯失笑:“他肯定不想挡,巴不得呢。不过说起来,即使我在国内,这种情形下,群情汹汹,也挡不住。
后面我都知道了,你就尽量转弊为利,趁势扩大公室的专利范围,把矿山全部收为公有、新增封地需上交公室三分之一。离儿,你做得很好,就算我在国内,也不能做得更好了。军队问题你当时是怎么想的?要等到我回来处理?”
薛离说道:“军队问题,确实是想到了,也有一个办法,但是我还小,没有父亲的威望,这个办法只能等父亲回来实施。就是趁着大家都热切土地,而且各家族的新领地,都是原来的十倍以上,以后还会越来越多,这都是看得见的——连云港还没开发呢。
这时要求各家族交出军队,各家族不再有私兵。军队为公室所有。只有公室可以征兵。各家族领地的驻防和各重臣的随身护卫,也由军队负责。”
①陈国、与薛国都是黄帝后裔的封国。陈国是周武王搜寻舜的后裔妫满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