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45700000010

第10章 老子·儿子·孙子:两全两不全的关系

康乾盛世是由三代帝王所创造(康熙、雍正、乾隆),而康熙作为这三代帝王的长者,对接班人的教育培养也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一位缺少父爱,也没有享受过母爱的帝王,他对子女的教育显得更加独具一格。

康熙家教中的智慧与得失

皇宫里的父子亲情,与普通百姓之间的差别何止千里万里。掺杂了权力斗争的感情,在任何时候都可能过期、变质、最终腐坏。长期食用这样的感情不仅会使人拉肚子,搞得不好,甚至有搭进小命的危险。就好像现在为争夺遗产而产生的悲剧一样,在皇宫里演绎得更加出神入化,有弑兄夺权的,也有杀父夺权的,康熙作为一代明君怎么会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呢!康熙对子女的教育也算是成功的吧,儿子雍正是一个克勤克俭的杰出皇帝,孙子乾隆也是一位文治武功的英明皇帝,那有人说嘉庆、道光呢?康熙荫及两代也就可以了。

作为一个皇帝,康熙是近于完美的,在位期间,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国运日见昌隆。但是作为一个多子的父亲,又似乎让人不敢恭维。康熙帝的子女是比较多的,在清朝历代皇帝中最多,有子三十五人,女二十人,还有一些没有统计的,据有关学者统计共有九十七人。他的生育能力很是让人佩服。然而在众多的子女中找到自己的接班人,实在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更何况康熙拥有众多卓越之才的子女。继承人问题,向来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敏感问题,很多英明的皇帝也在继承人问题上犯下严重的错误。

为什么继承人问题会成为如此棘手的政治难题?因为继承人的选择,是按照中国的皇权体制决定的,皇权制国家只能选择高度集权的专制体制,在这种专制的情况下,只能按照权威的意志或者出于强势的社会习惯来选择继承人,而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选拔,更不要说通过竞选的方式让有才能、有德行的政治家继任了。

虽然不可能面向整个社会公平选拔,但是被选择作为未来接班人的皇子也必须出类拔萃,不仅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还要有坚实的武功修为。那么康熙帝是怎么对其接班人进行培养教育的呢?

由于顺治帝的英年早逝,没有顾及太多的皇子教育问题。幼年的康熙是因为祖母孝庄太后的精心设计安排,才使他能够系统地学习知识,受益终身。因此,康熙为了培养他的接班人可以说是费尽心机,他不仅要安排文化学习,也很是注意各个皇子的武功修为。他既安排了文史课程,也安排了弓马骑射,而且因为注重实践,康熙每次打围总是把皇子皇孙一并带过去,要他们积极参与其中,以使其理纶与实践相结合。

在清朝的历史中,康熙对皇子的教育是很有系统和特色的,非常注意学习的重点和对象。这好像一个中心和几个基本点的问题。他是以太子为中心,以所有皇子为基本点,进行强化性的教育。在除去其夭折的11个皇子外,成人的皇子们皆能文能武,总体素质很高,这是以往朝代难以匹敌的,当然,这和康熙的精心培养是息息相关的。也许,康熙深谙三字经中的“子不教,父之过”的道理。

康熙觉得自己的国家要有希望,必须让自己的儿子们都有高素质、高水平。清朝皇子的教育制度,就是在康熙年间定下的,皇子皇孙六岁开始在上书房读书。每天五点钟皇子们就要起床,一直学习到下午六七点钟,强度之大令人咋舌。请注意,不是一天,是天天如此,“无间寒暑”,天天如此。作为太子会起得更早,休息得更迟。可见作为太子也是很不容易的,要想做人上人,必须先吃苦中苦。为了监督孩子的学习,康熙皇帝派有专门的人来管理皇子的学习。要有隐瞒那是要降罪的,这可是欺君死罪,谁敢啊?所以康熙的孩子们成才比例是很高的,按现在的说法应该是一家子的大学生。在现代的孩子眼里,他们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地狱了,但是只有到过地狱的人才能懂得天堂的美丽。皇子们的炼狱就这样开始了。

为了达到皇子们成才的目的,寅时(3—5点):皇子们就要到“无逸斋”,开始晨读了,复习头一天的功课。不起床是不可以的。如果不起,陪读的就要受到惩罚了。

卯时(5—7点):老师来到课堂(满文的师傅达哈塔,汉文的师傅汤斌),开始检查皇子们功课,开始背课文了。一字不错,就可以继续下面的学习,划下一段的课文,继续背。明天还要检查。要是在现在估计这个老师该被投诉了。

辰时(7—9点):康熙下了朝就来到了“无逸斋”,开始检查功课,主要是检查背诵,和我们上语文课是一样的,一上课就先检查背诵课文。看来这是检查背诵的出处了。

巳时(9—11点):开始练习书法。就是上自习,要求每个皇子每个字写100遍,看来康熙的孩子们的字写得漂亮是有原因的。

午时(11—13点):吃完午饭,就要继续上自习——写字。天哪!要写多少啊!可谓虎父无犬子啊!真能坚持,要是现在早就是哭声一片了。但功绩是卓越的,皇子们的成才就是一遍遍练出来的。

未时(13—15点):皇子们到“无逸斋”的院子,开始了体育课,那儿有弓箭和箭靶。让孩子们也休息一下的好,不然会成书呆子了,怎么统治国家啊。其实主要原因是为了加强皇子的武功修为,皇子们不只是学习射箭,还要学习摔跤、武术等。

申时(15—17点):康熙又到了“无逸斋”再次检查功课,这次是一个一个背书。天啊!开始考试了,而且是每天都要考的,估计康熙出巡的时候皇子们会特开心。这样也养成了皇子们不怕考验的性格。

酉时(17—19点):在“无逸斋”外面练习射箭,开始体育考试了。康熙让诸皇子们一个一个射,看来康熙很重视皇子们的全面发展。功课完了之后放学。这就是皇子们的一天,皇太子晚上还要研习一下政治,真是不简单啊!估计那时候康熙没有想到上晚自习。

康熙帝不但要求皇子们学习时间紧,而且要求的学习范围也是相当广的。在学问上不仅要求皇子们要学习满族、汉族、蒙族的文化,康熙帝还让皇子们学习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如数学、天文学、地理学、医学、测量学、农学等学问。可谓文理都要学,不允许有偏科的。

儒家经典是皇子们主要学习的内容,四书五经是最主要的学习书籍,在名师的指导和康熙的督导下,皇子们的学业都有很大的进步,

康熙深信“名师出高徒”的道理,亲自在翰林院优秀的大学士里为皇子挑选老师,并且要亲自检阅老师的才学,甚至把自己的老师也请来教自己的孩子。有时候也会亲自为皇子们进行讲解,可谓身体力行。起初教授皇子的有张英、熊赐履、李光地、徐元梦、汤斌等一代名儒。皇子老师中的汉人师傅,主要负责教授儒家经典;满人师傅称谙达——内谙达教授满文和蒙古文,外谙达教授弓箭骑射技艺。文武双全的培养方式,也让我们今天的教育有所反思。

百忙之中的康熙帝还时常抽查皇子们的功课,检验他们的武艺。他自己说过:我亲自督促皇子们读书,太子及诸子依次上殿,背诵经书,还让他们习字、习射、复讲,直到很晚。一年里从春之首至岁末没有间断的时候。可见康熙的执著是常人不能及的。康熙在检查皇子们的学习——背书,如果一字不错,康熙经常会说:我小时候书要朗诵120遍,之后还要背诵120遍,完全熟练了,然后再换下一段,这样一段一段地学。这时候有的大臣说,读、背100遍是不是就可以了?康熙说,必须背足120遍。然后就问皇子的老师,说刚才背的怎么样?有的老师就说了,皇子们很聪明,背得很好!康熙说,你们不要表扬他们,要多批评他们,免得他们骄傲。检查完了之后,康熙就要办公了。夏天很热,皇子们读书的时候,是不许拿扇子的,要正襟危坐读书写字。可见康熙对皇子们的要求有时候也是比较苛刻。

皇八子的书法是皇子们当中最差的一位,康熙为他精选良师教授。甚至在他完婚分府后,也常常督促他勤加练习书法,要他在书写之后,把书稿送到自己面前,亲自披阅,可谓用心良苦啊。这充分展示了一位伟大的父亲的拳拳爱子之意。

康熙除了要求皇子们读书,还要求皇子们每天习武,也就是上体育课。每天在吃过午饭以后两三个小时内要习武,一般以射箭为主。在学堂的外面会有场地,如果哪天康熙高兴也会到此小试身手一番,史书记载叫做“连发连中”,在这方面也就是身体力行吧!康熙给自己的孩子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他希望所有的皇子必须各有所长,首选得做皇帝,次之也要可以助政,又次之可以领兵,再次之也要可以做学问,最次也要善长书画。正因为康熙对皇子们的教育十分重视,而且也有十分具体的规定,所以皇子们才真正能够学到知识。在这样的关注之下,皇子们的成长自然比较健康,而且还按照各自不同的性格和特长,形成几种不同的人才。

政治型

康熙帝培养儿子的主要目的是从皇子中产生一位满意的接班人,以使大清帝国江山永固、社稷万年。首先,以儒家经典教育皇子;其次,以“国语骑射”培养皇子;再次,训练皇子实际能力;最后,传授治国安邦之道。诸皇子的培养教育,以皇太子为重。他对其他皇子,如皇四子、皇八子、皇十四子等,常委以军政重任,既对其加强锻炼,又对其进行考查。

学者型

康熙教皇子数学、天文学、地理学、医学、测量学、农学等,还亲自给皇三子胤祉讲解几何学,并培养其科学才能。后又让胤祉等向意大利耶稣会士德理格学习律吕知识,还在畅春园蒙养斋开馆,派胤祉主持纂修《律历渊源》,汇律吕、历法和算法于一书。胤祉还为《古今图书集成》的纂辑做出贡献,成为康熙朝一位杰出的学者。在测量学上,康熙本人就非同一般。治理北京附近的永定河,康熙帝巡视北京通州段河堤,随驾的有皇太子、皇四子、皇五子等,他命诸皇子分钉木桩,学用仪盘,亲自检测仪器,记录测量数据。

艺术型

康熙最钟爱的是书法,他认为书法可以抒情养性,增加涵养。他不仅自己苦练书法,还把这种爱好增加到皇子的学业中去,他希望自己的儿子们在书法上有一番造诣。他对皇子练字做出了具体规定:每一日要写十幅呈览。在父皇严格要求与督促之下,皇太子、皇三子、皇四子、皇七子、皇十三子和皇十四子等,都写得一手好字,特别是皇二十一子胤禧能书善画,史称其“诗清秀,尤工画”。

生活型

康熙帝的儿子们,有的因其生母卑微,没有资格、没有能力也没有条件同兄长们去争夺皇位。如皇十二子生母万琉哈氏为定嫔,皇十五子生母王氏为密嫔,皇十七子生母陈氏为勤嫔,还有连嫔的品级也未受封。有的因年龄太小又无法争皇位,如康熙帝初废皇太子后出生的皇子,到他驾崩时,皇二十一子和皇二十二子都是十一岁,皇二十三子九岁,皇二十四子才六岁。他们不求登大位,但求生活好。所以,把他们归为生活类。

按照这种归纳,康熙的很多儿子都属于政治型人才。由于父皇对他们的培养,他们所处环境对政治的重视,他们自己平时不懈的学习和表现,很自然,这些皇子们便一个个走向前台,参与到皇位继承权的争夺之中。

这些皇子们一个个出来表现,以证明自己有成为太子的能力,康熙并不反对。但是康熙十分反感的就是皇子们玩得过火,他绝对不允许在自己的权威地位面前,还有遮盖自己的皇子形象存在。所以他不断地召见诸皇子,对他们谆谆告诫,让他们“勿令生事,安分而行”。这句告诫有些奇怪,一方面,他对皇子们的明争暗斗表示默许;另一方面,又让他们不要生事,要安分。“安分”应该如何理解?如果理解为要求皇子们安分守己,不要谋求太子地位,那么他对皇子们争斗的默许态度就说不通。

在实践方面康熙更为要求特别,在其塞外行围时也要求皇子们参加,甚至未成年的皇子也要参加。在广漠的塞外,参加行围的人经常看见年幼的皇子跟随着康熙,而且每天结束后也会有所收获,这就是康熙要求的良好结果。这可不是一般的游乐,要在马背上待上半个月的时间。行围也是进行小规模的军事演习,皇子们终日在马背上颠簸,不仅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和吃苦的精神,也增加了他们的骑射技术,更增加了军事指挥的能力。康熙帝真是未雨绸缪啊!

对于没有享受过父爱的康熙来说,他也算是个慈父。在生活上的照顾是不用介绍的,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一个王朝的君主对待自己的孩子那么细心,那么多的孩子(康熙有儿子三十五个,女儿二十位),就是给起名字也够难的,何况要那么细心地关心、爱护了。

康熙每次带皇子皇孙出去打围时,白天要打围会见各个部落的首领,每晚也要巡视一下年龄小的孩子们是否健康,看是否睡好!一个父爱如此重,而又不溺爱孩子的皇帝很是难找的。而且在打围之前皇帝都要求太医给各个皇子进行体检。对于没有发痘的孩子更加关心,会格外地给予关爱。在康熙四十七年,木兰秋围的半路上,十八阿哥生病了,发高烧,得的应该是腮腺炎。当然,当时没有腮腺炎这个词,但是根据他的症状,从现在的临床医学做出推断,无非就是腮腺炎,并不是个了不得的病。但是在清朝,治这个病就没有什么好办法。十八阿哥高烧不退,康熙很着急,因为非常疼爱他,康熙恨不得二十四小时把他搂在怀里头,太医看病的时候,他也不忍心放下。还是因为特别疼爱十八阿哥,康熙还让太子随后从北京城赶到营盘这个地方,毕竟他们是一母所生。可见康熙对皇子的慈爱。

康熙要求皇子们要互相团结友爱,虽说后来的储位之争不是他能够想象的。太子的第一次被免也是因为其不关爱皇弟而引起康熙反感的。

在康熙的严格教导下,诸皇子可谓各有所长。在武功方面:皇三子胤祉的箭术几乎同康熙一样好。太子、皇四子、五子分别管理镶红旗、正红旗、正黄旗、镶黄旗大营。到了晚年,任皇十四子胤祯为抚远大将军,担任平定西藏、廓清西北的重任。康熙家族,把军权牢牢的控制下来。在文学上,皇子们善文善画者也不在少数。那能文能武的四皇子即雍正皇帝,也是在康熙的调教下,成就伟业的。

康熙帝对子孙的严格造就了各位皇子的威望,使整个家族的威望在八旗中空前升高,这也是吸取皇太极的教训吧!在康熙的教育和影响下,在清朝的帝王中没有出现过暴君、昏君和怠君。在康熙的直接教育下,他的继承者雍正、乾隆也都是杰出的君王。看来“康乾盛世”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康熙的诸皇子不管在其后来“萧墙之争”中成败如何,但他们都不是不学无术之徒,不是胡作非为的纨绔之辈。他们都有素养,也有一技之长,这与康熙皇帝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误教引起的宫廷斗争

康熙对皇子文治武功方面的教育,是无人可比的。但他的教育失误也酿就了至今也有争议的帝位继承之谜。他对皇子们的教育缺少了最大的一笔,就是品德的教育,尤其是在“尊师重道”这方面。熟读儒家经典的康熙,竟然忘记了儒家经典的话语“尊师重教”、“以德为先”;也是因为他“言传身教”吧,结果是各个皇子纷纷仿效,以太子仿效之像、之勤为最成功。这也为后来的皇储之争打下了基础。

康熙帝在教育孩子方面是严格的,但对待老师也是“严格”的。康熙帝曾在太子面前对太子的老师故意出题刁难和侮辱,那老师在学生心里的地位就低到极点了。这些老学究们,为了身家性命也只能是委曲求全了。这些侮辱还好,不至于让人丧命,但你别忘了“伴君如伴虎”。

徐元梦老师就是这么一个不幸的人,在一次射箭中,康熙帝因为徐拉不动弓而对他大打出手,还好他老人家当时年纪还可以承受,要是那些老儒们,估计倒下就难起来了。更倒霉的是这位老徐,在康熙六次南巡的时候,让康熙认为他没有好好的教三位小阿哥,降旨革职,还要法办,那可是当着全体阿哥们的面,打了三十大板。可怜的老徐!估计不会是被派去当情报人员的。

老徐的遭遇让这些皇子的老师们,每天战战兢兢啊!可谓是身心疲惫。这些老儒们给皇子上课时,先要给皇子们请安!然后在教书的时候是站立着的。现在老师不都是站着教孩子吗?可在古代老师是要坐着讲课的。有些大儒们年事已高,经常站着站着就摔倒了,有时候有点儿力不从心了,小眯一会儿,那就悲惨了!就会遭到学生的侮辱,甚至鞭挞。面对这些侮辱,老师们哪里还有尊严,能保住老命的也就开心得不得了了。对于这些博学宿儒来说,师长尊严荡然无存;而那些皇子们受到的影响更为严重。他们视老师为奴仆,尊师的观念纤毫皆无,哪还会对父兄长辈有孝心啊!这不能不说是康熙教子的一大失误,也是自己给自己留下的一个定时炸弹。懂得培养皇子们“仁爱”治国的康熙帝,怎么没有想到小小的失误会有日后的后果呢?

至于康熙帝特别注重的皇太子,真是龙生龙,凤生凤,和他父皇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也是康熙的教育败笔下的第一个牺牲品。这种事情跟康熙有必然的联系,而皇太子把他更加演绎活了。比如说皇太子的脾气变得非常暴躁,也难怪他,从小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的老师都是一些大儒,都是一些饱学之士,年纪当然也很大了——教他的时候,就已经是四五十岁了,他长大了,他们都七八十岁了,很高的年事——他经常辱骂他们,一生气,他就不管他们是多大岁数,不管那些人是多高的学问,轻则辱骂,重的要皮肉受苦。

当然不管怎么样,也有人汇报到康熙那儿去,康熙就觉得:我这儿子怎么回事?辱骂老师,不应该啊。看来康熙有点儿自我不批评的意思,估计当时他不会反思的。然后皇太子做下更过分的事,就是鞭笞权臣。地位很高的大臣,在朝廷里面都掌握很大的权柄,康熙都要善待他们。康熙有时候发火,最多也就批评一下,也很少说让人把他们的裤子脱了打屁股,当众羞辱或者是鞭笞这些大臣。康熙没做过的事,太子不管这么多,他一发落那些大臣,他就这么来——打屁股,底下人当然是你怎么指挥怎么来,因为你就是今后的皇帝!还有什么好说的,对不对?你的命令就得听。康熙就开始不愉快,就觉得皇太子怎么可以这样做呢?但是康熙还是隐忍了,因为这是他自己的儿子,是他立为继承人的太子,而且太子今后确实也要当皇帝,当皇帝树点儿威风也是可以理解的。可见康熙对太子是十分宽容的,甚至有点儿溺爱。

康熙是一个博爱的父亲,简单来说,他所有的皇子,他全爱;所有的女儿,他也全爱,是这么一个博爱的父亲皇帝。而这种爱也有时会变成溺爱。特别是对皇太子,爱到什么地步呢?爱到太子的待遇跟他一样,这也无形中放纵了太子的暴脾气。

比如说,皇帝穿着的衣服,使用的东西可皆为黄色,他就允许太子的服装、轿子之类的东西,都可以采用只有皇上才可以使用的黄色,试想,要不是他允许,谁有如此大的胆子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当然,只有帽子不一样,否则与皇上的无异了。后来,康熙还为太子盖了一个很漂亮的宫殿,命名为毓庆宫。据清朝史料记载,太子的毓庆宫里面所摆设的一些古玩,那些豪华的东西,甚至超过了康熙本人所拥有的。

后来有一件事情,很滑稽,令康熙很后悔。因为爱之深,又眼见太子日见成人,较为符合自己的意愿,还是今后王位的继承人,康熙一时兴起,就想满足太子所有的要求,只要他想得到的东西,都可以向内务府要。但又感觉不够,就干脆让太子的奶妈的丈夫,即他的奶父当内务府总管,为什么呢?为了太子要东西方便啊。太子想要什么东西,跟他奶妈一说,一会儿这个东西就来了,省得一层层地禀报去,最后自己还要批。康熙后来对此当然很后悔,但是他一开始就是这么做的,自己酿造的苦酒只有自己喝。这个小故事的真实性有待于考证,但也从这段稗官野史中,确实可以了解康熙曾对太子的那份溺爱。

在生活上对太子他是无微不至地宠爱,导致了太子对什么都认为是应该的,对别人的关爱几乎就没有了。这也是康熙给自己酿造的第二杯苦酒。

康熙对皇子们的教育失误,也从另一方面促使各位身怀鬼胎的皇子们加剧了对权力和地位的渴望,也酿造了兄弟相残的悲剧,出现了最后的皇权之争。

综上所述,总结一番:康熙教育孩子的功与过虽不能相抵,还是功大于过,毕竟最后继承皇位的人在接手康熙王朝之后能够将其发扬光大,更没有使百姓遭殃,也没有让这个少数民族政权昙花一现,仅从这一点看,康熙是成功的。

皇权继承的两难:太子与皇子的争嫡夺嫡斗争

知人心者智,得人心者,得天下。得皇帝心者,也会得天下。这就是康熙的儿子们一次次演绎得来的结论。康熙是个人情味比较浓的皇帝,也是一个禁忌比较多的皇帝。他害怕有人集结成党,更怕有人窥视他的皇帝的位置。在封建时期,历朝历代都发生过太子与皇帝之间的矛盾,有时候甚至演变为父子相残、喋血后宫的场面。本来皇帝和太子是血缘关系上的父子,那么,为什么至亲的父子之间还会出现如此激列的矛盾呢?

就在于他们对权威的争夺。皇帝之所以成为皇帝,封建时代之所以会以专制为特征,就在于这个社会有一个权威至上的原则,如果没有对权力的追逐,对权威的崇拜,那么这个社会从思想基础上,就无法实现专制。正是因为权力与权威的存在,才让专制成为可能,而挑战权威,就是对皇帝最大的反抗。试问,如果有人公开挑战康熙皇帝的权威,这位贤明聪慧的康熙大帝会一笑置之吗?

但是康熙根本没想到,敢于挑战他这个权威的,居然是自己的太子胤初。所以,无论太子有什么优秀之处,仅凭挑战皇帝权威这个罪名,康熙就非要废除太子不可。

事实上,造成太子挑战康熙权威的原因,就在于康熙过早的立储,而且还是采用汉文化的嫡长子继承制,这在当时清朝上层的政治氛围中,是一种不大有说服力的做法。而康熙自己身体健康,一直在做皇帝,太子一直作为待命人选,又怎能不对康熙心怀不满?

康熙是清朝第一个立太子的皇帝。康熙十三年(1674年),皇二子胤礽出生。皇后赫舍里氏在生育胤礽时难产死亡,年仅二十二岁。康熙和皇后夫妻情深,所以十分伤心,爱屋及乌,对胤礽格外钟爱,第二年就册立他为皇太子。皇太子自小就养尊处优,他是皇帝之下第一人,是未来的皇帝。在大清王朝里,皇帝是当之无愧的权威,太子就是名正言顺的二把手。这样的身份地位,让太子处于一个不受监督、不受管束的状态。事实上谁敢管他?所有的人都对他心怀恐惧,事事都要让着他,宠着他。他眼中的世界是一个扭曲的世界。在他看来,除皇帝外所有的人都是他的奴仆,所有的物都是他的私产,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除了因为与皇后挚真的感情所驱使,康熙设立太子,还是因为其幼年时候鳌拜的专政,自己形同虚设,皇权旁落。如果自己培养个接班人,自己百年以后,太子已经成人,加上自己的培养,太子可以马上开始工作,使家族的地位完全可以不受影响。另外康熙熟读儒家经典,受汉文化影响,也深知立太子可以稳定民心和断绝他人觊觎皇权的政治作用。所以决定设立太子。康熙十四年,康熙颁诏天下立胤礽为太子,用来稳定人心。因为胤礽是康熙的谪长子,比较符合儒家的规矩。

古代帝王在即位垂统之前,其行为的功利性和血腥味是明显而浓重的。而一旦君位坐定,对于宗室内部发生的越轨行为,虽然也能保持清醒而敏锐的警惕,惩戒的手段也从不发软,但宽严界限就不能不认真考虑了。所谓宽严界限就是一个度,宽严适当,这个度把握得好、把握得准,对于维护皇权,就有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这个度把握得不好,不但会失去众人信任,还有可能牵带出危害政权稳固的负作用。所以,这一点对于帝王君主也是十分重要的。康熙的度;其一就是团结兄弟,尊敬父母;其二就是不集结朋党。康熙的要求比较宽的原因,也是由于他对皇子们的教育比较成功。可见不到他的底限,他是不会轻易动太子的,况且他对太子的母亲也是情深意厚的。

然而,皇帝的家族是“畸形”的,就因为这个家族虽然是血缘亲人,但互相之间却充满了不信任,更充满了血腥的斗争。原因就在于,这个家族的成员都有可能成为政治上的掌权者,所以,有野心的人就要想尽办法,把那些竞争者除掉。畸形的不是家庭本身,而是家庭成员的身份,以及这种身份带给他们的畸形心理。

父子亲情的问题让康熙心里有点儿酸楚。在清朝与噶尔丹之间的乌兰布通大战在即,康熙亲自出征,不想康熙出征途中感染风寒,大臣们劝阻他不要亲行以身体为重。在胤礽前去探望时,当见到征途中生病的康熙面容憔悴、身体消瘦时,胤礽竟然没有担忧之相,言语中也没有关心、安慰之句,反而有点儿自喜。这使康熙大为失望,自己的儿子不爱自己,这令一向人情味比较重的康熙大为恼火,立刻让胤礽回京,康熙对胤礽的感情开始有了裂痕。

太子不孝使康熙恼火,但还没有到让他废除太子的地步;使他对太子进一步产生厌恶的是太子没有手足骨肉的感情。康熙四十七年在木兰围场,康熙最喜爱的十八阿哥病重,虽经百般治疗,不见好转且日益恶化。随从人员见康熙年事已高,恐其无法承受,无不为之担忧,但皇太子将十八阿哥看成潜在的皇位竞争者,故不仅无动于衷而且喜形于色。康熙加以责备,太子反而愤然发怒,这件事使康熙看到了太子的淡漠寡情,既伤心又担心太子继位后,会不会有兄弟相残的事情发生。这也是产业大了、孩子多了的父亲最为担心的事情。

本来皇子胤礽早在两岁时就被册立为太子,但胤礽长大成人以后,渐渐肆意妄为起来,他对人残暴,恣意凌辱大臣,挥霍无度,还常常干预他不应干预的朝中事务。在康熙帝亲征噶尔丹时,皇太子留守京师处理政务,一副大权独揽的样子。平时,他也分担处理康熙交给他的部分政务和军务,所以,在皇太子册立后的三十三年间,朝廷中自然形成“太子党”,并以此作为太子执政的班底,为太子的私人利益服务。太子很是贪婪,让自己属下任意勒索地方官员,截留供品,放纵奶妈之夫敲诈勒索属下。这对主张宽仁、节俭、廉洁的康熙是一个打击,也是康熙很难忍受的。

最主要的是,康熙感觉到了自己的皇权要被别人窃取,才使康熙准备废黜太子,这就是“帐殿夜警”事件。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在木兰围场打猎,感觉每天晚上有人在自己大帐之外看自己,觉得有点儿不对头,然后他得到密报,说您知道晚上有这么个情况吗?有人从您的帐殿外面往里面偷看。这个偷看您的人,不是别人,就是太子啊!这个时候,康熙就一下子感觉到他和太子之间的矛盾,已经发展到了何等程度。这还得了?还用细琢磨吗?那不很简单吗?就是看我怎么样,身体怎么样,嫌我活得太久了,看我什么时候死啊!于是大怒。康熙痛心、愤怒、哀伤地盯着太子说道:“胤礽不听教诲,目无法度,朕包容二十多年,他不但不悔改,反而愈演愈烈,实难承祖宗的宏业!”话未完,泪已流了下来。

康熙缓缓开始历数胤礽的罪状。当时康熙是相当的气愤,康熙一面落泪,一面痛述着,最后竞一时气急攻心,再加上几日来的伤心,竟然昏厥过去。可见康熙对太子是“爱之深,恨之重”。其实这些都是太子之争引来的结果。兄弟们开始互相陷害了,但当时康熙不知道这些。于是在九月废黜了太子胤礽。在太子被废以后康熙帝国也进入了结束的尾声,皇帝开始为谁是自己的接班人而每日忧虑。

在康熙的悉心的培养下,康熙的皇子们许多都是帝王之才。在皇子们慢慢地长大后,大家都开始窥视皇太子这个位置,太子之位出现空缺后,皇子们对皇帝宝座的争夺开始激烈起来,出现了九王夺嫡的尴尬局面。

首先以皇长子胤褆反映最为激烈,他的党羽也最多,明珠也是他的拥护者之一。由于他行事过于急躁,结果被康熙发现,他在感觉自己无望的时候,决定推选他的弟弟胤禩做太子,并且提出了处死胤礽的建议。这使康熙大为震惊,他的皇子皇孙为何这样对待自己的手足呢?估计当时他也没有反省自己对孩子教育出现的问题。但使康熙感觉到自己的帝位受到了威胁,就利用自己的秘密组织开始进行了调查。结果胤褆的问题被查出来,竟然审出飞贼欲谋刺康熙的计划,而胤褆竟然是主谋;随后胤褆用巫术诅咒胤礽的事情也被康熙证实,康熙大怒,革了胤褆的王爵,终身幽禁。由于胤褆支持弟弟胤禩做太子,本来很有前途的皇八子胤禩也被康熙打入了黑名单。

在皇子结党营私的派别里,“八爷党”是所有朋党之中势力最强的一支。以八阿哥胤禩为首,还包括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锇、十四阿哥胤祯以及侍卫鄂伦岱、内大臣阿灵阿等人。胤禩“乐善好施”,人称“八贤王”。不过,所谓的“乐善好施”是假的,两面三刀才是真的。他表面上礼贤下士,实际上结党营私。这一切都被康熙看在眼里,他曾说:“二阿哥悖逆,屡失人心;胤禩则屡结人心,此人之险,百倍于二阿哥也。”所以在众人举荐胤禩为皇位继承人之后,康熙不仅大怒,还下令圈禁胤禩,借此打击“八爷党”。不过,没过多久,他就被释放出来了。就这样胤禩离皇储之位越来越远。

康熙审查胤褆时候,同时胤褆冤枉胤礽的事情也让康熙知道了。又经过胤礽对康熙的解释、表白说自己并无杀害父亲的意思后,父子间的矛盾得到缓解,而且也使康熙萌生重新任命胤礽做太子的意思。不久,康熙为了保护自己的皇权的统一,重新立胤礽为太子,可这已经是于事无补了。

皇子们见重新立了太子,但却不是自己,于是他们就联合起来对抗太子。那你说太子会怎么样?太子无党还叫什么太子啊!胤礽被复立后,不知悔改,短期内再度聚集了一批官员,形成了新的“太子党”,依然我行我素。他不仅又开始索取金银美女,甚至还有了逼宫的企图。而别的阿哥看到胤礽复立,心里十分不满,恨不得置之于死地而后快,致使太子越来越孤立。这样使得朝廷上下乌烟瘴气,康熙对此很是生气,结果大病一场。复立的太子心里更是没有底了,他是有经验的,只要他一天不做皇帝,那也就有可能哪天还被废,所以更加窥视皇权,希望早日登基。

朝中的大臣们更是为难了,你说是和谁站在一边?谁都有可能做皇帝,就是没有自己的份。所以朝野人心不稳,聪明的康熙,面对这种状况,知道不能让此长久下去,否则自己的结局就很难预料了。因此康熙五十一年,康熙再一次废黜太子,并声明不在立太子。可怜的太子胤礽就这样被废来废去,难以咽下这口气。于是在私下里更加紧了争夺皇权的斗争。

而最后取得正果的是皇四子胤禛,为什么是他?也就是开头我们说过的,他深知康熙的心理,没有在太子之争中受伤,最早他只是想辅佐好太子,尽为臣之道。在太子首次被废后,胤禛仍旧处处维护太子,只有他敢于为胤礽说好话,同时也赢得了康熙的好感。在太子第二次被废黜后,皇子们深刻认识到胤礽此次被废,绝无复立之可能,于是储位之争渐呈白热化。胤禛看到这一点,也蠢蠢欲动,结党营私,为争得储位开始活动起来。胤禛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处处掩饰自己对储位的期望,外弛内张。胤禛这就是知人者智,他不去排除异己,而是去迎合康熙的想法团结兄弟,并且笼络了朝中的要臣,苦心经营,终于使他成了笑到最后的胜利者!

康熙的皇子众多,帝位仅有一个。几十年的明争暗斗,终究还是有曲终人散之时。到底康熙本人对皇储是个什么态度呢?不难看出,他根本就不想再立太子。他深知,再立太子,众皇子的明争暗斗会更加激烈、残酷,唯一的办法,就只有在自己弥留之际再行昭示天下。康熙五十六年冬天,康熙颁布遗诏,诏书中对继位者是谁,只字不提。可以肯定,康熙通过几年的观察,已经成竹在胸,剩下的就是时间问题了。众皇子们知道皇位已经定下,斗也没有用了,只有等,时间会告诉他们结果,这样也让康熙在最后的几年里,有了个安静的家庭环境,也算是康熙安度晚年吧。

亲情与政治的变奏曲——康熙背后的两种女人

康熙帝作为一代盛世帝王,其后宫生活却是异常的不和谐;康熙拥有整个天下,但在自己的生活中却是真正的寡人和孤家。他的后宫生活也充满了伤感的色彩。

相依相靠的祖孙

康熙作为一个少年天子,缺少父爱,母爱也不完整,而是他的祖母给了他一切的关爱,康熙帝可以说是孝庄太后一手培养和造就的。在康熙的心中,祖母给予他博大的爱,使他的心灵感受到温暖和真切的亲情;孝庄太后的言传身教,是他成为一代帝王的财富。

这位太皇太后辅佐了顺治、康熙两位幼主。康熙八岁,由四位大臣辅理政务,孝庄太后尽力教养幼主。康熙日后所回忆:“朕自幼龄学步能言时,奉圣祖母慈训,凡饮食、动履、言语,皆有矩度。虽平居独处,亦教以弗敢越轨,少不然即加督过,赖是以克有成。”可以看出康熙对祖母的感情是多么的深厚,这也是在皇宫的红墙绿瓦下,康熙得到的最大的关爱了。可以这么说,没有孝庄太后,也就没有康乾盛世,不管野史如何说这位美丽、仁慈的皇太后,她足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妇女的楷模。

幼年康熙继位后,安徽桐城的秀才周南等曾经奏请孝庄太后仿效古人垂帘听政,可孝庄太后不想当皇帝,只想辅佐皇孙。可谓古代女子的典范,也是当今女子的典范。

孝庄不干预朝政,但不表示对朝政不关心。康熙在用人、奖惩及国家大事上经常请教她,可以这样说,康熙大帝之所以文治武功大有作为,开创清王朝的鼎盛,与孝庄太后对康熙的教导是分不开的,她也使得青年时期的康熙在家庭里有了一位密友、忘年之交。

康熙在平定“三藩之乱”时,孝庄皇太后全力支持康熙平乱,她拨出宫中的金银犒赏八旗将士,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了康熙最大的支持。“三藩之乱”整整持续了八年,特别是在前几年,十分的艰苦,如果没有这么一位太后的支持,恐怕康熙很难平定叛乱。

在稳定了政权后,孝庄太后就开始颐养天年了。每天康熙都会去慈宁宫问安,康熙二十六年,孝庄太后病重,康熙帝每天都要向上天祈祷,希望祖母能早日康复,也在各地请名医给祖母治病。这段时间是康熙最害怕的时候,毕竟孤独是最可怕的敌人。最后康熙竟然冒着严寒步行至天坛,为孝庄太后祈祷,愿意减自己寿命以延长太后的寿命。这令文武百官无不感动落泪。

孝庄太后病重期间,康熙日夜衣不解带地服侍在太后床前。孝庄太后看到康熙日益憔悴,两眼通红,屡次劝他以国事为重,大臣们也劝,康熙依然不离祖母半步。小皇帝的孝心感动得孝庄太后老泪纵横。当孝庄太后病危之时,康熙号哭不止。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孝庄太后于慈宁宫去世,终年七十五岁。康熙和孝庄皇太后祖孙二人,经历了二十年的风风雨雨。在康熙帝的心中祖母不仅给了他母爱,也让他的心灵得到了无比的温暖和慰藉。康熙帝也让孝庄太后享受了自己儿子都没有给予的孝心!祖孙间相濡以沫的这段佳话更会源远流长。榜样的力量本应是无穷的,康熙帝也给后来的皇子皇孙们做了一个贤孝的榜样,但是康熙的皇儿们似乎更关心的是父亲手中的权,往往忽略了父亲作为至亲的本质。康熙人到晚年对于“高处不胜寒”是不是更有体会了呢?

爱江山也爱美人

康熙帝是一位在位时间比较长的皇帝,陪伴他的女子也就特别多,而他的皇后有三位,后宫佳丽数不胜数。可在康熙三十六岁以后就再也没有立过皇后,可见三位皇后的早逝给康熙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痛。这位爱江山也爱美人的皇帝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太太们的呢?又是如何和她们相处的呢?

作为一个少年天子,婚姻历来也是政治,很难代表个人的意愿,门当户对的儒家思想多多少少参与其中。但更主要的还是政治,以家族利益为己任的皇帝是很难找到真正喜爱的又能母仪天下的女人作为皇后的,就是现代人所说的原配。而康熙就有所不同,他的婚姻是政治联姻下的幸福婚姻。

康熙的这三位皇后,出身都极显赫,两位是辅政大臣的后代,一位是国舅的女儿,按理说都是标准的政治婚姻,没有什么爱情可言,但事实并非如此,他跟这三位皇后的感情都甚好,尤其是赫舍里氏和佟佳氏。

赫舍里氏是少年发妻,青梅竹马,为他生下了嫡长子,却为此付出了生命;佟佳氏是唯一的一位跟康熙有血缘关系的皇后,康熙是个很重亲情的人,对自己的表妹当然另眼相看。康熙不像他的父亲和孙子,没有特别专宠的宠妃或是那么多花边新闻,他的感情内敛,但是也非常丰富细腻。提及康熙和他的后妃,没有可歌可泣的爱情传奇,所以我们也就只能从皇帝的起居注、大臣们的奏章、康熙自己的诗文等等,来分析他的感情生活,包括他几位皇后去世时的情况,也是非常真切感人的。

说到这里不能不感谢他的祖母孝庄太后了,她实在是一个明智的女人,她吸取了儿子顺治失败婚姻的教训,在为孙子物色后妃时,不仅考虑巩固统治权力,还充分考虑了孙子的性情和个人喜好,可谓是个非常优秀的媒人。

这三位皇后的性格都属温柔娴静一类,还都颇好诗书,跟康熙有共同语言,也就有了建立感情的基础。另外一个原因是康熙大婚时才十二岁,在那个年纪康熙还是个孩子,他和他的这几位皇后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人年轻时候的感情总是比较朴素真挚的,没有那么多杂质,所以就觉得特别美好,让人留恋,这就是先有亲情、再有爱情的两小无猜的婚姻。

而等他做皇帝越来越久,对他身边的妃子付出的真情也就越来越少了,大部分人对于他来说只是生理欲望和延续血脉的工具。其实康熙这个人对他的家人十分爱护,从他对他的皇祖母孝庄太后至敬至恭,就可以看出他其实十分渴望有人爱他,他也可以无私地爱别人。尤其是在位越久,康熙对陪伴了他长久岁月的后妃感情越深。一代才子皇帝让无数美女为之流泪,康熙也为几个皇后操碎了心。

康熙在他生前就册封了三位皇后。第一位是赫舍里氏,索尼的孙女,也就是索额图的侄女,康熙在十二岁的时候,孝庄太后为了让康熙早日亲政,打击鳌拜集团,选中了赫舍里氏。这是标准的政治婚姻,婚后两人情投意合,而且赫舍里氏对孝庄太后、孝惠太后特别孝顺。少年初成的康熙皇帝和情窦初开的赫舍里氏皇后这对小夫妻婚后恩爱甜蜜,生活非常和谐,彼此感情颇深。他们是一对幸福的夫妻,同时他们又是一对患难夫妻,他们共同度过了鳌拜专权的日日夜夜。在他们共同生活的岁月里,赫舍里氏以自己“宫闱式化、淑德彰闻”的得力辅佐,把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使得康熙皇帝无后顾之忧,能够集中精力料理国政,顺利度过了他即位的早期阶段,为日后建立康、雍、乾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赫舍里氏皇后不愧为康熙皇帝的贤内助。

如此的贤良淑德,康熙也就更加喜爱她,两人相敬如宾。康熙八年的时候,赫舍里氏为康熙生下一个男孩,虽不是第一个皇子,却是皇后所生,康熙特别开心。

但天有不测风云,孩子在不满四岁的时候就夭折了。这对康熙夫妇打击很大,康熙皇帝为此多日郁闷难解。而对于皇子的死,受打击最大的还是赫舍里氏皇后,这毕竟是她第一个孩子。由于忧伤过度,本来娇弱的身体变得更加孱弱多病,康熙皇帝对她则更加关爱。

康熙十一年十月,赫舍里氏皇后在京生病,康熙皇帝正陪同祖母孝庄太皇太后在遵化汤泉疗养,闻知此信,争得祖母同意,即刻飞骑进京探望。直到皇后病情好转,方才放下心来。可见赫舍里氏皇后对康熙帝来说也是举足轻重的,仅次于孝庄皇太后。但在他们第二个孩子降临的时候,赫舍里氏因为难产而去世,年仅二十二岁,是清朝皇后中去世年龄最轻的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因难产去世的皇后。对于皇后的去世康熙内心十分的悲痛,在她去世后的一个月内康熙每日在赫舍里氏宫前举哀。康熙和赫舍里氏的爱情如百姓间普通的爱情一样,有真诚也有刻骨铭心。正是有这方面的原因,康熙才让这个赫舍里氏所生的皇子成为大清未来的接班人;还是因为赫舍里氏,康熙对皇太子犯下的滔天大错予以宽容,就算是对爱妻的一种悼念吧。虽然后来未能继承皇位,也只能怪皇子自己的急功近利了!

在以后的三年里,康熙都没有立后,但是后宫不能没有皇后。直到三年丧期已满之时,康熙立了钮祜禄氏为皇后。钮祜禄氏是辅臣遏必隆的女儿,非常的聪慧,而且文化素养极高。凭借着自己的聪慧,她很快得到了康熙的喜爱,与赫舍里氏大概是同时进宫的钮祜禄氏,也和康熙是儿时的伙伴。钮祜禄氏当了皇后以后,由于她的知书达理,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很受孝庄太后的喜爱。

也许是红颜薄命吧,她被册封一年以后便去世了。由于钮祜禄氏饱读诗书,综合素质很高,康熙帝一年来视她为自己的红颜知己。她的去世让康熙帝五日不理朝政,整整三个月到其宫前举哀。钮祜禄皇后的丧期正是征讨“三藩”的关键时候,康熙帝下圣旨:凡出征王、贝勒及各官为国讨贼、平定地方效力行间,今令伊等委服丧服,朕心不忍,其穿孝服、摘耳环、散发,俱著免。可见康熙对她的喜爱又强过前一任赫舍里氏。只能是人鬼情未了!钮祜禄皇后,只当了半年皇后就因病去世了,没有子女,死时也仅仅二十五岁。

康熙的第三位皇后佟佳氏是佟国维之女,康熙的表妹,与前两位皇后一样,佟佳氏也是一位端庄贤淑、“言容有度”的女子。她去世前已过三十岁,宫中自有比她更年轻漂亮的妃嫔,康熙钟情于那些年轻妃子,佟佳氏从来不嫉妒,不干涉,雍容大度,志在进贤。与前位皇后相比,佟佳氏面临着一个新的情况,即康熙的儿女们渐次长大。如在佟佳氏去世前,皇太子胤礽已十八岁,二公主已十七岁,他俩下面又有十几位年龄不等的同父异母弟妹。佟佳氏将这些阿哥、公主视同己生,对孩子们十分疼爱,显现出善良、温和的本性。她当了数年的皇贵妃,也就是副后,在皇后之位空缺的情况下统率六宫,直到病危时才被正式册封为后,一天后就去世了,死时三十出头。佟佳氏一辈子就生过一个女儿,却后来夭折,值得一提的是雍正曾被她抚育数年。

此后漫长的数十年里康熙再没立过皇后,因为他恐怕觉得他自己是天生的克妻命,在佟佳氏之后,康熙也有一些比较宠爱的妃嫔,因为他不希望又一位自己喜欢的女子像前三位妻子一样登上皇后的宝座却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所以再没有动过立后的念头,当然这除了感情因素,也有复杂的政治原因。

康熙是一位内心世界丰富,感情十分细腻的人,他三次失去皇后,其精神的痛苦要超过一般人。他亲自去第一、第二位皇后停柩的巩华城哀悼,次数之多,持续时间之久,无不令世人瞩目。第三位皇后去世后,他又写诗哀悼,情真意切:“泪添雨点千行下,情割秋光百虑随。旧诗咏尽难回首,新月升来枉照空。鸾影天涯无信息,断弦声在未央宫。”他悲从中来,不能自已,握笔言情,以表心怀。康熙对于三位逝去的皇后都十分尽礼,这固然是他有意识地按照儒家伦理道德的规范行事,借以提高自己的威望,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康熙对三位皇后确实有真挚的感情。皇帝也是人,他需要爱,也需要被爱,同时需要得到心灵的慰藉。种种事实表明,玄烨对皇后的爱是深沉的、真挚的、执著的,一直到皇后死后仍是如此。

三段爱情传奇,一个经典,一个平淡,一个凄凉。康熙大帝身边应该有个怎样的女人,哪一种爱情属于康熙大帝?李世民,拥有长孙皇后指点江山的声声叮咛与身携毒药生死相随的爱情誓言;刘彻,始终在追逐倾国倾城的惊艳,让他的女人们长叹金屋幽幽。

爱新觉罗·玄烨,一个把感性牢牢困于理性樊笼中的孤家寡人,自觉的他将感情都深深埋葬归于平淡。他需要一个毫不张扬给他平淡生活的女人和一份不用言明却实实在在的平常爱情。赫舍里氏可以是这个平凡的女人,佟佳氏也可以是这个平凡的女人。只是康熙来不及选择赫舍里氏,因为她在康熙的生活中停留得太短暂,康熙踏上真正的帝王之路之前她就离开了。赫舍里氏留给康熙的是一份稚嫩的爱,未经成长就戛然而止。赫舍里氏和这份爱,都存留在康熙青春的记忆中。而佟佳氏留给康熙的是一份成熟的爱,这份爱在康熙从成长到成熟的帝王之旅中慢慢滋长,包含着同甘共苦的平凡与热烈。而佟佳氏自己留在了康熙一段平凡里彰显不平凡的感情记忆中,这记忆渗透在康熙平淡的生活中,也渗透在康熙辉煌的盛世中……

康熙皇帝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是他的一个侧面,而感情丰富,爱得真切又是一个侧面,这样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真实的人。可见一代帝王的后宫生活也可以是幸福的,有那么多爱他的女子,也有这么一位值得人爱的皇帝,虽说有点儿悲哀,这不也是符合现代爱情的故事情节吗?

同类推荐
  • 日本首相评传

    日本首相评传

    每一个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本书将为你揭示日本首相的故事。
  • 追念蕲王

    追念蕲王

    《追念蕲王》旨在帮助读者重新认知蕲王一生之可歌亦可泣,尽快让绥德汉韩世忠走下神坛,回归民间!因为,时至今日,酷爱故乡热土,矢志忠心报国、心怀大爱至善、恪守平民本份的绥德汉韩世忠的精神,不单三十数万余绥德父老需要,十数亿国人亦依然需要!
  •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3)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泣血忠魂铸悲歌——袁崇焕

    泣血忠魂铸悲歌——袁崇焕

    《中华神勇武将系列·泣血忠魂铸悲歌:袁崇焕》记述了袁崇焕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描述了他少有大志,高中进士的情景,然后,到邵武任知县,又被伯乐识中,自此便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精彩地描述了袁崇焕参与和指挥的各个精彩的战役,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位朝廷重臣高超的军事谋略、精辟的治军方法、极高的政治才能、强烈的爱国之心……刻画了一个有血有肉、立体全面的袁崇焕。
  • 雄韬伟略:汉武帝传

    雄韬伟略:汉武帝传

    纵观中国历史,有两位开天辟地的帝王:一个是秦始皇,另一个就是汉武帝。秦始皇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然而这个帝国由于缺乏统治经验——尽管秦始皇纵横捭阖、叱咤风云,它还是成了一个短命的王朝。之后的大汉屹立于民族之巅,经历过不温不火的统治时期,汉武帝的诞生,为这个王朝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如果历数历代帝王,也许只有汉武帝才算得上是承前启后而又开天辟地的伟大君王……本书是其传记,讲述了其生平事迹。
热门推荐
  • 绵羊女孩

    绵羊女孩

    我是叶黎珊。你们是怎么称呼我的?西城的公主?完美的女神?大小姐?对于这些夸张的称谓,我都只是付以一笑罢了。因为,我比你们眼中所看到的我要真实。一出生就有人告诉我,生活是场赛跑,不跑快点就会惨遭淘汰——哪怕是出生,我们都得和3亿个精子赛跑。你们的第一个生日礼物是什么?一个可爱的小金锁片?或是……我得到的呢——则是一支全世界限量100支的Loiminchay黄花梨木金笔。这就是所谓的含着金钥匙出生吧。于是,很多人以为像我这样的女孩已经站到了竞争的顶端,不,不是的。这些只不过意味着我将比你们付出更多。
  • 医主沉浮

    医主沉浮

    前二十年,拥有无数神秘且强大的身份,却因为爷爷的意外去世,回归都市继承一家小医馆,从此他只想游戏人生,和美女调调情,忽然有一天,一个神秘老人忽然出现在他面前,告诉他关于他爷爷去世是被人杀害的,从此开始卷入一场大漩涡之中。
  • 种族异能恋之EXO

    种族异能恋之EXO

    当我在死亡的一刻你是否会赶来救我,在我变成另一个模样的时候你是否会继续爱我。当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我心中的空洞和孤寂已不复存在。当我经历了一场死亡后,我的人生却才刚刚开始……
  • 萌宠:天下美男尽倾之

    萌宠:天下美男尽倾之

    钱兮兮这辈子最爱的两件事,一件是有很多很多的钱,最好多到一辈子都数不完。第二件事就是有很多很多美男可以拿来养眼,顺便吃点小豆腐,楷点小油。外表是平常的女大学生的钱兮兮,这一世穿越到不明王朝,看女主如何以萌宠的外表腹黑的内心俘获天下美男心。女主腹黑强大,一女一男。不喜误入~~前面准备写宠文,一对多,后面打算换一种风格,一对一,不喜误入~~
  • 鼠游异世

    鼠游异世

    (没有思绪继续写下去了,就这样太监了吧)
  • 我的幸福我的你

    我的幸福我的你

    记忆中的画面,让我思绪万千,脑海混沌一片,只有思念情牵,此刻紧闭双眼,那熟悉的身影又在脑海浮现。画面转换不停,身影渐渐的模糊又逐渐清晰,我却发现那熟悉的身影已经变成了苏倩倩。
  • 冰肌玉骨:狐倾天下

    冰肌玉骨:狐倾天下

    玉狐山,这里是一座具有仙世灵气最茂盛的一座山峰,这里面住着的是玉狐一族,可以说它们已经住在这个地方已经非常的悠久。身为玉狐一族的小玉狐被父母送往人间修行情劫,她的情劫该是如何能够成功。渡过这一世的情缘?“我狐小茂一定要闯出一片属于我的天下!收集美男是我的入世计划。”
  • tfboys之回忆之音

    tfboys之回忆之音

    苏婉媛是一个刚出道的明星,在街上偶遇tfboys,会擦出那些火花?敬请期待!(作者是学生党,不知多久才更新,要陪角的,加作者QQ961024741,加友密码是{三人同行})
  • 我的邻居是神兽

    我的邻居是神兽

    乔慕橙踏进了神兽的公寓,一不小心成了管理员,说是管理员不过就是个打杂的,还要完成各种挑剔的任务,这真的是神兽吗?根本就是一群仗着帅气的外表,以找茬为乐趣。窥探神兽的隐私,温暖治愈的心灵,神兽原来也不是不可一世的存在,他们也期待着爱与关怀。
  • 天赋兽使

    天赋兽使

    斗兽觉醒,血脉天赋,超级进化,诸兽合体。诸神众圣不断陨落,恶兽邪魔重入世间。上古盟约下的人兽合体,铠化变身,五行功法御兽修行。看钱铎由弱变强,荡灭邪魔还天宇一片清澈。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改名《兽铠战神》,小说——阅读—网记得推荐收藏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