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永远是美德的辅佐,不是罪恶的助手?。
——古罗马 西塞罗
友情是心灵的慰藉。美国政治家杰里米·泰勒曾说:友谊是我们哀伤时的缓和剂,激情的舒解剂,是我们的压力的流泻口,我们灾难时的庇护所,是我们犹疑时的商议者,是我们脑子的清新剂,我们思想的散发口,也是我们沉思的锻炼和改进。
在漫漫的人生征尘中,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单打独斗,只有邂逅一份真正的友谊,才会找到一份人生的力量。有的人身边的狐朋狗朋友论打数,但论起友情来却是三缄其口,因为关键时刻能够派上用场的确属寥寥,感慨伤怀。有的人一生只有那么一两个知己,却情同手足,在患难与共时,相濡以沫;在进取的路上,相互祝福;在成功时,分享喜悦。这是一种令人叹羡的真正友情。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在人情淡薄的今天,友谊是为数不多能让我们感到温暖的话题之一,也是少数能让我们握手言欢的理由之一,也是你我遭遇了欺骗与背叛依然能冲击成功的机缘之一。《诗经·黍离》有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知音知心是一种纯粹的情感凝结,友情就是唱响心曲的如歌的散板,令人沉醉。
友谊需要真诚的维护,需要无私的奉献,需要勇敢地担当责任。要知道,那些蝇营狗苟之辈与友谊无缘;一味的自私自利、贪己之功,则是友谊的毒瘤,猜疑和背叛更是友谊的大敌。因此,我奉劝朋友们,当你寻找真正的友谊时,千万要用心灵去发现,用心灵去浇灌,用心灵去呵护,那样友谊之花才会永久绽放!
李、杜友谊真情在
在中国文学史上,关于文人之间的友谊故事不多。因为自古就有“文人相轻”一说。但在盛唐诗歌的殿堂上,却出现了两位文坛巨擘千古传颂的友谊——李白与杜甫在天宝三年的三次相聚。
唐天宝三年(744)的一天,在东都洛阳,李白和杜甫两位大诗人第一次相会。此时的杜甫32岁,李白长杜甫11岁。李白已是声震朝野、誉满天下的大诗人,而杜甫虽然在“翰墨场”已崭露头角,但他的诗名暂时还不能与李白比肩。两人之间的差距,并没影响彼此同声相应、同气相投的友谊。因为两人的性格豪放、襟怀坦白、刚正不阿、嫉恶如仇,且都具有高洁的品德,只不过李白诗风浪漫奔放,杜甫诗风忧郁深沉。
洛阳初会后,杜甫写下《赠李白》诗,流露出诗人想远离官场丑恶的生活,期盼与好友一道同游梁宋,求仙访道。
第二次相会后,李、杜二人如约同访名山真人,在去梁宋的途中,又遇到了边塞诗人高适,三人结伴而行,一道云游。在寻访名山古迹中,品评诗文,畅谈古今。
第三次重逢,李、杜二人依然在人世间漂泊不定,彼此浮生感慨,杜甫写下了《赠李白》诗中有“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李、杜二人同去寻访隐士范十。李白《寻鲁城北范居士》诗中有句:入门且一笑,把臂君为谁!杜甫也写下了《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诗: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这以后不久,杜甫要去长安,李白要重游江东,两人就在石门山(今山东曲阜)分别,李白在《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诗中写下了: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谁知石门一别,竟成终生诀别,两人从此天各一方,再也没有金樽重开,相与论文的机会了。
然而,虽然身处异地,李、杜二人却心意相连,后来李白写了《沙丘城下寄杜甫》:“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李白如此,杜甫亦然,他写下了著名的评论诗《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因为了解和相知,杜甫对李白的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因为友谊和信任,杜甫与李白更能在诗中关切对方和倾诉自己。
李、杜相会的十年后,安史之乱爆发,唐朝从此由盛转入衰落,李、杜二人也在颠沛流离中饱受战乱之苦。杜甫在闻听李白被流放到夜郎的消息以后,悲痛愤慨,写下《梦李白二首》其二有句: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杜甫一连三个晚上梦见李白,可见诗人对友人的思念,更是对李白遭遇不平的血泪声讨。诗人反复吟咏,只剩长歌当哭。
李白和杜甫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短短的三次相聚,他们的友谊却终生不渝,超越时空而存 在,成为一段千古佳话。
或许,真正的朋友是两个身体,一个灵魂。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真正的朋友交心。真正的朋友,在你成功时,为你由衷地高兴;在你遇到悲伤或不幸时,会给你及时的鼓励和关切;在你的缺点可能导致错误或失败时,会直言利弊;真正的朋友会帮助修正你的言行,使德行臻于完善。
对待朋友的帮助与伤害
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朋友在沙漠中旅行,因为某事意见不和,发生了争执,一个给了另一个重重一拳。被打的人觉得受辱,一言不发,在沙子上写下了这么一句话:今天好朋友打了我一拳。
两人继续往前走,终于见到了绿洲,他们决定停下休整几天再说。被打了一拳的那位在游泳时差点儿溺水身亡,幸好被他的朋友救了起来。被救起后,他用短剑在岩石上又刻下了这么一行字:今天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一旁的朋友好奇地问:“为什么我打了你以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刻在岩石上呢?”
另一个回答说:当一个人被朋友伤害时,要写在易忘的地方,风会抹平那段不愉快的记忆;相反如果得到朋友的帮助,就要把它刻在心灵的深处,任凭风吹雨打也不会磨灭记忆。因为朋友的伤害往往是无心的,帮助却是真心的。
孟子说: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朋友间更是这样,只有在患难的时候,才能看见朋友的真心。但我们往往为了一些小事,而伤了朋友的和气,甚至失去了一位朋友。其实,真正的友谊并不是一味地向朋友展示自己的缺点,而是使朋友看见他自己的缺点。耶稣说:一位忠实的朋友就像一顶牢固的帐篷;谁找到了这样的一顶帐篷,谁就找到了一个爱人。
碎花夹袄
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叫田田的女孩子,去服装城准备买一件过冬的棉服。没逛几家店便看中了一件碎花夹袄。问价,一家要80元,另一家要70元。田田一时拿不定主意,便信步往下一个店铺走去,碰巧遇上了昔日好友阿金。阿金是田田中学6年的同窗好友,也是闺中密友。只不过高中毕业后,田田上了大学,阿金待业了一段时间,换过几份工作都不如意。或许是为生计所累,彼此间的联系不知什么时候也中断了,后来听说阿金捣腾起了服装生意,干得有模有样。
阿金欣喜地抱住田田大呼小叫了一阵,问候了她的近况,相互交换了电话号码。阿金显得干练成熟了许多,不再是以前那个柔弱无助的女孩。田田也为与好友的重逢,以及好友的变化,而感到兴奋不已。
田田还发现,阿金的店里也挂着那件相同款式的碎花夹袄,于是连价都没问就让阿金给打了包。付钱时,阿金轻描淡写地说:哪能赚朋友的钱,给个进价,就100元吧。
毕竟是初入社会的女孩子,田田脸上的快乐因惯性的作用一时无法刹住,所以仍茫然地延续着。只是掏钱的手,很艰难地从口袋里摸出一张折叠的百元钞票,轻轻放在阿金堆满货物的柜台上。
离开服装城后,彼此都没按响对方的电话。那件碎花夹袄,田田一直都没敢穿,她怕一看见袄上的碎花心里就被揉碎一回……
这种故事或许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试想想,我们是否为“友谊”当过冤大头?是否品尝过“友情”的杀伤力?当然,被朋友“宰”得心痛只是一个方面,多的是那份友情的“陨落”才是最大的隐痛。要知道,任何时候,朋友都是一份甜蜜的责任,而不是机会。
箴言录
因为人生路漫漫,我们需要友谊相伴;因为青春不免痛苦与孤寂,我们需要朋友安慰;因为想寻找真爱,我们需要友情的使者。但无论何时,请记住一句话:表面上的朋友是靠不住的,共患难的友谊才是心灵真正的憩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