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93100000010

第10章 蔻门太太中国行(2)

酒店离开我家不到五分钟的路程,她也不愿意走过去。那么就自己解决吃饭问题吧!酒店的饭店供应江浙菜,菜单上没有英文。保守的美国南方人口味很单纯,牛肉烤煮都行,大快朵颐地吃,没什么花样,永远不变。到了中国,她爱吃的菜肴屈指可数,不吃青菜,不吃豆制品,不爱吃猪肉,不吃带骨头的鱼等等。手里拿着女作家翻译成英文的菜单,上面只剩下了花椰菜炒肉片、蛋炒饭和上海炒面。蔻门太太不喜欢上海炒面,面条太粗,蔬菜少得可怜。她喜欢马路对面的福建小吃,但是因为语言不通,只跟着女作家去了一次,念念不忘。对于蔻门太太来说,自由选择食品,是天赋权利。到隔壁的超市买牛奶咖啡,买饼干和面包,买一些快速面。中国的快速面品种很多,她只要鸡汤面。服务员见洋人进店,笑容相迎,但是没有一个懂英文。蔻门太太手里拿着一包干面,反复问道,Is it chicken noodle soup?服务员一边笑一边点头,她就买回来了,结果是排骨汤面。她要我帮她退掉,好像受骗上当了一样愤愤不平。她说,告诉他们,不是我的错,他们明明点了头。

蔻门太太相信没有语言也能交流,有一次她看着饭店的菜单上有绿油油的青椒炒牛肉丝的照片,看得口水直流,指着照片点菜,并让服务员送到房间。结果,其辣无比,只好下楼,指手划脚地做手势告诉厨房,辣得她无法忍受,需要改进。厨房第二次送菜上门,所有的青椒都不见了。寇门太太怎么做手势,厨房也听不懂。后来,她对我说,我就是想吃点绿色的蔬菜,反而都拿掉了,到底为什么?我一看菜单,不是青椒是杭椒,告诉她,正是这些绿色的蔬菜把你辣得哇哇直叫,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蔻门太太把美国南方人的习性带到中国,无论走到哪里,一边点头微笑,一边开口说“哈哎”,不管对方是否明白。有时候,忍不住用英语上前对话,弄得有些中国人莫名其妙,面露愠色。他们为什么对我不友好?谁知道你在说什么?我是面带笑容说的!真笑假笑还是讥笑,谁弄得明白?蔻门太太心中不快,限制表达,限制说话,不是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她换了一种办法,把影集拿出来和陌生人交流。她在美国就把我和上海的亲属照片印了出来,与自己的父母和丈夫的照片放在一起。这本影集确实帮了她的大忙,每每在没有语言沟通的场合,她把照片给陌生的中国人看,一下子缩短了距离。

蔻门太太是在我那里住了一个星期以后搬走的。不仅床太硬,那条竹皮编织的席子也让她很不舒服。她说,如果没有席子,也许床褥要柔软一些。她生长在美国南方,却从来不知道睡席子是避暑的好方法。这个星期里,她去了附近的公园,还去了早市菜场。

上海的早晨,是在黑幕下开始的。推着自行车和拖车的小贩以及做早点的师傅,运水果的卡车,都在天亮之前纷纷出动,各就各位。等到居民们打着呵欠起床时,吆喝声已经响彻云霄。光线像闸门一样,在吆喝声中渐渐启动,照亮大地。于是,大街小巷人流涌动,摩肩接踵。

蔻门太太站在高楼的窗口边,看着马路上密密麻麻的人头,简直不晓得身在何处,以为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她那懒洋洋的双脚,因此而激动起来,不由自主地下楼,挤进人群。手里握着微型摄像机,走过一个一个摊位,拍摄蔬菜、水果、点心,鱼虾、家禽,拍摄一双双交易的手和钞票,拍摄人们脸上的喜怒哀乐。她说,我大概永远也理解不了那些小贩的心情,看着他们把鸭子活活地杀死,眼泪忍不住流出来了。她要了解的中国,这时,终于撕开了神秘的面纱。

她始终没有忘记,到了傍晚,上海的街口常常有一种油腻难闻的气味,像幽灵一样到处飘移。有一次,我们去逛著名的豫园商场,突然,她用手捂住鼻子,一边支支吾吾地说,就是这种味道,晚上到处都是。很香啊,我说,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她说,臭极了,臭不可闻!那天,我把蔻门太太带到中国餐馆吃晚餐,请她尝油煎臭豆腐。蔻门太太问,这是什么?好东西,我说,你看看前后左右,大家都在吃。蔻门太太觉得好奇,尝了一小块,即刻紧皱眉头,吐了出来。这时,她才知道每天晚上幽灵一样的臭味就是这个东西。心里想,怎么书里一点介绍都没有?

那个星期里,蔻门太太和我80高龄的母亲交了朋友。老母亲早起早睡,生活非常有规律。早晚按摩做操,锻炼两个小时。随手关灯,节约用水,家里一尘不染,读书看报,还做笔记,给了她深刻的印象。蔻门太太的碗里经常有剩菜,老母亲告诉她,这不是中国人的习惯,以后少装一点,吃完再添,避免浪费。当时,蔻门太太不以为然,心里想,如果这就是浪费的话,那么,美国人的浪费,你还没有见过呢!但是,后来的一次派对让她对老母亲肃然起敬。派对举办在一栋没有电梯的七层楼上。蔻门太太犹豫不决,但是看到老母亲一口答应,也就跟着去了。上楼梯时,老母亲一直走在蔻门太太前面,上楼之后还能谈笑风生,而蔻门太太却是气喘吁吁,几乎动弹不得。鲜明的反差促使她对养尊处优的现代化文明进行反思。如果说,公园里老年人乐观的生活态度只是她中国之行中的一个序曲,那么,80岁的老母亲给她弹奏的是一首生命的交响乐,让她亲身接触到中国人内心的生存力量,积极向上,自强不息。

蔻门太太从上海坐软卧火车去北京。走进车厢,让她联想到悬念四起的侦探片《东方列车》,每个包厢都有谋杀案件。她坐在靠窗的床沿边,却觉得非常安全,因为拥有另外三张床铺的游客都是她认识的朋友。车厢外的上海烈日炎炎,车厢里如同春天。去北京的特快列车晚上启动,第二天早上就到了。清晨的北京,空气新鲜,马路干净,秩序良好,给了她一个愉悦的开端。奥运会确实让北京的城市风貌与世界接轨,出租司机彬彬有礼,不少人能用英文打招呼,老百姓助人为乐,警察英俊年轻,面露笑容。在北京的一个星期,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赶路”,从一个景点赶向另一个景点,最后还是没有看完,成为中国之行中遗憾最甚的一次旅游。遗憾之一,是没有看到伟大领袖毛主席。她在英文材料中读到很多关于中国老百姓怀念毛主席的文字,想把自己放在同样的位置,去体验一下这位伟人的魅力。我劝她省下瞻仰的时间,去别的景点,她不放弃。结果到了毛泽东纪念堂门口,吃了闭门羹。紫禁城也让她深感遗憾,因为看了电影《末代皇帝》,金碧辉煌,有很大的期待,结果就像看展览馆一样,毫无生气,连一个穿古装的活人都没有看见。去长城那天,天气骤冷下雨,没有足够的衣服御寒,也没有时间购物。蔻门太太把能穿的衣服都穿上了,甚至把白色的背心当围巾套在脖子上。雨中的长城仍旧像巨龙一样平卧在群山峻岭,岿然不动。参观者顶风冒雨,拾级而上,步履维艰。蔻门太太走了不到100米就往回退。事后她感慨地说,保护长城本身所花费的国力恐怕要比抵御敌人还要昂贵。所以,长城成了一个供人观赏的摆设。

北京的景点都要走路,走完了十三陵和天坛,蔻门太太决定什么地方也不去了。她对司机说,只去麦当劳和汉堡城。幸亏在居住的酒店顶楼,让她一睹奥运鸟巢和水立方的英姿。不过,也只是瞥一眼而已,她对风景完全失去了兴趣。北京就像一杯白开水,所见所闻都是她在文字和银幕上读过和看过的。倒是在火车上听到的那首歌《北京欢迎你》,一直在耳边回旋,后来跟着一起唱。她终于感悟到,她的愿望是要与老百姓接触交朋友。这个愿望在回去的列车上实现了。北京南站的“子弹”列车,没有包厢,速度很快。此时恰逢大学放假的前两天,蔻门太太与不少提前回家的大学生用英文谈天说地,从年轻人的追求,聊到中国的政治体制,收获甚丰,有的学生至今与她通电子邮件。

蔻门太太居住的酒店地处上海2010年即将召开的世博会中心,到处在拆除旧房,兴建土木,空气浑浊。蔻门太太从美国带来了很多一次性使用的口罩,上街就把口罩带上,好像蒙面女侠一样,只有到了下雨天才露出尊容。如果说刚到时,她讨厌上海的凌乱和肮脏,那么,北京回来后,她相信到了2010年的世博会,上海也会像北京一样面貌一新。沙尘滚滚的北京被治理得那么干净,让她不禁对中国政府另眼相看,重新评价。她说,在这么大的国家,恐怕还没有什么组织和力量可以替代当今的政府。这个转变使得她想为中国做点事情,开始了局外人角色的转换。我不可能每天陪着她,怎么使用多余时间?她想到每天早餐时,常有洋人出现,但是,服务人员根本不懂英文。到了2010年的世博会,这家酒店将住满外国人,如何应付?于是,她要我牵线搭桥,说服酒店管理部门,让她免费为服务员开设英语课。她把自制的名片拿出来,上面印着英文和中文:Lea Colman 美国德州布朗斯韦尔成人学校英语教师。义务教授英语是她在退休以后为自己寻找的一个有趣的工作。她的学生都是新移民,大部分来自墨西哥,一句英语也听不懂。现在,酒店的学生和墨西哥移民的水平相差无几,蔻门太太胸有成竹地走上讲台,每星期三的下午,每次一个小时。她了解到,大部分学生不是上海本地人,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小小年纪,离开家乡,闯荡上海,举目无亲。借住的私人房子,租金昂贵,五个女孩子挤在一个睡房里。蔻门太太就把带来的礼物送给他们,有时和他们一起出去玩,买美国的冰淇淋给他们尝。北京之行的遗憾很快在上海得到了弥补,她与学生打成一片,进出酒店,都有人挥手招呼,大家叫她Lea,不再称呼蔻门太太。

她喜欢中国人把她的名字Lea念成一个长音,尤其是姑娘们称呼她时,好像在吹笛子一样美妙动听。友情如同一条无形的细绳拴住了蔻门太太的心,等她从南宁桂林回来,中国已经成为她难以离开的地方。我到南宁参加世界华文文学年会,开会之前,带她先去了桂林和阳朔。桂林的旅游并不满意,在码头遇到了扒手,在饭店被欺诈,一碗米线收费高于普通饭店的十倍。但是,蔻门太太没有抱怨。阳朔的很多景点她没有去,却念念不忘逛小镇。一个又一个,一栋破旧的民房,一脸皱纹的老人,一头老黄牛,看得她流连忘返。这是真正的中国,没有被商业化污染的中国啊!她遇到了最好的导游,虽然不说英语,却对她照顾至极,还特地开车带她去买水果。就是这个导游帮助她下载了最喜爱的歌曲《北京欢迎你》,送给了她当地的猪皮油画《仕女图》。然后介绍在南宁的表哥在我开会期间专门开车照顾她,没有收取一分钱。

蔻门太太在南宁没有参观一个景点,而是去了当地的儿童英语夜校,去了普通人家里吃饭聊天。当她离开时,她觉得自己一定还要回来,因为中国成了她的第二个故乡。

同类推荐
  • 外企红尘大写真

    外企红尘大写真

    改革开放后,已有3000多家外国商社在北京建立办事机构,中国雇员已达7000多名。为此,北京市成立了外企服务总公司。《外企红尘大写真》的作者吴云艳小姐,在该公司供职,对这些外企深为了解。本刊连载她在文中勾勒的外企众生群像。
  • 这山这水这人

    这山这水这人

    采访的艰辛,写作的甘苦,发表的快慰,读者的反馈,获奖的惊喜……我们不是都曾经历过吗?借读他的作品来谈自己的感受,并有机会用这种感受来感染别人,那不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
  • 浴血阿拉曼

    浴血阿拉曼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本册将为您展现浴血阿拉曼的那些场景。
  • 中华诗词名句鉴赏全读本

    中华诗词名句鉴赏全读本

    本书遴选了几千年来我国诗词作品中的上佳之作。这些诗词流传久远、脍炙人口,具有极好的欣赏和实用价值。本书所选诗词名句均注明朝代、作者、出处,并收录原文,以便读者对照、窥其全貌。每句诗词加以准确的注释和译文,使之适宜阅读,便于查考、运用,并且在赏析部分对每一首诗词的创作背景、文学价值、艺术成就进行了阐释,力求让读者对这些诗词有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相信广大读者在学习、欣赏、运用中华古典诗词名句时,本书必定大有帮助,值得典藏。
  • 天下美文哲理卷:风会记得那朵花的香

    天下美文哲理卷:风会记得那朵花的香

    本书为你讲述一段段温暖人心的故事,这些故事贯穿着对人生、对情感、对生活的感悟,折射出世界的简单与复杂。让你能于喧嚣尘世中享受孤独与寂寞,坦然面对得到与缺憾,在世间百态中领略平凡的美,保持一颗释然、宽容的心。
热门推荐
  • 我是不是笨女生
  • 你是我的人间水蜜桃

    你是我的人间水蜜桃

    甜甜的恋爱就像人间水蜜桃甘甜可口让人垂涎欲滴
  • 童年记事

    童年记事

    作者周卫国,原上海大学文学院英语教师。(童年记事)讲述的是我儿时的故事,上海儿童弄堂生活的故事,老上海的故事。它来自我童年生活的记忆,主要是发生在一九六五年初到一九六六年初的一年间。不少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其余是我的童年伙伴(主要人物有八个)、同学和他们亲人的故事。(童年记事)约五十万字。(童年记事)以儿童视角来观察生活,借孩童的语气来叙说那个时代的故事。它通过对往事一件件、一桩桩的记忆,就像一部记录片,多角度、多层面地把我们的所见所闻,自己生活时代的点点滴滴都统统地摄入镜头,再回放给读者。她是一部我们的历史。
  • 重生之军神嫡妃

    重生之军神嫡妃

    玉馨,玉家年轻一代中的最强者,继承了玉家的传世宝物——玉剑。但是她没有想到自己却在一次阴谋算计中殒命绝境天涯。重生战国,玉馨只想平平静静的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但是她没有想到,那个看上去不起眼的师兄竟然是未来的军神!她更没有想到,一群山贼妄自打乱了原本平静的生活。好吧,那是玉剑出鞘,生灵涂炭!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万物相争

    万物相争

    新的纪元已经来临,天命与本源争锋,永恒暗中窥伺,谁才是新的主宰?
  • 等待花开的季节,收获美好的果子

    等待花开的季节,收获美好的果子

    陈暖自己去另一个城市上学,遇见了李若冰,俩人互相喜欢,都没告诉对方。在歌咏比赛的时候,陈暖因为家里的原因,不辞而别。李若冰找了两年,最后米萨告诉了她真相,李若冰去陈暖的城市找她。最后俩人走入了婚姻殿堂。
  • 我参加了前女友们的婚礼

    我参加了前女友们的婚礼

    我参加了前女友们的婚礼,朋友们觉得我是混蛋,我也觉得我是混蛋,但前女友们不觉得
  • 小狐不归

    小狐不归

    无心插柳柳成荫,只是误吞了师傅的仙草,居然修为大涨,化为人形。本想跟着师傅静心修炼,得道成仙,却救下冤家,踏上为人的不归路……
  •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追述了酿酒的发展历史,中卷和下卷介绍了酿酒的具体技艺。《北山酒经》虽为酿酒技艺的专著,实则却渗透着酒文化的浓重缩影,为饮而酿,酿则必饮,可谓关乎酒之品质的重要著作。
  • 阎王大人行行好

    阎王大人行行好

    腹黑毒舌阎王最讨厌的事情,就是有人说他坏话。难道阎王就不犯错吗?答案是肯定的,阎王当然不会犯错。每个完美的阎王背后都有一个背锅侠。part1林千:“你到底图我什么?”阎王大人:“图你胖,图你丑,图你心肠歹毒。”part2阎王大人:“我在外面听说别人叫你混世魔王?”林千:“拜托了阎王大人,行行好吧,为什么你做的坏事要给我头上扣!”阎王大人:“因为我是完美的。”林千上辈子是个小仙,因为嘴毒得罪了中年发福的王母,被贬下凡间投胎成一个喝凉水都胖的小胖妞。一朝失足摔成了肉饼,还要被黑心阎王穿小鞋。别人都是走程序,只有她在街头流浪。她想投胎?可以,帮他做件坏事。她想辞职?可以,帮他件坏事。她想离开阎王身边?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