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丈高楼平地起,做生意或者发展事业必须经过一个积累的过程。在发展过程中,当你走到岔道口时,只要保持冷静,就不难做出理智的抉择,之后就能走向事业的另一个巅峰!
1、积少成多,积小胜大
大海之所以成为汪洋,是由于一点一滴的积聚;高山之所以巍峨,是由于一斗斗泥土的堆积。商业竞争也是如此。成功者都是从一点-滴做起,积少成多,积小胜大积沙成塔。在市场角逐中,有时要"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但切不可疏忽大意。如果小的较量属于战略中的一个环节,就要每利必争,每战必胜。许多企业家正是采取"避实就虚,整为零,积少成多"的战略,最后战胜强大的对手。
实行积微成多的谋略,必须做到位卑而心怀大志,对前程充满自信,如果自惭形秽,怯战却步,胸无大志,很难跃过龙门。
实行积微成多的谋略,还要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扎扎实实、埋头苦干的精神。
现在许多下海自立的人,普遍有一种倾向:总想做一夜暴富的生意。
结果怎样因人而异,状况干差万别。但不论个别的情况如何,大凡想一步登天的工薪阶层,终究会付出不必要的赌注。不但没有赚钱,反而血本无归,一败涂地。
由于虚荣心作祟,一些人下了海后只要稍微赚一点钱就想装修门面,扩大营业,当然这是人之常情,但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弄巧成拙。公司没有一点以备不时之需的钱,一遇到生意不振,就无法支撑下去了。
一年的生意好坏,并不能决定生意的利与不利,也许恰巧进了流行货物,也许附近还没有竞争的店,也许......原因很多,一两年的生意实在看不出应如何扩大投资;贸然把资金全部投入,甚至还举债经营,对小生意来说是极其危险的。
做生意千万急不得,充实资力,细水长流,稳扎稳打地前进才是正确的做法。棒球九局之中,第一局得分而以后各局都吃鸭蛋的很多。人道路是漫长的,何止九局?只要每一局都保持得分,就是没有全垒打,总分合计起来,也还是会赢的。
小钱不肯赚,只想大钱,到头来不但大钱没赚到,甚至连小钱都赔精光。奉劝"门外汉",做生意切忌操之过急。
持企业的稳定成长,是天经地义的事。为了使企业确实能够稳定地发展,"水坝式经营"是很重要的观念。
修筑水坝的目的是拦阻和储存河川的水,适应季节或气候的变化,常保持必要的用水量。如果公司的各部门都能像水坝一样,一旦外界变化,也不会大受影响,而能够维持稳定的发展,这就是"水坝经营"的观念。设备、资金、人员、库存、技术、企业计划或新产品的开发等等,各方面都必须有水坝发挥其功能。换句话说,在经营上,方面都要保留宽裕的运用弹性。
比如生产设备。如果使用率未达loo%就会出现赤字,那是很危险的。换句话说,平时即使只运用80%或90%的生产设备,也应该有获利的能力。那么,当市场需求量突然增加时,因为设备有余,才可以立即提高生产量,满足市场的要求。这便是"经营水坝"充分发挥了功能。
此外,经常保持适当的库存,以应付需要的急增,不断开发新产品,永远要为下一次的新产品做准备,这些都应该考虑到。不管怎样,如果>司能随时运用这种水坝式经营的方法,即使外界有变化,也一定能够迅速而适时应付这种变化,维持稳定的经营与成长。这就好像水坝在旱时能借泄洪水来解决水源短缺一样。
各种有形的"经营水坝"刚才已经说过,而比它们都重要的则是"心理的水坝",也就是要先具有"水坝意识"。如果能以水坝意识去经营,就会配合各企业的情况而拟定不同的"水坝式经营"方法。只要能遵循这种方法,随时作好准备,能宽裕地运用各项资源,企业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长期而稳定地成长。
2、做事要按照顺序
一个生意人首先要知道的不是工作细节,而是确定事情的大致方向和优先级。例如,应该先确认好哪些事项,才能开始进行后续的作业;有些事情应该排在最后,以避免其他流程的变动而必须一再的重做;各项流程之间应如何协调与整合等等。
一个生意人每天要面对许多工作,它们有的互相牵连,有的互不相关;有的很重要,有的不太重要;有的急需处理,有的不太紧急。但哪一件事情都不能不做好。如何统筹安排好这些工作,是每一个管理者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在一系列以实现目标为依据的待办事项中,到底哪些事项应先着手处理?哪些事项应延后处理,甚至不予处理呢?
任何工作都有它自身的运作规律,企业运作与行政事务一样,都有其固定的做法。聪明的工作人员总是根据这些规律寻找出更有效的工作方法,然后设计一套适合自己习惯的操作程序,帮助自己驾轻就熟地开展工作。
比如,上班规范。开门后先定格观察一下办公室内有无异样,如有异样,迅速锁门保护现场,等候同事相助。如无异样,则一路进去,左手拿什么,右手理什么。顺路顺手做进去,边做边想着另一些马上要做或刚发现要做的事的做法。就像纺织厂的挡车工那样迅速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眼明手快,干净利落。
再比如,用足我们的大脑,用心记住一切相关事物和信息,养成记笔记与迅速分门别类办理事务的好习惯,如起草文件、打电话、打印文件、接待客户等等。在我们的大脑中迅速做出准确反应,并和原先已定妥的事儿归类,迅速重排顺序,先干什么,接着干什么,最后干什么,条件反射似的马上成为一个新的行动计划。
没有顺序,很多希望都会落空。假定你正要买一幢房子,房地产代理商打电话过来说:"房子的主人同意你出的价钱,看来这笔交易稳。-"太好了。"你说道。"是啊,这太好了。"对方回答到,然后电话就这样结束了。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就什么事情也没有完成,也许房地产代理商正等待你做下一步决定,而你却认为他应该采取下一步行动,结果便是僵持。反之,如果你问他:"下一步该怎么做?"或者他主动说:"那么接下来我们应该这么做。"那么你们便可以理顺事件的先后顺序。
当然若真的是在买房子,或者处理其他重要的个人事务,你可能不会让这种情况发生,但像下面这样的会议想来大家都不会陌生:会议达卜致意见,每个人都一致认为问题需要得到解决,并且就下一步采取的措施也达成了统一的意见,然后大家一个接一个地离开了会议室。
但很奇怪的是,结果什么事情都没有完成。什么事情都没有完成就:因为没有排列出事件的先后顺序,更糟糕的是由于没有人总结(最理想的是书面总结)会议所讨论出的结果,因此每个人都各自形成一套事件的先后顺序,这无疑使整个事件呈现出一种无序状态。
在《商业七宗罪》中,作者爱琳.夏皮罗谈到了使公司陷入困境的原因。第一条"致命的罪恶"就是很多公司设定了一个远大目标,然而却少关心"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这正是我们所讨论的:如果没有事件的先后顺序,什么事情都完不成。
此外,事件的先后顺序还是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简而言之,事件的先后顺序就是我们的计划,或者说得更确切一点,合理的事件顺序是个完美计划的基础。
有的时候,也可以找出适用同一顺序的所有事件,借鉴同一个顺序模式来做。人们很多时候是在重复做相同的事情。例如,同样的事情可与在公司的几个地方相继发生,而你或许也被牵涉其中。如果是这样,一旦发现了一个事件中的先后顺序,便可以把这个顺序应用到其他事件当中。
对于安排工作顺序这个问题,麦肯锡公司给出的答案是应按事情的"重要程度"编排行事的优先级。所谓"重要程度",即指对实现目标的献大小。对实现目标越有贡献的事越是重要,它们越应获得优先处理;实现目标越无意义的要,它们越应延后处理。简单地说,就是根据"我现在做的,是否使我更接近目标"的这一原则来判断事情的轻重缓急。
在麦肯锡,每个人都养成了"依据事情的重要程度来行事"的思维
习惯和工作方法。在开始每一项工作之前,总是习惯于先弄清楚哪些是重要的事,哪些是次要的事,哪些是无足轻重的事,而不管它们紧急与否。每一项工作都是这样,每一天的工作都如此,甚至一年或更长时间的工作计划也是如此。
人们习惯地按照事情的"缓急程度"决定行事的优先级,而不是首先衡量事情的"重要程度"。按照这种思维,他们经常把每日待处理的事区分为如下的三个层次:
--今天"必须"做的事(即最为紧迫的事)。
--今天"应该"做的事(即有点紧迫的事)。
-今天"可以"做的事(即最不紧迫的事)。
但遗憾的是,在多数情况下,愈是重要的事偏偏愈不紧迫。比如向上级提出改进营运方式的建议、长远目标的规划、甚至个人的身体检查等,往往因其不紧迫而被那些"必须"做的事(诸如不停的电话、需要马上完成的报表)无限期地延迟了。克服这一问题的法宝要事,而不是做急事。这也是麦肯锡卓越工作方法的精髓之一。
运用这样的工作方法,常常使我们的工作变得相对简单,做起来得心应手。
3、生意是一步一步做大的
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一行的状元都是不甘平庸的人。他们往往把众人眼中高不可攀的位置作为自己的目标,抢占制高点,再加上他们自身的非同一般的高度,肯定就能高高在上、独领风骚了。
谈到拾荒者,人们可能马上就会联想到我们常见的那些气喘吁吁地蹬着平板三轮捡垃圾的人。很多农民进城后找不到工作,就做了拾荒者,其中也有不少人因此摆脱了贫困甚至过上了小康生活。但是能够从中掘出一座金山、开创一番大事业的人就寥寥无几了。史亮就是这样一个靠捡废品开创事业的成功者。他的成功源于他发现财富新起点的能力、在平常之处看到不平常的眼光以及把握机会的魄力。
开始的时候,史亮不得不靠捡拾垃圾来维持生计。但半年后他靠捡垃圾积攒了1 000元,并敏锐地发现了其中的商机。他决心将自己的事业建筑在垃圾堆上。
有心人史亮想到了一个众多拾荒者都不曾想过的问题:被收购的垃圾到底有什么用途?通过和收购者打交道,史亮渐渐地发现了其中的门道:这些垃圾中的塑料被运到河北文安,铁皮罐、骨头被运到天津蓟县,璃被运到邯郸,纸制品被运到保定,有色金属被运到霸县,胶皮鞋底被运到定州......史亮想方设法弄到了这些厂家的电话,于是避开了二道贩子,自己做起了"垃圾头"。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史亮就脱颖而出成了头领,这令许多捡了多年垃圾的人感慨地说,有这样的心思,史亮迟早会发达的。他们的预言逐渐变成了事实。成了"垃圾头"的史亮,将拾荒者组织起来,每50人分为一个"舵",每个"舵"分管一个垃圾类别。很快,他就拥有了自己.的废品回收站。废纸、废铁铝罐、玻璃瓶、塑胶器皿、废旧金属等在这里经过整理、分类、打包、运送等过程,就被卖给末端购买者一直销厂家。这样,史亮的收入由原来每月的几百元增至几千元。
随着对垃圾的深入了解,史亮渐渐发现资源回收行业有着无穷无尽的潜力。在他的眼中,所有的垃圾都是宝贝。当他发现收购来的废品中.有一些被当做废铁卖掉的旧自行车,他就搞起了自行车翻新业务并从中获利。之后,他还搞过废旧轮胎翻新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