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86100000004

第4章 孩子无需事事征得认同

不论孩子是婴幼儿还是青少年,他们都需要获得认同,需要被告知:父母因为他们的存在而开心。

我们需要放下为人父母的架子,放弃“应该怎样”的想法,努力重塑自己以适应孩子的需求。

我们接纳孩子的能力与接纳自己的能力密切相关,我们尊重孩子的程度取决于我们尊重自己的程度。

在缺乏意识的情况下,我们会限制自己的孩子,要求他们事事征得认同,把他们变成了小奴隶,受制于我们的裁决。如此一来,他们要么格外渴望获得我们的认同,要么事事依赖于我们的认同。

如果孩子时刻渴望得到我们的认同,而万分担心我们的不认同,你能想象那种情形吗?相比之下,如果他们能获得无条件的接纳和尊重,那将会是多么不同的感受啊。

每一个孩子都会发现,有些行为会给自己招来麻烦,不过这绝对不意味着他们不被接纳或者不受尊重。因此这一点就显得愈加关键:身为父母,我们不能错误地认为自己有权决定孩子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凭什么来评判他们呢?他们需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他们理所当然有权利认同最本真的自己。而且,这个权利不是由我们授予的,而是与生俱来的。只要他们活在这世上,就有权利表达自己的心声、感情,展示自己的精神世界。

认同与不认同都是控制欲的延伸和触角。这话听起来可能有些惊人。当然,我们一定会赞美孩子、表扬他们的进步;但这样很容易引来弊端,形成认同与不认同的条条框框,孩子的基本人格也会很快受到影响。

无论我们的孩子是否有艺术细胞,是否有学习天分,是否有冒险精神,是否运动神经过人,是否乐感超常,是否富有梦想家气质,是否性格内向……所有这些都不能影响我们对他们的正确态度。站在广义的立场上,我们没有资格裁定孩子该不该信教,该不该是同性恋,该有什么样的婚姻,有没有雄心壮志,或者具有别的什么特征。尽管孩子的行为还需要不断调整以符合某些基本规范,但他们最核心的本质必须无条件地得到赞赏。

如果我们的孩子选择了与我们不同的宗教信仰,从事了与我们梦想不同的职业,长成了同性恋,或者与不同种族的人士结了婚,那么我们的反应就会成为觉醒程度的一个标志。我们能否认识到,他们有权以独有的方式表达自己最真实的自我。我们又能否对他们的表达作出回应呢?

我们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意识到,他们作为一个人理应受到赞扬。当然,家长会说,他们一直在表扬和赞美孩子。毕竟,他们不是都会为孩子庆祝生日,带他们去看电影,给他们买礼物,花许多钱为他们买玩具吗?如果这些还不算是对孩子的肯定和赞美,怎么做才算呢?

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我们往往只是认可孩子的行为,而不是认可他们本人。赞美和认同孩子本人的意义是:允许他们生活在最真实的自我当中,而不必陷入我们期望的陷阱中。也就是说,即便孩子什么事也不做,什么也不去证明,也没有达到任何目标,我们依然为他们的存在而沉醉欣喜。

无论表现形式如何,孩子的本质都是纯洁而富有爱意的。当我们尊重这种本质的时候,孩子就会相信:我们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相信他们是美好而有价值的人,无论他们外在的表现如何。在孩子的外在表达或许还支离破碎的时候,如果我们有能力与他们的内在本质建立起纽带,就能够向他们传递信息,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巨大价值。

请允许我提出一些建议。通过下面的行动,孩子将会知道自己获得了接纳;这种接纳完全是针对他们本身的,而不是由于他们的所作所为:

当他们休息的时候,请告诉他们,我们是多么地欣赏他们;

当他们坐着的时候,请告诉他们,我们是多么开心与他们坐在一起;

当他们在屋里走动时,请告诉他们:“谢谢你来到我的生活里;”

当他们牵着我们的时候,请告诉他们,我们是多么开心握着他们的手;

当他们早晨醒来的时候,请给他们写一封信,告诉他们一早醒来就看到他们是多么幸福的事;

当我们把他们从学校接回家的时候,请告诉他们,我们是多么地想念他们;

当他们微笑的时候,请告诉他们,我们的心是多么地温暖;

当他们亲吻我们的时候,请告诉他们,我们是多么喜欢与他们待在一起。

不论我们的孩子是婴幼儿还是十几岁的青少年,他们都需要获得认同,需要被告知:我们因为他们的存在而开心。孩子需要知道:他们不必做任何事情就足以赢得我们全身心的关注。孩子理应体验:他们降临世间,这件事本身就足以为他们赢得瞩目与欣赏。

一个孩子如果伴随着与生俱来的“正当感”成长起来,那么成年以后也会带着幼年的印记,获得强健的情感世界。他们很早就能理解自己的精神在人际关系中是最重要的,今后就能靠着精神的引导去体验成年人的生活。凭着这份内在的纽带,他们既不需要向外部世界索取认同,也不会渴求赞赏;凭着内心的“正当感”,他们就能对自己发出赞许。

接纳是关键

要想接纳孩子的最本真状态,我们就需要放弃那种“应该怎样”的想法。这种放弃类似一种精神世界的静寂,也就是说我们要同孩子进入一种纯粹的交流状态;一旦他们需要,我们就得作出回应。

当我们所熟知的那个自己进入了死寂状态,我们就有机会同孩子的精神一道获得重生。要想获得这个结果,我们就要放弃满腹狐疑的家长心态,孩子会为我们指引方向。因此,生养孩子是我们改变生命的最大机遇。如果我们为这份机遇敞开大门,孩子就会变成我们的精神导师。

通过安东尼和缇娜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他们夫妇已经为儿子肖恩的学习障碍苦苦挣扎了许多年。虽然他们自身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却无法帮助孩子突破学习上的限制。肖恩的学习障碍不仅体现在学校的课业上,在社交与生活方面也饱受困扰。事实上,他的表现同父母对他的期望相距甚远。尽管父亲安东尼是网球健将,且擅长自行车运动;但肖恩却讨厌户外活动,他害怕昆虫,更喜欢闷在屋里玩游戏或读书。

因为对儿子特殊的性格感到气恼,所以安东尼总是用轻视的态度对待他。母亲缇娜是一位性格强势的高级律师,对儿子怯弱的风格也大为恼怒。为了让肖恩“像个男子汉”,缇娜要求他去健身房锻炼,穿很酷的衣服,即便胆怯也要同女孩子搭话。

做功课和应考阶段成了压力和冲突的高峰期。肖恩无法应对主流教育提出的要求,这一点让他的父母无法接受。父亲和母亲对儿子采取的手段不同,但都很粗暴:对他呼来喝去,讥讽他连基本的数学题都不会做,不弄懂一个概念就不许吃饭……当我同安东尼和缇娜谈到此事时,他们都强调:“我们的孩子并不是弱智,他不属于‘那些’接受特殊教育的人群。”

这个家庭当中,冲突争吵成了家常便饭--今天是孩子同父亲争吵,明天就轮到孩子与母亲冲突。在肖恩的教育问题上,安东尼和缇娜失望之极,他们不再协同合作,渐渐变得离心离德。当他们决定离婚的时候,我并不感到吃惊,并且他们作出的解释也在我的意料之中: “我们无法忍受肖恩的行为,他横在我们中间。我们再也应付不了他了,他简直要把我们逼疯了。”

缇娜和安东尼告诉肖恩,他们要离婚都是因为他;当时他们还指望,这会让肖恩受到震动,由此改掉“坏”行为。儿子成了他们悲剧的借口,他们竟然真的相信:如果不是肖恩,他们就可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尽管他们都认为儿子的表现是他个人的事,其实这却是他们夫妻关系失败的一个映照。站在肖恩的立场上,他的成长变成了一种载体,承载的是父母的痛苦,而他却充当了魔鬼的角色。

安东尼和缇娜不能接受自己的儿子。后来,他们终于认识到了由此带来的消极影响;从那时起,他们才逐渐踏上了转变自己的旅程。在这个旅程中,安东尼和缇娜需要直面肖恩的特殊以及他们对这份特殊的焦虑感。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觉醒,继而注意到自己是怎样将不觉醒的行为施加在肖恩身上,而肖恩又是怎样将这些行为模式通过自己的行为反映出来,最后引发出了更多问题。

安东尼和缇娜认识到,他们一直在把自己的计划强加给儿子,于是他们开始考虑一个关键问题--夫妻关系。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他们苦苦地研究婚姻中的裂缝;随后,他们终于为肖恩卸下了包袱--他们转嫁给儿子的痛苦其实是他们自己的痛苦。

我们也许不会支持孩子每一个具体的行为,但我们必须一以贯之、全心全意地支持孩子的最核心权利。对孩子有了接纳心,我们在教养过程中就不会抱有偏颇的判断,在应对孩子的时候也能不偏不倚。在孩子需要的时候作出适当的响应,而不是将我们过去的遭遇和经验作为行动指南;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彻底向孩子“缴械”,尊重他们的本真,接受来自他们的教诲。

接纳绝对不是一件被动的事

接纳往往被视作一件被动的事。这是一种粗暴的误解。接纳不仅是智力的决定,还必须牵动全副心力和精神。我想强调的是,接纳绝对不是被动行为,而是一个主动、热情、充满活力的过程。

为了解释接纳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让我来讲讲约翰和阿里克希丝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儿子杰克的。杰克的成长风格同其他男孩子有所不同。他喜好安静,不爱喧闹;与运动和游戏相比,他更偏爱艺术和舞蹈。结果,在杰克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常常看见他受到同龄人的欺负。约翰和阿里克希丝曾认为,儿子有可能是同性恋;不过,他们当时并未因为儿子表现出女性化的一面而武断地下结论。尽管他们有时也会心存挣扎,希望杰克能像其他男孩子一样;然而他们控制住了自己的焦虑,耐心地培养起他对音乐和舞蹈的感情。就这样,在父母的观察和等待中,杰克终于长成了一个善良而敏感的健康男人--这本来就是命中注定的事。

如果杰克的确是同性恋,那么约翰和阿里克希丝希望他能找到自己归属的性取向。儿子在这方面何去何从,对他们来说是不相干的事情;因为他们把儿子的性取向视作他的真实本质,就像他的其他重大特征一样。当杰克受到来自同龄人的伤害时,约翰和阿里克希丝也努力不去人为地消灭这种痛苦,而是帮助他承受下来。

当杰克渐渐长大,约翰和阿里克希丝努力营造了一个社交圈子,其中既有异性恋者也有同性恋者。他们想让儿子知道,如果有一天他想表达自己的性取向,那么在周围的人群中一定能找得到接受他的人。就这样,杰克自然地进入了青春期,也到了向父母表明性取向的时候。当时,约翰和阿里克希丝什么也没说,只是向儿子张开了双臂。因为他们从始至终都接纳自己的儿子,所以杰克才能无条件地发展最真实的自我,而无需背负任何愧疚感。全家人一如既往地欣赏、赞美他的生命。

这对父母不需要儿子成全他们的梦想或实现他们的憧憬,也没有利用儿子去治愈自己曾经的创伤或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从本质上说,孩子当然和父母是不同的人。如果我们有能力在孩子与我们之间营造空间,那么我们将会更加紧密地凝聚在一起。

请不要用僵化的模式教养孩子

当我们有能力尊重孩子独特的成长旅程时,将会引导他们培养自己内在的心声,并以自己的心声为荣。由此,他们营造人际关系的能力会得到强化,而且他们建立的将会是一种健康而相互独立的人际关系。由于每个人的道路都各具特色,也就不会再有人极端地依赖他人。这样的铺垫将会为孩子进入成年期早早作好准备。健康而相互独立的人际关系预示着更成功、更亲密的情感关系。

要想接纳孩子,我们就得摆脱有害的陈规,在更深的层次上与他们交心。当我们让自己与孩子的脉搏同步时将会发现,每个孩子想从父母身上得到的东西都不一样。有的孩子需要我们温柔舒缓,另一些孩子则需要我们刚毅果断--即使从他们的表情上也看得出来。一旦我们接纳了他们最本质的特征,就需要重塑自己以回应他们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放下为人父母的架子,逐步变成一个适应孩子需求的父亲或母亲。

在我成为母亲之前,我也曾梦想过自己的孩子会是怎样的。当我听说自己怀的是女孩时,顿时就对她充满了期望。当时我想,她要具备我身上的所有优点。她将会温柔、高雅、富有艺术气质,纯真而又有无穷的潜能。

当我的女儿开始懂事时,我发现她同我预想的大为不同。不错,她温和有礼,可态度却外向而武断。她喜欢自作主张,会变得莽撞而固执。而且,她一点儿也没有艺术细胞,不像我那么有梦想气质,却偏偏注重理性、富有逻辑。在性格上,她既不纯真,也不好哄骗,是个聪明狡猾的小人精。最突出的是,她不是个讨喜的主儿,同我小时候截然相反。她就是她自己,从来不觉得亏欠了谁或该迁就谁。

要接纳这样一个女儿,于我而言还真是个挑战。我不得不重新调整自己的期望,放弃原先的憧憬。我一直深陷于对女儿的预期当中,所以久久不能相信现实中的女儿竟是这个样子。接受女儿的现状比应对生活中她的具体问题还要困难。我们大多数父母是不是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通常与处理现实中的问题相比,调整我们的期望值是更难跨越的障碍。

我们拒绝接受孩子最本真的状态,往往是因为我们心里存在误区:如果不限制孩子的天性,他们就有可能做出破坏性的行为。事实并非如此。我所提倡的是接纳孩子的本质,即他们最初始的天性。在此基础之上,下一步才是调整孩子的行为,使之与他们的天性相和谐。

如果我们的孩子做出了一个行为,而我们认为这个行为是“坏”的,是不容妥协的,那么恰当的反应是坚持原则。但如果这种“坏”是由于他们无法控制痛苦情绪而引发的,那我们就应该给予理解。如果他们依恋我们、粘着我们,那我们也许应该殷勤地抚慰他们一番。如果我们呵护过度,没有充分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那我们也许应该引导他们如何安详舒适地独处。如果他们希望一个人安静地待着,享受个人的空间,那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场所并予以尊重。如果他们在合适的时间地点吵闹疯玩,那我们就不要去干涉,任他们尽情享受。如果他们该做功课却还在吵闹,我们就需要约束他们,要求他们集中注意力。

对孩子的接纳,有可能是以下任何一种形式:

我接纳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喜好安静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固执己见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性格慢热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为人友善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烦躁易怒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讨人喜欢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拒绝改变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惧怕交往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表现不好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郁郁寡欢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温和有礼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胆小羞怯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逃避畏缩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专横霸道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叛逆无礼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乖巧顺从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喜怒无常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成绩中等偏下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相对缺乏活力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遇到压力会撒谎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表现夸张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难得安静片刻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特立独行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独一无二的孩子;

我接受这样的信条:我的孩子需要严格的行为界限,才能健康成长。

接纳孩子的程度同接纳自己的程度成正比

接受我们的孩子,接受他们最原始的本真,这随之引出了另外一个题目:作为某个特别孩子的父亲或母亲,我们也要接纳自己。

对于我女儿的狡黠聪明,我后来给予了更多的承认和接纳。直到那时,我才开始有能力改变自己对她的教养方法,我才做到了接受她固有的古灵精怪,因为我知道她不是我期望中那个单纯的小女孩。从前,她的脑子总比我转得快,我曾为此很气恼;如今,我学着如何能够比她还快两拍。凭她的脑袋瓜,一向有本事把我比下去;如今我学着比她更会动脑筋,这样可以避免她耍小聪明把我玩得团团转。我最终不再奢望女儿成为我所期望的人,而是要求自己成为一个适应女儿需要的母亲,对此我充满了庆幸和感谢。

我们接纳孩子的能力与接纳自己的能力直接相关--包括接纳当下与未来的自己。说到底,如果我们自己都不能做一个自由思考者和精神自由者,那我们怎么能将孩子教养成这样的人呢?如果我们自己尚不能独立自主,怎么能教养出这样的孩子呢?如果我们自己的精神受到压抑、自暴自弃,怎么能教养出另一个完整的人,造就另一副健全的精神呢?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如何接纳自己的,也许对你们有帮助:

在接纳作为一个母亲的我之前,先接纳作为一个人的我;

我有许多局限和缺点,我接受这个事实;

我并不总是知道该怎么做,我接受这个事实;

我常常羞于承认自己的失败,我接受这个事实;

我常常比自己的孩子更容易偏离正常轨道,我接受这个事实;

在处理孩子的问题时,我可能很自私且考虑不周,我接受这个事实;

身为父母,我有时候很笨拙,我接受这个事实;

我并不总是知道该如何应对孩子,我接受这个事实;

我有时会对孩子做错事、说错话,我接受这个事实;

我有时会很厌倦,不想再保持理智,我接受这个事实;

我有时会过于投入地在孩子面前表现自己,我接受这个事实;

我已经尽力而为,事情处理得也不错,我接受这个事实;

我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也接受不完美的生活;

我接受自己的权力欲和控制欲;

我接受自己的自负;

我渴望获得觉醒(尽管我在即将步入这一境界时常常自毁长城),我接受这个事实。

当我们不能接纳孩子的时候,往往是因为他们撕开了我们过去的伤口,对我们某种自负的情感产生了威胁。我们必须准确地发现自己不能接纳孩子的原因,否则我们或将试图去修塑他们、控制他们、支配他们,或将听任自己为他们所支配。

我们得认清最关键的一点:如果我们在彻底接纳孩子的问题上有什么困扰,那么问题的源头一定来自我们过去的经历。身为父母,如果我们不能全面接纳最真实的自己,那就永远无法接纳我们的孩子。接纳孩子与接纳自己是紧密相连的。尊重、赞赏孩子的程度取决于我们尊重、赞赏自己的程度。

如果我们怀有一种受害者的心理,就有可能告诉自己: “我的孩子目中无人,永远也改不了,我就接受吧。”这样的想法不是接纳,而是放弃。反过来,如果我们抱有胜利者的心态,就有可能告诉自己: “我的孩子是个天才,我接纳他。”这也不是接纳,而是夸大其辞。

当我们修塑孩子,希望他们迁就我们的期望时,我们对他们的核心本质采取的是抗拒的态度。如此一来,我们的努力自然只能是徒劳无益。相比之下,当我们随时随刻接纳孩子的本真时,就会得到一种释然的感觉,内心也会变得宽阔。当我们不再追求控制欲的满足时,就会同孩子建立起一种亲密的关系。如果我们从孩子的实际情况而不是从自己的想象出发,就能够帮助孩子塑造起同他们的本质相协调、相适应的人格。

我在这里提到了“他们的本质”,指的是孩子对自己的发现。重要的是,这个自我发现的状态是一个流动的状态。我们往往会忘记孩子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转变。如果我们受到僵化思维的羁绊,局限在自己的主观感受之中,就无法认识到自己处在不断演进的过程中,也就会让孩子受到同样的羁绊。我们往往会武断地对他们下结论,由此也会接连不断地犯错误。许多父母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发展到了什么程度,更别说时时刻刻督促自己更新了。

要想打破偏见,我们就必须真正地进入当前的状况,并彻底地开放自己的心灵。我们需要扪心自问:“我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样的人吗?我能做到每天都在心里为孩子开辟一个空间,并且日复一日地坚持下去吗?”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在孩子面前沉默下来,摒除一切干扰,将自己调整到一种好奇而愉悦的状态。

同类推荐
  • 教师礼仪修养

    教师礼仪修养

    本书主要包括礼仪基础知识、教师仪容礼仪、教师仪态礼仪、教师服饰礼仪、教师的语言礼仪、教师教学教育礼仪、人际交往礼仪等内容。
  • 多维视野中的农村社会研究

    多维视野中的农村社会研究

    文章讲述的是:城乡二元结构视野中的农村社会发展,内卷化视野中的农村社会发展,性别视野中的农村社会发展等内容。
  • 编辑是一门正在消逝的艺术

    编辑是一门正在消逝的艺术

    时代的推进与文明的进步还没有来得及使“编辑”这个职业广为人知,“编辑”便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而趋于消逝了。究竟有多少人知道编辑、懂得编辑,即便在自己的圈子里,编辑从业者自身是否就能领会自身职业的实质?编辑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编辑究竟在做什么,编辑究竟有没有明天……本书将对此作出解答。
  • 培养精英

    培养精英

    美国社会是由公民组成,而非由社会工程的“零件”、“螺丝钉”所构筑。教育要先塑造人,然后再谈专业,否则你不知道如何把专业技能用到人身上。
  • 远程教育研究(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远程教育研究(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远程教育综合研究、远程教育发展研究、远程教育教学研究、教育信息化。
热门推荐
  • 爸爸是孩子最好的教练全集

    爸爸是孩子最好的教练全集

    随着独生女的增多,现在家庭对女孩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如何培养女孩变成了父母们的“头等大事”。人们都说,妈妈是女孩的知心人,女孩是妈妈的小棉袄。但这并不意味着爸爸就可以退出了,让女孩健康成长,把女孩培养成英才,更离不开父亲教育!
  • 邪王宠妻:狂妻很嚣张

    邪王宠妻:狂妻很嚣张

    几世的轮回,几世的相遇,因错过,不能在一起。他为了她不惜牺牲一切代价,不怕遭受天谴,守护着她每个轮回。第一世她是个心地善良又身份卑微的公主,在宫内不小心救了他,她把他带回宫中,把他当做宠物的留在身边。最后她被陷害死了,他才知道自己的心落在她身上了。他杀了陷害她的人…但他不惜遭受天谴,打开天书,知道她还活着,知道她是女娲后人。第二世她苏醒了,她是高高在上的女娲后人。他故意受重伤引起她的注意,她爱上了他。但她因保护他,魂飞魄散这一世,他为了她回到时空中,不惜牺牲掉了自己所有的性命,穿到一个叫阿离的身上,控制她的神识杀了她,让她穿到原来的时空…
  • 解拳论

    解拳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炼魂世界

    炼魂世界

    一个魂修的世界,炼魂开启本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机关算尽太聪明

    机关算尽太聪明

    周灵犀本为庶出之女,在府中整日如履薄冰。本以为嫁人之后便可安心过自己的小日子,可是却陷入接二连三的勾心斗角之中。府里的阴谋毒害和朝中的争权夺利,让周灵犀无可适从。夹杂在权力争斗之中的爱情之路,亦是一波三折。面对仇恨之后的秘密、祥和之下的阴谋,一个弱女子,又怎能机关算尽?最终只怕会误了卿卿性命。
  • 重生修炼废柴小姐:专属舞鞋

    重生修炼废柴小姐:专属舞鞋

    她,16岁芭蕾演员。是孤儿,一切都靠自己。她的世界里,只有舞蹈。她,12岁贵族小姐。优越的生活环境,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是因为是废物,家里人处处欺负她,而她,也不会反抗。她和她,如此的区别,生活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但,相同的长相,却有不一样的心,一个坚强,一个脆弱。“既然我来到了你的世界,走进你的生活,那么,就让我把你,改变吧!变的坚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个因为本书的书名打错了发了两章不知道怎么删除啊所以呢我打算再出一本抱歉哈
  • 请给我依靠的肩膀

    请给我依靠的肩膀

    我不是你爱的那个男神,但是却是值得你爱的人,我有一个让你依靠一生的肩膀,给你温暖,让你微笑......
  • 女老板的贴身兵王

    女老板的贴身兵王

    代号死神的特种兵王回归都市,一场牛逼哄哄的人生就此开启。
  • 重生霸少的双面小娇妻

    重生霸少的双面小娇妻

    当帝紫星穿越醒来的时候,自己穿越了?关键本主还没消失??这怎么搞,没听过穿越还能一体双魂的啊。本主:"没事,挤挤就行了。"帝紫星:"??老大,这不是挤挤的问题你不该惊讶一下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