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父亲节,不写我的父亲,写我自己。
这几天一直挺忙,昨晚沉沉的睡了一觉,早上很早便醒了。屋外阳光灿烂,上海虽已进入传统的梅雨季节,但雨水很少,属“非典型梅雨”,这对于做项目的我们无疑是极其难得的。非但如此,这几天还出现了蓝天白云的美丽景象,给我们做专刊提供了极佳的摄影条件,也给我们带来了不错的心情。
难得周日上午的清闲,我正在看纪录片《海洋中国》,是讲中国的海洋历史、海洋经济与海洋文化的。这段时间,只要静下来我便看纪录片,既是一个人独处的最好方式,也是一种不错的休闲、学习和积累。这时手机响了,是太太的电话,自从来了上海,这便成了我与家里保持联系的唯一方式。
太太在电话里说:伊伊要和你说话。接着,我便听到了伊伊稚嫩的声音:爸爸,节日快乐!当然是在妈妈的提醒下“鹦鹉学舌”的,接着便是一连串的“爸爸节日快乐”。这是伊伊的强项,才一岁七个月的她,最近说话的欲望特别高,模仿的能力也特别强,有时会对着电话说上一大堆,尽管你未必全听得懂,但意思是传递到了——伊伊很兴奋,爸爸很开心。
我马上想,今天是什么节日吗?不是六一儿童节啊,况且即使是也不应是伊伊祝我快乐啊。也不应该是我的生日吧?虽说我的生日是在六月,但那是阴历,按阳历应该在八月才对。那还会是什么节日呢,端午节也过了啊,我真的一时想不起来。我于是追问,太太说:今天是父亲节呀!你女儿祝你节日快乐呢!
这一刻我无疑被感动了。我一向是很不重视过节的,即使连自己的生日也从不在乎,尤其是只身来了上海之后,我已对自己的生活忽略到不计。没想到远在他乡,还能收到意外的祝福,而且这祝福来自正在呀呀学语的亲生女儿,是我平生第一回听到自己的孩子“亲自”祝自己父亲节快乐!这对我来说无疑意义非凡!
我竟然有些手足无措,显然还没适应女儿祝自己父亲节快乐的感受,这一刻来得如此突然,又来得如此自然,虽然之前已经和伊伊在电话里说过很多话了,甚至每天都在说,但这一次,这一句,无疑直透心底。孩子是上帝派来的天使,是你生命中最大的财富,我想永远没有一种感受能超越孩子对自己的爱了,也没有一种声音能比女儿的祝福还好听。
只有自己作了父亲,你才能真正体会到做父亲的乐趣和意义,也只有自己做了父亲,才更了解父亲对自己刻骨铭心的爱。也许我这一代的“父亲们”远比当年我们的父辈们要爱得直白得多,而当年我的父辈则对我们爱得深沉。同样,如今的儿女也远比我们这一代“儿女们”爱得直率,而我们这一代儿女对于爱的语言则要吝啬得多。
但无论怎样,父亲对儿女的爱都是一样的,几千年亘古不变。而儿女对父母爱的理解,则视不同的人觉悟得早晚不同,感受深浅不同。我不指望我的女儿什么时候能完全明了我对她的爱,但我相信她其实已经体会到了,且迟早有一天她会为有我这样的父亲而庆幸,而骄傲,而感动。我的愿望则简单而又古老,不求女儿出人头地,唯愿她幸福顺利。
我一直不太确定像伊伊这么大的孩子到底会不会思念,她整天只会疯玩和乐呵,没心没肺,应该还没有大人的这种感受吧。但太太说,伊伊每次看到卧室里结婚照中的我,都会叫“爸爸”,每次一说给爸爸打电话她就特别积极。而且昨晚,伊伊在电话里跟我说完“爸爸BYE-BEY”后,竟然从床上站起来,认真地冲着照片中的我挥了挥手!
做父亲真好!我真的这么认为。我有时想,有时也跟太太这么说,如果政策允许,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如果太太允许,我真的希望有三到五个孩子,这样就可以儿孙满堂,尽享为人父、为人祖之乐了。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中的“孺子牛”原本也是指对孩子的疼爱,“铮铮铁骨”的鲁迅先生尚且如此,何况我乎?
伊伊,谢谢你对爸爸的祝福!爸爸也祝你成长快乐、一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