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底下,居然还有爱看广告的人。
我们家伊伊才九个月大,几乎什么都不太懂得,其它方面表现得与“同龄人”也几无二致。但最近,我们发现了她“另类”的一面,那便是她特别爱看广告,而且爱广告的程度已经超过了我所见过的任何一个人,可以说是名符其实的广告FUNS。
伊伊的这个爱好是从满九个月后突然开始的,以前似乎没有发现什么“前兆”。全是因为奥运会,我们全家没日没夜的守在电视机前看比赛,而伊伊则“守”在电视机前看广告。应该说,我也从来没有这么“忠实”地呆在电视机前这么久过,是奥运把我们全家吸引在电视机前的那块空间里,伊伊便不可避免的与电视发生了接触。
不记得是哪一天,我们在看比赛,伊伊则在客厅的彩色地板上爬来爬去,嘴里还不断地发出依依呀呀之声。当比赛间隙电机里出现广告时,伊伊突然安静了下来,眼睛紧紧地盯着电视屏幕,几乎一眨也不眨。直到几分钟后,电视广告结束了,伊伊才转过头来玩其它的。我们还以为这是偶然,但接下来的几次经历证明了伊伊对广告的酷爱,而这种喜欢也许只能用“与生俱来”来形容。
从此以后,只要电视上一出现广告,伊伊必转过头来“欣赏”,一定要目不转睛地看到广告结束,才转过去“忙”她自己的。而且十分神奇又有趣的是,伊伊对广告的分辨能力特别强,几乎广告就是号令,只要广告一起,她必定以最快时间转过头去看,只要广告一结束,她马上又第一时间扭头玩别的,而且一次不拉。她能如此娴熟地区别广告与非广告的界限,并与常人反其道而观之。
我们在猜想她是凭什么来来分辨广告与非广告的,毫无疑问音乐是其中的一种,但有些广告中也有大段大段的旁白,有时音乐微弱得几乎没有,但伊伊照样能分辨得出哪是广告哪是节目。无论什么广告,她都爱看,一个广告无论看多少遍,她都不厌倦。从此以后,伊伊爱上了广告,广告因伊伊的重视凸显了它存在的“价值”。
在电视机前喂她吃东西,广告一起她必然转头,东西也不吃了。之前无论多么活蹦乱跳,广告一起她必定安静下来。无论之前她是朝着哪个方向,广告一起她必然转向电视。即使在她哭闹的时候,只要一放广告,她都会停下哭来看广告。还有她在大人的怀抱里快要睡着的时候,只要广告一响,她便睁开眼睛,仔细的听着广告。有时在她心情不佳又哄不住的时候,我们只要一放广告给她看,她便乖乖的止住了哭……
我在想伊伊为什么“天生”爱看广告,我自然会从我身上找原因,这里一定有遗传在里头。其实我也是一个喜爱广告的人,不说从小,但从很早就开始了。我像伊伊这么小的时候,还没有电视,更没有电视广告。但广告一出现,我便记忆颇深,尤其是那个“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段情”的广告更是至今不忘。后来至今,我更是收集了很多关于广告创意的书与碟,并尝试着亲手进行广告设计。
记得高一的时候,我便亲手做了一块广告招牌,字是自己写的,招牌也是自己做的。那时姐姐在我们学校旁边开了一个理发店,我便为她的理发店做起了“广告策划”。先是取名,记得当时我将它命名为“金斯美发廊”,既可断句“金斯”美发廊,也可念成“金斯美”发廊。但这个名字还是有所缺憾,后来姐姐的朋友指出,如果叫“金丝美发廊”就更好了,还真是有一定道理。
接下来,我便做了一个长宽约3乘1米的木框,将一块粉红色的大毛巾(也可能是浴巾)蒙在上面。然后买来了彩色的塑料胶纸,将我写的五个大字剪出来,再贴在大毛巾上,一块招牌便这样做成了。我还记得这一切都是在我学生宿舍里一个人完成的。随着“金斯美发廊”的正式挂牌营业,我所担纲广告策划的第一家“实业”也便生意兴隆了起来。
大学的时候,我曾担任学生会宣传部长,记得有一次长沙的“丽臣”公司与学校合作,在校园里开展了一次“丽臣广告设计大赛”,我和宣传部的同学还一起设计制作了一款广告参赛。也无非就是将厚厚的宣传纸贴在大木板上,然后在上面“涂鸦”,大学时的许许多多宣传海报也便是这么做成的。大学毕业后,朋友曾问起我是否考虑过创业,毫无疑问在他们看来我如果要单干,也只能搞广告公司了。
直到如今,我依然对广告充满热爱,虽不像伊伊一样爱看电视广告,但我仍钟情于广告策划。至今我都备有一个小本,专门用来记录一些不期而遇的创意灵感。我梦想有一天能有机会将其中的一些创意变为广告作品,而它们一旦出世,也完全有可能成为广告中的精品。我甚至曾梦想过自己成为一名创意大师,能够依靠自己的“脑子”赚钱,谁知道呢,说不定某天便现实了。
由此看来,伊伊爱广告绝对不是没有原由的。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伊伊说不定便继承并发扬了我对广告的不了情。对于伊伊爱看广告一事,我无疑是兴奋和惊喜的,我希望这不是一个短暂现象,而最好能陪伴她一生。跟朋友说起这事,朋友们都说,说不定以后这孩子会从事广告策划。我想若果真这样,也绝对没有什么不好。
伊伊和爸爸,原本都是爱广告之人。希望她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