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也就是伊伊出生半个月的时候,她正式拥有了深圳户口。
办户口对谁来说都是一件大事,尤其对一个新生儿则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我不敢怠慢,在拿到医院的出生证明后不久,便利用休假时间给伊伊跑入户的事。手续还真繁琐,我整整用了一下午的时间,跑了四个地方,全套资料复印件递交了四份,直到傍晚6点,伊伊的户口才得以“迁”进我们家。
我准备好了出生证明、准生证、我和妻的身份证、结婚证、户口本等一大堆资料,原件和复印件一应俱全,先来到居住地所在居委会——华侨城香山街居委会,办了居住地证明、计划生育信息卡,还签了一份计划生育合同,才来到户口所在地居委会——华侨城沙河居委会。在这里,我同样递上了全套资料,以为这下能办好了,没想到这里也只给我开了一张计划生育情况说明,让我上对面二楼的计生办办手续。
于是我来到计生办,事先又复印了一整套资料,在这里工作人员又给我开了一张计划生育证明,然后让我去沙河派出所正式办理入户手续。我早知道入户应该在派出所,但没想到之前还要经过这么三道关,看来计划生育抓得还真挺严,不过这些人全是坐在办公室抓计划生育,从来没上过门。这三个地方办事人员都是女性,客观地说态度还可以,但效率明显偏低,精神面貌也不敢恭维。但好歹是办下来了,并没有出现刻意的刁难和不顺。
这时时针已指向下午5点,我得赶紧去沙河派出所,要不今天忙了一下午伊伊的户口还没办下来。于是我来到派出所,才感受到这里的服务才是最专业的。其实上次我已领教过了,上次我和妻的集体户口迁到我们新家,这里的工作人员就给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这次也不例外,三位穿着警服的女性,在有条不紊地给大家办手续,没有任何高高在上的感觉。因为快下班了,人不多,我很快递交了材料,在经过审核后,我们的户口本上终于多打印了一页——我们伊伊的相关资料。
至此,我们家伊伊的户口正式确立,她在出生15天后便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深圳人。她无疑是非常幸运的,想当年我们获得深圳户口可是经过重重筛选,千里挑一才成为深圳人,而且有许多人还在为拥有深圳户口而不懈努力。可她刚一出生,还在吃奶便拥有了深圳户口,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不公平。这是“出身”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相比而言,无数出生在农村的孩子则没那么幸运,他们也是生命,也是人,但“出身”决定了他们离好的生活似乎要远得多。
这便是中国户籍制度造成的不平等。虽然深知这一点,但谁又能改变这个现实呢?在为我们家伊伊轻松拥有深圳户口而骄傲的同时,我真的不免为许许多多没那么幸运的孩子而惋惜和同情。人生的不平等,是从一出生便开始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人生而平等”,也许只是理论上、精神上的平等,即便是再善于言辞的政治家恐怕也无法否认这个不平等的事实。
在伊伊的户口簿页上,写着她的正式名字,这是经法律确认了的她的名字,从此将相伴她一生。出生地为广东省深圳市,籍贯却跟了我,也就是湖南省岳阳市,看来伊伊也是地地道道的岳阳人了。出生日期为2007年11月1日,民族自然是汉族,婚姻状况自然是未婚,性别自然是女,与户主关系也是“女”。身高、血型没有,文化程度当然没有。上面还注明了是“2007年11月15日因出生入户迁入”的。当然最令我振奋的是伊伊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号码,而且身份证号里和我家电话号码一样都有“520”,这看来又是因“爱”而生的缘分。
从此,伊伊便拥有了深圳户口,成为土生土长的深圳人。从此,我们家户口本上便拥有了三个人的名字:爸爸、妈妈和伊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