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职业、政权、一切平等,不惟提高吾女界人格,亦合乎人道主义。……且女子无能力何堪任事?是故万事平等,俱应以教育平等为基础。……春兰拟代吾女界要求先生,于此中学添设女子班,升至大学预科,即实行男女同班……以为全国女子开一个先例。
这番金石之声,穿云裂石,在上世纪军阀当道的中国,无异于夜空里的霹雳。
1919年6月,北京女子高等师范破例来甘肃招考女生,邓春兰毅然报名,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7月25日,邓春兰和同时被录取的其他5名同学赴京求学。起程之初,邓春兰写了一封《报界诸先生转全国女子中学毕业及高等小学毕业诸位同志书》寄至北京,再次呼吁女同胞为解除大学女禁奋起抗争,疾呼:“依赖他人提倡,何如出于自身之奋斗?”
就在邓春兰等人赴京的途中,北京上海的许多报刊发表了邓春兰的呼吁书及致蔡元培校长的信。
北京《晨报》率先于8月3日刊登了《邓春兰女士来书请大学解除女禁》。
8月8日,上海《国民日报》以《邓春兰女士男女同校书》为题将邓春兰的呼吁公布于报端。许多大报相继转载,男女同校等问题的讨论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少年世界》、《少年中国》等刊物还为此出了“妇女号”专刊,开展男女教育平等、妇女解放及婚姻家庭等问题的讨论。《新青年》也就妇女解放问题发表了征稿启事。邓春兰成了万众瞩目的女性。对于由此引发的妇女解放等问题的讨论,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也纷纷发表文章表示支持。后来邓春兰也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积极参加讨论,赢得了很高的评价。
32天的长途颠簸,邓春兰未感到丝毫疲顿。到京后,她立即进入北京女子师范补习班就读。
1919年年底,蔡元培复主北大,深为邓春兰等人坚忍不拔的求学精神所感动,明确表示:“北京大学明年招生时,倘有程度相合之女生,尽可投考,如程度及格,亦可录取。”
1920年2月,北京大学招收了邓春兰、王兰、奚浈等9名女生入学,她们是我国历史上男女合校后的第一批女大学生,邓春兰被分在哲学系。在北京大学的带头下,全国各高等院校也纷纷效法,陆续解除女禁。就这样,沿袭了几千年的“男女有别”的大学女禁,在“五四”运动的冲击下,在邓春兰的首起奋争下被打破了。
1918年7月,鲁迅先生在《我之节烈观》一文中为中国女子们恳切地呐喊:
我们追悼了过去的人,还要发愿:要自己和别人,都纯洁聪明勇猛向上。要除去虚伪的脸谱。要除去世上害己害人的昏迷和强暴。
我们追悼了过去的人,还要发愿:要除去于人生毫无意义的苦痛。要除去制造并赏玩别人苦痛的昏迷和强暴。我们还要发愿: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
1920年,邓春兰通过自己的抗争,获得了正当的幸福,从此,在中国的大学校园里,女性沉着坚毅的身影开始和男性比肩而行。
中国共产党在甘肃的第一个组织——甘肃特别支部的诞生
就在全国反帝反封建运动一浪高过一浪之时。1921年7月,一个崭新的无产阶级政党应运而生了。在上海,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2年7月,****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1923年6月,****第三次代表大会制定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共产党员李大钊、******、林伯渠、瞿秋白等出席会议,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辅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了。
新形势下,反帝反封建运动更是铺天盖地席卷全国。
1924年,****中央在北京成立了由李大钊负责的****北方区委,并对西北局势予以关注,向西北地区选派干部,开展工作,大批共产党员陆续以国民党的身份到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中工作。1925年9月,甘肃地方军阀李长清利用甘肃陆军第一师师长陆洪涛年老多病、久滞病榻之际,发动兵变,夺取陆洪涛之权,自任师长。1925年10月,驻守张家口的西北边防督办冯玉祥委派其国民军第一军第二师师长刘郁芬为总指挥,代行甘肃军务督办,刘郁芬率部经内蒙、宁夏,向兰州进发。****北方区委派共产党员宣侠父、钱泉、贾宗周、邱纪明、李印平等随军西征。
1925年10月下旬,国民军进驻兰州,立即设计诱杀了地方军阀李长清及其死党,取消了甘肃陆军第一师番号。国民军控制了兰州局势并逐步掌握了全省政权。
随国民军到兰的刘郁芬师政治处党务特派员宣侠父等人,很快与受李大钊、恽代英影响,曾在北京积极参加革命运动、先期回兰的甘肃籍共产党员张一悟取得联系。1925年冬,中国共产党甘肃特别支部在兰州成立。张一悟任书记,宣侠父、钱泉为委员,党员有贾宗周、寿耀南、邱纪明、李印平等。中国共产党在甘肃的第一个组织建立了。自此,中国共产党在兰州开始了有组织的活动。
甘肃特别支部的成立,标志着自辛亥革命以来资产阶级领导的兰州地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兰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入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新阶段。
地处边陲,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地主和军阀压迫的兰州,茫茫夜空中,升起了明亮的星,从此在漫漫长夜中,它高挂天际,指引着革命的前行。
兰州新气象
****甘肃特别支部成立后,主要领导人宣侠父、钱泉等,利用在国民军中任职的有利条件,积极与在兰州的国民党****联系,开始在军内外利用各种形式大力进行以三民主义、反帝反封建和国共合作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宣传。
兰州变了。
“打倒帝国主义、取消不平等条约”,“铲除封建军阀”,“不扰民、真爱民,誓死救国”的五彩标语贴满大街小巷,革命歌曲响彻兰州。年轻人争相传阅进步书刊、讨论国家大事。萎靡虚弱的烟客们戒烟了,吸食和贩卖鸦片被取缔,象征妇女被摧残和压迫的裹脚布成堆地陈列在民政厅内供路人唾弃……
国民军军风军貌在共产党员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感召下也开始焕然一新。驻军营门两侧醒目地张贴着激进的革命标语:“勿忘国耻”“誓死救国”。军队在行进途中,一路精神抖擞地高歌:“打倒列强,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宣侠父、钱泉等向士兵们宣讲新三民主义、国民革命史和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阐明“联俄、联共,辅助农工”的重要性,宣传国共合作的道理,介绍十月革命后苏联人民翻身解放的幸福生活。
1927年2月21日,兰州朔风凛冽、大雪纷飞,但在国民党省党部召开的列宁逝世三周年纪念大会却热烈非常。钱泉慷慨陈词,讲述了列宁的生平事迹和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畅想了中国革命光明美好的前途。不知不觉,大会开了2个小时,在场听众热血沸腾,《国际歌》响彻兰州上空。
兰州街头开始出现《三民主义》、《建国大纲》、《帝国主义论》,甚至《共产主义ABC》等进步书刊。在宣侠父、钱泉努力下创办了《民声周刊》,并在进步教师王陶发起下,组织醒社,创办了《醒社周刊》。两个刊物刊载革命文章,宣传革命道理。同时,各校联合创办的进化剧社也应运而生,演出革命戏剧。
春风拂面,满目新意。兰州军民的心中,泛起阵阵春的涟漪。
点燃星星之火
****甘肃特支的主要任务是: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决定,在****北方区委的领导下,宣传新三民主义;协助国民党整理党务,推动反帝反封建斗争;秘密发展共产党员,壮大我党力量,积极开展民众运动。
特支在国民军队伍中大力宣传革命思想,感化和吸引更多军内外进步人士的基础上,着手壮大党在兰州的力量。特支成立初期,本地党员只有书记张一悟一人。经广泛宣传、动员、培养,醒社发起人、省立一中物理教员王陶于1926年初,经钱泉、宣侠父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甘肃特支成立后在兰州发展的第一位党员。1926年3月,又发展兰州当地第一位女共产党员秦仪贞。
1926年下半年,钱泉与同属北方区委领导的陕北党组织联系,以国民党少将军衔身份,亲往榆林、绥德、定边等地,通过当地党组织,招收40多名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到兰州,一部分人参加政训所或兰州国民军军事政治学校,一部分派往新疆等地开展工作。返兰途中,还在银川建立了****宁夏特别支部,留下7名同志开展工作。
由宣侠父、钱泉、延国符等人倡导,国民军驻甘司令部政治处在兰州创办的政治人员训练所,大量吸收思想进步,向党靠拢的积极分子,并对政训所中思想进步的学生加强辅导,积极灌输共产主义思想,与****学员划清了界限。截至政训所结业时,40多名学员中,又有28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甘肃特支的积极努力下,兰州共产党组织的力量迅速壮大。为今后在兰州开展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础。
春到俄拉草原
现在,暂且说说上世纪50年代的一天。
在北京,一位叫宣平的青年女子收到了两张珍贵的照片,这两张照片是****甘肃特支的创始人之一宣侠父在兰州时的留影。宣平是宣侠父惟一的后人,1938年7月,国民党特务奉******之命暗杀了宣侠父,那年宣平才4岁多。这张照片留下了宣侠父在兰州时28岁的身影。
1926年,宣侠父在他的住地鸿泥沟拍摄了这张照片,并诙谐地题字其上:
空留一爪志鸿泥,
二十八年梦已迷,
此影是谁还是我,
糊涂了也不须提。
历经了漫长的革命和战乱,是谁冒着生命危险将照片珍存下来的呢?
原来,照片珍藏者是宣侠父生前的藏族朋友及亲密战友、嘉木样五世的哥哥黄正清。早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黄正清便将宣侠父赠他的照片及由宣侠父起草的《甘边藏民泣诉国人书》手稿和一些来往信件用牛皮纸包好,又用马粪严严实实糊了一层后,藏在夹墙内整整26年。对于黄正清和广大甘南的藏人来说,他们只能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他们对宣侠父深深的感激和怀念。
1926年春季,宣侠父以国民军党务特派员和政治宣传员的身份,在兰州积极开展共产党特支工作,一天,他得知一些甘南藏族青年到兰州来伸冤告状。宣侠父了解实情后,深为甘南藏民的苦难而痛心,于是决定亲赴俄拉草地,发动藏民斗争。
今天,黄河首曲附近美丽的俄拉草原,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草场之一,每到春天来临,这里格桑花盛开,碧草万顷,牛羊成群。甘南藏族人民在这里放牧耕耘,幸福地劳作。可是,在八十多年前,俄拉草原蓝天碧草间,流淌着的是藏人的悲泣和屈辱。
1918年,青海军阀马麒(马步芳之父)派兵侵占甘南藏区,血腥屠杀7000多藏民,烧毁三十多座寺院,占据藏人圣地夏河拉卜楞寺院,将嘉木样五世赶至俄拉草原。甘南藏人在暗无天日中,悲辱地生活了8年。期间,藏人将此苦难电告北洋政府陆军部、外交部、内务部、蒙藏院及张作霖、冯玉祥、****大师和省内军政要人,要求将马麒逐出甘南,但均未果。
1926年初秋,宣侠父开始了他50余天马背上的甘南之行。在俄拉草原,他领导藏人反抗马麒,所到之处,受到热烈欢迎。在一次四百里内各部落头领大会上,他启发藏民要团结起来,把自己的力量拧成一股绳。他说:“一个民族只有提高自身的力量,才能不受宣侠父外来的侵略和压迫。在目前,关于其余的事业,还是谈不到的;第一步就是先来团结近地的藏民,再慢慢由近及远,去联络所有的藏民,在整个组织之下,集结起来,然后再设法提高一般人民的文化,充实自身的武力。只要这样,就有十个马麒,也不敢压迫你们。”(宣侠父《西北远征记》)宣侠父在草原上一路教导和宣传,给了藏民很大的信心。藏族人民非常崇敬和喜爱他,亲切地叫他“扎西才仁”(吉祥如意的意思)。他帮藏民起草了《甘边藏民泣诉国人书》,广加散发。这封状信写得字字血、声声泪,马麒残酷的暴行、藏民的苦难和血泪,令所阅之人无不震惊和垂泪。
宣侠父回兰后,向刘郁芬报告了甘南之行的情况,恳请他速令马麒撤离甘南,但未能实现。后宣侠父离兰赴西安参加北伐,在西安,宣侠父见到了时任国民军联军援陕总司令的于右任,“要求于电促刘氏迅令马麒撤兵拉卜楞,那时,马麒因为不敢违抗,只得遵令退出拉卜楞。”(宣侠父《西北远征记》)甘南藏族人民终于取得了反抗马麒残暴斗争的胜利。
春风重又吹到了俄拉草原。
多少年了,甘南人民依然深深怀念着那位质朴热情的共产党员“扎西才仁”。今天,我们在宣侠父1930年所著的《西北远征记》中,重又看到了那段烽火岁月。在《俄拉草地的蹄迹》一文里,他的热情、才情、幽默和智慧,还有他一身侠骨里的满腹柔情,溢满字里行间,令人深深忆念。在这篇文章的结尾处,他深含寓意地写到:
两个月的草地旅行,使我和这个世界隔绝音息。然而当我再投身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我竟突然看到了东方的天际,流动着缦烂的红霞,曙光一线,映照着大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