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22600000048

第48章 耿定向的“不容已”之学(3)

宋明儒出入佛道者甚多,他们对佛教的态度,总的说有以下几种:一是早年入于其中,后因各种机缘出离,但佛教思想融入其思想中,故虽辟佛而实受佛教影响;二是视佛教为洪水猛兽,恐粘连其中,受其浸染,故耳食佛教大意,极力诋毁;三是由入而好,由好而尊信,一往不返,以佛教思想掩蔽儒学;四是能出能入,对佛书不诋毁,亦不尊信,以儒学融会佛学,以佛学诠释儒学,汲取其哲理,抛弃其宗教修持及宗教仪节方面。耿定向所取的方向,是上述最后一种。

耿定向全集中有《译异编》一部分,是他以儒家思想融会佛学的代表作。“译”者,绎引申之意;“异”者,异端或曰异域之书之意。“译异”就是通过对佛书某些语句和意义的引申来阐发儒学思想。他在《译异编》小引中说:

昔宋儒有言:“佛书精微者不出吾书,其诞妄者吾不信也。”吾曰:“否否!读佛书者视心迷悟何如耳。如心诚悟,无论精微者得我同然,即中妄诞者亦视若《易》之象、《诗》之兴、《庄》《列》之寓言,殆将求之语言之外矣。如心苟迷,岂独妄诞者不之信,即中精微者亦只取润四寸间耳。佛氏有言:‘心悟转法华,心迷法华转’,信哉其言也。余素不佞佛,亦不辟佛,恃此心能转佛书耳。乃儒家者流,其辟佛之说无虑千亿,诸无当余衷。”(《耿天台先生全书》卷七)

耿定向态度很明确,不佞佛,也不辟佛。他要保持儒家立场,以佛书来说明儒、补足儒。他所弃去者,在佛教“髡首袒背,膜拜趺坐,偈咒赞呗,果报轮回之粗迹”(《耿天台先生全书》卷七),与以寂灭为宗的教义。观其大端,耿定向对于佛教的融释有如下数点:

第一,朱陆与教禅。耿定向从佛家中教禅分离来看朱陆之争,以教禅本来合一论朱陆皆为圣学。他说:今吾儒或诋仲晦格物之说而束书游谈,或谬子静“立大”之旨而不识本心,亦若是已。噫!宗教之支,释道之衰也;朱陆之呶呶,亦吾道之晦乎!(《宗教译》,《耿天台先生全书》卷七)

在他看来,禅门以心传心,不立文字,与注重佛典的解释、发挥、论证的教门有极大不同。教与禅在佛教传入初期并未裂而为二,教与宗的分裂并争辩不休,势同水火,是佛教衰落的表现。宋儒中陆九渊的风格做派,功夫路径相当于禅,朱熹相当于教,朱陆之争亦类教禅之争,亦可看做儒家的衰落。朱陆是圣学中的不同趋向,圣学既有陆九渊的先立其大,也有朱熹的格物穷理,二者并不相悖。今人批评朱熹之支离而走入“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批评陆九渊狂禅而走入否定人之“不容已之真心”,皆走入邪途。他认为,朱陆可以调和而且必须调和,方可谈儒家含容阔大的本来面目。这种见解比王学中守其门户,高自标揭,拒人于千里之外,有更为宽阔的眼光和胸怀。

第二,至善即净土,宇宙即吾心。耿定向曾精研净土三大部,以净土宗所说的西方佛国净土比拟儒家所谓“至善”,他说:友有修佛氏净土教者,谓佛氏有无量寿佛者,产西方,弘化于是,宗其教者以彼为极乐国净土也,若东方则秽浊土也。……苟实识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则“东西南北海有圣人出,此心同,此理同”。即以东方为净土可也。吾儒之学在止至善,至善,吾仲尼万世之净土也。(《净土译》,《耿天台先生全书》卷七)

耿定向这里说的,实际是禅宗和陆九渊两人思想的混合。六祖慧能立自心是净土之旨,“前念迷佛是众生,后念悟众生是佛”,斥净土有处。但慧能达到心中净土的法门是“无念为宗”,“于一切诸境上心不染”。陆九渊的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说宇宙根本法则与吾本心的道德法则一而不二。吾心即至善。耿定向综合二人之说,以吾心为净土,吾心真机不容已之至善即儒家的净土佛国。在他这里,净土不过是至善之地的代名词,他是借佛教说儒家思想。

第三,六通即一心通。佛教有六通之说,耿定向用自心概括,他说:佛氏有六通,曰天眼通,曰天耳通,曰它心通,曰宿命通,曰如意通,曰漏尽通。余曰,惟求自心一通耳。自心一通,闻一善言,见一善行,沛然若决江河,莫之能御,天眼天耳通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絜吾此矩于上下四旁,它心通矣。千百世之上有圣人出,此心同,此理同,古今一息,宿命通矣。居安资深,取之左右逢源,如意通矣。声色臭味咸无所染,而视听言动一秉于礼,漏尽通矣。盖自心一通,将万化可通,岂独六通哉!(《六通译》,《耿天台先生全书》卷七)

在耿定向看来,儒家的根本道理在于一心,心为耳目之官的主宰,主宰向善,则耳目通。心为絜矩之道的本体,絜矩则人我通,其至为万物一体。絜矩之道是泰州之学的重要命题,耿定向以之为人我关系的根本原则。本心之四端,人人皆同,陆九渊诗谓:“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正此意。如谓有宿命,则惟此一宿命。如意者,人之意愿皆能遂。而只有如孟子所谓居安资深,才能左右逢源。所居所资者,亦惟人之一心,含蕴广大,运用精妙。漏即烦恼,视听言动皆遵礼,则“于住而无住”,无住,则烦恼尽。“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故心通则万化可通。耿定向的解释,用心学的根本精神,用泰州之学的家法,强调心的主宰和运用。

第四,《心经》之空与未发之中。耿定向认为,《心经》为佛典的代表,其中心义旨“空”是佛教根本思想,而《心经》之空与儒家所谓中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说:余玩释典,《心经》中“照见五蕴皆空”一语,此佛谛大指也。惟空故觉圆,惟空故无住。……善读佛书者,实会得《心经》此一语,则十二部五千余卷皆剩语矣。吾儒自尧舜以来相传心印,惟一“中”耳。子思子直指之曰“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白沙诗云:“吾儒自有中和在,谁会求之未发前?”未发前作何气象?孔之“空空”,颜之“屡空”,皆是物也。诚会此,则《心经》此语抑亦剩语矣。否则,即诸种种微言妙论,第为众生作障业耳。(《心经译》,《耿天台先生全书》卷七)

耿定向认为佛书累千累万,曲折解说,皆译空字。他把“空”和儒家中心思想“中”联系起来,认为空是中的必要前提,不空则不能中。联系到耿定向的哲学思想,有心中之“空”才能使“真机之不容已”显现于心。“不容已”三字,说明心中之仁的流行不息的性质。未发之中是无,真机不容已是有。孔子之“空空”是前提,“仁”、“忠恕”是本体。耿定向这里实际上是借佛家之说来论证他的真机不容已。

耿定向的融会儒释,是借用佛家概念阐释儒家思想,特别是泰州之学的思想。佛与儒在他这里不是水乳交融,而是油水相分,只有外在的相似性。他的根本思想是儒家的,他也未能深入佛书中,利用佛教的思想资料。佛家名相事数在他这里只是借以阐发儒家思想的媒介。他的目的亦只如焦竑《译异编》跋语中所说,是“招致天下好异之士而迫之乎大中至正之道”。黄宗羲说他“拖泥带水,于佛学半信半不信”,实则全然不信,不过“既不佞佛,又不辟佛”而已。

耿定向是泰州后学中比较重要的人物,弟子众多,在当时很有影响,对士林风气有一定影响。焦竑在《天台耿先生行状》中说道:“先是建崇正书院,著《会仪》,选十四郡髦士群而鼓铸之。当是时,文贞(徐阶)以理学名卿首揆席,设虚待贤,下及管库,视先生不啻天符人瑞。

而先生据师儒之任,六年于兹,摩荡鼓舞,陈言邪说,披剥解散,新意芽甲,性灵挺出。士苏醒起立,叹未曾有,皆转相号召,雷动从之。虽縻他师者,亦藉名耿氏,海内士习几为之一变。”(《澹园集》卷三十三)

过去对耿定向的介绍多述他与李贽的争论,其实他和李贽的分歧,是个性或说处世态度上的,哲学思想上的分歧并不大。如李贽的“童心说”与“百姓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等,与耿定向之“真机不容已”、“费中隐”、“粗浅中之精微”等,皆无甚大异。李贽与耿定向之弟定理始终交厚,而耿定理之学与其兄甚近。另李贽《耿楚倥先生传》中说,耿定向持守“人伦之至”一语,他自己持守“未发之中”一语,时相辩论,但李贽最后的结论是“人伦之至”即“未发之中”,二人学术宗旨并无牴牾。耿定向后来不提“人伦之至”,李贽亦舍去“未发之中”,李贽对此评论说:“乃知学问之道,两相舍则两相从,两相守则两相病,势固然也。两舍则两忘,两忘则浑然一体,无复事矣。余以是不避老,不畏寒,直走黄安会天台于山中。天台闻余至,亦遂喜之若狂,志同道合,岂偶然耶!”(《焚书》第143页)这些都说明,耿定向与李贽的分歧,不像一般著作中说的那样大,也不是根本思想上的,两人可说分属泰州后学中的狂狷派。

同类推荐
  • 哲学九讲

    哲学九讲

    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人们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对各种知识的概括学习和总结从而更好的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哲学通常是研究根本问题的,这就需要对表面的问题进行批判的反思,通过这种反思更清楚的认识世界、了解人生。
  • 庄子学院:庄子的逍遥处世

    庄子学院:庄子的逍遥处世

    庄子一生都在追求至道,返璞归真,鄙视功名利禄,求得自身的逍遥,庄子的书大多是通过对各家学派的批判,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当今社会,有庄子一样的逍遥心态,会让你保有一份闲适,一份快乐。 中国的哲学源头可追溯到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其中尤以儒、道两家为主流,而庄周的《庄子》可谓是道家思想的杰出代表。 一部《庄子》,成就了多少文人雅士,比如陶潜,比如李白,相信你也会因此过上流水一样自在、行云一样逍遥的人生!
  • 与哲学大师对话

    与哲学大师对话

    人人都期望迎面走来一个不断完善的自我。一条什么样的途径,可以追寻完整的生命?在意大利,有个耐读的故事。刚成年的子爵梅达尔多,满怀激情参加保卫国土的战争。参战前夜,单纯幼稚、热爱生活的子爵仰望波希米亚夜空的繁星,想到次日的伟大战斗,想到遥远的故乡和亲人,心中没有忧伤和恐惧,只有对胜利的渴望。第二天战斗打响,子爵冲锋在前。不料敌方的一枚炮弹将他炸飞,幸运的是他只被炸成两个半边人。一半炸得去向不明,另一半医治成活被送回家乡。
  • 阴阳家与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家与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家与阴阳五行学说》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

    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

    本书是胡适谈人生的通俗读物。从人们最关切的人生意义问题入手,深入人生的具体问题,如做人、求学、婚嫁、生活方式、信仰等等,道理明了,文笔清新,语言通俗,事例生动。《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娓娓道来的不是关于人生问题的某种结论,重点揭示的是指导人生过程的科学方法。
热门推荐
  • 金口才全书·风趣出名嘴

    金口才全书·风趣出名嘴

    一个善于说话的人思想水平一定要高,道德品质一定要佳。古人云“言为声”,只要一张口,一个人的知识水平,思想水平,道德品质乃至性格特点就会全部展现,在听者面前语言的运用一定要把握火候。
  • 重生古代之商业大亨

    重生古代之商业大亨

    现代广告界女强人一不小心穿回古代,开始在古代的商业传奇。本文不腹黑,不宫斗,走轻松幽默,古代爽文路线,坑品有保证,放心进坑吧。
  • 我创下了末世

    我创下了末世

    变成了坏人恶魔之后,生活竟然变得可以舒服起来,享受。末世竟然是人为创下的,好吧!是我创下的……“叮!一阶丧尸种子,智慧丧尸种子,元素丧尸种子已就位”世界待我不公,我便百倍偿还,超级大反派,我要毁灭世界。末世系统附身,最苦逼的人生终于变得与众不同,然后他便要毁灭世界。本书三观很正,但可能不适,可能不适,可能不适……末世讨论群(讨论有关末世799136545
  • 祖龙之藏

    祖龙之藏

    2015年六月八号,一个神秘的宇宙生物落入地球,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打开。即将毕业的张若云面临着重重的危险,八重禁制,神秘组织,身世之谜,所有的一切把他推向了另外一个世界,修炼者的世界。强者与强者的碰撞,远古龙族留下的隐秘,祖龙之书带领着他寻找着真正的龙族之藏。是血腥中湮灭,还是战斗中永生,当一切迷雾消散,他又能剩下什么?龙族之门,就此打开。
  • 纪元龙神

    纪元龙神

    异界大陆,地球小子穿越至此,得逆天神物,从此一飞冲天,美女,丹药,功法数之不尽。看地球小子如何在这异界登临武道巅峰!成就一代龙神
  • 余生不逢君

    余生不逢君

    花季少女安然,过了十多年平平淡淡的校园生活,没成想,高考来临之际,她竟邂逅了一个阳光少年,他还好巧不巧地成为了自己的同桌,那一刻,她的心悄悄的荡起了一层涟漪。一次偶然,她再次发现,校草同桌,竟然住到了自己家对面,她和他,从此变成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邻居。原以为能铸就一段甜蜜的校园回忆,却因为一个从来不曾露面的停留在他记忆里的人,不欢而散,时隔三年,再见,却还是因同一个人,让重逢演变成了一场相逢亦陌路的意外,他只得到她一句问候“你是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横空在世

    横空在世

    人类并不孤单。我们有很多智慧朋友。时光寂寂,千百年间,神人辈出。
  • 医生家的小经理

    医生家的小经理

    初次相遇是在一个阴天,天还蒙蒙亮“表放好,手伸出来。”虽然看不到你的表情,但是手下却很温柔,甚至感受不到一点疼痛。后来,总是有意无意的在医院里面看到你,你真的像我想象中一样,总是一副从容不迫的,温柔的样子。几年之后再见面,你怎么变成了这个暴躁又冷漠的模样呢?不过,改变的也不仅仅是你,在时间的洪流中,很多美好的东西都消磨掉了,但是不曾消失,而是藏在心灵的深处,等待着再次出现的时候。
  • 恶少专属小甜甜

    恶少专属小甜甜

    被爷爷匆匆赶回国曾经的青梅竹马好邻居一个个变成了未婚夫。未婚夫一号未婚夫二号还有三号这是排队来挑么?
  • 末世手链空间

    末世手链空间

    近年来地球天灾人祸频发,生活环境越来越恶劣,人们不得不想尽办法来抵御,人们不知道的是,另一种更大的灾难,也在悄悄临近。李沫,一个平凡的大学生,在末世意外获得手链空间,在末世中艰难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