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20600000054

第54章 慧能《坛经》的性净自悟说(1)

慧能是一位文化不高的禅师,与自菩提达摩以来几代多是知识分子的禅师们不同,他给已流传百余年的禅法带来了十分明显的变化。菩提达摩本以《楞伽经》为印证,到道信时开始采用《金刚》等多种经典为依据,而慧能更重视文句简单且又透彻地发挥无相、无住思想的《金刚经》,摆脱繁琐名相的束缚,提倡单刀直入的顿教。

现在研究慧能思想的主要根据是《坛经》,此经是经过后人不断改订的,并不完全代表慧能的思想。但是,它大体上体现了慧能提倡的舍离文字****,径直彻悟心原,以期一举断除人生迷惑的根本主张。《坛经》后来成为南宗传法的根据,并与尔后的禅宗各家思想一脉相通,影响极大。现存有代表性的《坛经》有四种版本[注释:《坛经》本子,一是《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即敦煌写本《坛经》,二是唐僧惠昕编的《六祖坛经》,为第二个古本,三是宋初契嵩编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四是元代宗宝编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此本流行最广。],其中以敦煌本成书最早,相对而言,以敦煌本《坛经》为根据来分析慧能思想也许是比较可靠的。《坛经》全书的内容主要是阐述心性论,着重宣扬性净自悟的思想。它针对外在于个体之外的成佛轨迹,把佛转换为个体自身的本性显现;又针对以义理思辨淹没了感性体悟的传说,以自悟体证取而代之;还针对佛教繁杂的修持仪式,提倡简易的顿悟法门。中唐以来,“凡言禅皆本曹溪”[注释:柳宗元:《曹溪第六祖赐谥大鉴禅师碑并序》,《全唐文》卷587,5933页,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曹溪”即指慧能。慧能以广东韶州曹溪宝林寺为中心开展教化活动,世称之为“曹溪古佛”,其禅法也被称为“曹溪法门”。慧能《坛经》在中国佛教史和禅宗史上的意义,是无论怎样估计也不会过高的。下面,以敦煌本《坛经》[注释:据日本1934年森江书店铃木真太郎、公田连太郎校订本,见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4~31页。]为主要依据,重点揭示和分析慧能心性论思想的范畴、内涵、结构和特点,借以窥视其心性论体系的全貌与实质。[注释:禅宗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认为语言文字,术语概念都只是方便教化的工具,强调要得意忘言,从语言文字中体悟精神实质。我们在研究禅宗思想时,自然必须通过禅宗典籍的文字叙述来把握其真意。在这方面,对于禅宗重要术语、概念、范畴、命题等的研究分析,越是深入,越有助于了解它的精神实质。]

心、自心、本心与自本心

《坛经》在论述有关心的学说时,运用的概念有心、自心、本心、自本心、妄心(邪心、毒心、迷心)和直心。揭示这些概念的内涵、结构与相互关系,是研究慧能心性论的重要环节。

“心”在《坛经》中使用相当频繁,主要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精神现象、个人的内在生命主体。“自心”和“心”是内涵相同的两个概念。但在使用上,自心更显示出重视自我精神主体的语言色彩。《坛经》认为,人心的本来的原始状态是清净的,而人心的当下现状虽有时清净,但往往是迷妄的。这也是就是说,在一定的意义上,“心”的范畴包含了“本心”和“妄心”的对立,也可以说心的内涵具有本心和妄心两层结构。与此相联系,“心”的内涵还具有体和用的两层结构。

“本心”、的“本”是本来具有、本来状态、本来如此、本来清净的意思。本心是指众生自己本来的心性,原初的心态,即与当前现实人心不同的原本心灵。“本心”也就是“净心”。所谓净即清净,所谓清净是指佛教菩提般若的智慧,“菩提般若之知,世人本自有之,即缘心迷,不能自悟,须求大善知识示道见性”[注释:《坛经》[12]。]。这就是说,佛教的菩提、智慧、觉悟,就是众生的本心,就是众生的心的本质。慧能十分强调“本心”的重要性,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识心见性,即悟大意”[注释:《坛经》[8]。]。本心是佛教智慧、觉悟的本体,是众生成佛的可能性、根据。“识心”,就是体悟本心。他还反复强调要“还得本心”、“契本心”[注释:《坛经》[19]、[40]。],也就是提倡人心的自我回归,还原于本心,契合本心。慧能认为,契合本心,也就是净心的完满显现,众生若能做到这一点,也就获得解脱,成就为佛了。由此看来,《坛经》所说的本心是心(自心)的深层内涵,是心的内在本质;自本心是本心基础上与自心的统一,强调的是自心的本质清净性。从本质意义上说,心、自心,主要都是指本心而言。而本心又是包括人在内的、所有有情识的众生乃至菩萨、佛普遍具有的,可称为宇宙的心。慧能是把众生普遍的心,即宇宙之心与众生个体的心相合为一的。可以说,这也是慧能提倡的识心见性、顿悟成佛的理论前提。

《坛经》认为,众生的心理活动、精神作用有两种不同的性质、方向和结果。“世人性本自净,……思量一切恶事,即行于恶;思量一切善事,便修于善行。”[注释:《坛经》[20]。]这是说,众生的心有善恶即净妄、智愚、悟迷之别。《坛经》强调众生应当“自净其心”[注释:《坛经》[35]。],并指出众生的迷惑是由于有“妄心”、“迷心”、“邪心”、“毒心”。在慧能看来,这些心是虚幻的,是对外境执著的结果,是“不思本源空寂”[注释:《坛经》[42]。]的表现,也是人未悟本心以前的现象,而不是人心内在本质的反映。正因如此,众生有可能在极短暂的时间内实现心理转变,祛除妄心。《坛经》还多次提到“直心”这一概念[注释:《坛经》[14]、[34]、[35]。]。直心是指真直无虚假的心,这被认为是佛教修行之本,进入道场之路。慧能提倡行直心,以自净其心,回归本心。他的“但行直心,于一切法,无有执著”[注释:《坛经》[14]。]的说法,促使后世禅师把禅法融会在日常生活中,进而形成一种任运自然的禅风。

根据以上的论述可见,《坛经》还从体用关系的视角来表述心的内在结构。它认为本心是心之体,现实在活动的心是心之用。用又表现为善心和恶心两类,善心与本心是一致的,恶心与本心是相违的。这就是说,心的体与用,既有一致性,又有非一致性,严格地说,恶心及其行为不是众生本心的真实作用。但是,慧能又比以往任何禅师都更加强调本心就在众生当前现实心中,就在自心之中,也就是强调净心就在妄心之中。《坛经》说:“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注释:《坛经》[30]。]又说:“自色身中,邪见烦恼,愚痴迷妄,自有本觉性。”[注释:《坛经》[21]。]甚至更明确地说:“净性在妄中”[注释:《坛经》[36]。],“淫性本是清净因”[注释:《坛经》[53]。]。慧能认为本心与现实心,真心与妄心,虽然层次和性质都有所不同,但彼此又是体用一如的关系,众生不应离妄另去求真,而是要即妄求真,或者说是即妄显真。这也就是“呈自本心”[注释:《坛经》[8]。]的禅法。“自本心”即众生自家的心,自家的本心,是众生自心与本心的统一体。慧能认为,呈自本心,即悟证佛法,也就可以成佛了。

性、自性、本性与自本性

与心密切相连的“性”,在《坛经》中出现的频率最高,是全书的中心概念。“性”包含法和众生两方面,其性质一是讲“法性”、“自法性”,一是讲“本性”、“自本性、“真如本性”、“本觉性”、“菩提性”、“佛性”、“净性”。“法性”与“本性”又在众生成佛的根源上统一了起来。

“性”,指一切事物不变的性质、本质。就众生来说,性是指生命的本质、主宰。性也称“自性”,“性含万法是大,万法尽是自性见”[注释:《坛经》[25]。],性含一切事物,或者说,一切事物都是自性的显现,这里讲的性就是自性。自性是《坛经》频繁使用的概念,是全书的主题词。

与自性密切相关的“本性”,也是《坛经》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概念。按字义来说,本性即固有的德性。从《坛经》的论述来看,所谓本性主要是指本来具有的般若智慧,如说:“有智惠(慧)者,自取本性般若之知”[注释:《坛经》[4]。],“本性自有般若之智”[注释:《坛经》[28]。],“菩提般若之知,世人本自有之”[注释:《坛经》[12]。]。《坛经》又说:“无住者,为人本性。”[注释:《坛经》[17]。]“住”,系缚。“无住”是指心不执著于一定的对象,思想不受任何束缚,自由无碍,实质上这是般若智慧的体现。《坛经》强调所谓禅就是不执著外界事物的形相,以保持内在本性纯一、不乱。“见本性不乱为禅,……外离相曰禅,……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内性不乱。”[注释:《坛经》[19]。]慧能提倡“自见本性”[注释:《坛经》[18]。]。而“见自本性,即得出世”[注释:《坛经》[42]。]。强调众生若证见自我本性,也就获得解脱成就佛果了。

《坛经》[17][30][31]都讲到“真如本性”,[53]讲“真如净性”。所谓真如本性或真如净性是指真实不变的本性,是强调本性的真实不变,实际上与本性是同一概念。和本性、真如本性相应的概念还有“本觉性”[注释:《坛经》[21]。],本觉是指众生先天具有的般若智慧。王维的《六祖慧能禅师碑铭》在叙述慧能的定慧思想时说:“本觉超于三世”[注释:《坛经》[21]。],“超于三世”就是顿悟,意思是众生具有般若之智,只要一念相应,就会实现顿悟。再是“菩提性”[注释:《坛经》[31][36]。],菩提,就是觉悟、智慧、觉智,菩提性就是觉性、本觉性,也就是真如本性。

上面曾引《坛经》“见自本性,即得出世”的话,此经还说:“但于自心,令自本性常起正见,烦恼尘劳众生,当时尽悟。”[注释:《坛经》[29]。]这两段话的意思是一致的。文中的“自本性”是指众生自我的清净本性,它强调的是本性,同时又统一了自性和本性,即强调自性的固有清净本性。与自本性相关的还有“自法性”的概念,自法性即法的自性,也称法性。慧能认为“自法性有功德”[注释:《坛经》[34]。],众生身上的自法性就有三身佛(法身佛、化身佛、报身佛),“向者三身在自法性,世人尽有”[注释:《坛经》[20]。]。这里说的众生自法性也就是“自本性”,即众生本有的清净自性。

《坛经》也多次出现“佛性”这一重要概念。所谓佛性即“佛种性”[注释:《坛经》[32]。],指众生成佛的可能性、因性、种子。慧能强调佛性本质的永恒清净,谓“佛性常清净”[注释:《坛经》[8]。],又强调佛性的普遍存在。《坛经》记载着一个著名的故事:慧能初见弘忍大师,大师说:“汝是岭南人,又是猲獠,若为堪作佛?”慧能回答说:“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猲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注释:《坛经》[3]。]“猲獠”是当时对岭南土著人的侮称。慧能认为,人有南北之分而佛性绝无差别。慧能强调“自法性有功德,平直是德,内见佛性,外行恭敬”[注释:《坛经》[34]。]。这里说的“自法性”即佛性,也即人的内在本质。慧能主张众生当使内在本性显现为超越的佛性,以成就功德。显而易见,慧能所讲的佛性就是众生的本性,也就是生命的本然。由此又可见,《坛经》也是用中国固有的自然主义思想传统来创造性阐释“佛性”的,它把佛性界说为人的本性,人的生命本然状态、本来面目。这也就减弱了佛教的宗教精神,增加了人本的精神,从而引发了佛教的面貌乃至实质的深刻变化。

在简要评价上述概念之后,我们还要对《坛经》的“自性”概念的涵义、性质和功用作一比较集中、全面的论述,以便进一步把握慧能心性论的实质和特色。

一、《坛经》“自性”概念的性质

从《坛经》“自性”概念的性质方面看,归结起来有以下五点:

(1)自性是清净性。《坛经》说:“自性本净”[注释:《坛经》[18]。]、“自性常清净”[注释:《坛经》[20]。]清净是相对污染、烦恼、妄念、迷惑而言,清净性是清净、洁净的性,是无污染、无烦恼的性。

(2)自性是真如性。《坛经》称自性“即自是真如性”[注释:《坛经》[27]。]。所谓真如性就是真实如此的本性。这是强调众生本来就具有真实如此的清净本性。

(3)自性是智慧性。《坛经》说:“本性自有般若之智”[注释:《坛经》[28]。],这是认为众生的自性或是本性是一种高级智慧,由此而能“心开悟解”,觉悟成佛。

同类推荐
  • 儒家哲学家智慧

    儒家哲学家智慧

    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创立的儒学即被称之为“显学”。汉以后,儒学取得“国家意识”的合法身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学对中国社会之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儒家文化构成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要构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总体的把握。
  • 马斯洛的人本哲学

    马斯洛的人本哲学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介绍了马斯洛的理论精华,书中解答了我们关于人生的一系列问题:什么是人生的意义?人性的本质为何?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和安宁?我们怎样才能健全自我的人格?我们怎样才能挖掘自我的潜能?我们怎样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我们如何才能达到力所能及的目标?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优秀的人?本书引导我们了解马斯洛,了解自己的人生,帮助我们调动自身一切积极的因素以实现最完美的自我,创造最美好的人生境界。
  • 宗镜录略讲(卷二)

    宗镜录略讲(卷二)

    《宗镜录》一百卷,唐末五代永明延寿禅师著,是中国佛教传世的经典名著。延寿禅师为禅宗法眼宗第三代法嗣,他有感于当时禅宗信徒因未明佛法而产生的种种流弊及争论,乃邀集天台、华严、唯识三宗知法比丘,互相问难,并以禅宗心要加以折中,著成此书。书中引用佛经及中印圣贤论著达三百本之多,可谓“和会千圣之微言,洞达百家之秘说”,这在佛学的相关论著中,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宗镜录》撰成千载以来,以其规模宏大,辞美旨深,在广受好评的同时,也被大众读者视为畏途。南怀瑾先生有鉴于此,乃就此书精要部分,深入浅出,详加剖析。本卷内容包括全书中有关禅宗以及唯识论的部分。先生在章析句解的同时,融会各种佛门要义,并结合中西方文化精髓,使当代学人得以借此进入这部博大精深的佛学著作。兹经版权方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授权,将老古公司二〇一三年九月初版校订出版,以供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二〇一七年七月十四日)
  • 阴阳家与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家与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家与阴阳五行学说》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曾国藩冰鉴(第一卷)

    曾国藩冰鉴(第一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热门推荐
  • HP一觉醒来世界都变了

    HP一觉醒来世界都变了

    备注,综,同人,女尊,哈利波特一觉醒来世界都变了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倒霉催的女大学生再一次跟同学喝酒聚会的时候喝的断片了完成了史上最倒霉。剧情跌宕起伏有点搞怪因为是性转版女尊文所以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的人物有点娘娘腔,希望大家不要介意。
  • 无良哥哥缠上孤儿妹妹

    无良哥哥缠上孤儿妹妹

    我是一个孤儿,六岁那年被一家人领养,他们家有一对龙凤胎,他们改变了我的人生,也让我喜欢上了这家人的哥哥。当我身世之谜解开,我,已经离开了s市。五年后再相见,他已经订婚了,我的孩子该何去何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界巫传

    界巫传

    落魄的小修士一次意外的传送,落入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世界,修为尽废,仙道路断……没有魔法,没有斗气,这里有更加热血的事情在发生……不一样的修行,不一样的人生,从此开启……
  • 审判之翼

    审判之翼

    萧晨从末世之中穿越到一个平行位面,萧晨以为自己可以不用再过那种担惊受怕的日子,但无奈的发现这里竟然是末日爆发的三年之前,无奈,萧晨再次为了生存而做努力。
  • 冰封之不一样的结局

    冰封之不一样的结局

    这是一篇由“夏美”为主人公的小说,平常大大咧咧的夏美,在这一篇小说里会给大家带来什么不一样的结局呢?是开心的还是悲伤的,请大家尽请期待。这篇小说里,会牵扯到一些与平常看的文不一样的地方,但因为我是初二,不理解的请大家多多包涵。
  • 错倾城

    错倾城

    一次神秘离奇的穿越,一个特殊别样的异世,一场不为人知的复仇,一场虚幻湮美的骗局,一种卑微心痛的恋情,一个精心策划的阴谋······在这个异世里,究竟谁失了真心,谁又是最后真正的赢家?千落穿越到一个男多女少(非女尊)的异世,爱上了那个温润如水又冷情如冰的男人,后来才知道她对他的爱不过是他复仇的一个工具······他将她推到了他的仇人身边,看着他仇人两兄弟为了她而不和······他对她一场一场的设计,她心灰意冷了,可最终还是不舍得伤他·····她说:“我不舍得杀你,便杀了我自己,你的心可会痛?”
  • 我真的很超神

    我真的很超神

    杨羿全知全能,能前往过去和未来……但他现在还不行,他都快没钱吃饭了。还是先成为土豪再说!开发游戏,创办全球最强公司? 发展地球科技,赋予所有人异能。 在他的带领下,人类的未来在星辰大海……
  • 杀破三国

    杀破三国

    奸雄!仁德!制衡!无双!离间!枭姬!集智!倾国!王鹏重生到三国时代,可这个三国和他知道的那个三国,却有一些不同。这个三国里的人,都有着符合自己能力的绝招,相生相克,无法捉摸。美人与权势的争夺,力量与智慧的角逐,同样的三国,不一样的写法,喜欢看三国,而又看腻了其他写法的朋友,不如进来看看。***************************************************************小翼写书,最重人品,保证完本,敬请用各种票票砸死我吧。
  • 步步升武

    步步升武

    传闻上古年间,有天魔跨界而来,降临神州,自此天下纷乱,各族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