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七,朱棣公然打出“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说建文帝身边出了齐泰、黄子澄两个奸佞之徒,专门谋害皇室亲族,所以,自己奉祖训起兵讨之。
朱棣大军一出可谓势如破竹,七月初八,破蓟州,遵化、密云归附;七月十一,陷居庸关;七月十八,突袭怀来,宋忠等将领被杀。七月十八,永平府亦归附燕王。
朱棣反书送至京城,建文帝大怒,削去朱棣藩王属藉,废为庶人,然而,这样的做法也只能在言语上消消气而已。燕军南下,如何抵挡才是当务之急。
奉天殿
建文帝召集群臣商议讨贼大计,朱允炆同往常一样端坐在龙椅上,心里却比平日里忐忑了许多。
“如今燕贼起兵作乱,不知哪位爱卿愿意摔我朝廷精兵前往征讨啊。”
“皇上,老臣愿意挂帅出征,剿灭燕贼。”年已六十五岁的老将耿炳文出列,向朱允炆请缨出征。
耿炳文一站出来,殿上的其他人都开始小声议论了起来,这耿炳文虽然勇猛,但毕竟也已过耳顺之年,老将出征,结果难料啊。
“皇上,耿老将军年事已高,还是让微臣率兵前往吧。”司徒凌风也站了出来,虽然年纪尚轻,但他也算是朱元璋的托孤之臣了,他又怎么会看着年过六十的老将出列,而自己却站在一旁呢。
“皇上,臣也愿往。”曹国公李景隆也站了出来,前面说过他是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的儿子,此人虽熟读兵书,却毫无实战经验,且自命不凡,若是让他出征,恐怕朱允炆大军休矣。
“皇上,老臣虽然年纪大了,但身体依然健朗,试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老臣虽不敢与廉颇相比,但也绝不是废人,还请皇上允许老将领兵征讨燕贼。”见两个初出茅庐的将军前来与自己相争,那耿炳文又是个不服老的人,他又岂能答应。
“皇上,还是让微臣领兵出征吧。”李景隆也不肯想让。
“朕知道,三位将军都是我大明难得的将才,不过,这次,就先让耿老将军挂帅出征吧。”朱允炆还是决定启用耿炳文,毕竟,蓝玉等开国名将死的死,杀的杀,如今也就剩下耿炳文一人了,“耿老将军听令,朕封你为征北大将军,配大将军印,率军三十万,前往征讨朱棣叛军。”
李公公从朱允炆手中接过大将军印,从侧道而出,给耿炳文送去。
耿炳文双手接过征北大将军印信,跪下回道:“老将领命,定不负皇上重望。”
翌日,耿炳文率军三十万出兵北征。
燕军拿下怀来后,便迫近谷王朱橞的封地宣府了,七月二十四,朱橞逃离封地,直奔京师,回京后,朱允炆便让其住在原来京师的府邸。后来,齐泰、黄子澄二担心其他藩王会相助朱棣,便建议朱允炆下旨召辽王、宁王回京。辽王接到圣旨后,从海路返回京师,但宁王却没有回来,那宁王胆敢违抗圣旨,难道他也要反了不成,可知那宁王的朵颜三卫可算得上是大明朝最精锐的军队了,如果他相助燕王恐怕会对朱允炆的大军很不利啊。盛怒之下,朱允炆敕书削去宁王护卫,然而,也只是一纸空文罢了。
宁王并非想反朝廷,而是燕王从中作梗,他早就料到朝廷会给其他藩王下诏,便提前在去往宁王封地的路上埋伏,拦下了前来的钦差。后又骗宁王朱权一起出去狩猎,还提前威逼利诱收买了朱权的随行侍卫,狩猎之时,朱棣说让朱权借出朵颜三卫相助自己,这谋反可不是好玩儿的,那宁王朱权又岂会答应。这也是朱棣早就预料到到了,他拿出截获的朱允炆给朱权下的诏书,递与朱权看。
朱权接过诏书,看过后,问道:“皇上给我的诏书,为何会落在你的手上。”
燕王得意的笑了笑,道:“十七弟,这分诏书是本王于七日前截获的,建文召你回京,你却还留在封地,这可是抗旨啊。”
“你,”知道了朱棣的阴谋,那朱权愤怒的指着他,“你这是逼我与你一起谋反。”
“十七弟,建文削藩之事早晚会落到你我头上,难道十七弟你就甘愿像湘王、珉王一样被削去藩王之位吗?”
“看来,这个时候,我是没得选了。”
“十七弟,本王答应你,只有你肯借出朵颜三卫,他日拿下京师,本王将与十七弟平分天下。”这朱棣的演技不得不让人佩服啊,朱棣跟朱权允诺,那一脸诚恳的样子,几乎连他自己都给骗了。
“那好,本王就将朵颜三卫借给四哥。”朱权并非是相信了朱棣那看似诚恳而又充满诱惑的话,他只是没有办法而已,是不反也得反了。
八月十三日,耿炳文的大军抵达真定,耿炳文分决定兵三处,徐凯驻守河间、潘忠驻守鄚州、杨松作为先锋驻守雄县,因为这三个地方成掎角之势,所以,耿炳文的布兵之法也是有些道理的。但耿炳文却没有在这三地的任何一处,他亲率大军驻扎在滹沱河南北两岸,如果三地失守,他也还有最后的屏障可守。
燕军大营
朱棣得知耿炳文大军已到真定,便召集道衍和属下将领于中军帐内商议对策。
“如今,耿炳文帅三十大军前来,大师可有应对之策?”朱棣挥手比了比沙盘上耿炳文大军的驻扎处,向道衍询问对策。
那道衍看了看沙盘上的布兵情况,轻蔑的笑了笑,道:“这耿炳文分兵于河间、鄚州、雄县,此三地成掎角之势,如此布兵,看似可以相互驰援,实则导致兵力分散,反倒容易对付。”
“哦,”朱棣见道衍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心里便也有了底,“这么说,大师已经有破敌之法了。”
道衍一边在沙盘上比划着,一边说道:“明日就是中秋节了,敌人的防备定会有些松懈,这样,王爷,您先选一支军队趁夜偷袭雄县,到时候鄚州的守军定会驰援雄县,王爷在其来雄县的必经之路上设下伏兵,以逸待劳,定能大获全胜。”
朱棣觉得道衍的计策很是不错,大加赞赏,“道衍大师果然好计谋,这样,小高,明日你带五千士兵偷袭雄县,张玉将军,你就在路上埋伏,带鄚州援军到来后,将其一举歼灭。”
高小风、张玉二人退出中军帐,各自去准备,道衍则留在中军帐与朱棣畅饮,朱棣饮酒,他饮茶。
中秋之夜
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耿炳文的大军远离故土,这想家是免不了的。这耿炳文虽然号称有三十万大军,但是这些兵士作战能力极差,且军纪涣散,所以,定不会是能征善战的燕军的低手,更何况,那朱棣手上还有从朱权那里骗来的朵颜三卫呢。
将近子时,高小风帅五千卫兵到达雄县城下,这五千人中有五百名神箭手,其余四千则是朵颜三卫中抽调出的人手,可谓是战斗力极强。
高小风先让弓箭手射倒了城上巡逻的卫士,接着派出朵颜三卫已飞爪爬墙。这天夜里,守城士兵曾大肆饮酒,而守城将领杨松更是喝的酩酊大醉,所以,守城军是不堪一击,不过一个时辰,燕军便攻取了雄县,杨松及其他守城兵士全部战死。之后,又故意造出攻打城池的声势,派人假装逃出求援,引鄚州守军前来增援。一切都如道衍所料,接到消息后,鄚州的守将潘忠果然立刻率军驰援,因为他知道如果雄县失守,自己的鄚州也就晚了;然而援军在来雄县的路上,就被埋伏在那里的张玉大军一举歼灭,与此同时,谭渊率兵趁势夺取了鄚州。
歼灭了耿炳文的先锋大军,朱棣的人马是全军欢呼,而耿炳文却差点儿要气死,他没想到自己精心的布兵安排居然如此不堪一击,不过一日,便全军覆没。
夜里,朱棣正与道衍等人在大帐内商议如何对付驻守真定的耿炳文大军,有士兵进来通报,説帐外有一人自称是耿炳文的守下将领,特前来投奔朱棣。这战争还未开始,敌方便有人前来投降,这也可算是一件怪事啊,恐怕其中有诈啊,不过,不管是否有诈,既然人来了,见一见总是可以的吧,于是,朱棣便让前来通报的士兵将那来人带进大帐来。
“来将何人?”朱棣打量了一下站在自己面前这个自称是要来投降的人,穿着一身夜行衣,虽说是跟部将,却倒像是盗匪多一些,不过,这也并不奇怪,既然是来投诚,自然是不能被人发现,如此行事也可以理解。
“末将张保,是征北大将军耿炳文的部将。”那张保回答的很平静,看上去倒也算是真诚。
“两军尚未交战,为何你要来投奔本王,莫非是诈降?”
“王爷您多虑了,末将早就敬仰燕王的威名,如今,朝廷大军已久未经战事,且军纪涣散,绝非王爷敌手,末将为求自保,特来投奔王爷。王爷您若不信,末将也没有办法。”
朱棣看了看身旁的道衍,道衍又问张保:“既是前来投诚,总不会就这样什么都没有就来了吧。”
“当然不会,末将给王爷带了跟好消息。”
“哦,什么好消息。”朱棣冷笑一下,问道。
“如今朝廷的三十万大军仅剩十余万,且分兵于滹沱河南北两岸,若是王爷能够趁势分别击之,定能一举击败耿炳文大军。”张保既然来投诚,自然会想到朱棣回有此一问,所以,一早便做足了功课。
张玉、高小风相互点头,都说这的确是击破朝廷大军的好机会,然那朱棣却不这么认为,他对张保说:“是吗,不过,这并不是本王要的,如果你是真心投奔本王,就回去帮本王做一件事。”
“什么事王爷尽管吩咐。”
“你回去告诉耿炳文,就是说本王的大军已经逼近了,且声势浩大,有与之决战之势,让他做迎击准备,最好是可以合兵一出。”
“合兵一出,”听到朱棣的吩咐,那张保感到很是奇怪,“莫非王爷是嫌敌人太少不成?”
“不错,本王就是想让耿炳文大军合兵一出,这句话,回去后该怎么说不用本王交代了吧。”
“末将明白,末将知道该怎么跟耿大将军说的。”
“那好,未免你被人发现,张将军,你就即刻赶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