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91900000046

第46章 清代法律史:民事审判与司法实践(1)

——1990年以来以英语发表的清史著作综述之七

□马 钊清代法律史曾经是海外中国史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20世纪五六

十年代,西方中国史专家出版了一系列研究中国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以清代法律为主)的开拓性著作。(布迪、莫里斯,《中华帝国的法律》(DerkBoddeandClarenceMorris,Lawin ImperialChina,Exemplifiedby190ChingDynastyCases.Cambridge,Mass.:Har-vardUniversityPress,1967),中文版由朱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戴维·巴克斯堡姆:“1789年至1895年淡水、新竹民事审判中的程序和实践中的若干方面”(David Buxbaum,“SomeAspectsofCivilProcedureandPracticeattheTrialLevelinTanshui andHsinchufrom1789to1895”,JournalofAsianStudies,Vol.30,No.2,1971);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ChuTung-tsu,LocalGovernmentinChinaunderthe Ching.Cambridge,Mass.:HarvardUniversityPress,1962);杰罗姆·科恩,“中国在现代化前的调节行为”(JeromeCohen,“ChineseMediationontheEveofModerniza-tion”,JournalofAsianandAfricanStudies,vol.2,no.1,1967)。)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依靠清代官方颁定的律例和会典等文献资料,对清代的立法思想、演变特点等做了有益的尝试。由于受到资料和方法论等因素的限制,五六十年代的研究强调了清代法律的传统性,突出了中国法律在社会近代化转型过程中的滞后性,强调了西方法制思想在改造中国近代立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这一阶段的研究重视统治者制定法律的过程,忽视法律的具体执行过程,清代法律被描绘为一个僵化的理想化和抽象化的条文集合。因此法律在实践过程中的变化与弹性以及普通民众对法律的理解和应用等问题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虽然这时期的法律史研究存在上述不足,但是成绩还是显著的,这些成果奠定了日后新一代法律史研究的基础。进入70年代,随着地方史、社会史、文化史的兴起,加之方法论中“中国中心”取向的广泛运用,以研究制度为重点、以西方法律发展为参照系的传统法律史研究逐渐淡出学术界主流,似乎学者已经对中国法律失去了兴趣。

进入90年代,在黄宗智等教授的倡导下,以洛杉矶加州大学为中心,一种新的法律史研究异军突起,重新激发了西方史学界对中国法律史研究的热情。从宏观角度讲,90年代新法律史研究是建立在发掘使用新材料的基础上,从下层社会切入清代法律运作实际,主张法律史研究要结合经济史、社会史和文化史,强调法律不是抽象的条文,而是社会发展现实的反映。在黄宗智等学者的发起下,斯坦福大学出版了一系列以“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为主题的著作,全面展示了90年代以来新法律史研究的取向、方法和成果。

重新认识“清代法律史”

50—60年代法制史研究从思想史、制度史、政治史角度探讨了清代法律的诸多特点,基本观点是:从思想基础上讲,清代法律秉承儒家伦理道德,宣扬忠孝节义,这与清以前各朝律例没有本质的区别。从律例本身和司法过程上讲,清代法律以刑法为主,政府管理的司法机构并不过分深入基层社会调处民事纠纷,因为在中央政府眼中,民事案件皆属“细事”,主要由州县官员随机处

理。从民事诉讼活动本身讲,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受“讼师”、“讼棍”挑唆,良人不涉讼,基层政府也宣扬息讼观念以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从民事案件处理过程上讲,官员以调解为主,并非严格遵循法令律例,因此与其说民事诉讼本身是一个法律过程,还不如说是一个儒家伦理道德的说教过程,涉讼人可以接受调处,否则官员可以根据个人意志做出判决,整个过程没有受严格的法律条文约束。

90年代以来,运用新文献资料奠定了新法律史研究基础,也使全面检讨已有成果、继而实现超越成为可能。新文献材料之一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的大量清代刑科题本,这些档案涉及各种类型案件的案情报告、审判过程和量刑结果,展示了清代官员是如何将《大清律例》具体运用到实际案件的审理过程之中。(主要著作包括:白凯:《中国历史上的妇女与财产继承,960—1949》(Kathryn Bernhardt,WomenandPropertyinChina,9601949.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 Press,1999);苏成捷,《清代中国的性、法律和社会》(MatthewSommer,Sex,Law,andSocietyinLateImperialChina.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Press,2002)。)另一类新档案是大量清代县一级地方档案,例如四川巴县档案、直隶宝邸档案、顺天府档案、台湾淡水—新竹档案等,这些地方档案为学者了解清代基层审判体制和司法活动提供了窗口;尤为可贵的是,与中央一级档案大量涉及命案刑罚相对照,地方档案中更多的是记载各种民事纠纷诉讼,有助于弥补对清代民事审判研究的不足。(参见白凯、黄宗智主编:《清代与民国时期的民法》(KathrynBernhardtand PhilipHuanged.,CivilLawinQingandRepublicanChina.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94);马克·艾力:《清代的法律与地方社会:19世纪的北部台湾》(Mark Allee,LawandLocalSocietyinLateImperialChina:NorthernTaiwanintheNine-teenthCentury.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94);黄宗智:《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PhilipHuang.CivilJusticeinChina:Representation andPracticeinQing.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98),上海书店,2001;黄宗智:《法律、风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研究》(PhilipHuang.Code,Cus-tom,andLegalPracticeinChina:TheQingandtheRepublicCompared.Stanford UniversityPress,2001)。)第三类文献就是各地图书馆保存的官箴书、刑案汇览和省例,这些文献是清代县官及刑名幕友的任职手册,其中记载了大量程式化的司法审判方法和具体案例,是学者了解清代基层办案过程的重要材料。(JeromeBourgon:《非民法表达:论清代的官方律例和民间习惯没有导致民法的形成》(JeromeBourgon,“UncivilDialogue:LawandCustomdidnotMergeintoCivil LawundertheQing”,LateImperialChina,vol.23,no.1,2002);另见魏丕信:《明清时期的官箴书与中国行政文化》,《清史研究》,1991(1)。)在新文献资料的支持下,新法制史研究有以下几点重大突破:

第一,新研究成果强调,清代法律是儒家伦理思想与具体法令条文的综合体,它既包含理想化的说教,也是指导实际司法审判的国家法典。如黄宗智指出:“《大清律例》本身就是一个多层面的混合体。一般来讲,它的四百三十六条律比较道德化、理想化,而它在清末的将近两千条的例则比较实际。”(黄宗智:《法律、风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研究》,4页。)第二,与传统理解中的清代基层审判机构“重刑轻民”观点不同,县级司法机构所处理的民事诉讼案件占据其日常司法活动的很大比例。根据清代官方话语,凡民间涉及户婚田土等项纠纷,被统称为“细事”。在审判过程中,依照《大清律例》中“户律”门下各种法规,一定程度容纳地方社会习俗,按律处理民事纠纷,这成为具有清代特色的民事司法审判实践。第三,尽管官方话语主张息讼,抨击“讼师”、“讼棍”挑唆,但是普通百姓在无法解决民事纠纷的情况下,还是主动选择利用官方司法机构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同类推荐
  • 齐物战记

    齐物战记

    原本立志做个将军,一不小心却成了权臣。自古权臣者,或王或亡。
  • 二战秘史之闪击!闪击!

    二战秘史之闪击!闪击!

    作者陈咸宁犹如一位标新立异而又尽显乖张才华的导演,他仿佛洞察读者每一个隐秘的心理需求,趣味盎然、爆料不断又险象环生的历史大戏吊足读者胃口,充分满足读者求真窥隐的欲望。在他的“导演”之下,那些在历史长河中千古留名的巨人褪去了令人敬畏的神圣或恶魔光环,还其本来面目:一个奥地利的小下士(希特勒),一个幻想重建罗马帝国的记者(墨索里尼),一个半生失意的烟鬼政客(丘吉尔),一个格鲁吉亚鞋匠的儿子(斯大林),一个“上厕所都需要人搀扶的国王”(罗斯福)……曝露最全面,剖析最深刻,讲述最勾人,你能读到的最佳二战读本——《二战秘史之闪击!闪击!》,深度撩拨你的兴奋点,邀你一起与真相贴身肉搏。
  • 破汉立天

    破汉立天

    世界黑了,我的道路充满光明,我的爱没了,我得坚强,乱世来了,我得挺住,为自己,为所爱的人撑起一片天,风云际会,杨立天由二十一世纪的企业老板,成为东汉末年的一份子,后世的孤独,化作前世的动力,白虎为伴,手执飞龙,荡戟天下,还我一个朗朗世间。
  • 扬帆大明

    扬帆大明

    落魄富二代沈崇名横空出世,运筹帷幄短短数载间位置中枢。他是锦衣卫,率领精兵强将专治各种心怀不轨、玩弄阴谋的野心家;他是人间财神爷,莅任海事衙门总督,开海禁通商贸赚尽天下真金白银;他是多情种子,纠缠于武艺高强的小师妹,娇蛮无礼的大小姐,善解人意的清倌人,为父报仇的女刺客之间……有人说,他是心机深沉玩弄权术的奸臣;有人说,他是赤胆忠心一心为国的贤臣。沈崇名笑着说:No,咱只是个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喜欢数银子、爱好泡美女的实在人。风云莫测的官场、神秘狠辣的无为教、凶残自卑的倭寇,喜好打劫的俺答,再加上无敌幸运星主人公,让大明天下热闹非凡。
  • 盛唐剑圣

    盛唐剑圣

    盛唐三绝: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一个中文系的学生穿越成了史上唯一一个经由国家承认的剑圣裴旻,青锋三尺,天下无敌,上揽九霄寰宇,重铸盛唐诗篇。
热门推荐
  • 鹏振余风激万世:李白

    鹏振余风激万世:李白

    本书为“大唐才子系列”中的一本,评述了实现李白豪放洒脱却又坎坷悲情的一生,书中结合他的诗作,为读者展现了少年意气风发,追求梦想,游历名山大川,广结好友,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狂放不羁,官场失利,报国无门,客死他乡的过程。其间穿插了不少当代人的感慨和反思,不失为一本可读性强的通俗读物。
  • 快穿之男主大人不听话

    快穿之男主大人不听话

    颜初作为一只凤凰,在轮回历劫时候把自己的肉体弄丢了,祸不单行,居然还失忆了。所以有没有名字的系统对她进行坑蒙拐骗,让她去各个面位完成任务,要不是她法力全失,她才不会这么容易屈服。说好的难度系数只有两颗星呢,怎么和她想象中的不太一样?这位男主,请你乖乖配合好吗!不过这位先生,我们以前是不是认识来着?甜宠文,只有一个男主哦。
  • 学长我要告白

    学长我要告白

    “学长,我喜欢你,你可以跟我在一起吗?”“我根本就没打算让你做我女朋友”“我想直接娶你回家”
  • 迫逆

    迫逆

    一个现代特种兵的灵魂被龙神选中接受了龙神传承,希望能够解救龙神。但是在转生的时候不小心来错了地方。而我们可怜的主人公居然来到只有亡灵的世界里变成了一个亡灵中最最低等级的骷髅,从此他开始了拉帮结派的生活。且看主角怎样在谈笑间,让百万大军灰飞烟灭,怎样在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再看主角怎样在百花丛中谈笑风生,让万千少女为之倾倒。“什么?战神,法神很厉害?”“只不过是一个跳梁小丑而已,老子的一个师长就可以一招解决。”“什么巨龙很强大?”“那只不过是老子坐骑的食物而已。”“什么你说众神的军队我打不过?”“笑话老子只派一个师,就可以轻松拿下。”一只训练有素的军队指哪打哪。
  • 别啥事都怨他

    别啥事都怨他

    拖延症晚期的父亲留给惠小打、惠小闹姐弟俩一本无字天书。因为太能拖,拖到咽气,父亲也没说这本书有什么用。父亲过世后,惠小闹的“想到的坏事都会发生”体质爆发,两姐弟厄运连连。直到有一天,一个吐槽三人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里,惠小打终于看见了天书上的字:混蛋地尊欠揍,先打他一顿再说。
  • 智慧背囊:最让你受益一生的哲理故事

    智慧背囊:最让你受益一生的哲理故事

    《智慧背囊》系列丛书包含有亲情故事、友情故事、情感故事、心灵鸡汤、哲理故事、成长故事等,囊括青少年成长阶段所必然经历的各个历程,从生活到学习,从内心到情感。
  • 盗天引

    盗天引

    死而未死,九页无字书页救主。盗天引到底是什么宝物?前世的一切恩怨,将重新书写!曾经的那个伊人又将是哪里邂逅?
  • 亲爱的入殓师

    亲爱的入殓师

    她的能力明明能当一个法医,但她却选择当一名入殓师,她在死人面前是尊敬少言,但她精明腹黑。他偶然一次任务中见到她,她貌似好像忘记他了,他的青梅,好像有些没良心……在她的印象中第一次见那人,是他救她免去皮肉之伤,第二次见那人是在相亲时巧好他坐在她旁边,第三次见他时却是坐在她的对面,成了她相亲的对象,更让人意外的事当天他就拉着她去见他父母,她顿时就感觉脑子是晕乎乎的,谁能告诉这是怎么回事吗?她拥有异能在给死者化妆时发现不少疑点,帮助警察抓获凶手,却给自己惹来不少的麻烦而不自知,但一切麻烦他都给她一一解决,护她一生平安……
  • 小萌妻来也,冷少请自重

    小萌妻来也,冷少请自重

    ‘’顾樱灵!‘’听到老公大人叫,急忙跑来,不料脚下一滑,一下子跌入一个滚烫的怀抱,‘’这么急就投怀送抱,嗯?‘’顾樱灵羞红了脸......
  • 呆萌少女甜蜜爱

    呆萌少女甜蜜爱

    温孤凝为了楚默什么都可以不要,终于在她以为得到了楚默的爱的时候,一些往事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爱与算计...甜蜜与谎言...她还是输得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