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原文
楚人和氏①得玉璞楚山中②,奉③而献之厉王④。厉王使玉人⑤相⑥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⑦,而刖⑧其左足。及厉王薨⑨,武王⑩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11)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12)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13)之以石,贞士(14)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和氏》)
注释
①和氏:即楚人卞和。
②得玉璞楚山中:玉璞,也称璞玉,蕴藏有玉的石头。楚山,荆山,位于今湖北省南漳县西北。
③奉:通“捧”,双手奉献之。
④厉王:指楚厉王。但据《史记·楚世家》及《十二诸侯年表》说,楚自公元前七四〇年熊通即位,始立王号,称武王,而无厉王的记载。厉王可能指武王之兄。
⑤玉人:玉匠。
⑥相:观察。
⑦诳(kuánɡ狂):欺骗。
⑧刖(yuè月):古之酷刑,砍足。
⑨薨(hōnɡ轰):诸侯的死叫薨。
⑩武王:即楚武王熊通。
(11)文王:楚文王熊赀。
(12)奚:为什么。
(13)题:评定。
(14)贞士:正直之士。
故事大意
有一位楚国人叫卞和的在楚山获得一块璞玉,他珍爱这块璞玉,把它奉献给楚厉王,厉王请玉匠鉴定,说不是玉,是石。厉王以为卞和在欺骗他,把卞和的左脚给砍了。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璞玉献给武王,武王也请玉匠鉴定了,说不是玉,是石,武王也以为卞和在欺骗他,把卞和的右脚也给砍了。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这块璞玉在楚山下痛哭,连哭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流出血来。文王得到这个信息后,派人去询问原因,说:“天下脚被砍掉的人很多,为什么唯有你哭得如此悲伤呢?”卞和答:“我不是哭我的脚被砍,是哭我的宝玉被说成石头,正直之士被说成骗人的人。”文王命人把那块璞玉凿开,果然得到了宝玉,十分高兴,于是把这块玉命名为“和氏之璧”。
读后感
这是一个很大的冤假错案。冤哉,卞和;悲哉,宝玉。制造冤案的人是楚厉王、楚武王。为冤案平反的是楚文王。
这个故事使我们沉思。
一、深入地研究分析问题十分重要。这个冤案是怎么形成的呢?在于厉王、武王对这块璞玉没有作认真观察,认真研究,只是请玉人走马地观了花,在浓雾中看了花,就断定这块璞玉是石不是玉。文王为何做得较好呢?在于不仅认真地看了这块璞玉,还理了,即剖析了,于是庐山见了真面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必须认真,必须仔细,不能粗糙,不能武断。要学文王,不做厉王、武王。
二、卞和可爱、可敬。卞和为事实而呼号,为真理而呼号,即使遭受刖刑,他悲痛的不是足,却是璞玉,却是宝玉,却是真相不能大白,却是贞士不能得清白。我们要学习卞和这种为真理呼号的精神。
韩非写这则故事可能是有良苦用心的,它影射着他所思索的改革问题很艰难。改革有失败的风险,有遭到被反对、诬陷的风险,甚至有被刖足的可能。不少改革者的结局都不是很好,如同卞和那样被刖足,法家吴起、商鞅等人的遭遇就十分不幸。
顺便说一句,有句成语叫“有眼不识荆山玉”,该成语的典源就脱胎在这里。该成语可作两种用法。一自谦,说我有眼无珠,不识宝玉;一作批评之语,说你自矜,有眼不识玉。它教育我们为人处世必须谦虚些,多讨教他人些,多调查研究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