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原文
书曰:“绅之束之①。”宋人有治者②,因重带③自绅束也。人曰:“是何也?”对曰:“书言之,固然。”(《外储说左上》)
注释
①绅之束之:绅,古代士大夫穿的外衣上束着的带子。这里作动词用,可以理解为束。绅之与束之是同义的,绅之束之是反复约束的意思。
②有治者:治,这里作研究解。有治者,有研究这个问题的人。
③重(chónɡ虫)带:重,双重。重带,两根腰带。
故事大意
古书上说:“反复约束自己。”有一位宋国人,是专门研究这本书的,用两根腰带重叠地把自己约束起来。有人对此不解,问:“你这是干什么呀?”那研究者说:“书上是这么说的,我当然必须这样做。”
读后感
这个故事讨论的是如何对待书上说的某些内容的问题。
那位研究者对书中所说的话其理解是错误的了,犯了望文生义、穿凿附会的错误。“绅之束之”,反复约束自己,说的是要强化自我修养。那研究者却错误地把它理解为,用外衣上的两根带子捆束起来,还振振有词地说书上是这么说的。
本故事是一则具有讽刺意味的故事,讽刺那些对古人说的,或贤人说的,或先王说的,或名人说的,或某某说的,没有作真正的理解,却作了望文生义、穿凿附会的解释。
韩非在讲完本故事后,紧接着又讲了一个与本故事所讲的十分类似的故事。说有位魏国人,也是研究古籍的,对古书上的一句话“既雕既琢,还归其朴”做研究,这话原本是说“又雕刻,又琢磨,使之还原到它原本的面目”。那魏人就按照这句话的意思去做,一言一行都注意修饰。结果是使自己把他固有的一些品质都忘却了,犯了“邯郸学步”、“亦步亦趋”的错误。
韩非所讲的两个故事,其错误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唯书是从”,没有自己的思考与见解。
需要对“唯书是从”多说几句话:书不可能是完全正确的。书可能发生两方面的错。一、写书人写的本身就有错,或观点有问题,或写了错别字,你怎么可以去轻易地相信它呢?二、因为历史的原因,或科学水平的原因,或其他原因,原本认为有道理的东西,现在看来却是错了,比如过去人们说“天圆地方”,现在科学告诉我们,地球是个球,宇宙无际。又如,过去说,冥王星是太阳系中九大行星之一,现在却被认为它是一颗“低级的矮行星”。
我们不能迷信书,却提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用《礼记·中庸》中的话说,就是要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认真地学,仔细地问,深入地想,仔细地辨,着实地行,如此多学,多问,多思,多辨,多行,把问题搞懂学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