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83500000069

第69章 心从"正见"始

——兼论佛教正见与世界和谐

问题的提出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主题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这个主题的设定很有创意,笔者体会它至少包含三方面的意义:一是凸显出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性;二是强调和谐世界要从个人做起;三是个人要从正心开始。这个主题不仅体现了佛教重视"心"的功能、作用的传统优势,而且与法律、制度规定等对人的外在规范相比较,佛教的"正心"对人的行为的约束和调适,是内在的、第一位的,"从心开始"有助于从根本上确立世界和谐的思想基础。

"从心开始",也可以说就是从认知开始,就是从树立"正见"开始。

"见"是对事物的见解,有正见、邪见、恶见等不同。"正见"是对事物的正确见解。为什么说"和谐世界,从心开始",而"心"又要从树立"正见"开始呢?具体说是:"见"是主体意、口、身活动的支配者,"正见"是支配意、口、身活动,决定主体各种活动、行为方向正确的主导思想。佛教有"八正道"之说,"正见"为"八正道"之首,就含有以"正见"统率后面七项的意思。这种安排是释迦牟尼对佛教徒八项修持活动相互关系所做的正确分析,可见"正见"在修行中的重要,由此也可见心立"正见"的重要。佛教"正见"是对宇宙、社会、人生的见解,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人生感悟、体验,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特定智慧结晶。其丰富的内涵对人类社会建设与发展的走向,对建设和谐世界,都有值得借鉴之处;历史事实证明,在中国,佛教不仅没有发动过战争,而且对于推动中华民族的大融合、社会秩序的稳定、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关系,乃至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等方面,都发挥过积极作用,这是与佛教具有思想文化方面的"正见"直接相关的。

如果"和谐世界,从心开始",而"心"从"正见"始的提法是可以成立的话,那么又如何树立"正见"呢?笔者以为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做两件事:一是关注和分析人类社会矛盾的实际情况,明确有哪些不和谐之处;二是着力结合社会实际阐扬佛教哲学的核心思想,使佛教"正见"在建设和谐世界中发挥作用。

关注的焦点

建设和谐世界,需要和谐思想。佛教的"正见"对于建设和谐世界无疑具有理论的借鉴意义,而要真正实际发挥佛教"正见"对和谐世界建设的作用,其前提性的条件之一是要力求密切地关注和把握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矛盾、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对话,进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人类社会矛盾形形色色、错综复杂,然而归结起来,主要是三类基本矛盾: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群体(他人、民族、国家、社会)的矛盾以及人与自然的矛盾。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以全球化为特点的知识经济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各类矛盾带来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导致了人类社会矛盾的新发展。

上述矛盾的形成,原因有三:一是利益的不同;二是制度的差异;三是观念的缺陷。如在思想观念方面,面对如何看待人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关系,个人利益与群体(集体、民族、国家)利益的关系,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明、文化、价值观念的关系等问题。如何调适思想观念,以缓解乃至化解人类社会的矛盾及其根源,以建设和谐世界,是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正是在这一方面,佛教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我们认为,佛教的命运决定于对社会的关怀,佛教的现代价值决定于对当今世界的作用。如果佛教能直面社会,揭示社会的焦点问题,指出问题的症结,阐扬有助于建设以和平、发展、合作为特点的和谐世界的积极理念,就能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做出自身的独特贡献。

切入的重点

当代人类社会存在的三大矛盾、问题,为具有宇宙整体观念、追求生命超越的宗教人文精神的佛教思想、佛教"正见",提供了调整人的心灵,进而调适人与群体的矛盾、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空前的历史契机。

我们认为,在丰富的佛教思想文化资源中,对于人类社会矛盾、问题的"正见"就是佛教哲学思想精华。汤用彤曾说,佛教是宗教,也是哲学。佛教哲学是佛教对宇宙、社会、人生的基本看法,佛教的世界观、社会观和人生观可以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社会、人生的借鉴。在佛教哲学体系中,我们认为当前应当着重把阐扬其理论基石缘起论,以及在缘起论基础上形成的核心性的哲学范畴,诸如缘起、因果、平等、慈悲、中道、圆融等,作为推动人们在心灵深处树立"正见"、关注社会、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切入点。

缘起这是佛教最基本的观念,最根本的教理。缘起论认为宇宙一切事物都是因缘聚合而生,因缘散失而灭。这一学说是在既反对"无因"论,也反对"邪因"论(如神创说)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对宇宙万物的生成演变和世界的本来面目的合理的论说。缘起论自身包含着两个重要的理念:"关系"和"过程"。缘起思想论定事物是诸多因素的组合,凡事都是一种关系;既是关系组合,就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也即凡事都是一个过程。无疑这是深邃的哲学思想。佛教缘起论为和谐世界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石。缘起论的万物由因缘聚合而生即缘起共生的思想,逻辑地肯定世界的多样性,肯定世界的多极格局,由此也必然提倡多边合作、和谐共赢的主张,也必然否定自我中心和单边主义的思维。当前世界不同国家的经济上的互相依赖越来越深,正如有些美国学者所说的,没有中国的支持,美元也许已经暴跌,美国经济即使不出现萧条,或许也已经陷入衰退。又如世界性难题南北贫富差距,是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长期处于被剥削的地位,无法分享全球经济繁荣成果直接相关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加强国际合作,采取措施促进世界经济秩序合理化,尤其是发达国家要保证发展中国家平等利用资源和分享财富的权利,帮助贫穷国家的经济发展。再如环境恶化、自然灾害、某些疾病的爆发性流行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也只有各国通力团结合作才能妥善解决。我们认为,世界各国尤其各国领导人若能确立起缘起观念,建立缘起共生的共识,就能在行动上采取平等协商、团结合作的态度,共同解决全球性的问题。

因果由缘起直接推导出因果观念和因果法则,即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这一法则,反映在伦理方面,则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惩戒规条。佛教包括因果报应在内的因果理论,强调因果相连,要求人们的行为必须考虑带来的后果,反对各种恶因及给自身及社会带来的恶果,提倡做各种善因,以给自身和社会带来善果,鼓励人心向上、向善。应当肯定,这从根本上说是有利于个人道德操守、社会秩序稳定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的,是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是有利于和谐世界建设的。

平等佛教的平等观是基于缘起的学说,是建立在因果平等上的——众生与佛同具成佛的因"真如佛性",也同能成就佛果,进入涅槃境界。由此又肯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不同类众生之间的平等,乃至众生与"无情"(山川大地、草木花卉等无情感意识的事物)之间的平等。佛教平等观体现了生命观、自然观与价值观的统一,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它可以作为处理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等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从而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思想基础。和平从平等中确立,和平来自平等。因为平等意味着互相尊重,易于建立互信与合作;平等意味着互相理解、谅解,进而互相宽容、友爱,不致兵戎相见;平等意味着消弭嗔恨、仇视,有助于从思想观念上消除战争产生的根源;平等还意味着消除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主义,树立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佛教还以"不杀生"作为全部戒律的首戒,确立非暴力的原则。和平是和谐世界的重要特点,佛教是和平的宗教,是保卫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慈悲这是与平等观念直接联系着的理念,是大乘佛教提倡的对众生的平等一如的深切关怀。慈是给众生以快乐,悲是拔除众生的痛苦。慈与悲结合在一起的心愿,即慈悲心是维护众生平等、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心理基础。每当某一国家、地区发生特大自然灾害时,世界各国人民慷慨解囊,给予无私援助,是人类同情心、慈悲心自发的生动体现,而佛教徒往往站在援助行列的前头,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是内在慈悲心的实际表现。佛教的慈悲理念有助于化解人们的妒忌心、仇恨心、复仇心,有助于缓解弱势群体的痛苦,有助于减少恐怖主义和战争的发生。

中道这是在缘起、平等等理念基础上形成的涉及认识论与真理论、伦理观与境界观的重要理念。中道是远离两个事物的对立状态、远离有无、断常等对立见解,这被认为是认识事物的中正之道,也被认为是反映事物的实相,即最高真理。在修持上,远离苦行与快乐两端的不苦不乐中道,被视为正确的道路,坚持中道必得解脱,由此也可以说,中道是最高境界。中道思想是佛教能够兼容并蓄、协和诸方、适应变化的方法论基础。在当前,佛教中道理念对于从思想方法上克服极端主义、单边主义、霸权主义都是有益处的,是有助于人际和谐、国际合作的。例如,贸易争端是国际冲突的根源和表现之一,近几十年来,解决这类争端的国际惯例是,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下,通过谈判、协商和互相妥协来解决,这是国际社会的一大进步,从思维方式来说,是与佛教的中道观相一致的。

圆融在缘起、中道的思想基础上,中国天台宗和华严宗都着力阐发圆融的理念。华严宗宣扬本质与现象、现象与现象的圆融无碍,天台宗则宣扬空、假、中三谛同时成立,即空即假即中,互相融合。圆融是中国佛教宇宙观和真理观的重要理念,同样是能够相容和谐、调和适应的方法论基础。圆融要求尊重事物的不同因素,尊重差异各方的共存共荣。按照佛教圆融观来看待世界,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多元化的统一整体。按照圆融理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不同文化并无高下之分,也并不存在相互冲突的必然性,各自不同的文化特性,都应获得尊重。我们认为,当前地区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保护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特性尤为重要,这是建设和谐世界的要素之一。

佛教具有丰富的哲学范畴体系,这里讲的六个范畴只是其中一部分,是笔者初步思考的结果。我们认为,上述佛教哲学范畴可以为建设和谐世界提供某种理论基础,这种理论基础不是唯一的,不是排他的,但它是重要的、值得阐扬的。从这层意义上来说,佛教的缘起论为和谐世界的建设提供了世界观的基石,因果论则提供人们行为规范的理论基础,平等观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思想基础,慈悲观为世界和谐提供心理基础,至于中道观和圆融观则为建设和谐世界提供方法论基础。

落实的要点

心从"正见"始,要使佛教"正见"在建设和谐世界中发挥作用,关键是要落实,要实践。而要落实,除关注人类社会矛盾的实际情况外,就阐扬佛教哲学的核心思想来说,当前最重要的也是要抓两件事:一是对佛教哲学范畴进行现代的诠释,并加以创造性的转化;二是使佛教哲学理念成为人们的共识。

首先,佛教哲学范畴并不能简单地搬来直接论证和谐世界的建设,若要把佛教哲学范畴与建设和谐世界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其对建设和谐世界的启导作用,就应当对佛教哲学范畴进行创造性的转化。所谓创造性转化大约有这些要求:运用现代语言对佛教哲学范畴做出当代人易于听懂看懂的表述;对佛教哲学范畴进行新的诠释,包括推导出合乎逻辑的引申义;结合社会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阐发范畴含义;阐扬范畴中所包含的真理因素、智慧成分、合乎社会发展内容,即阐发范畴中所包含的积极的理论思维成果;提出符合客观实际、适应时代需要的新范畴。我们认为,若能如此,佛教哲学范畴发挥作用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大。

其次,佛教哲学理念为佛教徒所认同,但世界上还有绝大多数人信奉其他宗教或不信仰宗教,这就需要谋求共识,力求使上述佛教核心哲学理念成为人们的共识,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是不同宗教、不同文明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对话,缺乏相互尊重、理解。我们要尊重彼此文化的特性和差异性,同时要加大佛教哲学理念的宣传、阐扬、交流的力度,运用中道、圆融理念,在"求同存异"的原则下,谋求一定的共识,并吸取其他宗教、其他文明的相关理念,互动互补,发展彼此认同的共识。在求得共识的基础上,积极实践,不懈努力,共同为建设美好的和谐世界而奋斗。

同类推荐
  •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人生之所以滋生烦恼、苦痛,只因人之本心远去,心为俗世尘埃所染,身为名利之欲所苦,拿得起却放不下,让自己成为一只“负重的骆驼”,艰难前行,不知何时会被“最后一根稻草”压下。听从佛陀的劝诫,清扫心灵的尘埃,也就远离了烦恼苦痛的人生,修得了欢喜圆满的人生。
  • 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

    这部唯一由中国人写的佛经,记载了六祖慧能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和他亲口传授的佛法精髓,是公认的禅宗至高经典,只言片语都蕴藏无穷智慧,任何人都能从中获益,因为六祖总能用一语点醒梦中人的独特方法,让你顿悟人生的本来面目,教你放下妄念执着,在瞬息万变的世界,更快乐地活在当下,每时每刻都能享受最活波、最自在的生命状态!
  • 寻常禅

    寻常禅

    本书从现实社会人们经常遇到的一些困扰出发,试图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去阐释佛陀的智慧,以佛学的理念来提出适合现代人为人处世的方法与对策,帮助世间迷惘的人从心灵的困境中走出。
  • 白话观无量寿经

    白话观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佛经》,又称《观无量寿经》,简称《观经》,与《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共为净土宗所依据的主要经典,合称“净土三经”。
  • 印度智慧(引进版)

    印度智慧(引进版)

    本书绝非是对某事的定论,它只是为那些开始向印度学习的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些可能的途径。因为本书旨在帮助读者开始一种对知识和灵性的探求,提供了一些特例,通过它们,读者可以看到某种新事物,然后反观自我——新的神性形象,然后再回到自己对神的理解。尽管有很多机会可以进行卓有成效的对比,但我只是偶尔地在实际中进行除印度教以外的宗教传统对比,而其中大部分我用的对比来自《圣经》。当然,因为我是罗马天主教徒,以那种背景执笔写作,我所讲的任何事情可能在本质上都非常具有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味道,但是如果这一点能被认可并牢记在心,就不会有什么问题,毕竟我们总要有个起点。
热门推荐
  • 狩猎美男之古旅(上)

    狩猎美男之古旅(上)

    刚熬完读书生涯,没想到回国就被电到了古代,人家穿越都带着一堆有用的东东,而我却带着一盒“贞德”牌处女膜,难道我和“贞德”冥冥之中有什么天命安排?也许上天可怜我红颜未老身先死,所以让我用“贞德”来荼毒古代帅哥?于是,就这么展开了我的古代之旅……
  • 红枫狐仙记

    红枫狐仙记

    在古老的一个镇上,有着一座山。名为“红枫山”,据先辈传说,红枫山上住着一群狐仙,他们生性多疑,锄强扶弱,替天行道。但不知为何这些年来百姓口中处处流传着,红枫山上发生了变乱,狐仙开始滥杀无辜,草菅人命!早已是生灵涂炭……
  • 妖有妖道

    妖有妖道

    妖皇看上了认真上进的小道姑,认为有必要整顿一下妖部内部懒惰成性不求上进的现状,于是把小道姑设计陷害,带到了妖界。事情的发展便超出了他的控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玄清天尊

    玄清天尊

    大道玄清,神通无量。少年偶得道家无上传承,踏仙道,问长生!如此,我当为玄门之主,当世道尊!
  • 我有一台时光机

    我有一台时光机

    自然界只有通过特殊气候打开时光隧道,如雷暴等强对流天气,这种巨大的能量可以撕破虚空,打开时光隧道,但是这种方法的时光旅行充满了无数的不确定,没有明确的目的地。为了寻找答案李天等人决定去探寻其中的奥秘,他们来到了位于南极的赤道中心地带,等待着通过计算得出的位置,不料天意弄人,风潇潇却被吸入了时光隧道中。但调查并未因此而终止,通过研究和反复实验、终于制造出了便携式万能时光机,踏上了一条寻找风潇潇的时光之旅。
  • 大佬爱吃鱼

    大佬爱吃鱼

    这都什么世道啊,她就是吐槽都没打分这都不行?穿书就穿书怎么还能穿成自私恶毒的女配呢,她还想替天行道来着。上辈子单身狗,这次怎么也得找个男朋友!哎,那个谁你怎么老掐我桃花。连正在萌芽的都不放过。某大佬:有我在,连只小动物都不能有!
  • 甜爱101度捡个老公去成亲

    甜爱101度捡个老公去成亲

    一场算计她远走异国他乡,忘却恩怨是非更名换姓八年时间成为顶尖杀手,与他一见钟情天不遂人愿重回是非地,原想顺其自然可偏有贱人要上赶,那姑奶奶就不留情面了,收拾贱人打怪升级,星途坦荡荡~
  • 诸天邪神

    诸天邪神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在江湖,也不由己。东方邪本想做一个善良的修士,没事救救人,和美女谈谈人生理想,可是现实却是一次次逼的他当一个邪人。邪不胜正?不,邪亦是正!
  • 你不可不知的体育健身100问

    你不可不知的体育健身100问

    目前,慢性病已成为中国城乡居民死亡的主因,在城市和农村,慢性病死亡的比例已分别达到85.3%和79.5%。来自卫生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大约有3亿人超重、肥胖,不乏30多岁就出现“啤酒肚”等。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等都是造成多种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此外,我国亚健康人数也约占到全国人口70名。到老年时再来补“锻炼课”,倒不如趁年轻时多运动。“运动不会使人丧命,潜在的病才会使人死亡。”
  • 为生而活着

    为生而活着

    她是不幸的女人,丈夫因公殉职,她成了年轻的寡妇。可,生活还要继续,为了失去儿子的公婆,为了四岁的儿子,为了忘年交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