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83500000035

第35章 弥勒信仰在中国(2)

支道林盛赞弥勒上生兜率天为众说法,传遍了三千大千世界。经过漫长岁月后又下降世间在龙华林园说法济度众生。对弥勒的慈心和济人精神表示了崇高的敬意。可见弥勒的形象是如何深入人心!在道安及其弟子等人的影响下,北方地区和江南一带,相继出现了不少追随者。刘宋沮渠京声译出了《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并广为流传,进一步推动了弥勒上生信仰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在北魏太武帝灭佛以后,随着文成帝下诏恢复佛教,弥勒上生信仰成为北魏中期佛教的主要信仰。敦煌、云冈、龙门等北朝佛教石窟中,普遍开凿的是交脚弥勒像,还凿有弥勒龛。人们信奉弥勒兜率净土极为热情、虔诚。在南北朝时,整个北方地区,凿造弥勒像相当普遍,其数量之多,仅次于释迦牟尼像。有的学者根据云冈、龙门、巩县诸石窟和所知的传世金铜像加以分类统计,北朝有纪年的诸尊造像分别是,释迦牟尼178尊,弥勒150尊,阿弥陀佛33尊,观世音菩萨171尊,后者是在北魏分裂后迅速增加的。(参见唐长儒:《北朝的弥勒信仰及其衰落》,见《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196~197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人们造像的动机虽各有不同,但有的方面又是相同的。如,北魏神龟三年(520)四月十三日翟蛮造弥勒像记云:"佛弟子翟蛮为亡父母、洛难弟造弥勒像一(躯),

愿使亡者上生天上,托生西方,侍佛左右,供养三宝。"(《陶斋藏石记》卷6《后魏》。)又,东魏武定六年(548)五月三日广武将军奉车都尉唐小虎造像记残石云:"仰为皇帝、大丞相,右为七世亡父母,见(现)存眷属造弥勒像一区(躯),愿国祚永隆万代,有愿先亡生天,离苦受乐,见存德福,生生世世值佛闻法,含生之类,同登正觉。"(《陶斋藏石记》卷9《东魏二》。)这是说,造像的目的:一是为皇上祝福,祈求国祚永隆;二是为父母祖先、兄弟姐妹等亲人祈福,祝愿死者上生天上,托生西方,欢乐幸福;三是祝愿一切众生同登正觉,成就正果。前两项目的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忠、孝观念,后者则表现了佛教普度众生的慈悲胸怀。在中国人看来,儒家的伦理与佛教的义理是统一的,并不矛盾。在南方,如史载:道矫,高陆人也。……住龙华寺……造夹苎弥勒倚像一躯。……释法祥,精进有志节。以元嘉九年立弥勒精舍。(宝唱:《名僧传抄》,见《续藏经》,第1辑第2编第7套第1册,13~14页。)慧玉,长安人也。……元嘉十四年十月为苦行斋七日,乃立誓曰:"若诚斋有感,舍身之后必见诸佛者,愿于七日之内见佛光明。"五日中宵,寺东林树灵火赫然,即以告众。众皆欣敬,加悦服焉。寺主法弘后于光处起立禅室。初,玉在长安,于薛尚书寺见红白色光,烛曜左右,十日小歇。后六重寺沙门四月八日于光处得金弥勒像,高一尺云。(宝唱:《比丘尼传·江陵牛牧寺慧玉传》,见《大正藏》卷50,937~938页。)

这表明在南方建造弥勒寺像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同时也说明修持弥勒净土的佛教徒已不在少数。又如陈代名僧释慧思也是奉持弥勒净土的。《续高僧传》卷17《陈南岳衡山释慧思传》载:"释慧思……又梦弥勒、弥陀说法开悟,故造二像,并同供养。又梦随从弥勒与诸眷属同会龙华。"(《大正藏》卷50,562页。)从释道安大弟子释慧远信奉弥陀净土以来,弥陀净土信仰开始兴盛,信奉弥勒净土的人也同时信奉弥陀净土。隋代和唐朝初年,弥勒上生信仰继续流行。据《慧日道场僧惠云墓铭》云:法师俗姓贾氏,河南洛阳人。……以开皇十四年,岁次甲寅三月十二日辰时,端坐正色,称弥勒佛名,愿生兜率天上。舍于内侍省。《八琼宝金石文字补正》卷25,160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这也是说,隋代惠云法师是一位弥勒上生兜率净土的信奉者。又如,天台宗著名学者灌顶和智晞等人也都是奉持弥勒净土信仰的。《续高僧传》卷19《唐天台山国清寺释灌顶传》云:释灌顶,

字法云,俗姓吴氏,常州义兴人也。……忽以贞观六年八月七日终于国清寺房,春秋七十有二。初,薄示轻疾,无论药疗,而室有异香。临终命弟子曰:"《弥勒经》说:佛入灭日,香烟若云。汝多烧香,吾将去矣!"因伸遗诫,词理妙切。门人众侣,瞻仰涕零。忽自起合掌,如有所敬,发口三称"阿弥陀佛"。低身就卧,累手当心,色貌欢愉,奄然而逝。举体柔软,顶暖经日。尝有同学智晞,之亲度,清亮有名,先以贞观元年卒。临终云:"吾生兜率矣,见先师智者(智)。宝座行列皆悉有人,惟一座独空,云却后六年,灌顶法师升此说法。"梵香验旨,即慈尊降迎,计岁论期,审晞不谬矣。(《大正藏》卷50,584~585页。)

由此可见,灌顶临终前虽然口称阿弥陀佛,但死后还是愿生兜率天宫。这段引文足以表明,他们追求的不是到兜率天求弥勒菩萨决疑,而是想荣登宝座为人说法。这就扩展了弥勒上生信仰的含义和目的,并反映出中国僧人学识的提高和民族主体意识的增强。事实上,隋唐时代,弥勒上生信仰已超越了宗派的分野。除了提倡弥陀净土信仰的净土宗外,崇奉弥勒也成为其他一些重要宗派创始者的共同信仰。与天台宗灌顶等人一样,法相唯识宗的奠基人、著名的唐三藏玄奘法师及其弟子窥基法师,对弥勒上生信仰也都是十分虔诚的。《续高僧传》卷4《唐京师大慈县寺释玄奘传》云:又东南行二千余里,经于四国,顺殑伽河侧,忽被秋贼须人祭天。同舟八十许人,悉被执缚,唯选奘公堪充天食。因结坛河上,置奘坛中。初便生飨,将加鼎镬。当斯时也,取救无缘,注想慈尊弥陀如来及东夏住持三室,私发誓曰:"余运未绝,会蒙放免;必其无遇,命也如何?"同舟一时悲啼号哭,忽恶风四起,贼船而覆没,飞沙折木,咸怀恐怖。诸人又告贼曰:"此人可愍,不辞危难。专心为法,利益边陲。君若杀之,罪莫大也。宁杀我等,不得损他。"众贼闻之,投刃礼愧,受戒悔失,放随所往。(《大正藏》卷50,449页。)

这是说,玄奘在西行取经途中遇贼,在将被充作祭天供品的生死关头之际,他就专心注想弥勒如来的保佑,祈求放免。这一记载也表明玄奘是一向信奉弥勒的。玄奘回国以后,也热心提倡弥勒信仰,他说:西方道俗并作弥勒业,为同欲界,其行易成。大小乘师皆许此法。弥陀净土恐凡鄙秽,修行难成,如旧经论,十地以上菩萨随分见报佛净土;依新论意,三地菩萨始可得见报佛净土,岂容下品凡夫即得往生?此是别时之意,未可为定。所以西方大乘许,小乘不许。(《敬佛篇·弥勒部·发愿部》,见《法苑珠林》卷16,见《大正藏》卷53,406页。)

这是说,印度佛教大小乘和佛教在家信徒普遍信奉弥勒净土,其修行方法比较简易。玄奘一生力主修持弥勒净土,一生常作弥勒业,直至临终时,乃一如既往满怀信心地发愿上生兜率天,觐见弥勒菩萨。《续高僧传》卷4《唐京师大恩慈寺释玄奘传》云:奘生常以来愿生弥勒,及游西域,又闻无著兄弟皆生彼天,又频祈请,咸有显证。怀此专志,并增翘励。后至玉华,但有隙次,无不发愿生睹史多(兜率陀)天,见弥勒佛。……总召门人、有缘并集,云:"无常将及,急来相见。"于嘉寿殿以香木树菩提像骨对寺僧门人辞诀,并遗表讫。便默念弥勒,令傍人称曰:"南谟弥勒如来应正等觉,愿与含识速奉慈颜;南谟弥勒如来所居内众,愿舍命已必生其中。"至(麟德元年)二月四日,右胁累足,右手支头,左手臂上,铿然不动。有问何相,报曰:"勿问,妨吾正念。"至五日中夜,弟子问曰:"和尚定生弥勒前不?"答曰:"决定得生。"言已,气绝神逝。(《大正藏》卷50,458页。)

玄奘以上生兜率天为归宿,他的大弟子窥基也是弥勒上生净土的热情信奉者,《宋高僧传》卷4《唐京兆大慈恩寺释窥基传》云:释窥基,字洪道,姓尉迟氏,京兆长安人也。……年十七,遂预缁林,及乎入法,奉敕为奘师弟子。……后躬游五台山,登太行,至西河古佛宇中宿。梦身在半山,岩下有无量人唱苦声。冥昧之间,初不忍闻。徙步陟彼层峰,皆琉璃色,尽见诸国土。仰望一城,城中有声曰:"住!住!咄!基公未合到此。"斯须,二天童自城出,问曰:"汝见山下罪苦众生否?"答曰:"我闻声而不见形。"童子遂投与一剑一镡曰:"剖腹当见矣。"基自剖之,腹开,有光两道,晖映山下,见无数人受其极苦。时童子入城,持纸二轴及笔投之,捧得而去。及旦,惊异未已。过信夜寺中有光,久而不灭。寻视之,数轴发光者,探之得《弥勒上生经》。乃忆前梦,必慈氏令我造疏,通畅厥理耳。遂援毫次,笔锋有舍利二七粒而陨,如吴含桃许大,红色可爱;次零然而下者,状如黄梁粟粒。……基常生勇进,造弥勒像,对其像日诵《菩萨戒》一遍,愿生兜率,求其志也。乃发通身光瑞,烂然可观。(《同上书,725~726页。)

窥基作有《弥勒上生经疏》,阐发了上生经的思想。传中所说作疏时笔锋上有舍利多粒,以示系神来之笔,非同寻常。他还造弥勒像,发愿往生兜率天宫。这一系列活动都表明弥勒净土仍是唐初佛教的重要信仰。唐代一些在家的佛教信徒也信仰弥勒净土。众所周知,晚年号称香山居士的著名诗人白居易(772-846)就是一位信奉弥勒上生信仰的突出代表。他积极参加发愿"一时上生"弥勒净土的****,《画弥勒上生帧赞并序》记叙了****的盛大情况。南瞻部洲大唐国东都城长寿寺大比丘道嵩、存一、惠恭等六十人,与优婆塞士良、维俭等八十人,以大和八年夏,受八戒,修十善,设法供,舍净财,画兜率陀天宫弥勒上生内众一铺,眷属围绕,相好庄严。于是嵩等曲躬合掌,焚香作礼,发大誓愿:愿生内宫,劫劫生生,亲近供养。按本经云:可以除九十九亿劫生死之罪也。有弥勒弟子乐天同是愿,遇是缘,尔时稽首,当来下生慈氏世尊足下,致敬无量,而说赞曰:百四十心,合为一诚;百四十口,发同一声。仰慈氏形,称慈氏名,愿我来世,一时上生。(《白居易集》卷70,1475~147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这里叙述的是一个佛教僧侣和在家信徒的社团的活动,颇具规模。在以崇奉弥勒净土为宗旨举行的****上,大家发愿在下一世时上生兜率天宫内院,亲近供养弥勒。这说明直到唐代中叶弥勒上生信仰还是相当流行的。白居易在所作《画弥勒上生帧记》中,还记叙了信仰弥勒的内在动机和强烈愿望:南瞻部洲大唐国东都香山寺居士、太原人白乐天,年老病风,因身有苦,遍念一切恶趣众生,愿同我身离苦得乐。由是命绘事,按经文,仰兜率天宫,想弥勒内众,以丹素金碧形容之,以香火花果供养之。一礼一赞,所生功德,若我老病苦者,皆得如本愿焉。本愿云何?先是,乐天归三宝,持十斋,受八戒者有年岁矣。常日日焚香佛前,稽首发愿,愿当来世,与一切众生,同弥勒上生,随慈氏下降:生生劫劫,与慈氏俱,永离生死流,终成无上道。今因老病,重此证明,所以表不忘初心,而必果本愿也。慈氏在上,实闻斯言。言讫作礼,自为此记。时开成五年,三月三日记。(《白居易集》卷71,1497~1498页。)《白居易集》卷71,1497~1498页。)

这段记载,表现了白氏深感老病之苦、来日不多时,追求永远超越生死的解脱境界,发愿上生兜率净土并随同弥勒下降人间净土的强烈愿望;反映了人类不可避免的生命的痛苦与幸福、短暂与永恒的深刻矛盾,反映了人类对生命的幸福与永恒的热烈追求。

(二)下生信仰早在

同类推荐
  • 星云日记36:学徒性格

    星云日记36:学徒性格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三十六册。收录星云大师1995年7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的日记,分为“不生气”、“讲清楚、说明白”、“学徒性格”、“欣赏欢喜”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有一种智慧叫禅悟

    有一种智慧叫禅悟

    幸福无处不在,只是我们少了发现幸福的心境。本书选择了许多经典故事,从心境、生命、自然、逆境、修养、生活等方面,以禅悟的境界为读者诠释了幸福的本意,是一本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幸福宝典。
  • 星云日记7:找出内心平衡点

    星云日记7:找出内心平衡点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中的第七册。收录星云大师1990年9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的日记,记录了星云大师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全书分为“不忘初心”、“如何自处”、“找出内心平衡点”、“皆大欢喜”四部分。这是一份特別的日记,内容不仅是大师个人生活点滴,也是人生的省思,它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星云日记”,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

    世界上最好的道理,就是一个人走过的路和他活出的人生。如果他刚好是法相庄严俊美,又有诗意的智慧、传奇跌宕的身世的圣域之王仓央嘉措,那这个道理,就是他用出世者的眼光望着俗世时显露出的智慧。如果向我们传达这一智慧的作者,又刚好是一位在伊拉克的巴格达经受过战火、在耶路撒冷见证过巴以最激烈的冲突,去过北极,重走过“丝绸之路”,内心有过深度挣扎和痛苦、最后又归于宁静的人,那我们读这本书,得到的就是双重智慧,摆脱浮躁心境、回归心灵安宁的双重通道。读仓央嘉措,我们读的不仅仅是诗歌,而是他走过的路和他活出的人生,以及他用出世者的智慧解世情之种种。
  •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释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释

    106岁高寿的本焕长老,在清明节前安详化归而去。总结他的一生,刺血写经、燃臂孝母;忘身求法、建寺安僧;弘法利生、行愿大千。世界浮躁,如何静定?生活的节奏那么快,烦恼那么多,如何解脱?对待名利财富,如何看淡、善用?对待生死,如何超脱?本焕长老给了一个答案:看得开,放得下。
热门推荐
  • 印主

    印主

    在这安静、温馨的山村里,有爱他的人陪着他慢慢的成长,是他小小的年龄所能感到最高兴的事情了。看少年如何成长和奋斗!
  • 初夏暖暖时

    初夏暖暖时

    “阿什哥你什么时候娶我?”初夏从小就喜欢追问赫什这个问题,结婚前一天初夏高兴的一整晚没睡觉,但这份令她期待的婚姻仅仅维持了两年。初夏离开赫什后,他才发现初夏在一点点地住进他的心里,初夏了解他的一切,而他唯一了解的是曾经的初夏很爱赫什。赫什的27岁之前都是被初夏爱着,27岁后的赫什要狠狠爱着初夏,并开启了漫长的追妻道路。
  • 魔鬼爱人

    魔鬼爱人

    ——在漆黑一片的深夜里,真的有你所追寻的光吗?他是薄如樱花绚丽短暂的魔王殿下,她是乐呵呵的悲观主义者,因一场神秘事故,使他们成为了欢喜冤家。印刻于记忆之上,噩梦降临于世!在命运摆布下不得不兵戎相见的他和她,天秤两端的注定——死者。她是他生命中唯一的温暖,他是她此生梦的归宿。她为他而生,他为她而死。散发出悲壮气氛之背影所诉说的故事,看似真实的事情里到底蕴藏着什么骇人被埋藏的真相?
  • TFboys之我是你的公主

    TFboys之我是你的公主

    3位身世显赫的姑娘,因贪玩来到重庆市,再次见到了3位“王子”,之后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虽然有很多错误,但希望大家能够原谅我,谢谢!谢谢大家的支持。对了,在本部小说中,tfboys不是明星,是长得又帅,又有很多才艺,而且身世显赫,非常有地位的人,所以画质还是一大楼与大楼的。
  • 这个爹爹好奇怪

    这个爹爹好奇怪

    21岁的孙慕千穿越到一个历史没有的国家,在这个强者生存弱者被欺的时代、依仗着妖孽爹爹横行霸道。过着呼风唤雨的日子。报复尖酸刻薄的童年。
  • 影后每天都在打脸

    影后每天都在打脸

    某机场。记者:叶影后,传闻您和墨总旧情复燃,请问这是真的吗?某影后:不是,没有。某日采访。记者:传闻叶影后和墨总复合了,请问这是真的吗?某影后:假的,我嫁谁也不会嫁他!某天。墨衍:老婆!某影后:老公~记者……粉丝……
  • 我的外挂无敌了

    我的外挂无敌了

    【永久免费】玄幻世界竟然也有虚拟网络游戏?云笑乐了,看着外挂上面的无敌模式、秒杀模式,他笑出了猪叫声。
  • EXO之毁灭之光

    EXO之毁灭之光

    一个女生的到来,exo为何解散,兄弟之间的争夺、冷战为何开始,TFBOYS为何插手。最后到底会如何?
  • 这个世界她曾经来过

    这个世界她曾经来过

    生与死,命运与抉择,渺小与伟大,她来过她去了她如此可爱眷念与怀念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