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80200000010

第10章 气—神—韵—境—味 (4)

在西方,基督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人们一般习惯于把人的精神自由问题归入宗教的领地、神的领地,而与文学无关。这样,文学在古代西方并不十分发达,文论也相对地显得比较贫弱,超验的神性高于一切,文学和文论都处在比较低下的地位,这在柏拉图、黑格尔等人的著作中都表现得比较明显。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他把人分成九等,诗人只属于第六等,与手艺人、工匠在同一等,他们都是制造器具的,其工作由下贱的奴隶、平民去做,奴隶主、贵族是不屑于做的。更有甚者,认为文学、艺术“与真理隔着三层”,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不具有真理性,而且还迎合人性的低劣部分,这样柏拉图就决定把诗人作家驱逐出他的“理想国”。

柏拉图的思想对西方后代产生很大影响。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黑格尔,则认为文学低于理念,文学不过是理性显现,它的真实性也就比理念要低,在辩证的发展中,文学和艺术都必然要被拥有绝对真理的哲学所取代。总之,西方古代的学者都差不多把文论归入到科学理性和工具理性的领域,真理性、真实性这个比较实在的现实问题,就成为西方文论的实在问题和核心命题。尽管席勒、尼采等相信文学、艺术可以取代宗教,真实性不是文论的主要问题,但占主流的看法仍使西方的文论把真实性及其相关的形象性、典型性作为中心范畴。当然,他们也讲美和善,也强调想象和象征,但美和善要以真为基础,想象和象征也要有真实的品格。他们始终重视的是实有,而不是虚无。

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以儒、道两家为主。如前所述,儒家的哲学是社会组织哲学,是“入世”的哲学,他们重视社会现实,重视道德伦理,重视经世致用和仕途经济。与此相适应,儒家的文论纲领乃是“诗言志”,主张诗要“发乎情,止乎礼义”(《毛诗序》),强调文学的基本功能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毛诗序》)。这样儒家文论就必然具有重“实录”、重“美刺”的特色。这种把文学与统治阶级的思想和利益相统一的做法,必然把人的思想束缚在他们所规定的“礼义”上面,而无法解决个人的情感寄托、精神解放问题。而以“出世”哲学为根本的道家就出来施展本领,以补儒家之不足,或者取而代之。道家的根本是“道”,“道”与“无”关系很密切。“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春秋)李耳著,(清)魏源撰:《老子本义》,见《诸子集成》第三册,32页。)“有”是现象,是天地万物等具体的存在,“无”是“道”之所由出之处,是超越一切实体的最高本原。老子庄子的崇“无”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庄子提出“有”、“无”相对论,他在《秋水》篇中说:以功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则功分定矣。((战国)庄周著,王先谦注:《庄子集解》,见《诸子集成》第三册,103页。)意思是说,对于事物从“有”的方面看,那么没有一种事物是没有的;从“无”的方面看,那么没有一种事物是有的。例如东方与西方,有东才有西,有西才有东,它们之间相互对立,但是又不可缺一,认识到有、无的这种相对性,才能确定事物的功用与分量。应该看到,庄子这种看法是有相当的说服力的。尽管魏晋以来,哲学上“贵有”和“贵无”两派激烈争论,但是老庄的崇尚虚无以及有、无相对论却深入人心,甚至成为一种民族文化心态。这种哲学观念和民族文化心态,不能不影响到文学艺术创作,绘画讲究“空白”的作用,音乐讲究“无声胜有声”,而在诗歌创作上就讲究含蓄、淡泊,讲究“以少总多”,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诗歌创作的这种倾向反映到文论上,就必然要讲究“虚实”、“繁简”、“浓淡”、“隐秀”等关系问题。在虚实关系上,总的要求是要虚实相生,但认为“景实而无趣”、“太实则无色”,强调“景虚而有味”,所谓“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明)谢榛著,宛平校点:《四溟诗话》,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宋代人张炎在《词源》中,对此点讲得特别透彻: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

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断。此清空质实之说。((宋)张炎著,夏承焘校注:《词源注》,1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词是文学的一个种类,词要清空,一切文学也要清空。在繁简、浓淡、隐秀等关系上,受崇无思想的影响,虽然也强调要繁简得当、浓淡相宜、隐秀配合,但在具体论诗时,一般都更倾向于简要、淡泊、隐含。接下的问题是,这种清空、简要、淡泊、隐含的文学品格靠什么来体现呢?这就要通过气、神、韵、境、味等范畴来体现。

在“有”与“无”的对立中,在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对立和对应关系中,可以说气、神、韵、境、味都倾向于“无”和形而上这一方,辞、形、体格、情景、咸酸等倾向于“有”和形而下的一方。如下图所示:

“有”→形而下→辞→形→体格→情景→咸酸

“无”→形而上→气→神→ 韵→ 境→ 至味

“辞”作为有形的实体并不是文学所追求的高格,必须有形而上的“气”加以统摄、引导和制约,才能有壮势之美。所谓“气直则辞盛”(李翱),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形与神之间,形是具体可感的,是实在的“有”,是可以言传的,但文学的极致不是形似,而是“入神”(严羽),而“神”是内在的、不可言传的,在一定的意义上也趋向于“无”。韵与体格相对应,文学的体格是有迹可寻的,是实有的,而体格所透露出来的韵,则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绵邈无尽,似有实无,也是一种形而上性质的东西。情景与境界之间的关系,也是“有”与“无”的关系,情景都是描写抒发出来的,是实在的,可情景一旦完全交融,提升为境界,就成为“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无”的存在。中国文论所追求的“至味”,如前所说,不是实在的咸酸之味,而是味外之味,实际上也由实在提升为“虚无”。由此不难看出,中国文论所追求的是以“无”为文化基因的空灵之美、淡泊之美。这是中国文论范畴又一不同于西方的民族文化个性。

五、形成古代文论民族文化个性的社会经济原因中国古代“上农”观念,形成了家邦制度和相互合作、亲近土地、“天人合一”的生活理想。这种以家庭为形式的自然农业经济在伦理道德上的反映是“以和为贵”,在文论上的反映就是通过气、神、韵、境、味所体现的以和为美,这与西方海洋国家在文论上以冲突为美是很不相同的。

人的任何观念,包括文论观念,都不是无缘无故生成的,都是根据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发展起来的。因此,观念的发展何以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归根结底,也必须由这个社会的经济条件及其社会心理来加以解释。中西文论观念和范畴的深刻区别,也必须以中西经济不同形态的发展入手,才能得到正确而深刻的解释。在上一章,我们从“上农”的角度,解释了儒、道、释文化产生的社会原因。

这里我们将就中华文论基本范畴的文化个性产生的原因作进一步申说。

(一)农业文明与家邦制度

同类推荐
  • 风雨华夏人

    风雨华夏人

    本书是优秀故事大王顾文显的6篇中篇精品结集,《四十年苦恋》写的是一段久经沧桑、曲折离奇的生死爱恋传奇,在一幅长时段的历史画卷中,体现出以佛爱华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女性的坚韧顽强、仆女小香的知恩图报、小张金保的受人之托践诺守信等感人至深的传统文化美德的力量。《风雨华夏人》与《四十年苦恋》情节有些许相似之处,亦表现出兄弟之间受托之后,信守承诺绝不逾矩的高贵品德。《俏女长恨》一篇写出了一个柔弱美丽的女人扣儿的情感历程,缠绵悱恻,情意满溢,很有特色。《春宵鬼魅》和《仙人洞疑案》是两则探案故事,涉及爱情与背叛等内容。《追杀黄河口》是历史武侠题材故事,写夫妇情、师门谊、民族义。
  • 推窗看云

    推窗看云

    诗人徐康,近几年驰骋于散文、随笔领域,佳作迭出,引人注目。收入本书中的上百篇短小精粹之什,带着诗人特有的观察生活的敏锐视角与状物言情的优美笔触,说古道今,遣兴抒怀、率性为之,心随意到;融知识性于文史杂谭,寓幽默感于世事评说。随作者“推窗看云”——看云舒云卷,云走云停,由方寸之地可见大千世界,于尺幅之内可窥人间万象。它带给您的将是文化的蕴藉与知识的濡染,生活的色彩与深长的思索……
  • 愿人生光芒万丈

    愿人生光芒万丈

    励志文集的成长三部曲都是我的短篇之作,都是十多年来对人生、对青春、对成长最为真实的感悟与心得,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让读者朋友能有所汲取与受益,至少能少走一些弯路。这些年的奔波与拼搏,所历经的挫折与磨难,心酸与楚痛,都是青春馈赠我的一笔宝贵财富,把有用的一些东西分享给大家,也算是回报读者朋友的最好礼物。与第一部还有一点很相同,那就是延续老套路:文学与爱情。只不过,这一部励志文集里除了讲述我自身的追梦历程与情感事迹外,还添加了一些其他人的成长故事。
  • 一块玻璃值多少钱

    一块玻璃值多少钱

    《一块玻璃值多少钱》分为一路的爱、最美天使、美丽城市、锋利的刀口、唢呐声声、旧时碎片六辑,主要收录了一块玻璃值多少钱、光头美丽、受伤的白鹭、黄老师、董平柏老师等作品。《一块玻璃值多少钱》是作者的第四本小小说集,收录了作者最新的小小说作品和作者创作以来的最经典小小说篇目。
  • 十字坡

    十字坡

    诗歌是一场灵魂的修炼过程在各种专业的渗透中积累,并娴熟的升华,注定记录历史也成就历史。
热门推荐
  • 法海之无敌诸天

    法海之无敌诸天

    法海经历白蛇之劫,明悟成佛之道。经过无数年苦修,终于成就【南无法海雷音如来】果位。但当他与加特林菩萨相约,想入驻灵山时,却被百般拦住。佛祖:“法海你杀心太重。”法海:“你这个假冒如来的大胆妖孽,我一眼就看出你不是人!”佛祖:“我真是如来。”法海:“闭嘴!大胆如来,蔑视本尊,我要你原形毕露!”残血四处浪,满血拉二胡。ps:新书《我修仙归来跳河救人被直播了》正在连载中
  • 佛道大师的成事智慧课

    佛道大师的成事智慧课

    佛学,博大精深,不仅供我们信仰和崇拜,而且是为人处世、感化众生的哲学。它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是通达智慧的桥梁。每个人的生命都有着相同的起点和终点,过程却迥然不同:有些人的人生辉煌绚丽、成就斐然,有些人的人生却暗淡无光、山穷水尽。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变得更有成事的智慧呢,《佛道大师的成事智慧课》里将会告诉你。本书所撷取的佛学故事,篇篇隽永,字字珠玑,每个故事就是一道顿悟的光芒,一汪沁心的泉水,一把理解现实人生的钥匙。
  • 清穿之伊尔哈传

    清穿之伊尔哈传

    修真者夭娘夺宝失败受人击杀,落到了无法修炼凡人星球。阴差阳错之下她成了四阿哥胤禛的福晋。原本以为会永远被困在这个凡人星球的她,却发现自己遇到了个老熟人。宫斗?朝斗?不,我们中间隔着一座冰冷的山,一个闪耀的火球。
  • 你是我的骑士

    你是我的骑士

    他看上去是那么的高大,那么的健壮,那么的野蛮……呃,错了,是那么的具有安全感,完全就像是战战给她的感觉。当然,战战是条狗,而他则是一个人。她一直认为他是适合她的,不顾一切地倒追他,《养狗守则》成了她的追男法则,谁让他连个性都如此的像战战。但是当他一遍遍地回绝她的热情,用着平静的目光告诉她——他喜欢的人不是她。她茫然了。原来,他终究不是属于她的骑士。
  • 圣玄武道

    圣玄武道

    一墨化莲,恒属千秋——墨千秋。【欢迎加入《圣玄武道》交流群,群号码:552302900】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墨千秋带着王者宿命的轮回,再次重生,笑傲大陆。左手紫金佛莲,右手九阳魔剑,手掌《圣纹经》,翻乾坤,掷天命——“我的女人,没人有资格欺负,如若不然,那就坠入死神的深渊吧!”由此,墨千秋踏上了寻找爱人宿命的武道。这里是所罗大陆,以灵量为主调,以魂力为武命能量的世界,修炼的等级划分——凡灵、武灵、师灵、宗灵、地魄、天魂、星玄、宙玄、圣玄。
  • 系统清道夫

    系统清道夫

    某风华绝代,天资横溢的盖世天才,终于凭借着逗智逗力,神鬼莫测的手段,推翻了千百年来压在老百姓头上的大老虎,即将携美登机飞往归隐处的海岛别墅,某机场安保人员跑出,大手一挥,叫道:“终于找到你个逗比了,老老实实将作弊的系统交出来吧。”天山之顶,新老两任武林盟主连翻被暴黑幕,恼羞成怒之下,意图血染天山,将武林大半名宿掌门屠戮殆尽,一位近年来声名鹊起的少侠挺身而出,正要剑诛妖邪,还天地朗朗乾坤,一只大手拍上了他的肩膀:“嗨,哥们,能把你系统交出来不?”不同的世界,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为了挽救现实和未来的扭曲,他们做着同样一件事情,他们称自己为“系统清道夫”。
  • 汉宣中兴录

    汉宣中兴录

    汉武帝巫蛊之祸,波及无数,戾太子之孙刘病己在狱中幸得邴吉救护而成为了汉宣帝,从而开创了昭宣中兴的时期,历史究竟是不是这样?不知道。
  • 店小二的江湖日志

    店小二的江湖日志

    (新书已上传望大家多多支持)你想象中的江湖是什么样的?鲜衣怒马?美人美酒?快意恩仇?可惜,这些江湖都没有,有的只是算计与无奈。厌倦了江湖只想当个咸鱼的少侠也只想做一个店小二。(本书自第四卷以后已经可以算是一部新书……大家愿意订阅的话从第四卷开始吧,不会让你失望的)
  • 人间界打手

    人间界打手

    三年前,父母的神秘失踪,使得冷言心的人生自此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守护者!?那是什么东西?处理人间界中牵扯一切非人类及超能力存在的管理人员!?那不就是管闲事的么!不是守护么,怎么听上去像是黑衣人啊?什么!?三界六道只要入住人间界的,都需要自己管理约束?貌似很得罪人啊......内什么,我不是个圆滑的人啊......看不惯就打没问题吧......没问题啊......那算得什么守护者啊,你直接说是打手就好了嘛......PS:以上,纯属个人吐槽,我冷言心可不是性格这么奇葩的人,我的原则只有一个——犯乱人间者,虽强必诛!
  • 光明的游戏

    光明的游戏

    游戏无处不在,在宇宙支配下怎样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