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故事家之所以能够受到大众的追捧,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为他的语言生动,他的行为举止很亲民,也可能是因为他的故事能够引发人们的深思,大家在他的故事中能够自我的反省。
但是,绝不可能是因为它的高高在上,他十足的功利感,这反而会让人们更加的反感,更加排斥。
故事营销也一样,他只不过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企业的品牌推广传播出去。但是,如果你把自己的那副高高在上,无人能敌的臭架势摆在受众面前,是没人愿意看的。
要知道,他是在把自己腰包里的钱往你的腰包里送,这时候,就要学会谦虚一点,不要一副功利感十足,不思进取的样子,是没人愿意听你讲故事的。
有许多企业抱着十足的功利感的来讲故事,更可怕的是,他们有的还不具有这种功利,只是那这种功利当幌子,想在短期时间内打造一个大品牌、培育一个大产品必须。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广东省内景区开年最火爆的事情,无异于佛山一景区的“天体森林浴”事件了。
号称为了让游客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该景区推出了天体森林浴项目,1名前卫大胆的女孩喝了头啖汤,成为体验感受天体森林浴的第一人。
年轻女孩脱掉自己身上的衣服,享受阳光和森林轻抚的那一幕,成为了不少新闻照片隐约可见的背影。新闻中还说,体验完的女孩还觉得,森林浴是一种非常健康的度假休闲方式。不穿衣服进行森林浴,对身体更好,能够让身体没有衣物牵绊地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只是,看完这一幕,很多人的感觉是,就在这么一个寒风尚且冷冽的春日,女孩就开始轻解罗裳,小风一吹,哆哆嗦嗦,鼻子一堵,还能感受森林空气的清新?
无疑,这又是一起炒作,一场有意夺人眼球的炒作。
勇于尝试的女孩也许只是一个受雇于景区的模特而已,这也可以解释说,为什么还能够让人拍到裸露的背影。假设真是自发的勇敢尝试,那也可以解释为,要推行天体浴的景区防范措施颇有问题。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这一前卫时髦的办法,是从国外学来的。
国外有天体浴场,日本有裸泡温泉,不影响他人的确不可非议。可毕竟国情有别,道德价值观念有差别,景区的管理是否跟得上也有很值得质疑的地方。
景区能否做好管理工作,比如男女宾是否分区,未成年人能否进入,是否有禁止拍照的防范措施?裸游当然不必大惊小怪,只是来得太早,条件尚缺。
“天体森林浴”恰恰只是纠结于这个层面,反而忽视了另一个深层次的道理。旅游品牌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所在,也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一切的营销必然以不伤害品牌为前提。
这起事件中,该景区的炒作和当地佛教道教养生文化格格不入,同时和现代社会的道德规范相背离,在笔者看来,景区的策划凸显了景区经营者的一些急功近利。
在这个时代,炒作的确可以红极一时,但是没有找到真正的卖点,缺乏真正的文化沉淀,品牌不会有影响力,景区经营也不会太长久。
相比之下,“金龙鱼”的做法就可取多了。
在中国,嘉里粮油旗下的“金龙鱼”食用油,10年来一直以绝对优势稳居小包装食用油行业第一品牌地位。
但是,“金龙鱼”并没有因此而功利感十足,而是不断地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创新和优化,准备研发出一种调和油,在食用油的市场里,可以被国人接受和认可。
当初,“金龙鱼”在引进国外已经很普及的色拉油时,发现虽然有市场,但不完全被国人接受。调和油这种产品是“金龙鱼”创造出来的。
原因是色拉油虽然精炼程度很高,但没有太多的油香,不符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后来,“金龙鱼”研制出将花生油、菜籽油与色拉油混合的产品,使色拉油的纯净卫生与中国人的需求相结合,使得产品创新终于赢得中国市场。
为了将“金龙鱼”打造成为强势品牌,“金龙鱼”在品牌方面不断创新,由最初的“温暖亲情?金龙鱼大家庭”提升为“健康生活金龙鱼”,然而,在多年的营销传播中,这些“模糊”的品牌概念除了让消费者记住了“金龙鱼”这个品牌名称外,并没有引发更多联想,而且,大家似乎还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调和油导师是什么,有什么好。
2002年,“金龙鱼”又一次跳跃龙门,获得了新的突破,关键在于其新的营销传播概念“1∶1∶1”。看似简单的“1∶1∶1”概念,配合“1∶1∶1最佳营养配方”的理性诉求,既形象地传达出金龙鱼由三种油调和而成的特点,又让消费者“误以为”只有 “1∶1∶1”的“金龙鱼”才是最好的食用油。
十年磨一剑,金龙鱼在2002年才让中国的消费者真正认识了调和油,关键在于找到了一个简单的营销传播概念。
在金龙鱼创造的这场故事里,虽然他一直是这个领域的“领导者”,但是,并没有因此而摆出一副很有成就感,很有功利感的样子来,而是不断地摸索,创新,为受众提供更好的产品,这也是金龙鱼的核心和宗旨。
马云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觉得自己做过很多工作,我没有功利性,我从来没有想过我自己要成为一个富翁,我只是很快乐的去学习,去了解。”这是马云成功的一个秘籍,也是阿里巴巴营销的真谛。
很多大企业品牌之所能够不断地取得成功,是因为他们在一次新的开始时都把上一次的成功都看成零,在下一个创新改革的路上,不带着之前的功利感,然后才能不断的进步。
功利感十足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个人都有很不好的影响,在营销领域,功利感十足,会让企业失去重心,不看重一些细小但很重要的细节。
受众在了解产品的时候,却是每一个细枝末节都不会放过的,长期下去,就会不自觉地失去了受众对品牌的信誉度,给企业造成难堪,到时候再亡羊补牢的时候,可能为时晚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