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娇嫩的花朵,自我保护意识还不强,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侵害。作为父母,难免提心吊胆,生怕孩子受了什么伤害。每个孩子都是父母捧在掌心里的宝,如何让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是所有父母最大的心愿。许多父母对孩子的人身安全尤其重视,当然,重视中也有着些许不安,有些母亲更直言不讳地说最担心女儿遭到性骚扰。但是,究竟什么是性骚扰?如何教育年幼的女儿正确防范性骚扰?万一不幸遭遇到性骚扰,父母应该怎样处理?这些问题,父母们并不是很清楚,甚至还存有很多误区。
1.常见的错误性侵犯意识
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孩小丽原本天真活泼,每年都是“三好学生”,后因被老师猥亵,导致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特别害怕上男教师的课。老师一叫她的名字,便瑟瑟发抖,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连爸爸的亲近,她都会哭着喊:“爸爸耍流氓。”还有另一女孩佳佳因长期被老师蹂躏、恐吓,患上了精神分裂症。惊魂噩梦不仅影响了受害儿童的一生,而且给家庭和亲人也带来了难以弥补的创伤。许多家庭为了儿女的成长,不得不隐姓埋名远离家乡,一生生活在阴影、恐惧和担忧中。
我们听闻了许多孩子被性侵犯的例子,但是我们真的就正确了解性侵犯给孩子带来的危害吗?由于一些父母的无知,给孩子带来了很多潜在的危险。
(1)只有陌生人才会做出性侵犯的行为?
很多项调查均证实:75%~90%的受害者被认识和信任的人所侵犯。所以,父母要教育孩子除了防范陌生人之外,对身边异常的人也要加以警惕。
(2)害羞、畏缩及智障的孩子是主要受害者。
我们一向认为没有自我保护能力和正常认知能力的孩子是容易受侵犯的对象,而忽略了活泼、聪明的孩子一样也是可能的侵害对象。
(3)全部性侵害案件均为男性所为。
实施这些可恶的罪恶的都是哪些人呢?根据美国人权协会(AHA)的调查,6%的女孩及14%的男孩是被女性侵害者伤害;有些侵害,是男女共犯。作案群体的范围比较宽广,父母要做好严格的防范措施。
(4)只有女孩子才需预防性侵犯?
美国曾做过一项研究,调查显示:18岁以前,女孩子中每4个人里便有1个遭受性侵犯;而男孩子中每10个里便有1个。我们不得不认识到,男孩也有被侵犯的危险。
(5)儿童性侵犯指对儿童的身体做出接触的侵犯?
性侵犯是什么?父母对此的理解大多数是片面的。性侵犯是指一切通过武力、欺骗、讨好、物质诱惑或其他方式,把儿童引进性接触以求达到侵犯者性满足的行为均是性侵犯。没有身体接触的性侵犯行为包括向儿童露体,吩咐儿童露体,勉强儿童观看色情录影带,拍摄裸照等。所以,当发生上述现象之一时,我们就应该维护儿童的权益,将伤害减小到最小。
(6)侵害者可以很容易从人群中辨视出来?
一般情况下,侵害者并不是什么特殊群体,他们包括各族群,社会教育、地位、职业年龄,没有固定的特征。
(7)父母通常是较晚得知性侵害的人。
父母是与孩子朝夕相处的人,但是很多情况下却对孩子的情况并不是那么清楚。大部分的父母是从别的渠道知道自己孩子的遭遇,如从老师、邻居处得知。
(8)父母毕竟是爱自己的子女的,虽然可能一时鬼迷心窍,但绝对不会常常发生这类事。
如今社会,家庭乱伦愈演愈烈,我们早已听闻了许多孩子受家庭迫害的案例了。有些受害者甚至发展到连续多次堕胎的结果。
(9)晚上是性侵害的危险时间。
晚上由于可见度较低和人流量较少,给案犯提供了机会,但是白天也同样危险,家、车辆、公园、兴趣班、运动场、幼儿园、夏令营都可能发生侵犯。
(10)心理治疗会导致孩子再受刺激,时间可以治愈一切。
若是孩子受的伤害对生活的影响持续时间长或影响深远,有些孩子甚至难以自拔,此时父母就要求救于专业心理机构。父母若放弃专业机构对孩子的治疗,则可能让问题埋在深处,发酵酝酿,不仅对个人造成影响,甚至对整个家庭和下一代都有影响。
2.怎样跟孩子谈论性骚扰
性骚扰是多么让人不愉快的事情,许多父母不愿意和孩子谈论性骚扰这个话题,因为他们希望孩子永远不要受到性骚扰的伤害。但性骚扰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不谈论它并不代表孩子可以远离它。有统计结果表明,到18岁时,大约有1/4到1/3的女孩会受到性骚扰。男孩受到性骚扰的比例是1/10到1/8.在性骚扰案件中,受害者的平均年龄大致在6~10岁之间。所以,如果父母能及早让孩子知道这个问题,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他们就可以更好地预防性骚扰的发生。
讨论这个敏感话题时,父母要会挑选时机。和孩子讨论性骚扰问题最好是在孩子年龄比较小时,因为你没有办法知道这种事情是否会发生,也无法预知它会在何时发生。需要注意的是,谈这个问题时涉及的内容和细节应该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当然,无论什么年龄段的孩子,都需要教给他们一些预防性侵害的方法及相关的安全常识。父母可以传输给孩子“身体界限”的概念,避免其随便让别人接触、侵犯他的身体。例如,告诉孩子,如果有些人(如老师或教练等)向他表达爱意时,某些部位是不可侵犯的,诸如胸部、性器官、嘴唇、臀部等;某些动作也是很轻佻不宜的,如让身体感到很痒、很恶心的触摸过程,或是搂抱孩子或要求孩子坐在腿上等。
在与孩子讨论这个问题时,父母一定要注意措词及方式,千万不要吓到孩子。其实,你完全可以不用“性骚扰”这个词。你的目的是告诉孩子:如果他不愿意,任何人都没有权利触摸他的身体。准备讨论这一问题时,最好能在家里营造可以谈论这一敏感话题的的氛围,以使这种信息自然而有效地传递给孩子。
对于知道一些生理常识的孩子,父母谈论这一问题时将会更容易,而且可以进一步谈论如何预防性骚扰的问题。在你与孩子谈话过程中,可以适当插入一些有关“性”的内容。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全面、具体地了解到有关性的知识,还可以让孩子明白,什么是美好的“性”,什么是不自然、不正常的。孩子可以了解到哪些行为会对他们造成伤害和威胁,提高分辨能力保护自己。
3.怎样防范于未然
由于性侵犯会在很小的孩子身上发生,因此建议父母从孩子3岁起使用一些既简单易行又不会吓着孩子的做法来保护他们。
比如,下次当你未满学龄的孩子对男孩、女孩生理上的不同表现出好奇心的时候,你可以告诉他男孩有阴茎,女孩有阴道,但是这些身体部位都是隐私。即便你的孩子还很小,但是每次提到身体部位的时候也应该用实名,这点很重要。告诉孩子,别人不应该触摸或是看他的隐私部位。例外的情况只是妈妈或者爸爸帮他洗澡的时候,当他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上厕所的时候,以及医生检查身体的时候,当然这个医生应该是值得信任的。
通常情况下,侵犯者会以乖小孩为袭击对象,所以尽管你需要教育孩子尊重大人,比如老师、教练、校园辅导员等等,但是也必须告诉孩子,如果别人让他做某些令他不愉快的事情,他可以拒绝。
当然,只是父母和孩子自卫式的防范措施,无法完全抵御色狼的魔爪。父母也须多关怀孩子、关注他们的言行举止、留意经常和他们接触的人、教导孩子提高警惕保护自己,把受伤害的可能性减至最低。
而且,随着孩子,无论男孩或女孩的一天天长大,交往的范围不断扩大,交往人员的日益复杂,很可能就会遇到与性有关的骚扰行为,担心害怕是无用的,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才是最重要的。在平时,父母就要做好防护措施,将伤害扼杀在萌芽之时。
(1)父母平时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注重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言谈举止要文雅、庄重。
(2)教育未成年孩子夜晚不要单独外出,不去那些儿童不宜的场所;如果外出,必须结伴而行或有父母陪伴;孩子如果夜晚单独在家,要告知孩子无论是生人还是熟人,一律等父母回来再说;教育孩子不要轻易与陌生人约会,到人家去,如果有人要脱他们的衣服,做一些不该做的事,应坚决拒绝,设法尽快离开。
(3)由于家里有特殊情况孩子需要临时寄托别人家时,父母要了解清楚这家主人的人品、居住条件、家庭结构、交往人员等具体情况。另外要叮咛孩子在使用卫生间、冲凉房以及睡觉卧室的门要关紧,同时要告诫孩子不管在任何陌生的地方首先要树立起保护自己的安全意识。
(4)父母应根据孩子不同发育年龄进行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对孩子提出的性问题不要回避,要根据孩子身心发育特点进行恰当而科学的解答,同时,让懂事的孩子从小就知道未成年和未结婚就发生性行为是不适宜的,是十分危险的不正当行为,严重危害身心健康。
(5)教育孩子要学会自我保护。在遭遇性骚扰的情况下,怎样尽快逃脱,怎样在强行条件下保护自己,对付骚扰者。如对有的男教师和其他比较熟悉的人的性骚扰意向,应立即用“眼光”做出拒绝的表示,绝不可态度暧昧,给骚扰者以可乘之机。
(6)自我珍重。当有陌生的男人或女人搭讪、贴近时,一是不理睬,二是迅速摆脱。此外,女孩穿着不宜过露、过短,男孩穿着不宜过于奇特,以免引起他人的误解。
(7)让孩子懂得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受到性骚扰,必须提高警惕。教育孩子不要贪小便宜,不吃不要别人给的食物,不接受别人的小礼物,让孩子懂得贪小便宜吃大亏、上大当的道理。
(8)父母要了解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与孩子顺利沟通、交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这样,孩子在遇到麻烦时就不会瞒着父母。一旦发现孩子遭到性骚扰,父母不要怕事情传扬出去,也不要责难孩子,要配合孩子,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孩子的合法权益,使骚扰者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利用看电视、电影或讲故事的时机,给孩子分析当前社会上各种骗子的种种骗术,奸淫女孩、骚扰男孩的案件,逐步提高孩子识别骗子和坏人的能力。
4.告知孩子要严格遵守安全行为规则
性侵犯对孩子可能造成极大的伤害,尤其是心理上的伤害,这将严重地影响孩子在未来的人际关系和生活质量。创造一个有利于健康的生活环境,保障孩子的安全,教给孩子预防性侵犯的知识,是我们每一位父母应尽的责任。告诉孩子,性侵犯者并不只限于陌生人,有些可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人。然而,无论侵犯者是谁,无论是以什么理由进行的,都是错误的、不合理的行为。因为身体属于我们自己,没有人有权伤害我们的身体。与孩子一起讨论平时应该遵守的预防性侵犯的安全行为规则,这些行为规则可帮助孩子远离可导致性侵犯的环境或条件。以下行为规则可供父母参考。父母可与孩子一起讨论,根据具体情况(如孩子的年龄、认知程度、周围的环境等)制定出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预防性侵犯安全行为规则”,或在下面行为规则的基础上,做适当的补充和修改。平时要经常提醒孩子,让孩子将这些安全行为规则谨记在心。
(1)不要跟不认识的人外出。
(2)一个人在家时要把门窗关好。在开门前应问清来人是谁,不要轻易让外人进屋,即使是你比较熟悉的人。
(3)外出活动要征得父母的同意。告诉父母去什么地方,行走路线,活动时间。可能的话,留有联系电话。
(4)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不要接受不了解的人的钱或礼物。不要吃不认识的人递过来的食物和饮料。
(5)尽可能避免黑夜单独外出。如果有事需要外出,要由父母陪同。
(6)不单独去得不到帮助的地方。
(7)不要搭便车,特别是不认识的人的。
(8)不要独自呆在僻静的地方。
(9)不随便出入于录像厅、歌舞厅、宾馆等地方。更不要看充满色情气息的电影、录像及书刊。
(10)遇到性侵犯的威胁时,要迅速离开,跑向人多的地方。
§§第五章 为什么不让我看别人“亲亲”的画面——公共场合中透露的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