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卷起,金国与蒙古将有描写。但战争爆发后,所有的一切都与原历史不符。除了一些主要人物或将领之外,一切都有变化,这包括:宋、金、蒙的兵力数量、分布、移动路线,以及一些战役发生的时间、地点。从此以后,原历史中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大都将不会重现,取而代之的,则是在新历史条件下的进程。特此说明。)
沭阳,具有悠久的历史,且是古城封邑所在。宋朝时,大名鼎鼎的沈括便曾荫任沭阳主薄,其留下的治水功业为世人所传。宋江的起义军也多活动在这一带,后来韩世忠曾在此抗击过金兵。不过到了现在,这里已非金国属地,蒙古占据着山东大部分地区。
李全,原为山东农名起义军“红袄军”的首领,十多年前投靠宋朝,在大量收刮民财的同时,又在宋与金之间来回要挟,取得了高官厚禄。当强大的蒙古军队进入山东之后,李全又投降了蒙古,以岁献金币作为条件,换取了山东淮南楚州行省的官职。他虽然官任楚州,但实际掌握的地区却是益都,楚州在淮水南部的地区,仍然掌握于大宋的手中。
大宋兵发淮北,正是要将山东尽数划为宋朝的版图。但山东除了李全之外,还有其它势力。李全的妻子杨妙真,养子李璮,都是显赫一时的人物,除此之外,还有真定史氏,顺天张氏,东平严氏等部。这些势力均归附了蒙古,被封为各地官职。
如今的蒙古,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成吉思汗在军中病死之后。蒙古在克鲁伦河举行了库里尔台大会,这让成吉思汗的第三子窝阔台继承了汗位。窝阔台继位后,大举侵金,蒙金战争也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若是按着原历史,窝阔台本该亲率大军进攻山西,并由大将史天泽攻打卫州。卫州是汴京的门户,由此过黄河往南,便可直入汴京。卫州若不保,则汴京危矣。蒙古与金国都十分清楚,能否固守卫州,直接关系到金国的生死存亡。然而前几月发生的卫州之战,史天泽并未出征,反而是由两万名赤军前去叫阵,在攻城两日之后又急匆匆撤军。其中的原因,只有极少数的人知道。
数月之前,蒙古的近百名骑兵曾在黄河一线追击几十名金兵,追到宿迁一带时,忽然失去了消息,紧接着就有人发现近百骑兵尽数死在郊外的一片小树林前。除了李全部众之外,十多名蒙古骑兵均有皮甲护身,普通箭矢即使射中,也不会立时身死。但宿迁城外的百余具尸体,均带有几处伤口,但又看不出是何种兵器所伤,后经查看,发现这些骑兵几乎在瞬间被同时击毙,而且那种武器杀伤力极大,有十多匹战马,也因前腹中箭而立时毙命,但在马匹身体内又找不到任何箭矢,再一细看,竟然连战马也被洞穿。
这种情况,使得原本应该在卫州的蒙金战役没有发生,只演变成一场试探虚实的小规模冲突。其结果是,无论是蒙古还是金国,都少损失了数万的精兵,但对于欲取山东与河南的大宋来说,反而凭添了近十万的敌人。
宋军将领对此一无所知,枢密院自然也不会未卜先知,再何况即使卜算到了结果,也断然无法想到原来的历史又是如何。赵范得到的情况是:蒙古大汗在卫州驻扎一月之后,又移驾到了中都,在中都大修军事防御工事,竟然像是要在东线建立起铜墙铁壁,彻底断了金国后退的道路;在西边,拖雷统右军驻扎于西平府,时刻准备在西边对金国展开攻势。西平府原是西夏的属地,蒙古灭了西夏之后,彻底实现了对金国的三面合围。也正因为这种情形,金国寄望于南下攻宋以获得战争的必需品,使得淮水与长江一线宋金战事时有发生。
李不伟自然知道,若是按着正常轨迹发展,拖雷大军应该绕过金国的军事重镇潼关,由宝鸡南下,再借道宋境,沿汉水而下,再北上金国都城南京。至于斡陈那颜,则率领左路军由济南发兵,再加上北面的窝阔台主力军,形成对汴京三面围攻之势。
但历史就是这样被改变了。还没等到蒙古请求借宋境入金,大宋反而率先发兵,在江北与金国与蒙古同时开战了!如此看来,那场转折蒙金命运的三峰山大战,显然也不会发生,金国一些著名将领,也不会因此而丧生了。
赵范的西线主力军驻扎在黄河北岸已有三日了。在这期间,往来不绝的战船将四万多名士兵与物资尽数运到了黄河北岸,就地扎营。
军中大帐早已换了全新的装备,这些帐篷大都来自平江、绍兴、临安的纺织厂。帐篷搭好之后,不仅不会漏雨,而且还兼透风之效。不过这几日并没下雨,反而在秋后出现了一段炎热天气。
赵范站在作战地图前已凝神看了近两个小时,忽然感到一阵口渴,对着帐外大声道:“再来一壶冰镇凉茶!”帐篷外面有士兵应了一声,估计是取冰去了。李不伟坐在一旁笑道:“赵大哥,你看地图也太专心了些,竟然这么长时间没喝过水。我这里还有几根冰棍,不如先凑合着消消暑吧。”说着,站起身来向帐篷的角落处走去。
这帐篷内甚是宽敞,正中央的一张大方桌,桌上放了一只皮匣,皮匣里装的是大宋将领随身配带的左轮手枪。另有弹带放在一边,几十颗子弹齐整有序地排在其中。桌子四周是十多张折叠椅凳。在帐篷靠近出口处,挂了一把精致的指挥军刀,一支近两米长的火枪。李不伟走到其中一个角落,掀开一只白色的箱子,里面露出类似棉被一样的一个包袱,伸手进去摸索一会儿,李不伟取出两块十厘米多长的冰棒,这冰棒上还带着一根小木棍,与后世的那种冰棍完全无异。
赵范接过放在口中,道:“兄弟啊,听说造一箱冰需要近两个小时,还要废掉十多公斤煤,又得由两人操作机器。若是到了开战之后,冰棍这等奢侈享受之物,倒也不必每日供应了。”李不伟道:“大哥不必过于担心。整个军中也只有两台制冰机,用不了多少人操作的。其实冰块不仅可用于美酒与凉茶,还可当作镇痛之用。若是士兵受伤之后,用冰块敷于疼痛之处,也可起到奇效的。”赵范喜道:“既然兄弟这么说,那冰块的供应还是不要断了罢。不过进入冬季,倒也没必要专门制冰了。”赵范也没想到,他今日一番话,竟然让大宋军中制造冰块的传统,一直延续了好多年。
冰镇凉茶已送入,赵范稍觉凉快之后,又站到地图前自言自语道:“初战时,面临的必定都是李全部众。但赵善湘将军去海州,说不定会遇到蒙古大军。”李不伟道:“蒙古兵也无妨,正好试试大宋海军的实力。只可惜蒙古人知道得越早,越会提前做好准备,反而对我军不利。”其实在目前,蒙古仍以陆地战为主,战船数量并不太多,技术也比较落后。一直到了后来攻打南宋时,蒙古军中有了不少宋朝的北方降将,造船能力才大为提升,因此也有了悲壮的崖山海战。
次日一早,五万多大军兵分两路,徐敏子、杨义各带领五千步兵,携同四十辆机关弩车,数十门各式火炮,直奔金城镇,五港口方向而去。这两处虽不是军事要塞,却也是从楚州到海州的必由之路。
果然如军情所报,李全大军多聚集在黄河沿线,徐敏子与杨义兵至之时,竟然没遇到任何抵抗。二人当下聚齐人马,按照事先的约定,直奔海州而去。
再说李不伟与赵范,带领六千名大宋海军,分乘大小战船百余艘,沿黄河逆流而上直奔宿迁方向而去。蒸汽战船驶得极快,不久便将两万多陆战部队远远甩在身后。
李不伟道:“元帅,这两万多陆军的一些军需装备,还仍在战船上面,倘若他们遇到敌人该如何是好?”李不伟说此话时,众将均在身边,因此也不好以兄弟相称,只好称其为元帅了。
赵范道:“大学士不必担心。陆战部分携带的弹药弩矢,足够对付几万骑兵。当前海军的首要任务,便是一举拿下驻扎在宿迁的李全部众,夺其粮草。”说着,又透过玻璃窗户向船舱外看去,只见船头瞭望塔上站着两名士兵,不时用望远镜向远处搜索着,然后将消息告知甲板上的士兵。
中午时分,终于有了消息。瞭望塔上的士兵通报,前方四十多公里处发现船队,约有四十条大型战船,以及四十多艘小型战船,更有几十艘像是运送粮草的船只。不一会儿,几艘侦察快艇也陆续返回,传回的是同样的情报,同时又俘获了李全派出的两名探子。
情报果然没错,驻扎在宿迁的战船就是李全的船队。船队先将粮草运到前线,然后十万大军再从水陆两路开进,意图在楚州展开水战,再由黄河南岸登陆。负责押运的先锋,是李全的儿子李璮。李璮本想着此处是蒙金两军的交战地,宋朝大军必定不会主动出击,因此到了宿迁后的这一段时间,每日都在盼着主力大军的到来。事情也如他预料的一般按着计划进行,杨妙真的四万大军已在距宿迁一百多里之外,明日上午便可抵达了。
李璮为人甚是谨慎,虽然有一万多人护送军粮,却仍然不敢有半点大意,每日都派人在江面四处巡逻,又在陆上派出探马,将方圆一百多里摸得一清二楚,即使有敌前来进犯,他也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应战。但李璮没有想到,他的小型战船虽然驶得极快,又有着熟悉水性的军士操控,但大宋朝蒸汽快艇的速度却远远超出常人想象。其中一艘小船驶出四十多里,船上的几名士兵远远就看到一艘小船驶来,但奇怪的是这小船并未扬帆,也未见有人摇浆,只是在船顶上冒出浓浓白烟。几人正惊讶间,那小船已加快速度驶了地来,一眨眼工夫,竟然又原地调转船头,同时船上传来喊话声。
是敌是友,立时已分。这几名士兵拉弦搭箭,已是做好了战斗的准备,但对方的小船却迟迟不见动静。其中一名士兵点燃火箭射了过去,火矢正中那小艇的船弦,一丝火苗升起,小船已着火,但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这几名士兵看得清楚,那小船上并未见有人出来救火,但火势已渐渐小了下来,最终熄灭。其实这是大宋海军的自动灭火装备。小艇上方的喷洒装置起动,将河水抽出来灭火,代替了过去人工灭火的过程。
剩下的两人正犹豫着是不是先问话,还是先发起攻击,却听得一声巨响,紧接着船身猛地一震,已有两人被小船掀落河中。此处水流较缓,落入水中的两名士兵尚在小船左右,稍一犹豫,又挣扎着向远处游去。
忽然,两条绳索从那小船上甩出,绳头系了一个木头状的东西,使得绳子可以浮在河面上。水里的两名士兵熟识水性,在这黄河里游起来也不怎么吃力,看到身边的浮标,正犹豫着要不要抓住,又听到远处一声呐喊,自己船上的两名士兵又发起了新一轮攻击,两支火箭射了出去,又有一支射中那艘无帆小艇。没过多久,那小船的船身猛地一震,发出几乎连续的两声巨响。水中的两名士兵看得清楚,两道火光从那无帆小艇中射出,漫起一阵浓浓的白烟,紧接着便看到刚才还站在船上的两名同伴不见了踪影。这二人惊魂未定又突逢此变,知道再返回船中无望,四下望去,距离岸边尚有很远,知道再也无法逃脱,只好抓起身边的绳子,被拉到了小艇之上。刚刚上船,便看到水中浮起一具血肉模糊的尸体,胸前不知被什么东西弄了个口子,身体早已被洞穿。再看这无帆小艇,船舷上的火苗早已被扑灭了。
不用说,发出巨响的,自然是侦察快艇的船载火炮。这种侦察快艇,配有四门船载火炮,两架火弩。第一轮攻击中,炮弹正中敌船的船头,虽然是实心弹,但由于距离较近,船身震动极大,船上的两名士兵同时落入水中。然后突击快艇迅速调转船身,另一侧的两门火炮齐射,其中一枚炮弹正中一名士兵,当场洞穿了胸膛,另一发却击在船身正中央,没过多久这船便沉入河中。
听到这里,赵范皱眉道:“对付区区一艘小船,竟然要使用三发炮弹?”前来报信的那名士兵涨红了脸,低下了头唯唯诺诺地说道:“元帅,虽然平日也有演练,但第一次遇到实战,弟兄们也有些手忙脚乱。现在想来,根本无需发炮,便可将四名敌军尽数生擒。”李不伟在一旁问道:“另外两名敌兵呢?”那士兵道:“另外两名,一人被炮弹射中,另一人试图潜水逃跑,却被卷入螺旋浆中,当场就成了肉泥。”
众人听得骇然,被螺旋将卷入此种恐怖的事情,任由谁也无法想象。李不伟微微点头,心想三枚炮弹对付一艘小船,确实是浪费了些。不过这也难怪,朝庭为了严守军事机密,直到最近才将战船交与大宋海军,士兵们赶着时间训练,又无实战经验,遇到敌军不手忙脚乱才怪呢。他当下冲着赵范说道:“元帅,首战告捷当做嘉奖。其实只要有了实战经验,士兵们以后便知道如何应对不同的情况了。眼下不妨先将这二名俘兵审问,看看宿迁的情况究竟如何。”赵范点头道:“如此也好。等到陆路大军赶到,水陆夹击,争取将这几万人马尽数拿下。”两人说着,又走入指挥船舱。
刚刚过了一会儿,船队已驶过一道河弯,最前方的战船发现了新的敌情,通过灯语传递给指挥船,李璮大军有了动静,看情形似乎要向北撤离,而此时赵范大军距宿迁尚有三十里路程。
宿迁再往北,便是邳州,李璮军可由此进入沂水。沂水的河面并不像黄河那般宽阔,大宋的福级战船根本无法在沂水河道行驶。
赵范沉思片刻,大手一挥道:“传出号令,全速向宿迁方向前进。遇到敌军袭击,只管开火将其击沉。”又补充道:“倘若不出来迎战的,十有八九是运粮船了,对这类船只,先不急着开炮。”
赵范做此决定也属无奈。赵洪万与张迪率领的三万多陆军,远远落后于海军船队,如果路上不遇到敌军,要赶到宿迁也要到明日晚些时候了。赵范自然等不及,当下命所有战船全速前进,其中二十多艘突击艇由于航速较快,已先行离开船队前往宿迁一带阻击李璮的船队了。
李不伟道:“赵大哥,以我看来,倘若只以海军较量,无论是对金国还是对蒙古作战,大宋海军完全可以保证不损伤一兵一卒。即使打不过也可以逃跑的,蒸汽机船航速极快,普通帆船或人力船根本无法与之相比。一条普通的侦察快艇,要与一百只帆式战船周旋,也是不无可能的。”赵范点头道:“说得没错,也正因如此,我才会让兄弟与我一同待在指挥帅船上。不过话说回来,陆军的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虽然有火炮与机关弩,又有近距离作战的新式兵器如左轮手枪,但车马辎重也要跟着大军行进,倘若遇到伏击,倒也不好应付。”
未到中午,船队已至宿迁。放眼望去,河面上零零星星地散落着几艘冒着烟的小船。赵范知道先头部队已与李璮大军相遇并战,当下全速向北驶去,不一会又从远处传来隆隆的炮声。
突击快艇装有四门火炮,每次补给之后,可以发射一百余发炮弹。此次虽然出动了二十艘突击艇,但要拦住近百艘战船,任务极是艰巨。
其实赵范的担心有些多余。二十艘快艇开足马力驶到宿迁时,李璮的船队正准备离开。副将赵信看到这情形,心里已有了计划,加足马力向北方驶去,然后找了一处河面较窄的地方,将快艇停在李璮船队北方一公里处。
今日一早,李璮得到消息之后,原是想着率众前去迎敌,因为宋军很少有大批战船队前来这个地方,情况中所讲的估计是金国战船。但为了减少不必要麻烦,他又考虑后撤进入沂水,然后等杨妙真与李全的陆路大军开进之后,再在宿迁会合。但就在船队准备离开之时,忽然看到近二十艘小艇驶过河面。今日风向正东,便是三桅战船也驶得极慢,而且还要绕着‘之’字形行走。但这二十多艘小船却并未扬帆,飞速逆流而上,转眼间已将自己的去路拦住。
李璮不明底细,当下派出一艘小船前去一探虚实。不一会小船返回,李璮这才知道,拦住自己去路的,是大宋皇家海军。他微觉得惊讶,心想宋军忽然北进,必定有其原因,难道是宋军已做好了开战准备,竟然来到宿迁应战?但既然有人拦住了去路,李璮也无办法,只好派出十余艘战前前去迎战。
李璮站在船头上督战,眼看着十多艘战船驶离船队,然而尚未接近小艇,便听到前方传来‘轰~轰~’几声巨响,紧接着自己一方的一艘战船已燃起了大火。船上士兵惊呼之声不断,不一会儿便纷纷跳水逃生。但那些小艇却并追击,只是驻守在原地,似乎只是要将自己的去路给截住一样。
与此同时,战船上的投石机已准备好,数百块碎石向小艇所在的地方漫天飞去,有几块砸中了两艘小艇,但小艇似乎并未有多大损伤,原地调头向后撤去。紧接着,李璮船队又发出一轮火箭,箭矢裹着油布射中小艇,已有一艘小艇的船舷着了火。
赵信也没想到,负责运送粮草的战船中,不仅有投石船,而且还有如此射程的火箭,当下招呼一声,最前面的小艇向后方躲去,却始终保持着与李璮船队不到两百米的距离。在后撤的时候,已有几艘突击艇也准备好了火弩。几艘突击艇的火弩齐射,已将李璮的一艘战船射中。这种火弩装有瓷质汽油容器,虽然这种汽油只是粗加工的产品,但较未提炼的火油来讲,燃烧性能不知提高了多少倍。火势迅速漫沿,李璮船队的一艘战船已燃起了熊熊大火。
其余人等看得目瞪口呆,这种阵势,他们以前从未见过。没有风帆,又无人摇浆,也不见船舷两侧有水轮,但船却驶得飞快。不仅如此,这二十艘小船上不知装有何种兵器,竟然发出震天巨响,紧接着便有一艘己方的大船着了火。宋军善弩,但没想到这些小船发出的火弩,射程竟然超出普通弩箭一倍有余,而且弩矢射出后,引起的火势极大,根本无法被扑灭。
其实这也是临安造船厂的功劳。刚开始的时候,侦察快艇上安装的是蒸汽弩机,后来发现船载弩机完全没必要实现连射,因此又改为大型十字枪弩,再后来,又改为手摇绞盘式弩机。这种改进后的弩机使用方便,维护简单,在两人操作的情况下,大约每十秒钟就可射出一矢,而且有效射程已达四百多米。也就是说,在小艇静止的情况下,要瞄准两百米外的大船,几乎箭无虚发。
李璮虽然惊骇无比,但不愿就此罢休,又命十艘战船前去迎敌。此时风势渐大,又是沿着河流的方向吹过,帆船要逆流而上,必须有一段时间将船身横在河面上。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赵信来说再好不过。这些逆流而上的战船,正是最好的靶子。但他并没有马上发难,只是按兵不动,看这些战船接下来要如何做。
其中一艘战船稍稍接近到一百多米远的距离,赵信稍一示意,有人举起信号旗发出攻击消息,紧接着,其中一艘突击快艇的火炮便已开火。然而两发炮弹刚射出之后,许多不见动静,并未像众人想象那样击中敌船,反而在一公里开外溅起两片巨大的浪花,这两发炮弹竟然全部放空了。看到此种情形,赵信又重新发出了命令,另一艘快艇的火炮也开火了。这次正中目标,炮声过后,已看到最前方的敌船上一阵骚乱,紧接着桅杆倒了下来。原来,两枚实心炮弹同时击中船舷,其中一枚射入船体之后,破坏了船舱的整体结构,从而导致甲板倾斜。战船的桅杆甚是沉重,又有风帆使力,船体已无法承受,使得一艘大船几乎在瞬间解体。
李璮部众惊骇无比,想要靠近又担心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过了一会儿,又有一艘战船试图靠近,却仍然难逃被击中的命运。一时间,七八艘大船在黄河中四处游荡,却又不敢向前半步。
赵信终于松了一口气,心想赵元帅的船队也该来了,否则这一百多艘大船同时冲过来,倒还真不容易拦住。心念方动,又见李璮的船队中驶出几艘小船。这些小船并无风帆,而是由士兵划着前进,但由于船体较小,小船驶得极快,不一会又距离赵信一百多米的距离。
其实这也是李璮的应急之策,经过前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已知道自己的战船是被一种极为厉害的兵器击沉。由于是逆风,大型战船行驶起来多有不便,但小船就要灵活得多了,而且目标又小,不易被击中。李璮站在船头,远远望去,只见小船已逐渐靠近宋军船队,心想小船机动灵活,远不像大船那样容易成为攻击的靶子。
正如此想着,又听到远处一声巨响,紧接着有火矢飞出,自己这一方的三艘小船已被射中,其余几艘没有着火的,也都停止了前进,竟然顺着河流向下游漂去。
过了一会儿,有人将小船上的士兵救了上来,李璮见状大吃一惊。被救上来的这几名士兵浑身布满了血洞,受伤较重的几人,眼见是活不成了。那三艘着了火的小船,士兵早已从船上跳了下去,小船无人掌控,顺着黄河一路向南漂去。火势渐灭,这些小船又在宿迁被赵范大军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