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67100000006

第6章 自己是情绪负债的制造者(2)

中国人是含蓄的,但含蓄是指不要那么冲动、不要那么激烈、不要那么夸张,而不是让人完全没有情绪。人不可能没有情绪,一个人如果总是把愤怒藏在心里面,那是会爆炸的;人也最好不要压抑,适当的抒发其实是很好的。所以在家里,妻子哭的时候,丈夫不要制止她,等她哭得差不多了,眼泪基本没有了,她自然会停下来,这时候丈夫同她说话才有用。同样,丈夫发脾气的时候,妻子不说话就是了,等他发作完再和他说话,因为他发作以后就没有那么多气了,这样自然的抒发对彼此都有好处。

但是人们现在为了追求形式上的和气,为了做表面文章而弄得很假、很虚,这会引起情绪的不安,因为它是不正常的。现在很多家庭里面有很多错误的举动,这个同中华文化没有一点关系。家和万事兴这个道理是对的,但是大家对它的体认要深刻,即有问题要说出来,大家互相了解,才能真正的和。如果每个人都为了怕爸爸发火而不敢讲话,为了怕妈妈生气就躲躲藏藏,那么这些都会成为不和的隐患,时间久了一定会爆发。

比如一个小孩在家里很乖,到外面就很坏,因为这样他才能平衡。所以,一个小孩在家乖得出奇,乖得让父母感觉到奇怪的时候,父母要有心理准备,因为小孩可能在外面制造了很多问题。一个在丈夫面前“是是是、好好好”的妻子,丈夫要提高警觉,她在外面可能有问题。如果丈夫回家看电视动都不动,非常有礼貌,也不讲脏话,那他八成在外面有什么动向……

学校里的毒性教条

人到了学校以后,也会有很多毒性教条,这些毒性教条将会追随人们一辈子。这其实是对人的一种考验,人们可以学习在面对毒性教条时怎样去解脱,而不是盲目地接受毒性教条然后加以抱怨。假定家里面没有一个毒性教条,人怎么会长大?假定老师没有做错一些事情,学生又怎么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呢?

一个人在太单纯的环境中是长不大的,所以,家庭越富裕,社会越繁荣,有些人的脑筋就越不管用。很多人的聪明是后天启发出来的,不是生下来就有的。

上学以后,老师要给学生的每一个学科打分,甚至包括体育也要打分。其实,学生只要运动了,只要达到健身的目的就行了,老师不一定非要给他们打分。

现在很多人会觉得分数是代表一个学生的价值的,所以学生为了考高分,就会去作弊。但是有的人天生对数学没有兴趣,他的基因里面没有这套东西,所以怎么学也学不好,怎么考也考不了高分。其实分数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价值,但是直到毕业以后大家才会明白这个道理。事实也在证明,很多当初考试成绩好的人毕业以后,不一定在社会上混得比那些考得差的人强,因为工作和考试是两回事。

社会上的毒性教条

现在人们很重视外表,这是社会的毒性教条。比如看一个人穿的是不是名牌,戴的是不是名表,开的是不是名车,名片上的头衔是不是一大堆……有一个笑话:有个人怕掉到厕所里,但是不怕他家里着火。因为家里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所有财产都在他身上,一掉到厕所里就完了。全部财产都在自己身上,很多人都是为了这么一个虚伪的外表而生活着。比如有的人赚的钱其实不多,但是也要咬紧牙关买部车子,而且有了一部车子后,他一定会把车钥匙拿在手上,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有车。这其实是他心里不踏实,所以才会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情绪表现。

人心理上的毒性教条

有的人喜欢处处同别人比,比如:“为什么隔壁的小王考100分,我就考30分?”一个人从小就同别人比,会比出很多痛苦来的。如果不同别人比,他会觉得自己很高,但是一比就会觉得自己很矮,然后为了心理上的平衡,他就会去找一个比自己矮的人比,这是很无聊的。其实一个人高也高不到哪里去,矮也矮不到哪里去,只要把这些想通了,就不会再总想着同别人比了。

竞争的社会,胜者优败者劣

很多人说现在的社会是个竞争的社会,其实不然。有的人从小不上补习班,每天晚上很早就睡觉,家长也不要求他考100分。因为“考那么多分又不能当饭吃,你考那么多分干什么”。为了考高分而不择手段,整个人都会扭曲掉。

有的人和别人比来比去,伤心的还是自己。比如有的人看见别人的房子很大,装修很豪华,回到家看到自己的房子比别人的小很多,就会觉得自己很凄惨。其实不见得,大房子、小房子各有利弊。有时候住大房子也是很“累”的。

案 例

在美国,很多人的房子都很大,但光是整理草坪,一年就要花一万美金,一会儿生虫子了,一会儿被邻居小孩破坏了,很让人操心;而且木头房子容易坏,三天两头需要修,开销也不小,一般人负担不起。有的美国人花800万美金买一栋房子,只有三个人住,里面有10个洗手间。太太要出门的时候,光是去关门就要40分钟,回家开门同样要40分钟,整天关门、开门就浪费许多时间。但是在美国,挣钱多的人就必须要住大房子,这样和自己的收入、地位才相匹配,不然别人会不理解的。

其实,天底下最自由自在的就是中国人。比如有的人即使有钱,也喜欢住小房子,他不喜欢摆阔,他不愿意去受住大房子的“罪”。

只能赢不能输

有的人觉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只能赢不能输,其实是不现实的。首先,什么事情都是有输有赢才好,比如一个人下象棋下得很好,从来都赢,结果到最后没有人跟他下了;另一个人也是象棋高手,但是他下棋的时候有输有赢,每次赢别人一点点,然后再输一下,让别人觉得自己还有赢的希望,才会继续跟他下,这才是高手。其次,人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人应当同自己比,不同别人比。因为一个人同自己比,看自己在不断进步,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如果一个人跟别人比谁的胳膊粗、谁爸爸的力气大,没什么用——没这方面的优势,会越比越难受的。

毒性教条即情绪负债

情绪负债从小就不断地被加在人身上,最后累计成为一种很不正常的情绪反应。每个人一定要逐一地加以检讨、改正,把这些负债清除掉,直到有一天,你会觉得偷懒不是罪恶、悠闲不必竞争,那才是真正得到情绪上的自由了。

当一个人没有钱的时候,钱就会显得很重要;但是当这个人稍微有些钱、衣食无忧的时候,就不用那么拼命地去赚钱了。如果一个人赚尽了全天下的钱,但是把自己宝贵的生命搭进去了,那他就是天底下最大的傻瓜。命比钱重要得多,但是现在许多人为了钱而拼命,那就是跟自己的身体、跟自己的生命过不去。

中国人很喜欢要求别人,其实是没必要的。儒家是反求诸己,从自己做起,把自己的情绪稳定了就行,不要去管别人如何,因为只有自己稳定,别人才会跟着稳定。尤其是当领导的,如果他一来就弄得大家很紧张,是没有人愿意跟着他干的,因为谁跟着他干谁倒霉。很多员工都说领导不在的时候,自己根本不紧张,会自己安排工作,但是领导一来就不得了,他会弄得大家没法工作。因为领导的情绪不稳定,所以使得整个组织里面的人都不稳定。

还有,如果爸爸不在家,小孩就会觉得很轻松;爸爸一回家,他就开始紧张,因为爸爸动不动就骂他,动不动就摔杯子什么的。就因为爸爸的情绪不安,所以使得全家人的情绪都不安。儒家说反求诸己,就是指发生了一件事情之后,人们先要看看自己有哪里不对,然后先改变自己,这样别人才会跟着改进。为什么叫作“风气”?因为情绪和风一样,风一吹过来,所有的草都跟着动起来。一个人一改变自己的情绪,别人也会跟着改变。

§§§第四节 挣脱情绪负债的枷锁

有理想,生活才有色彩

生活的意义是要有理想。一个人没有理想,其情绪就没有目标,也不能被控制,生活也变得无趣,没有色彩。当一个人有理想时,他就不会刻意地去控制自己的生活。如果你问一个人:为什么要给儿子钱让他去读书?那人会说是希望他将来长大了,把钱赚回来还给家长,那么这就是投资报酬。以前中国人重男轻女,就是因为大家认为给男性投资,将来回收得比较多,而女性不能回收。但是现在,大家要知道这不是投资报酬,这是应尽的一份义务。

作为父母,要么就不生孩子,如果生了孩子就要尽量去栽培他,至于他将来要怎么样,那是他的事,和家长无关。如果父母能经常这样想,就会慢慢觉得自己没有压力。有的人也常常在埋怨自己的孩子没有良心,觉得自己把他们养那么大,到头来也不知道孝敬自己,这就会给自己造成压力。其实做父母的要常常这样想:我对他没有什么恩惠,所以他将来要怎么样是他的事,不是我的事,我要怎么做是我的事,他要怎么做是他的事。经常这样想的父母就会慢慢地解除掉情绪负债。

一个人怕冒险,勉强安于现状,但是这样又不能实现其理想,他就觉得很矛盾、很痛苦。其实人的一辈子就是要完成自己的理想。理想有两种,一种是私的理想,一种是公的理想。人完全为私的理想,会一辈子痛苦,如果为公的理想就不会痛苦了。比如保持环境整洁,看到有脏的东西,大家有时间、有精力就可以去收拾。但是有些人做了之后就会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功劳,其实,这也是一种情绪负债,很多人会陷入这种自找麻烦的状况。如果能认为自己没有什么贡献,不值得大惊小怪,这本来就是自己的理想,是该做的事的话,自己的心就会自由自在,情绪负债就被解除掉了。

人类要不要自由自在、能不能自由自在,完全是自己的事情,和别人没有关系。有人之所以不能做,是因为情绪负债太多:我做这件事情,就应该让别人知道。如果妈妈在家里面总是咋咋呼呼:“你们这些小孩子知道吗,我一天要花多少时间做家务?我这么辛苦你们知道吗?”这会给孩子造成一种情绪负债,让他长大的时候刚拿起笤帚就讲:这么脏,你们都没有看到吗?其实那个时候他心里是很不愉快的。他认为自己吃亏了:为什么别人都不动,只有自己动?其实这是他自己的事情,他要这么做是他自己的决定,不要去管别人,那他就没有情绪负债了。

改变自己,摆脱情绪负债

人们从小就被一层一层的情绪负债包裹着,很难摆脱。在这种情况之下,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自己。如果自己不改变,情绪永远不会安宁。那么,如何改变呢?

首先,人要学会自我调整,把不必要的还清、拿掉,这样人就会越来越轻松,越来越自由,越来越成熟。要达到这个目的,第一,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情绪是压抑不了的,而且压抑情绪对自己也不好。第二,不能过分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一个人完全按照自己的情绪来做事,没有人喜欢和他在一起,到哪里别人都不太理他或者看到他就躲闪。因此这个人就会开始压抑,开始有控制,又进而造成一种不能够表达的压力,最后会得忧郁症、恐惧症,甚至是更严重的自闭症。

人类会压抑、控制自己的情绪,是因为如果无节制地将情绪表达出来的话,可能会造成不好的结果。但是如果不把情绪表达出来,一直压在心里,长久以后,人不但会生出病来,而且一旦爆发会不可收拾。就像火山一样,有很强的能量,偶尔爆发一下,不会造成大灾难;但是如果长期没有爆发,一旦爆发就是不可收拾的。人也是这样,忍无可忍就完了。所以,一个人要让自己的情绪有适当的疏解,不要压抑,也不要过分控制,更不要让自己心里充满不安的情绪。

其次,人要学会改变自己的想法。比如正向或者负向情绪是可以共存的。“不是正就是负,不是负就是正;不是对就是错,不是错就是对”,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是幻想,只能增加人们的苦恼,不能解决问题。情绪也一样,不可能很简单地分成正负、好坏、善恶、是非,但是有人偏偏去钻那个牛角尖。

其实,每一种情绪都是有价值的,人生要尽可能多一种体验,否则生活永远不会完整。比如当你开车来到你所要到达的那条街时,你开始会想自己是向右拐还是向左拐,虽然你知道这条街是自己要找的,但是你不知道自己要找的目标是在左边还是在右边。因为你不是那么熟悉,所以你尝试着先向右拐,右拐不对,你就开始后悔了,觉得自己走了冤枉路,然后情绪就非常不安。

有人却不是这样的,当他发现走错时会想:幸好拐错了,不然我一辈子看不到这边的景象。他反而会很愉快。反正已经走错了,已经消耗了时间、浪费了精力,何必再增加自己的苦恼呢?而且自己还得到了经验,知道以后问路要问清楚在什么路口、目的地在左边还是在右边,就会减少错误;如果还是错误了,那就享受这个错误,这时候心情会完全不一样。而且当心情改变的时候,人的整个情绪就会跟着改变。现在科学家已经证明了有这种现象:看到一杯茶,你先说它“很好喝”,它就会真的很好喝;如果你说“这算什么茶”,那么它就会真的变得很难喝。

再次,从自己做起,把自己的情绪管理好,少管别人。中国人不喜欢被管,所以一开口就是“不要你管”。其实,每一个人把自己管好就行了。比如做事情,先看看自己该做些什么。每个人都有一张工作表,上面写得很清楚,该做什么就把它做好,不会的问别人。而且一个人把自己管好,先要从管理情绪开始。

比如上班前五分钟不要做事,先把情绪稳定了,每个人看看自己该怎么做,好好记住,然后就开始工作了。但是有些公司经常一上班就把大家集合起来,然后弄到乌烟瘴气的马路上喊口号,做给别人看。这是领导牺牲干部、牺牲员工的健康来建立的一种假形象。如果一上班大家互相打个招呼,稳定情绪,看看彼此有什么地方要帮忙的,然后各就各位开始工作,那么大家的工作状态就会比较好,效率也高。

同类推荐
  • 不生气的智慧

    不生气的智慧

    世界上没有穷人,只有懒人,如果你想成为富人,就要像富人一样去思考和行动。本书通过一些经典案例,为你揭开富人的秘密,让你了解富人的财富是怎样创造的。富人与穷人的差别何在?希望本书能成为一把钥匙,帮广大读者打开财富之门。
  • 成就大事的83个性格要素

    成就大事的83个性格要素

    性格是指人们在态度和行为上的个性特征,如刚强、懦弱、孤僻等。一个人的性格是在社会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位名人说过:“性格是人们在生命中作为生存能力表现出来的一种姿态。”性格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性格是人生前行的领航灯,同时,性格也能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性格直爽、开朗,那么他就会很容易地被人接受,交往活动广泛,在与他人广泛的交往中学习各种知识,就有可能走向各种成功人生的道路。而性格孤僻的人,他的交往活动就只会在狭窄的范围内,做任何事情都不愿同人们直接配合。这种人往往知识片面、死板,做事情也往往有始无终,半途而废。
  • 咦!我最喜欢的哲理故事

    咦!我最喜欢的哲理故事

    生活孕育了哲理,哲理浓缩了智慧。往往大道理并不完全是从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中被人们发现和理解的。反之,正是一些平时不被人们注意与重视的小事情,恰恰能够很好地诠释这些哲理的内涵。《咦!我最喜欢的哲理故事》别出心裁,将每个小故事蕴含的人生哲理与当代小学生的切身生活连接起来,让小学生从取材于社会、历史、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哲理故事中细细品味人生的意义。
  • 人生格言

    人生格言

    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潘石屹的坎

    潘石屹的坎

    他,地产大亨,身价不菲,拥有“华尔街夫人”,微博粉丝上千万,在这个房价高昂的时代,秒杀众多人的梦想。然而,市场坎、管理坎、媒体坎、家庭坎……样样他也曾遭遇过。浮华的光环背后,谁能想到他也经历了一路坎途?本书用大量真实的资料,详细记述了潘石屹由暴穷到暴富、引领建筑潮流的传奇经历,再现了他屡陷困局的艰辛创业路,揭示了他不做大多数、乐观自信、敢于正视危机的独特个性和智慧,对于在路上的年轻人来说颇有启迪。
热门推荐
  • 洛家娇妻快快跑

    洛家娇妻快快跑

    小时候的楼婷婷和洛辰宇,在一个公园遇见过,成年以后的洛宇辰和楼婷婷第一次见面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第二次见面,是洛宇辰故意安排的,而楼婷婷并没有认出洛宇辰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毒舌女王心动了

    毒舌女王心动了

    是现代的喔不要弄错了,希望你们喜欢喔冰冷腹黑的美少年×绝美亮眼的黑马少女“阿晏,你说你为什么会喜欢我?”“就因为你蠢的能引起我的注意”“我???....”“乖”女主怼人战斗力MAX愿喜.
  • 末世中的女配

    末世中的女配

    如果一觉醒来后,末世已经到来,丧尸满大街横着走,断粮断电断水,怎么办?如果一觉醒来后,末世中,你不是那个女主,没有强大男主来保护你,怎么办?如果当已经认栽,准备在末世中自给自足玩种田,玛丽苏女主出现了,还让你当了女配,怎么办?如果女配就只是女配,不是小三,但是却是个炮灰,怎么办?这坑爹的末世啊!尼玛,果然强大男主是丧尸家老大!尼玛,男主爱玛丽苏女主,果然是定律!尼玛,老娘知道惹不起,老娘要的是躲的起!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千法之书

    千法之书

    时光依然如常,岁月来去如风,残留的记忆变为传说,传说又慢慢成为神话。而当其诞生的纪元再度循环降临时,连神话也早已被遗忘。在某个混乱的时代,新的纪元尚未到来,而旧的纪元早已逝去。故事里的人望不见故事外,故事外的人触摸不了故事里。既无开始,也无结束,但这确实也是一个开始……
  • 辰光微浅

    辰光微浅

    先不要看白念辰:“是你把我忘了啊”她本是神界界主,误落凡尘。与他相恋,怎料他失去记忆。视她为仇人。再来一次,只愿守护他一生安好。他,冰星辰。要守护这天下唯一的冰灵,毁了火灵。与她为敌。最终却是一场骗局,伤了自己心爱之人。
  • 恋是一见钟情爱是长相厮守

    恋是一见钟情爱是长相厮守

    有人说“结婚是爱情的坟墓”,你认为呢?作为“过来人”,笔者有话说……
  • 问君何能尔之岭南潮人传

    问君何能尔之岭南潮人传

    描写一个信奉多子多福的岭南地区小镇上,一个老父少母生育的五个孩子,老大陈晓尔如何从一个无知女孩长大成一个独立的女性并带领自己的兄弟姐妹共同成长的故事。陈晓尔从高中时代开始的感情穿插其中,到她结婚生子并抚养子女长大成人。
  • R.O.T.W

    R.O.T.W

    雷雨天千万千万不能玩电脑!16岁少女夏妍因在一个月黑风高的雷雨夜玩电脑,不幸被雷劈道,坑爹的“穿越”到自己正在玩的游戏中。“穿越”就算了,为什么还是一个恶魔呢?明明在游戏里是一个天使啊。但是……为什么这里的恶魔没有那么坏,而天使也没有那么好呢?
  • 雨后听露

    雨后听露

    青春里,你我都是岁月的鱼肉……青春里,你是我最后一抹光芒,永不褪去……我该如何做,你才能,看得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