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2)
本品内含主要有效成分为山楂(炒)、槟榔、枳实、枇杷叶(蜜炙)、瓜蒌、莱菔子(炒)、葶苈子(炒)、桔梗、连翘和蝉蜕等,具有清热理肺、消积止咳之功效,可用于小儿积食咳嗽,属痰热症所致咳嗽(以夜重),喉间痰鸣、口臭等。口服1岁以内的小儿一次5ml,1~2岁一次10ml,3~4岁一次15ml,5岁以上一次20ml,一日3次,5日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如病情加重应就医。
润肺止咳
26.养阴清肺丸
本品具有养阴润燥、清肺利咽之功效,可用于阴虚脾燥、咽喉干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口服大蜜丸每丸9g,一次1丸,一日2次。本品对痰湿壅盛、风寒咳嗽者不宜服用,糖尿病患者慎用。
清肺平喘
27.蛤蚧定喘丸
本品内含主要有效成分有:蛤蚧、麻黄、栝蒌、紫菀、麻黄、鳖甲、黄芩、麦冬、黄连、百合、苏子、石膏和甘草等,具有滋阴清肺、止咳定喘之功效,可用于肺肾两虚,阴虚肺热所致的虚劳久咳、老年哮喘、气短烦热、胸满郁闷、自汗盗汗。口服大蜜丸每丸9g,一次1丸,一日2次。脾胃虚寒者、儿童、孕妇慎用。
(七)开窍剂
28.清开灵颗粒 (颗粒、片、注射液)
本品内含主要有效成分为胆酸、水牛角、黄芩苷、珍珠粉、栀子、金银花及板蓝根等,具有清热解毒、镇惊开窍之功效,可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炎症及高热神昏、神志不清等。口服颗粒剂一次10g,一日2~3次;片剂每片0.5g,一次1或2片,一日3次;注射剂肌内注射一次2~4ml,一日2或3次;静脉滴注给药一日20~40ml,稀释于糖盐水中分次滴入。本品不适用于风寒感冒患者。
29.安宫牛黄丸
本品内含主要有效成分为天然牛黄或体内外培育牛黄、犀角、郁金、朱砂、黄连、人工麝香(麝香酮)、山栀、雄黄、黄芩、珍珠、冰片等,具有清热解毒、豁痰开窍之功效,可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者。口服蜜丸每丸3g,一次1丸,一日1次,小儿酌减,孕妇忌服,给药期间忌油腻厚味。本品含有朱砂、雄黄,不宜长期服用。
化痰开窍
30.苏合香丸
本品内含主要有效成分有白术、青木香、犀角、朱砂、河子、香附、白檀香、安息香、沉香、麝香、乳香、丁香、荜茇、龙脑、苏合香油等,具有温通开窍、辟秽化浊之功效,可用于卒中、中暑、痰厥昏迷、心胃气痛。口服蜜丸每丸6g,一次1丸,一日1或2次,孕妇禁用。
(八)固涩剂
补肾缩尿
31.缩泉丸(胶囊)
本品具有补肾滞尿之功效,可用于肾虚之小便频数,夜卧遗尿及小儿神经性尿频等。口服:水丸一次60~120粒,一日3次,饭前服;胶囊每粒0.3g,夜睡前服,3~6岁服2粒,7~9岁服3粒,10岁以上服4粒。风热感冒、前列腺病、青光眼患者忌服本品。(九)扶正剂
健脾益气
32.补中益气丸 (颗粒)
本品内含主要有效成分有黄芪(蜜炙)、党参、甘草(蜜炙)、升麻、柴胡、当归、白术(炒)及陈皮等,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可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口服(空腹或饭后)大蜜丸每丸9g,一次1丸,一日2或3次;小蜜丸一次9g, 一日2或3次;颗粒剂一次6g,一日2或3次。本品不宜用于恶寒发热表证者,暴饮暴食、脘腹胀满实证者,不宜与感冒药类同时服用,高血压患者慎服。
33.参苓白术散 (丸、颗粒)
本品内含主要有效成分有人参、山药、茯苓、白术(炒)、白扁豆、莲子、砂仁、桔梗、薏苡仁和甘草等,具有补脾胃、益肺气之功效,可用于脾胃虚热、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等。口服散剂一次6g,一日2或3次;丸剂水丸一次6g,一日3次;颗粒剂一次6~9g,一日2或3次。服药期间应忌生冷、油腻类食物。
健脾和胃
34.香砂六君丸
本品内含主要有效成分有人参(党参)、白术、陈皮、半夏、砂仁、茯苓、木香、生姜和甘草等,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止痛之功效,可用于脾胃气虚、湿阻痰聚、气滞胃逆所引起的胃脘痛、呕吐、消化不良、嗳气食少、头晕肢乏、面色萎黄、口淡多痰、时吐清水或大便溏泄,对于妊娠恶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也有较好疗效。口服水丸一次6~9g,一日2或3次。本品不适用于急性胃炎及其所致的恶心、呕吐等,也不宜用于口干、舌少津、大便干燥者,孕妇忌服,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
健脾养血
35.归脾丸(合剂)
本品内含主要有效成分为党参、茯苓、黄芪、远志、白术、酸枣仁、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及甘草等,具有益气健脾、养血安神之功效,可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晕、肢倦乏力、崩漏便血、食欲缺乏,并对因放射性损害引起的气血两虚之症有效。口服大蜜丸用温开水或生姜汤送服,一次1丸,一日3次;合剂一次10~20ml,一日3次,服时摇匀。患感冒者忌服。
滋阴补肾
36.六味地黄丸
本品内含主要有效成分有熟地黄、山萸肉、淮山药、丹皮、茯苓及泽泻等,具有滋补肝肾之功效,可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等。口服大蜜丸每丸9g,一次1丸,一日2次;水丸一次5g,一日2次。患有感冒及实热证者忌服,服药期间忌食辛辣食物。
滋阴降火
37.知柏地黄丸
本品适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等。口服大蜜丸每丸9g,一次1丸,一日2次,空腹或饭前用温开水或淡盐水送服。本品不适用于虚寒性病证患者,也不宜与感冒类药同时服用,孕妇慎服。
滋肾养肝
38.杞菊地黄丸 (胶囊、片)
本品内含主要有效成分有枸杞子、山药、熟地黄、茯苓、牡丹皮、山茱萸、泽泻及菊花等,具有滋肾养肝之功效,可用于肝肾阴亏的眩晕、耳鸣、目涩畏光、视物昏花、迎风流泪等。口服大蜜丸每丸9g,一次1丸,一日2次;胶囊剂每粒3g,一次5或6粒,一日3次;片剂每片0.25g,一次3或4片,一日3次。脾胃虚寒、大便稀溏者慎用。
温补肾阳
39.金匮肾气丸 (片)
本品内含主要有效成分有干地黄、山药、山萸肉、泽泻、附子、茯苓及肉桂等,具有温肾补阳之功效,可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或夜尿多、畏寒肢冷等。口服大蜜丸每丸6g,一次1丸,一日2次;水蜜丸小丸每40丸3g,一次9g,一日2次;片剂每片0.27g,一次4片,一日2次。孕妇忌服,如遇舌红苔少、咽干口燥,属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者忌服。
40.四神丸 (片)
本品具有温肾暖脾、涩肠止泻之功效,适用于命门火衰、脾肾虚寒、五更泻或便溏腹痛、腰酸肢冷等。口服水丸,一次9g,一日1或2次;片剂每片0.6g,一次4片,一日2次。实热泄泻、腹痛者禁用,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类食物。益气养阴
41.消渴丸
本品内含主要有效成分有黄芪、生地、花粉和格列本脲(优降糖)等,具有益气养阴、生津止渴之功效,适用于气阴两虚型消渴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症见多饮、多尿、多食易饥、消瘦、体倦乏力、气短懒言等。口服一次5~10丸,一日2或3次。服用本品时禁加服磺酸脲类抗糖尿病药,肝肾功能不全及患有感染性疾病者禁用。本品与长效磺胺、四环素、氯霉素、保泰松及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合用,可增强降血糖作用。用药期间宜定期测定血糖和肝肾功能、血象等。
益气复脉
42.参麦注射液
本品内含主要有效成分为红参和麦冬,具有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之功效,适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之休克、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粒细胞减少症等。本品与化疗药合用时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并能减少其所引起的不良反应。肌内注射一次2~4ml;静脉滴注一次20~100ml。不良反应有过敏性休克、皮疹、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禁与抗生素类药物合用,用药开始后30min应密切观察患者,如有异常反应,立即停药。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者慎用。
43.生脉饮 (颗粒、胶囊、注射液)
本品内含主要有效成分有人参、麦冬及五味子等,具有益气复脉、养阴生津之功效,可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脉微自汗等。口服液一次10ml,一日3次;颗粒剂一次4~8g,一日3次。
(十)安神剂
养心安神
44.天王补心丸 (片)
本品内含主要有效成分有生地黄、当归、五味子、柏子仁、麦冬、天冬、朱砂、酸枣仁、玄参、党参、茯苓、远志、桔梗、丹参、石菖蒲和甘草等,具有滋阴养心、安神之功效,可用于心阴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大便干燥等。口服大蜜丸每丸9g,一次1丸,一日2次;片剂每片0.5g,一次4~6片,一日2次。本品内含朱砂,不宜长期服用,如服用超过1周,应检查血液中的汞离子浓度及肝功能,以确保用药安全。
(十一)止血剂
凉血止血
45.槐角丸
本品内含主要有效成分为槐角及大黄等,具有凉血止血、泻热通便之功效,适用于肠风便血、痔疮肿痛、大便燥结等。口服大蜜丸每丸9g,一次1丸,一日2次。孕妇忌用,忌食辛辣食物。
散瘀止血
46.三七胶囊 (片)
本品内含主要有效成分为三七,具有止血散瘀、消肿止痛之功效,可用于吐血、外伤出血、跌打瘀血、痈肿疼痛以及咯血、衄血、便血、崩漏等。口服胶囊剂,每粒0.3g,一次3~5粒,一日1或2次;片剂每片0.53g,一次2或3片或3~5片,一日1或2次。孕妇忌服。
(十二)祛瘀剂
47.血栓通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 (冻干)
本品内含主要有效成分是田七和人参等,具有活血化瘀、通脉活络之功效,适用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眼前房出血、青光眼、脑血管病后遗症的治疗,并可改善血循环。肌内注射一次2~4ml,一日1或2次;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一次2~6ml,用糖盐注射液稀释后注(滴)入。本品每毫升内含人参总皂苷0.05g。
48.血塞通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 (冻干)
本品内含主要有效成分为三七总苷,具有活血祛瘀、通脉活络之功效,适用于脑栓塞、脑血栓、短暂脑缺血发作、脑出血后遗症、视网膜血管阻塞及面肌抽搐等。肌内注射一次100mg(2ml),一日1或2次;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一日1次,200mg(2ml×2),用适量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注(滴)入。本品一般无不良反应,个别患者可出现咽干、头晕或心慌,停药后均可恢复正常。
49.丹参注射液
本品内含主要有效成分为丹参,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可用于心痛、心悸、胸闷、乏力,以及轻度瘀血型冠心病、胸闷、心绞痛等。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一次4ml,用适量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滴入。
益气活血
50.麝香保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