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忧是内心的死结
烦恼是自找的
其实人的烦恼都是自己给自己的,只要你的内心没有烦恼,那你就不会有烦恼了。
一个烦恼少年四处寻找解脱烦恼之法。
这一天,他来到一个山脚下。只见一片绿草丛中,一位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悠扬横笛,逍遥自在。
烦恼少年很奇怪他为什么那样高兴,于是,便走上前去询问:“你能教给我解脱烦恼的方法吗?”
“解脱烦恼?嘻嘻!你学我吧,骑在牛背上,笛子一吹,那就什么烦恼也没有了”。牧童说。
烦恼少年试了一下,没什么改变,他还是不快乐。
于是他又继续寻找。走啊走啊,不觉来到一条河边。岸上垂柳成荫,一位老翁坐在柳荫下,手持一根钓竿,正在垂钓。他神情怡然,自得其乐。
烦恼少年又走上前问老翁:“请问老翁,您能赐我解脱烦恼的方法吗?”老翁看了一眼面前忧郁的少年,慢声慢气地说:“来吧,孩子,跟我一起钓鱼,保管你没有烦恼。
烦恼少年试了试,不灵。于是,他又继续寻找。
不久,他路遇两位在路边石板上安然下棋的老人。烦恼少年又走上去寻求解脱之法。
“喔,可怜的孩子,你继续向前走吧,前面有一座山,山上有一个‘灵台’洞,洞内有一位老人,他会教给你解脱之法的。”老人一边说,一边下着棋。
烦恼少年谢过下棋老者,继续向前走。
到了灵台洞,果然见一长髯老者独坐其中。烦恼少年长揖一礼,向老人说明来意。
“这么说你是来寻求解脱的?”
“对对对!恳请前辈不吝赐教,指点迷津。”烦恼少年说。
老人答道:“请回答我的提问。”
“有谁捆住你了么?”老人问。
“没有。”烦恼少年先是愕然,而后回答。
“既然没有人捆住你,又谈何解脱呢?”老人说完,摸着长髯,大笑而去。
烦恼少年愣了一下,想了想,有些明白了:是啊!并没有任何人捆住了我,我又何须寻找解脱之法呢?我这不是自寻烦恼,自己捆住自己了吗?
少年正欲转身离去,忽然面前成了一片汪洋,一叶小舟在他面前荡漾。少年急忙上了小船,可是船上只有双浆,没有渡工。
“谁来渡我?”少年茫然四顾,大声呼喊着。
“请君自渡!”老人在水面上一闪,飘然而去。
少年拿起双浆,轻轻一划,面前顿时变成了一片平原,一条大道近在眼前,少年踏上大路,欢笑而去。
是啊,其实人的烦恼都是自己给自己的,只要你的内心没有烦恼,那你就不会有烦恼了。
给心灵做一次大扫除
人内在的情绪是导致人痛苦的主要因素。
很多人觉得,自己并不喜欢生气,别人才是使自己生气的原因。这样想的人,很容易憎恨他人,埋怨他人,从而产生一种不好的想法——要让别人对自己的痛苦负责。
但,他人真的是造成你生气的原因吗?你痛苦,是因为你的心里藏着愤怒。你可以和别人互换一下位置,当别人处于你的境况之下时,他们会和你一样的生气吗?很可能别人根本就不会生气,或者不会生那么大的气。这是为什么呢?你想过原因吗?为什么有的人总是那么冷静呢?
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隐藏着愤怒,但懂得照顾好自己的愤怒的人,和那些不懂得照顾自己的愤怒的人,在同样一件不愉快的事情面前,会有不同的表现,前者的生气程度会比后者浅得多。
一个从不讲修养的人,他心里隐藏的“恶”比“善”强大,所以,我们才要强调“修行”的重要性。
而修行不能只停留在表层,实际上,修行是一件艰难的事,是一件与人的内心活动息息相关的事。人们需要不断培养自己的正念力量,才能尽快发现:人内在的情绪是导致人痛苦的主要因素。只有当一个人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才会把痛苦的矛头对准自己,而不是别人;他也才会知道,他人所做的一切,并不是使自己痛苦的主要因素。
这样的认识,可以说是一种很深刻的洞察,需要花费很多精力,然而一旦你有了这样的洞察,就会得到不可思议的回报——心灵的解脱。在你获得解脱之后,你会感到很舒畅,很多以前会让你痛苦的事情,都不再会使你痛苦。这时候,你就应该走出自己的世界,去帮助更多需要解脱的人。
人们在面对自己的痛苦时,往往会措手无策,他们所能想到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痛苦转移到他人身上。我们并不赞成这种做法,因为它不能够消除痛苦的根本。我们关心的是,怎样才能在原地把痛苦枪毙掉,而不是任由它继续产生不良作用。
有一对老年夫妇,他们只生了一个儿子,而这个孩子在二十岁时不幸得了绝症,医治无效死了。老夫妇悲痛欲绝。儿子火化后,老夫妇将骨灰保存在银瓶里,供在桌子上,每到初一、十五,都在桌上摆满各种瓜果和佳肴来祭奠,并且痛哭哀号,希望自己的儿子显灵。
这种状况持续了很久,而且,夫妇俩由于悲伤至极,甚至没有心思过正常的生活。亲戚朋友来看望他们,也必须说一些虚假的话,诸如“你们的孩子肯定会显灵的”,否则,夫妇俩就会很不高兴,不愿意和他说话。如果有人好心劝告他们,不要这样极端,人死是不能复生的,夫妇俩就很生气,然后很不客气地把来客请走。老夫妇的极端情绪愈演愈烈,后来已经发展到不能容忍别人在他们面前表现得快乐了。
这对夫妇有一个侄子,年龄和他们的孩子差不多,这个年轻人和自己的表兄相处得很融洽,表兄的去世也使他很难过,但使他更难过的是看到表兄的父母执迷不悟,深深陷入了痛苦的深渊中不能自拔。他必须想个办法开导他们。
这一天,他来到了老夫妇家,一进门就表现得很悲伤,他说他心爱的狗死了,他的怀里确实抱着一只死狗。夫妇俩见状,又勾起了对儿子的思念,忍不住掉下眼泪来。年轻人把狗放在地上,从口袋里拿出一块肉,往死狗的嘴里塞,塞进去又掉出来,但他还是不停地塞。夫妇俩看到他这样做,就说:“孩子,你可真傻呀,狗已经死了,又怎么可能吃你喂给它的东西呢?”年轻人看看他们,淡淡地说:“那你们不也每天都给我表兄留着饭菜吗?”这时,夫妇俩顿时醒悟了,回想在过去的时间里,他们不知道让多少亲戚和朋友难堪、难过,这实在是让他们很内疚啊。
只要是一个正常人,都会希望自己所爱的人是幸福而安康的,尤其是不要受到自己的伤害。但事与愿违,由于人的情绪难以控制,虽然人们不希望伤害身边人,却总是会在情绪失控的时候,做出一些伤害身边人的事情来,因为,快乐、愤怒、痛苦——这些都不完全是某一个人自己的东西,很大程度上,这些情绪和状态都会进入他人的世界。如何适当地对待自己的痛苦,也就因此而变得重要了。
如果把人的心灵比喻成一座房屋,那么,每一个人最终都会回到自己的房屋里。假如,你因为怕麻烦而不清理自己的屋子,那么,也许,在很短的一段时间里,你确实免去了一些麻烦,但最终当你回到自己的屋子时,屋里的脏乱会使你不舒服,甚至烦躁不堪。这只能怪你自己,如果你不想继续难受下去,你就必须立刻动手,给你的房子做一次大扫除。
房子的格局你是清楚的,清洁工具你也是熟悉的,打扫这间屋子对你而言并不困难,只要你肯做,用不了多长时间,你就能够完成一次初步的大扫除。之所以说是初步的,原因在于,你还没有美化你的屋子——这需要更长的时间,也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而且,由于你已经很久不打扫,想要一步到位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你坚持定期打扫你的屋子,直到你完成每一个角落的清扫工作。随后就可以考虑美化房屋了。
当你做完了这一切,你会发现自己的心情明亮了很多,不仅你自己从这种清扫中获得了愉快,你身边的人也同样会感到愉快,你的行为会因为心灵的明亮而变得美好,变得友善。
心是善恶之源。当你的心能够正确地区分善和恶的时候,你才能保证自己的行为是明智的。也只有这个时候,你才能回到自己的内心,冷静地转化自己的悲愤,而不是把自己的痛苦外化。否则,你的行为不但不能平息自己的怒气,还有可能激化自己的悲愤。
烦忧是慢性毒药
忧愁是伤人的病菌。它会吞噬你的优势,而留下像废品一样的垃圾。
生命的过程就如同一次旅行,如果把每一个阶段的“成败得失”全部都扛在肩上,那今后的路还怎么走?为你的“旧包袱”举行一场葬礼吧,将它埋葬,与过去说再见,跟往事干杯!这样,你将在今后的人生旅程中轻装上阵,生活得更加轻松,更加有质量。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过:“忧愁是伤人的病菌。它会吞噬你的优势,而留下像废品一样的垃圾。”一个把大量精力耗费在无谓的烦恼上的人,他是不能尽量发挥自己固有能力的。世界上能够摧残人的活力、阻碍人的志向、减低人的能力的东西,莫过于烦忧这一毒素。
有一个叫乔治·布朗的人,虽然他每年都有上百万的收入,但是,他却常常情绪不稳,因为他总是提防着周围的人,包括自己的助手和家人,于是心里就产生许多莫名其妙的忧愁,他十分痛苦。
一天,他的一位好朋友临行前,真诚地对他说:“乔治,相信比怀疑更让人心绪安宁。”乔治被朋友的真诚深深地打动了,于是,他这样做了,从相信这位朋友开始,他发现自己的忧愁每天都在减少。
没有人能估算得清,忧愁到底造成了人类多少的灾祸和损失。它使天才变得平庸;使一个人归于失败;使人的希望破灭。在这方面它比任何因素都要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