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当作骗子是有过的,因为我们刚好可能是中国最早做因特网的。1995年中国还没有连通因特网,我们已经开始成立一家公司做了,人家觉得你在讲述一个永远不存在的东西,而且我自己学的不是计算机,我对计算机几乎是不懂的,所以一个不懂计算机的人告诉别人有着这么一个神秘的网络,那简直是我疯了,他们也听晕了。那时候有些人认为我是个骗子,可能骗的东西也不一样。”
背负骗子的名声,马云装作不在乎,他认为只要是自己坚持的事情,不管碰到什么样的阻碍,不管遇见什么样的嘲讽,都没有关系,只要梦还在,只要不停歇,总有成功的一天。因此,被人骂做傻子也好,被人称作疯子也罢,马云无所谓,他坚持着,努力着。
“从第一天开始做因特网,我们被人家当做是骗子,到后来当疯子,到今天别人把我们当狂人,我已经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了。在这个社会中,你是不是真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这个很重要。”走到今天,马云能坦然地如是说。
对于一个创业者而言,马云身上的这种傻气值得我们学习与深究。傻气,并不代表智力低下,也不代表莽撞冲动,它所包含的是一种不惧困难的精神推动力——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和阻碍,都愿意相信自己会成功;它所涵盖的是一种不怕失误的傻瓜逻辑,善于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即使还没看清楚方向也敢于去行动。
“刚开始做Internet,能不能成功我也没信心。只是,我觉得做一件事,无论失败与成功,总要试一试,闯一闯,不行你还可以调头,但是你如果不做,总走老路子,就永远不可能有新的发展。”事后回忆起自己的创业之路,海博生活,马云的这番话,对自己的傻气作了做好的诠释。
诚信——融化质疑的坚冰
2万元起家,三个人打拼,马云的创业规模小得可怜。
赚钱从看不见的地方开始,马云的商业信誉低得可怜。
但这毫不妨碍马云的创业热情,他凭着三寸不烂口舌,开始营销自己的“homepage”计划,开始打造自己的因特网王国。但是,受中国因特网发展的局限,马云卖的产品竟然在国内无法浏览。这,成为马云创业路上最大的障碍。
那个时候,马云拥有什么?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有马云的人品和积攒了多年的人脉关系。
靠着诚信的口碑和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义气,马云吸引了大批人才加盟,为自己的海博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也正是凭借良好的信誉,马云最终俘获了客户的信任,他的生意越做越好,两年之后,他的“中国黄页”开创了许多个第一——中国第一笔网上成交的贸易业务、中国第一个网上体育俱乐部、中国第一个上网的电视台……
4.突破成功,不做井底之蛙
中国黄页上线后,马云开辟了因特网的新世界。
觉得自己眼光或许太过狭窄,考虑到自己一点技术都不懂,马云决定拜访网络界的新兴偶像,被称为“中国信息行业的开拓者”的张树新,从她那里取点经。
带着营销总监何一兵,马云来到了北京。但是,非常不凑巧,张树新非常忙,她只给马云留了三十分钟的见面时间。
从赫赫有名的瀛海威出来后,马云站在还很荒芜的中关村,回头看了一眼竖在地上的那块著名的牌子——“中国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沉吟片刻,马云转身对何一兵说道:“如果因特网有人死的话,张树新一定比我死得更早。第一、她的观念我听不懂;第二、我做的是企业上网,她做的是老百姓上网。”
从张树新身上,马云并没有发现自己想要的东西。他决定用自己的勇气和眼光,开拓新的市场。于是,他开始了大规模的营销“因特网”的活动,开始在全国27个城市实施“空中轰炸”。他就像个疯子一样,逢人就讲因特网,看见客户就聊,看见记者就侃,他只有一个目标:凡是知道因特网的人,就必须知道马云的因特网公司。
1995年7月,中国黄页接了一个政府项目——为浙江省外宣办做一个网站,在网上宣传浙江的经济和文化,并为这个项目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金鸽工程”。非常有战略眼光的马云意识到了这个项目的广告性,他邀请了《钱江晚报》的记者文敏、周丹,向他们详细介绍了这个项目的重大意义。经马云和两位记者的精心策划,最终决定以“中国最早的政府上网工程”为亮点进行大篇幅的报导,并免费为马云打广告:“为金鸽工程下一步的技术问题,总经理马云已飞赴美国……”就这样,在国人都还不知道因特网为何物的时候,马云已经成为因特网的开路先锋,大刀阔斧地一路前行……
在杭州城一夜成名后,马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更加宏大的目标——将“马云”和马云的公司领入全国人民的视线中。
1995年12月,马云再次来到北京,经多方引荐,认识了一个看似无足轻重的人物——《北京青年报》的一名司机。马云很有眼光,看准了司机的能量,他将自己带来的稿件和500元钱同时递给司机,说道:“不管什么媒体,发了就算你的。”司机还真是没有辜负马云的重望,竟然将这份稿件发在了5个媒体上,其中还有一篇发在了《中国贸易报》头版。
经过调查,马云发现早在两个月前(1995年10月20日),《中国贸易报》已成为中国第一个上网的媒体。灵敏的马云立刻意识到,《中国贸易报》的编辑有眼光,触觉非常灵敏。他立刻通过各种关系找到了该报的副总编孙燕君,两人相见恨晚,谈了两天两夜后,孙燕君说:“马云,我支持你。”
孙燕君说到做到,1996年1月,孙燕君亲自邀请了北京各大媒体的编辑记者,共30多人聚集在北京长安俱乐部,准备倾心听马云讲述“先进”的因特网。马云摩拳擦掌,决定好好的在媒体面前露露脸。北京的网速太慢,于是马云就将要讲的内容全部拷贝到硬盘上;俱乐部里没有计算机,马云一大早就将自己从杭州带过来的两台486计算机安装好。一切准备就绪后,马云信心百倍地迎接各大媒体的记者。宣讲开始后,马云站在宣讲台上侃侃而谈,忘了时间,忘了紧张,洋洋洒洒地讲了两个小时,什么是因特网,网络有什么好处……
第二天,马云还没有来得及买报纸,就有朋友电话告知他,说上面发文下来,要求民间暂时不要宣传因特网,所以非常遗憾,昨天的宣讲会暂不能宣传。但是,事情并不是没有挽救的余地,“马云,你如果能够说服《人民日报》上网的话,我们就可以报导了。”
马云是个不服输的人,也是个分不清困难程度的人。听到这番话后,马云立下目标:“好,说服《人民日报》上网。”历经艰辛,马云曲折地通过一个朋友结识了《人民日报》的一个行政人员,带着满腔热情,马云开始和他长谈。谈得正酣,一个人走过来打断他们,问道:“你们在聊什么?”马云头也不抬地说:“在聊因特网。”这个人饶有兴趣地坐了下来,和马云开始聊了起来。马云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个人竟然是《人民日报》发展局的局长谷家旺。聊完之后,谷家旺说:“马云,你应该给《人民日报》处级以上干部讲一次Internet。”
马云很荣幸,给《人民日报》讲了两次Internet。水到渠成的,马云给他们灌输了Internet先进理念后,开始为《人民日报》上网的框架提供建议。就这样,马云再一次成功,双方合作的非常愉快,《人民日报》不仅把他来回杭州和北京的车票钱报销了,还支付了他的日常开支。
就这样,随着媒体的争相报导,马云的名气越来越大,中国黄页的业务也越做越好,好的连杭州电信都开始虎视眈眈地想要分得一杯羹。杭州电信紧跟市场,也作了一个中国黄页,域名为:chinesepage.com(马云的中国黄页的地址为:http://chinapages.com),他们希望能通过这种混淆视听的办法来分食马云所占有的市场份额。1996年3月,深谙商场恶性竞争之害的马云决定和杭州电信合并,中国黄页作价60万元,杭州电信斥资140万,中国黄页仅占30%的股份。这种纯利益的合作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不愉快的,没过多久,马云与杭州电信就不欢而散,1997年初,在接到外经贸部成立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EDI)的邀请后,马云毅然将自己在中国黄页21%的私人股份以每股2、3毛钱的价格贱卖给公司,收回了10多万元,而当时中国黄页账上还有107万现金,40多万应收款……
创业需要不计成本的付出
认识马云的人都知道,这家伙工作起来,非常疯狂,而且这种疯狂是不计成本的,即使明知未来或许坎坷,即使明了付出或许没有回报,他也在所不惜,抱着满腔热情倾力付出。
中国黄页运作之初,马云还属一介平民,没有人关注,没有人追捧。那时候的他,经常和那些与他一样疯狂的朋友们出入杭州的大小排文件,像邪教组织一样在街头布道,拉住行人不管爱听不爱听,不管愿听不愿听,唾沫星横飞,天马行空地开始讲因特网,直讲到对方似懂非懂的落荒而逃。那时候的他,完全没有一个成熟男人该有的稳重和从容,也完全没有江浙人的安静和含蓄,他的疯狂让很多人难以理解,他描绘的世界令人难以相信,“这是个疯子”,很多人心里这样想到。
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并不理想的工作环境下,马云凭借其巨大的工作热情,疯狂的工作方式,力所能及地将自己对因特网的热爱播散在杭州城的大小角落,历时一年,海博网络从最初的2万元发展到700万的营业额,事实证明,马云不计成本的付出获得了不可预想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