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性的是,虽然说是网络大会,西湖论剑,这些掌门人们还真拿自己当大侠了,他们一致认为,现在的网络,其实就是一个江湖,活络在网络上的人们,其实就是江湖中的一个个草民或者侠客。五个掌门人一发而不可收拾,他们将新经济下的虚拟网络世界与传统经济时代的虚拟武侠世界放在一起细细比较,在现代与传统,虚拟与现实间,探寻着因特网与传统经济最佳的契合点。
虽然金庸笑呵呵地说自己不懂网络,但非常有意思的是,五位“网侠”中,竟然有四位是看着金庸的小说长大的“调皮孩子”他们和许多的网友一样,将金庸当成了陪伴他们成长、为他们指引善恶的良师益友。
五大掌门人嘻嘻哈哈地谈论着武侠、秘籍、大侠,但其实都在不经意间透露出对网络创业及发展的担忧,他们认为,因特网的冬天虽然是短暂的,但要熬过这段寒冬,却需要坚韧的精神,坚强的意志,以及与现实相匹配的伦理道德标准和游戏规则。
有幽默,有严肃,有快乐,有忧愁,网侠大会开得异常顺利,经过激烈的讨论,他们一致认为,冬天必将过去,暖春必将来临。
“给我们时间,阿里巴巴才刚一岁。一个好的网站和好的公司挣钱是需要时间的。我觉得现在外界普遍对网络的发展不看好。雅虎从创立到真正的挣钱需要四年到五年。而中国大部分的网民、大部分的企业、大部分的使用者都对家庭、对计算机网络不是很熟悉,要一下子赚很多钱,是不现实的。一个正宗的门派如少林寺成立不是靠一年两年,而是靠几百年几千年的历史打下来的。”
马云对因特网的未来,报有十二分的信息,困难只是暂时的,寒冬也终将过去,马云带着特有的自信的微笑,看着因特网的未来。
大会热热闹闹地结束了,在结束之前,马云大胆地表白:“有人问我,这次活动要达到什么结果?我认为我们五个人能坐在一起,开诚布公地与公众交流我们这几个月来的思考,给网络产业的增加信心,就是最大的成功。”
马云的目的达到了,在召开“西湖论剑”的时候,数以千计的网民从全国各地来到杭州,涌进杭州香格里拉饭店,争相成为“西湖论剑”的座上客,甚至有很多来自国内外的上百家媒体围着五大掌门人,期望能从他们口中得到一手的数据。一场“西湖论剑”,吸引了网民、媒体、政府甚至同行们的眼球,这在因特网上,尚属第一次。
欲望是魔鬼
2000年,马云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惊喜——孙正义的2000万美元到帐;中国因特网大赛组织委员会将阿里巴巴评为商务类优秀网站;2000年6月,阿里巴巴又获因特网周刊授予的2000年度中国百家优秀网站;同月,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将阿里巴巴选为全球200家最佳B2B站点之一。马云陷入无可名状的兴奋状态,他觉得自己离“跨国”公司只有一步之遥,在欲望的驱使下,马云开始疯狂扩张和不计后果的断腕之举。
为了尽快完成海外扩张之路,马云花大手笔在硅谷、香港、西欧招兵买马,在极短的时间内,建立了英语网站、韩语网站,并决定在2000年之内,进军日本,开通日语网站。阿里巴巴以惊人的速度成长着:全世界已经有196个国家的26万家企业成为阿里巴巴的注册会员,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以每天2000家的速度增长着。在这些会员企业中,中国、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各个国家占有较大的比例,他们在网络上忙的不亦乐乎。那个时候,马云完全沉浸在开拓与快速发展的快乐中,完全无视了“飓风”来临前的种种征兆。
“设计盈利模式——吸引风险投资——海外上市”,这是90%的中国因特网公司的惯常手段。1999年,炙手可热的B to B电子商务,成为了众多因特网公司揽钱的利器,在全盛时期,有30家因特网上市公司……
“到10月份(或年底),国内80-90%的网站要倒闭。”2000年初,各大媒体争相引用这一空穴来风的论断……
2000年3月10日,Nasdaq指数开始下跌,首破5000点,随后,Nasdaq泡沫开始破灭,股市一发而不可收拾……
2000年4月14日,Nasdaq股市重挫9.67%,创下1971年开市来的最大单日跌幅纪录,朗讯、诺基亚、北电网络(Nortel)等高科技企业相继发布营收不如预期的警告,接着网络光纤类股票开始大跌,.com公司开始纷纷倒闭,美国企业10年来首次缩减信息科技产品的支出……
科技产品销量递减,升阳、英特尔、思科的库存压力骤然上升,摩托罗拉、英特尔、思科、亚马逊相继发布裁员通告……
马云依然没有回过神来,他还沉浸在2000年7月10日,《福布斯》那期杂志中,自己是封面人物的殊荣之中。“我们认为这家网站有巨大的潜力。它虽然注册在香港,但是有来自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成千上万的商人在这里买卖各种商品,像印度产的活塞,荷兰的猪腰。这是个非常好的市场,潜力很大。”马云认为《福布斯》描述的非常正确,自己的策略现在正在影响世界,现在是市场波动的时期,马云认为自己要坚持下去。
2000年5月,因特网在持续了一段时间的挣扎后,彻底进入了不期的寒冬,所有的投资者几乎都停止了再向因特网注资。因特网这个美丽的泡沫,瞬间就破灭了,只留下一个个“美好”的回忆。
很多人将这个泡沫的破灭归结于Nasdaq(纳斯达克)和道琼斯指数的骤然下跌,而有更多的人指责因特网公司,认为Nasdaq(纳斯达克)和道琼斯指数的下跌都是因特网的过错。
无论纷争最终是什么结局,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因特网吸钱的功能彻底丧失,因特网的泡沫繁荣正式结束。
更严峻的是,马云的草率,使阿里巴巴陷入了一个政策性偏差的境地。当初为了笼络世界顶尖的IT人才,马云将阿里巴巴的英文网站的服务器放在了硅谷,但令他没有料到的是,阿里巴巴需要的大量的贸易人才需要从纽约、旧金山空降来硅谷上班,这样一来,阿里巴巴英文网站的费用支出奇高。“怎么可能从全世界请人到硅谷工作?那是傻瓜才做的事!”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因特网已经陷入一片风声鹤唳中,大量的因特网公司倒闭,大量的IT人才失业,处在风口浪尖上的阿里巴巴也没能稳住,在风雨飘摇中晃动。
这时候,马云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想到因特网的大势已去,马云断然决定:全球大裁员, B to C(回到中国)
带着扩张后的疲惫,带着所剩无几的“粮草”,马云第一次浅尝了失落的滋味,而经历了疯狂扩张与断然扼腕的起伏的阿里巴巴,更陷入了难以名状的痛苦中:员工萎靡不振,公司愁云笼罩,资金一去不复返……
本来是个怀揣2500美金的土财主,短短数月,就“挥霍”一空,面临随时倒闭的危险,马云倍感痛苦,如何向投资者交待?如何向信赖自己的中小企业上交待?
阿里巴巴的这次扩张,以惨败告终。其实,这场灾难如果没有马云的欲望做根基,很难“发展壮大”,抑或马云听从朋友们的劝告,采取保守进攻的策略,将欲望慢慢释放,或许,一切都是或许,阿里巴巴并不会经历这场灾难。
欲望是魔鬼,相信这一战后,马云后期的运作会谨慎许多。
5.阿里巴巴的整风运动
2000年,因特网的泡沫开始破灭,意识到不能再烧钱的马云,断然决定回到中国,回到杭州,这个过程,被马云称作:“Back to China”。但回到中国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员工们都在担心,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的阿里巴巴经历了这次的“浪费”后,还能支撑多久?带着这个疑问,员工们做事情都是垂头丧气的,阿里巴巴内部流窜着一股不安定的暗流。
公司在动荡,马云也在动摇,虽然有因特网的“西湖论剑”作指导,但马云独创的第四种模式却成为他目前的软肋。竭力抵抗,阿里巴巴摇摇摆摆走进了2001年。一次偶然的机遇,马云有幸与克林顿夫妇进行简短的交谈,就是这次简短的交谈,令马云豁然开朗。
马云问克林顿:“美国在军事、经济方面在全世界是一流的,美国的总统也是一流的,美国没有可以模仿的国家、可以模仿的总统,那么是什么在引导美国前进的方向?”克林顿简短地回答:“是使命感。”马云顿时茅塞顿开,中国的因特网公司大都在模仿美国的雅虎、亚马逊,走建立门户网站这条狭窄的小路,阿里巴巴走的是第四种模式,应该模仿谁?没有模仿的对象时,阿里巴巴应该怎么走?
这个困扰马云多时的问题,总算找到答案了——阿里巴巴要跟着“使命感”走。
“一百年以前通用电气生产电灯泡时,它们的使命是‘让天下亮起来’,生产的灯越亮越好;迪斯尼乐园创建时它们的使命是‘让天下的人开心起来’,他们做的都是开心的东西,我们提出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让我们彻底地改变。以前我们生产产品的观念是‘五年以后收钱,今天搞得复杂一点,以后再简单一些就可以收钱了’,这种想法很多企业都有。我们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只要客户越用越舒服,使用客户也越来越多。”
冷静下来的马云意识到,在这个困难的时期,阿里巴巴必须挺过去,因为中国的电子商务,中国的第四种网络模式,还等着马云去创造去挖掘,在这个关键的时期,公司必须稳下来,沉下来,静下来,取精去糟,将心态平和的人才挑出来,将心浮气躁的人才剔出去。
召开完西湖论剑后,在GE(通用电气)工作了16年的关明生选择在阿里巴巴最困难的时候加盟,成为阿里巴巴的首席运营官,这让马云觉得如虎添翼,元气大振。
在关明生的协助下,马云开始筹划实施自己谋划了很久却不敢贸然行动的三件大事:“延安整风运动”、“抗日军政大学”和“南泥湾开荒”。
在关明生的启迪下,马云认识到,公司首先要解决价值观和使命感的统一与认知问题,要统一思想,让阿里巴巴的员工觉得,公司的改革是必要的,公司的创新是可行的,公司的未来是光明的。展开“延安整风运动”的目的,就是要“用价值观来统一思想,通过统一思想来影响每一个人的行为,最后形成合力”。马云在阿里巴巴的根据地——杭州的西湖宾馆召开了“延安整风会议”。
会上,马云严肃地宣布,阿里巴巴进入高危阶段,每个人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马云告诉员工:“因特网业务是需要所有人齐心协力打出来的,没有人可以在因特网公司按部就班,因特网公司需要跨部门的配合,要靠团队力量。”同时,马云期望通过这次整风运动,统一公司的整个方向,统一整个管理层和员工的思想,确立阿里巴巴的团队模式、产品模型和经营模式。
马云在会议上,提出了两个问题:“到底谁是我们的客户,我们的客户到底需要什么产品。”他要求,阿里巴巴所有的员工,都必须对因特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电子商务有正确的认识,对商人有正确的认识。
阿里巴巴要确认自己的工作重心:“只听商人的,只听自己客户的,客户说不对,阿里巴巴就要立刻停下来。”基于这个重心,马云提出了阿里巴巴的三大目标:做80年持续发展的企业、成为世界十大网站、只要是商人都要用阿里巴巴!
马云强硬地提出:“要想在阿里巴巴做事,每天的工作就得围绕这三大目标进行。”“如果认为我们是疯子请你离开,如果你专等上市请你离开,我们要做80年的企业。”整风运动结束后,员工们果然都静下心来了,马云重新点燃了希望的火种,员工们看到了曙光。
接着,考虑到这个特殊的时期,军心容易动摇,人才容易流失,马云倡导建立自己的“军政大学”。此举一出,受到了员工们的热烈欢迎。马云耗资百万,开始筹建阿里巴巴自己的“军政大学”。建校后,在自己的干部队伍中挑选人才,接受专家的培训。
马云希望通过培训,建立一支有冲劲、有闯劲的正规军,能在飘摇的因特网中立稳自己的脚跟,能在恶劣的大环境中生存、打硬仗。“这两年我在培养员工,培训干部上花了大把的钱。有人问是公司先赚钱再培训还是先培训再赚钱?我们提出‘YES’理论,即要赚钱也要培训。”
马云决定,再苦再难都要培养一支自己的队伍,因为,阿里巴巴年轻的员工需要磨练,需要训练,需要提高。在马云看来,年轻,是阿里巴巴的希望,人才,是阿里巴巴的财富。“对阿里巴巴来说,最好的产品就是我们的人。”
“我们每天都在培训、学习,培训分三个层面:新进员工培训、干部培训、客户培训。我们成立了阿里巴巴学院,我们对客户进行培训,因为客户不成长,阿里巴巴不会成长,因为客户都完了,穷了,阿里巴巴也就完了。”
在培训的过程中,马云叮嘱自己的员工:“销售人员出去时不要盯着客户口袋里的五块钱,我们的责任是帮客户把口袋里的五块钱变成五十块钱以后,再从中拿出我们应得的五块钱。”
马云把挖掘客户需求的工作称作“南泥湾开荒”,即阿里巴巴的员工都必须懂得如何面对客户,如何建立与客户相处的健康理念,如何与客户展开业务交谈。对阿里巴巴来说,客户的需求就是宝藏,员工只有挖掘了客户的需求,帮助客户成功,才能找到财富之门洞开的咒语。
“帮助客户成功是销售人员的使命。我们今年继签率非常高,70%-80%,因为老客户都成功了。以前我们有的客户不懂贸易,我们就对这些用户进行强制性培训。所以今年用我们的服务,就要接受我们的培训,我们再忙也要给客户进行免费的培训。否则,就算你帮客户赚了钱,他有钱了,但也不会成长。”
“延安整风运动”、“抗日军政大学”和“南泥湾开荒”,令曾经陷入劫难中的阿里巴巴得以顺利逃脱,马云对于自己的果断勇敢颇为得意:“那个时候,三大门户网站都已经上市,正是因特网的巅峰时期。我们没有这么做,没有更多的理由,就是觉得,没有经济基础,没有东西上市,只凭一个概念,总是有点悬。另外,当时全国人民都在做因特网,大家都在拼命烧钱——当大家都做一个事情的时候,我总觉得就应该停一停了。我们的策略就是让自己活着,活着度过那个可怕的冬天。”
整风、办学,开荒,马云明白,在这个正确的大方针的指引下,阿里巴巴一定能够顺利地度过这个不期的寒冬,迎来因特网的全盛时期……
价值观与使命感是公司的灵魂所在
关明生来到阿里巴巴后,走进马云的办公室,问他:“阿里巴巴有价值观没有?”
马云说:“有啊!”
“那你写下来没有?”
马云眼珠转了转,说:“没有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