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通过演讲来推销自己的图谋,马云从来不加以掩饰,他认为这不是一种蓄谋,而是一种面对困难的本能反应。“在创业前,创业者所做的选择一定是依靠本能。如果需要靠理智、数据来证明,那你就不是个创业者。”阿里巴巴是马云五年创业后的心血集结,有着不断完善的管理体系,容纳了更多的国外和全球化经营理念,但是,马云认为,在重要决策面前,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依然是本能。“60%是靠本能,40%是靠理智和资料分析。”
依靠本能推销自己的结果,是马云“高姿态”地融到了500万美元的资金。这对从来都是花自己钱的马云来说,对过惯了苦日子的阿里巴巴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的开始,马云推销自己的路才刚刚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
要有正确的金钱观
在很多投资商眼中,马云是个彻头彻尾的异类。见过一夜暴富不习惯的的,却从来没有见过“害怕管钱”的。在马云融资之初,不乏愿意给马云投资的商人,甚至有很多风险投资商试图取悦马云来获得投资机会,但马云却毫不留情的拒绝了这些“美意”。“很多人犯错误不是因为没有钱,而是因为有太多的钱,不知道应该干什么。网络公司这两年就是因为钱太多了,他们必须把这些钱花出去,投资者也在发疯,大家都这么做。”马云却不随大流,就在人人被金钱冲昏了头脑,扩张兼并的时候,马云却对钱保持着异常清醒地认识。
马云对金钱的这种观念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的身边不乏住着父母买的豪宅、开着父母买的跑车的人,他们不是整日浑浑噩噩,就是花钱如流水,在他们看来,金钱是种伸手可得的东西。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里,他们丧失了战斗的本领,退化了生存的能力。结果,当自己长大需要独立的时候,却发现世界处处险恶,才发现过去的日子里自己从来没有创造过价值,当原来的积蓄所剩寥寥甚至负债累累后,才明白自己原来对金钱的认识是如此浅薄。
“我用不了那么多钱!”这几乎成了马云的口头禅。面对别人递过来的无劳而获的金钱时,我们也应该有说“No”的勇气。
2.阿里巴巴娶二房
1999年9月,马云在为自己的阿里巴巴找“新媳妇”的时候,曾接到摩根·斯塔利亚州公司一位印度籍的资深分析师——古塔的一个电话,对方询问了阿里巴巴的近况和融资的情况后,委婉地问道:“我们有没有机会投资你们?”
马云在电话里干脆地说:“我已经订婚了,我不能再另外找个对象,但是我们可以保持一定的朋友关系。”古塔没有做过多地表示,就挂断了电话。一个月后,不甘心的古塔给马云发了一封电子邮件,邮件中写道:“有个人想和你秘密见个面,这个人对你一定有用。”古塔信心笃定的话勾起了马云的好奇心,这是一位何方神圣?
1999年10月30日,与高盛、富达(Fidelity Capital)、新加坡的政府科技发展基金以及瑞典银瑞达公司(Invest AB)“结为连理”后,马云身心轻松,心情大好,他决定去北京的富华大厦,会一会这位神秘的人物。10月31日一大早,马云一身便装,以一种极其闲散、休闲的心情登上飞机,前往北京。
到了富华大厦,当秘书推开气势恢宏的办公室大门,见到了黑压压一屋子的人后,马云有点生气,心想:说好了是秘密会谈的,却叫了这么多人来。当马云看到那位神秘的人物后,愤怒的心情被吃惊所驱散,这位神秘人物竟然是在赫赫有名的IT大亨、雅虎最大的股东、全球因特网投资之帝、Softbank(软银公司)的主席兼行政总裁孙正义先生!
马云心想,怕什么,我现在不缺钱,又不找他要钱,没什么大不了的。
看马云来了,孙正义很随意地说:“我没有听说过阿里巴巴,你给我们说说吧。”投影机上马上显现出了阿里巴巴的网站。
讲就讲,马云从来不惧怕演讲。他开门见山地说:“我不需要钱,我只想谈谈对阿里巴巴的理解。”马云开始“推销”自己的阿里巴巴。马云的口才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这回也不例外,刚谈了六、七分钟,孙正义就发话了:“我也不知道阿里巴巴是什么,但是我如果投资一定要30%的股份,你可以继续谈,你要多少钱?”
马云愣了一下,说道:“我昨天刚拿到钱,我不要你的钱,但我们可以探讨一下网络的方向。”
孙正义很奇怪:“你不要钱你来找我干什么?”
“又不是我要找你,是人家叫我来见你的。”马云反驳道。
不管这中间有什么故事发生,马云演讲了六、七分钟后,就捕获了孙正义的心,他断定,阿里巴巴日后一定会成长为世界一流的网站,就像现在如日中天的雅虎一样伟大,同时,马云也在心里默默地说:这就是我要找的人,我就是想找这样的合作伙伴,别的人,我跟他说六个小时他也不明白我要干什么,而他,只有了六分钟就能做出决定,这说明,这是个聪明的家伙。
马云认定了孙正义,孙正义也看上了马云,二人都陷入了“因特网”。
“我给你4000万美元。”孙正义毫不思索地说道。
“我用不了4000万美元。”马云的回答让在场的人都一愣。没见过这么傻的,送上门的钱不要。
“那3500万美元。”孙正义“降价”了。
略一沉思,马云回答道:“我回去考虑一下。”
回到杭州后,马云越想越觉得自己犯傻了:“太愚蠢了,我拿那么多钱干什么?”不过马云暗自庆幸的是自己并没有答应。
没过两天,软银的人就杀到杭州来了,他们的调查小组直接摸到了阿里巴巴的总部——马云位于湖畔花园的家里。双方简短“交手过招”后,马云认为,软银可能还是没有明白阿里巴巴在做什么,阿里巴巴未来要朝着怎么样的方向发展,而且,很重要的是,马云现在并不需要这么大笔的金额。“话不投机半句多”,马云毫不客气把软银的人打法了。
没想到,孙正义可是个认准了道非要一抹黑走到底的人,没过几天,软银又派了几个人来。
不忍受其骚扰的马云,只有决定再次会一会这个难产的“财神”。这一次,马云带上了他的CFO——蔡崇信,飞往日本,再次会一会这个难缠的“财神”。
一见面,双方连客套寒暄都省了,孙正义直截了当地问:“怎么成交?”
马云也干脆,直接说道:“要成交可以,必须答应我三个条件。第一,希望您本人能够亲自做这个项目。”
孙正义说道:“我从来不做任何公司的董事,我就做你的顾问吧。”
“第二,我希望这笔投资用的是‘软银’的资金。”
“我只能答应你用我自己的钱投资。”孙正义告诉马云:“软银有很多基金,并且很多基金都是贴上软银的命,但不是软银的钱。”
“第三,我们不要3500万美金,我们只愿意要3000万美金。”
“OK,我同意。”孙正义再次“降价”,他也很无语了,头一次碰到钱“送”不出去的情况。
整个过程,历时不到六分钟,告别孙正义的时候,他说道:“记住,今天是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天,你们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团队。”
还没有等到回国,一言九鼎的马云又反悔了:我拿那么多钱干什么?他觉得做因特网,虽然是在赌博,但我只赌自己有把握的事情。公司才融了500万美元的资金,再拿着3000万美元干什么?2000万美元足够用了,在这个范围内,我还能管得住,剩下的1000万美金闲置,完全丧失了价值,这对公司的发展非常不利。马云马上给孙正义发邮件,声称:“按照我们的思路,我们确实只需要2000万美元……2000万美金,我可以接受……如果不行,我们就这样结束。”
十五分钟后,马云收到了孙正义的回复:“谢谢你提供的机会。我们将使阿里巴巴像雅虎一样成功。放心去做吧。”
就这样,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马云神话般地融资2500万美元。受理攥着这么多钱的马云,变得更加谨慎,更加抠门,他总共只在两家报上做了20万元的广告,而且,融到资后,阿里巴巴员工们的工资水平依然被压得很低。“花投资者的钱得非常小心,要对投资者负责。”深谙“男人有钱就变坏”道理的马云,如是说。
孙正义的加盟,无疑给阿里巴巴注入了腾飞的力量,阿里巴巴的名气在业内蒸蒸日上。到了1999年底,阿里巴巴的会员数量突破了10万大关。马云成了众多媒体追捧的对象,阿里巴巴成为海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经济日报》、《中国经营报》、《中华工商报》等国内知名媒体先后大篇幅地报导了阿里巴巴,其中,最拉风的当属媒体龙头老大——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对阿里巴巴的两次深度报导。
如日中天的阿里巴巴开始走上狂奔的阶段,满面春风的马云却保持着低调的风格、谦逊的态度、清醒的头脑:“我觉得阿里巴巴还很小,真的很小,我们还是一家小公司。我们当然心很大,但是公司还是很小,还很脆弱,在这么脆弱的情况下,一是很难满足我们自己心理的目标,说实在的可能会辜负很多人对我们的希望,但是由于你树大,追着你打,中国的口水都会把你淹没掉,我们现在的压力远远大于以前的压力,现在的压力比一年以前大多了,一年以前还没有人知道我们,我们就是还向前冲呢,我们除了干活还有什么呢?除了干活就是干活。”
最难能可贵的是友情
“在产业最低谷的时候仍然坚定不移坚持理想的人不多,孙正义就是这样一个在全世界难得一见的大智慧的人。”
马云对孙正义的评价很高,在他的眼中,孙正义有着金庸笔下武侠人物的智慧、情怀和豪情,“我见过聪明的人物有很多,孙正义却是其中最特别的。他神色木讷,说很古怪的英语,但是几乎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像金庸笔下的乔峰,有点大智若愚。”
第一次见面,马云与孙正义就结下了不解的“情缘”,二人相视不到六分钟,就不约而同地笑了,四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因为,他们彼此心里都明白,这将是一位一辈子的好朋友,老天注定了的,无法抗拒。相似的性格,相同的志愿、相近的风格,使两人的牵手,来得迅猛而干脆。
马云后来才知道,软银公司每天要接到大约700家公司的投资申请,而公司经过严格的筛选后,只挑选出70家公司投资,孙正义每年从这70家公司中挑出一家亲自谈判,每次投资前都要经过严格的调查、审核程序,而对阿里巴巴这种小公司六分钟之内作出4000万美元的投资决定,尚无前例。
马云曾“深情”地说:“我很荣幸有缘与孙正义先生握手。若是没有这次握手,阿里巴巴和淘宝网的事业不会像今天这样顺利展开,尤其是在我收购雅虎中国的行动中。”
马云是幸运的,身边总不乏“志趣相投”的合作者,他们之间总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达成共识,却能够在很长的时间里互相扶持。对此,马云认为不是偶然,而是自己在选择投资者时,有独到的眼光:“找投资就像结婚一样,双方最重要的是在艰难的时候手拉着手,今天大家都很好,明天倒霉的时候对方必须在后边做支撑。”马云的投资者们,最后都和他成为了好朋友,即使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整个因特网环境都很恶劣的时候,他的合作商们从来没有放弃过他,而是默默地在他的身后鼓励他,支持他……
融资有技巧
资金,曾引无数创业英雄竞折腰,创业者们最怕的就是在创业前期被市场无情的抛弃。创业后,却沦落为资本的奴隶,这似乎是现代的创业者们都难逃的一个怪圈。50万人民币起家,半年后轻松融资2500万美元,马云似乎握有融资的金钥匙,在最困难的时刻,信手拈来,马云,究竟有什么秘籍?
“如果你没有很实实在在的好东西,或好的产品,投资人有那么好糊弄的吗?花里胡哨是骗他们不来的。虽然我只讲了6分钟,孙正义就决心要投资,但那6分钟背后市我们独创的发展方向和6个多月没日没夜的艰辛努力。从某种程度来讲,孙正义投资阿里巴巴,不是我想说服他,而是他想说服我,因为他看到了我们阿里巴巴是个实实在在的好产品。”
马云认为,不管做什么事,脑子里不能有功利心,如果一个人满脑子都想着如何从别人那里套到钱,眼睛里、脑子里全都装着人民币、美元、港币,一说话,那种铜臭味冒出来,投资者一看就不愿意和这种人合作,因为,套现的目的太过明显。
1999年7月,是马云最焦头烂额的时候,阿里巴巴的团队已经2个月揭不开锅了,其实,那时候,马云比谁都需要钱。但是,做事无章法的马云,却没有低三下四地去四处求爷爷告奶奶,请求别人施舍一点给可怜的阿里巴巴。马云反其道而为之,面对许多面带谄媚之色递过来的投资,马云竟然敢说“No”。这并不是简单的自尊心在作祟,而是为了长远的发展忍痛割“钱”。马云认为,投资者看上的是阿里巴巴的发展前景,看中的是阿里巴巴的潜力。如果饥不择食,什么人的钱都敢要,无疑会将阿里巴巴引入下一个危机,阿里巴巴必将在简单的资金积累中丧失自我。没有灵魂的因特网躯壳又能值多少钱呢?如果第一次融资的过程中,阿里巴巴呈现的是大肆“网罗”资金的嘴脸,第二次经济危机中,又有谁会再次伸出援助之手呢?考虑到这些的马云断然拒绝了38家投资商的资金。这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做法,引起了国际风险投资商们的注意,他们纷纷调查阿里巴巴,找马云谈判。
面对国际投资,马云依然面不改色,心不跳,坚持走自己独特的融资之路。“说实话,当时阿里巴巴对投资人的谈判空间余地比较小。虽然因特网热,但我们当时没钱是个大问题,没有办法对高盛的投资条件进行讨价还价。到后来第二轮融资的时候,我们手里还有很多钱,谈判的余地就大了很多。当时高盛的要求比我们正在谈的另一家投资人的要求来得苛刻,但马云和我商量之后还是决定要高盛的钱。因为,一方面它是美国有名的投资公司,可能会对我们未来开拓美国市场有些帮助;另一方面它的规模大,看事情比较长远。我们大概商量了十多分钟,就把这个事情定下了。”阿里巴巴CFO蔡崇信这样描绘当时的情况。
最终,马云“外星人”般的思维,除了为他带来了2500万美元的第一笔风险投资外,还为他带来了更多的非资金要素——吸引更多的风险投资进入,将阿里巴巴快速推向了海外市场,同时,最重要的,积累了海外客户资源。
“融资不是简单的开口要钱,这是个双向选择的事情,不要对那些有钱人谈钱,要和他们谈高科技,一谈高科技他们就晕了,什么事情都好弄了。”马云的逻辑简单,却隐含了最奏效的办法。
3.招兵买马建“家园”
资金有了,怎么花这么大一笔钱呢?马云有点心虚,他从来没有管过这么多钱,还是别人的钱。马云想起阿里巴巴成立之初,18“罗汉”立下的誓言:建立国际一流的公司,一时兴起,马云当时曾提出过,要建立一家能存活80年的企业,现在,马云觉得80年太短了,又提出要建立102年的企业。基于这点,马云希望阿里巴巴能拥有一支国际化的管理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