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43400000019

第19章 创业之初——从茶楼跑堂到塑胶之王(2)

从这件小事,可见少年李嘉诚已开始具备商业头脑。

1946年年初,17岁的李嘉诚突然离开势头极佳的中南公司,去了一家小小的名不见经传的五金厂做推销员。

同事大惑不解,李嘉诚是老板的外甥,是一个有本事的青年,在公司前程无量。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他这为的是哪般?莫非他神经出了毛病?

小跑堂荣升经理

香港是接受新事物最快的地方,它没有传统工业,它与世界有广泛的联系,能够迅速地引进适宜在本地发展的产业。最初的塑胶厂屈指可数,但很快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因此,李嘉诚以他超前的眼光,看好了塑胶发展的美好前景,再加上塑胶公司老板的真诚邀请,他决定再跳槽。

在塑胶公司,李嘉诚主要负责推销新型产品——塑胶洒水器。有一次,李嘉诚走了几家客户,都无人问津。这一天上班前,李嘉诚就来到一家批发行,等职员上班联系洽谈业务,这时,李嘉诚看见清洁工在打扫卫生,他灵机一动,就自告奋勇地拿出洒水器帮清洁工洒水。这样做,李嘉诚期望遇到提前上班的职员,让他们能亲眼看见洒水器的好处,眼见为实,有了实在的感性认识,洽谈起来才更有说服力。果然有职员提前来到,碰巧还是负责日用品器具的部门经理。结果,李嘉诚很顺利就达到目的,该经理很爽快就答应了,愿意经销这种塑胶洒水器。

由于李嘉诚的成绩在职工中非常出色,老板非常欣赏他的才华。因此,李嘉诚在刚满17岁那年就被提升为业务经理,统管产品销售。时隔不久,又晋升为总经理,全盘负责日常事务。李嘉诚成了塑胶厂的台柱。

小小年纪的李嘉诚之所以能有今天如此大的作为,是因为他有着一股永不服输的执拗劲。早在五金厂推销铁桶时他就表现出了不服输的个性。

有一次李嘉诚去酒楼推销铁桶,遭到老板毫不客气的拒绝。李嘉诚沮丧地走出那家酒楼。离开酒楼不远,李嘉诚站住了,他不是个轻易认输的人,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又回到酒楼。一见老板,李嘉诚抢先说:“我这一次不是来推销铁桶的。我只想请教,在我进贵店推销时,我的动作、言辞、态度等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请您多指教。我是个新手,您比我有更丰富的经验,在商界您已经是个成功人士,我恳求您的指点。”李嘉诚虚心而坦诚的求教精神和真诚的态度感动了老板,老板立即改变拒人千里之外的冷冰冰态度,向李嘉诚提出宝贵的忠言和批评建议。老板也不忍心为难这位真诚的年轻人,他立即收回成命,与李嘉诚做成了这桩生意。

李嘉诚这一招可谓是一石二鸟,一箭双雕,既学到了成功人士的经验,又做成了生意。

来到塑胶厂后,他深信,能从老板那里学到许多制造塑胶的技术和经营经验。当推销员的日子,他每天工作16~20小时。他很谦虚地向老前辈们学习,又开始了他的塑胶市场调查和分析,把每天工作中遇到的事,或发现了什么新的信息都记录下来。这种不甘人后,不服输的执拗性格,让他在塑胶厂也干得有声有色,成长迅速。

他在塑胶公司积累了一些经验后,又有了新的打算。他把自己的想法如实地告诉了老板,这是他一直以来的愿望:他打算自己也创办一家塑胶厂。

就这样,李嘉诚怀着愧疚之情离开了塑胶公司——他不得不走这一步,这是他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从此,他迈上了充满艰辛与希望的创业之路。

万里长江立大志

要想成就大事,就应首先抛开身边的“拐杖”独立自主。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最好埋葬你的雄心壮志,一辈子老老实实做个普通人。

李嘉诚离开塑胶公司,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

从解放战争后期,大批逃避战争的人们从陆路水路,涌向香港,香港人口激增,到1951年突破200万。这批被称为“战争难民”的内地人,给香港带来大量的资金、技术、劳力,也使香港本地市场的容量扩大了许多。

受战争的影响,西方列强在华的利益受到毁灭性打击,设在上海、天津、广州等大城市的外国洋行及工厂纷纷撤到香港。大陆沿海城市的对外贸易大门戛然关闭,香港的转口贸易和自由港地位显得愈加重要。

尽管“共产党要解放香港”的谣言四起,人心惶惶,但李嘉诚仍看好香港的经济前景,整个世界经济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恢复,开始持续增长。

李嘉诚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毅然辞工,独立创业。

艰苦创业,使自己的事业从无到有,是每一个创业者必经的过程,也是人生的一个重大挫折。一生成败,系于一发,不能不万分慎重。

李嘉诚选择塑胶业作为发展方向,是基于两种考虑:首先,他在塑胶公司积累了充分的全盘经营塑胶厂的经验,这完全可以作为创业的基础。他回忆在塑胶公司的工作经历时感慨道:“这段生活,是对我人生的最好锻炼,尤其是做推销员,使我学会了不少东西,明白了不少事理。所有这些,是我今天10亿、100亿也买不到的。”其次,塑胶业在当时世界上尚属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塑胶制品加工容易,投资少、见效快,适宜小业主经营。塑胶原料从欧美日进口,产品既可在本地市场消化,又可扩展到海外,销售渠道比较广。这确实是一项很有潜力的行业。

创业之初,首先面临的就是资金问题。

李嘉诚打工时间没有几年,而且他打工的薪水也不是很高,并且每赚一笔钱,除了日常必需的开支部分外,全部交给母亲,以维持全家人的生活,并没有太多的积蓄。

据他的同事、朋友回忆,李嘉诚从未奢侈过一回。他外出从来都吃大众餐,他的衣着,没有一件称得上是高档的。不过,李嘉诚从不认为他的积蓄是他自己省出来的,他总是对他人说:“我之所以能拿出一笔钱创业,是母亲勤俭节约的结果。我每赚一笔钱,除日常必用的那部分,全部交给母亲,是母亲精打细算才维持了全家的生活。我能够顺利创业,首先得感谢母亲,其次要感谢那些帮助过我的人。”

后来,他好不容易凑了5万港元创业资金。其中较大的一笔,是他几年来推销产品的提成,另外还有一部分是向亲友借来的。李嘉诚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交往中,都给别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大家都觉得他诚实稳重,将来定会大有前途,都乐意资助他创业。所以,在借钱时并没费太多周折。

创业资金并没有难倒李嘉诚,让李嘉诚感到棘手的,却是给塑胶厂取名。他从辞职那天起,就一直在思考厂名。他先后取了几十个厂名,最后确定为“长江”。其寓意是:

“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长江之源头,仅涓涓细流,东流而去,容纳无数支流,形成汪洋之势,日后的长江塑胶厂,发展势头也会像长江一样,由小到大;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未来的长江集团,也应该为中国人引以自豪。长江浩荡万里,具有宽阔的胸怀,一个有志于实业的人,理当扬帆万里,破浪前进,去创建宏图伟业。”

由于“大陆难民”涌来香港,香港闹起了房荒。李嘉诚资金紧张,不足以租下好点的厂房,他只能租廉价的厂房。李嘉诚从港岛到九龙,前后跑了一个多月,最后才在港岛东北角的筲箕湾找到勉强合意的厂房。筲箕湾是港岛的偏僻地,厂址就更偏僻,临靠山谷的小溪。虽然这里自然环境很好,山清水秀的,是读书的理想地方。但是他主要是办工厂,在这个偏僻的地方毕竟不是很方便,还是在交通便利的市区边缘好。不过,若不是因为地理位置偏僻,租金也不可能很低,经过几番讨价还价也没能讲下租金,加上当时又实在找不到更合适的厂房,李嘉诚只得按房主要的价,租下厂房。

1950年春天,李嘉诚来到了香港的筲箕湾,该地位于香港岛东北角,和九龙半岛的鲤鱼门遥遥相对。他站在宵箕湾,目光越过一片碧蓝色的水域,就可看见不远处航行在九龙海湾的几艘渔船。这里不久前还是一片荒地,稍远处是有名的天后庙,海鲜坊也隐蔽在一片迷蒙的晨雾中。这附近虽然建起几幢工厂,但是宵箕湾仍然荒草丛生,李嘉诚再次来到这里考察,惊飞的野鸟,扑棱棱地飞向了灰暗色的天空。

厂里的压塑机是从旧货市场上买来的,是欧美淘汰的第一代塑胶设备,落后得不能再落后了。当时谁都不曾料到,跟在欧美塑胶商之后的香港人,会成为世界塑胶业的大老板,出口量居世界第一。

刚成立的塑胶厂没有什么新东西,如果说长江塑胶厂能透出一线新迹象的话,就是挂在门口那块“长江塑胶厂”的厂牌是崭新的。业主李嘉诚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踌躇满志,开创他的崭新事业的。

谁敢相信,这位默默无闻的年轻人,日后会成为香港塑胶业的泰斗?正如仅仅看到长江源头的人,无法想象长江的万里奔腾之势一样。李嘉诚为他的山沟厂取“长江”之名,已经显示出万里长江的远大抱负。行船终有逆风时

作为优秀商人,要有独到的眼光,要能够准确而迅速地抓住市场的动向,李嘉诚就是这样一个人。从事塑胶业的发展,是当时社会的进步和香港市场的需要。这门新兴的工业制品价廉、耐用、美观,前景广阔。他创办长江塑胶厂,还有一个历史背景。

当时,正值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华实行经济封锁,港英当局不得不关闭对华贸易进出口通道,香港转口贸易地位一落千丈。转口贸易是香港的经济支柱,对华禁运之前,香港的转口出口占全部出口的89%,这就是说,香港本地产品出口只占全部出口的11%。

这是二战后香港经济最大的灾难。悲观情绪在香港经济界徘徊,但很快被蓬勃兴起的加工工业一扫而光。港府制定出新的产业政策,香港经济从此由转口贸易型转向加工贸易型。香港资源匮乏,市场有限,所以,香港加工工业的显著特点是“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原料和市场在海外,利用本地劳力资源赚取附加值。香港的工业化以纺织成衣业为龙头,塑胶、玩具、日用五金、手表装嵌等众多行业相继崛起,形成百花齐放、万马奔腾的活跃局面。金融、地产、航运、交通、通讯、仓储、贸易等,皆向加工业倾斜,加工业渐成为香港新的经济支柱。

李嘉诚投身塑胶行业,正是顺应了香港经济的转型。塑胶业在世界也是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塑胶制品加工投资少,见效快,适宜小业主经营。原料从欧美日进口,市场以本地为主迅速扩展到海外。

李嘉诚对推销商品轻车熟路,第一批产品很顺利就卖出去了。接下来是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他手里捏着一把订单,为了加快进度他又招聘工人,经过短暂的培训就单独上岗。他实行三班倒工作制,开足马力,昼夜不停地出货。

他不再是唯一的管理人员,他招聘了会计、出纳、推销员、采购员、保管员,他没想到投产后会这么顺利,简直就是一帆风顺。

然而,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很容易就能做成功的,开办工厂更是如此。正当李嘉诚春风得意之时,他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风浪。一家客户宣布他的塑胶制品质量粗劣,要求退货。李嘉诚不得不冷静下来,承认质量有问题。他知道他太急躁了,一味追求数量,而忽视了质量。

李嘉诚手中仍攥着一把订单,客户打电话催货。李嘉诚骑虎难下,延误交货就要罚款,连老本都要贴进去。他亲自蹲在机器旁监督质量,然而,靠这些老掉牙的淘汰机器,要确保质量谈何容易!又加上大部分工人只经过短暂培训就当熟练工使用,他们能够操作机器将制品成型,已是很不错了。

推销员带回客户的反馈,令李嘉诚不寒而栗——客户拒收产品,还要长江厂赔偿损失!

客户都是中间商,他们或将产品批发给零售商,或出口给海外的经销商。塑胶制品早已过了“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好年景,用户对制品的款式质量变得挑剔起来。塑胶工厂日益增多,竞争自然越发激烈。竞争的法则是优胜劣汰,粗劣的产品必然会被逐出市场。

事态严峻,质量就是信誉,信誉是企业的生命线。事业的航船未扬风帆,就遇到了惊涛骇浪。

危机之中的李嘉诚,真正体会到了做老板的难处。他曾做过塑胶裤带公司总经理,全盘掌管日常事务,可重大决策仍是老板拍板。现在身为一业之主,就要承担一切风险的责任。“如履薄冰,小心翼翼”——许多处于景气中的业主,仍是这种心态。李嘉诚很年轻,余勇可贾,却涉世未深。

企业的主人就像一船之长,决策即是航向,任何失误都可能把航船引向灭顶之灾。李嘉诚承认,他创业之初不是个出色的船长。他说:“人们过誉称我是‘超人’,其实我并非天生就是优秀的经营者,到现在我只敢说经营得还可以。我是经历过很多挫折和磨难,才悟出一些经营的要诀的。”

李嘉诚又一次陷入人生的大磨难中。这之前,他经历的磨难是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这一次,却是他自己的失误造成的。对熬出头的人来说,磨难大有裨益,可磨难也可能将一个人彻底摧毁。

仓库里堆满因质量欠佳和延误交货退回的塑胶成品。一些客户纷纷上门要求索赔,还有一些新客户上门考察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见这情形扭头就走。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李嘉诚急得如热锅中的蚂蚁,业中人常说:“不怕没生意做,就怕做断生意。”长江厂正处在后一种情景中。

同类推荐
  • 世界十大文豪——歌德

    世界十大文豪——歌德

    歌德,1749年8月28日诞生在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市,1765年遵父命入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因对法律毫无兴趣,于是转向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的学习与研究,1768到1770年,他因病在家。之后转学斯特拉斯堡大学继续深造,1771年8月获得该校博士学位,1774年完成《少年维特之烦恼》,体现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精神,1832年3月22日病逝。
  •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全传

    本书主人公杜月笙,是中国现代史上最著名的青帮头目。他原本是一苦难无依的孤儿,后亡命天涯,闯荡上海滩,因机缘巧合,得拜在当时已威名远扬,财势绝伦的黄金荣门下。于是,用尽心思,抓住机会,以厚黑融一的诡诈机谋与吃人不吐骨头的凶残手段。打倒一个又一个对手,吞掉一个又一个地盘,上演了一幕幕嫖情赌义烟助兴,祸国殃民发自家的丑剧,一步步走向上海滩教父的宝座,成为与黄金荣、张啸林齐名的上海三大亨之一。后来,在结拜兄弟戴笠的帮衬下,得与蒋介石集团勾结在一起,从而混迹于军政各界,成为名震大江南北的商界大亨、毒枭赌首和黑道教父。
  • 28岁赚千万

    28岁赚千万

    这是中国第一部自传体财经小说,同时也是一部能够引发所有创业者思考的教科书。12年的时间里,一位17岁的少年从负债百万开始奋斗,最终赚到了数千万财富。在这个过程中,他品味了世间的人情冷暖,见识了商海的风云变幻。从一个天真懵懂的少年到一个老谋深算的老板,他的身上发生了太多太多的蜕变。这期间,风光的时候他可以一掷千金,落魄的时候他可以吃糠咽菜,只为生存。从失败到成功,从幼稚到睿智,他闯出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他善于在生活中挖掘点点滴滴的商机,每一笔财富都能够让他领悟至深。他的每一次蜕变都会给人带来沉思,他的每一次成功都会给人带来思路,他的每一次感悟都会给人带来共鸣,他的每一篇文字都会给人带来激励。
  • 司马懿的崛起:从军师到权臣

    司马懿的崛起:从军师到权臣

    著名历史作家张宏杰、吕峥,起点历史大神月关倾情推荐!天涯、起点现象级神作,短时间内聚拢粉丝数百万!从隐士、谋士、军师到权臣、枭雄的进击之路,且看终极牛人司马懿如何开启司马家族千秋大业!沉默、隐忍、谋划,夹缝中求生存,成就乱世三国的真正胜利者!司马懿及其司马家族建立西晋皇朝的风云史,全景演绎司马家族的荣耀崛起之路。出身望族的司马懿,从东汉小吏起步,屈节出身寒族的曹氏政权四十余年,蛰伏隐忍,藏起“鹰视狼顾”之相,辅佐曹操、曹丕、曹叡三代,静待曹操时代的过去,伺机而动,终成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为司马氏化家为国的蜕变铺平了道路。司马懿及其子司马师、司马昭为代表的司马氏政治集团,横空出世,谋划千里,终结了群雄逐鹿的汉末三国,成为最大的赢家。本书主要讲述了汉末三国至西晋司马懿及其家族的夺权上位史,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人物为主线,加入丰富的历史细节,对谯郡曹氏、河内司马氏、谯郡夏侯氏、颍川陈氏、琅邪王氏、弘农杨氏、河东裴氏等世家大族的命运和政治生态进行了全景的展示。权臣与皇族、世家与寒门、奸佞与贤良、谋略与抉择、血与泪……在那个风雷激荡的乱世,人创造了历史,时间改变了人心。
  • 唐高祖李渊(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唐高祖李渊(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唐高祖李渊(566—635),唐代开国的君主,姓李,名渊,字叔德,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北)人。世代显贵,受北周唐国公爵号,后受隋炀帝弘化留守,兼领潼关以西的军事指挥大权.见隋炀帝无道,天下大乱,运筹帷幄,起兵太原,定鼎关中,创建大唐,又横扫群雄,统一全国,实为一代创业之主.在位九年,传位于子世民,自称太上皇。贞观九年崩,死后庙号高祖。
热门推荐
  • 满心欢喜只因你

    满心欢喜只因你

    林侦夜:夏星染,你把我的手弄伤了,你得赔我夏星染掏出十块钱:挪,给你去买创可贴林侦夜:我说的是……陪我1V1双洁,初恋,青梅竹马
  • 无烬剑主

    无烬剑主

    掌无烬剑,焚苍穹火,剑本凡铁,因战而名!!!
  • 重生之影帝很高冷

    重生之影帝很高冷

    前世,她意外陨落,带着无限的愤恨闭上眼睛,没想到天不亡她,给了她一次重生的机会。重生在了一个和她同名同姓的女孩子身上去,她慕九发誓,定要把原主这邋遢的人生活得像样!原主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当上影后,没想到梦想实现了,却在无意中撩到了个“麻烦”,慕九表示很无辜,她真的没有勾引他啊。“你竟然亲近那个该死的女人!”某总裁气冲冲,质问道。“拜托,那是剧情需要好不好。”慕九一脸无奈。“我不管,你要哄我,不然明天你就不能去剧组。”说完,嘟着嘴,将脸转到一旁。“………”这还是初见时那个高冷的男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那一刻云起风轻

    那一刻云起风轻

    青春的路上我们遇到了太多人,经历了太多的故事,无非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人,什么是错过的事。顾梦的离开带来了苏醒对爱情的执著渴望。吴楚的坚守带给了我们对最初的爱情的渴望。苏醒的坚持带给了我们对梦想的时刻追求与执著。青春的故事远没有结束,我们都没有虚度我们最美好的青春,最好的青春,最好的人,最纯真的友谊,最感人的爱情,最伤感的记忆。一切都在这里找到答案。找到我们迷失的那个自己,夜里的伤疤虽然疼痛,但却也是一种忧伤的美。白天的阳光虽然明亮,却照不到黑夜的痛。
  • 浮玲乱香

    浮玲乱香

    这是双穿越,也就是现代和古代的灵魂互换。现代的呆萌吃货陆浮铃和古代的待嫁少女陆浮香的灵魂互换,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大梦惊风云

    大梦惊风云

    每一次轮回都是一次新生,每一次轮回也都是一个故事,恩怨情仇,纠缠不休,纵使修成圣人,又怎样逃离红尘的枷锁!历经一次次战斗,揭穿一个个阴谋,且看平凡的少年,如何走向巅峰,即使,如同一场幻梦……
  • 道士之我师傅是英叔

    道士之我师傅是英叔

    本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农村的小孩如何成为一个道士,拜入英叔门下
  • 进击的巨人之寂静的守望

    进击的巨人之寂静的守望

    那一天,人类最强终于回想起了被熊孩子支配的恐惧,以及被人吐槽不会带孩子的辛酸。进击的巨人同人,原创女主,尽可能贴近原著世界观,与利威尔的兄妹梗。
  • 觞行之府

    觞行之府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小城里,有丝竹和美人相伴的乐趣,也有渺小和失意的愤懑,但不乏雅俗和乐趣
  • 柠檬味盛夏

    柠檬味盛夏

    知名国际明星被爆与斗鱼氧气女主播恋爱了应援团:“陆城啊,我再也不要喜欢你了【泪奔】”新人粉:“抱走陆城,散会”太太粉:“陆城,你不能抛弃我们啊我们爱你!”陆城:“我爱念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