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的矫治 (5)
答:是的,经我认真地讲解近视眼发生的实际情况后,很多自认为他的方法很有成效的单位也改变了看法。有一家经营防治近视的公司,用中药、按摩和眼球左右转动三者相结合的方法防治近视,由于可使青少年视力明显提高,因而在全国各地开展得很好,并总结认为把几万个学生近视治好了。但经我认真解说后,年轻的经营者,不但同意了我的观点,还强调今后防治近视应当真正依靠科学成立防治近视的研究单位,并提出今后的奋斗目标为“治假防真”。
10.问:您是否把您的双眼合像法防治近视予以介绍推广?
答:实际上,来访者大多都知道双眼合像法防治近视,并且好多人利用双眼合像法的原理设计成防治近视的仪器要我给他们审查,有的人还把自己设计的仪器报了专利,要聘请我成为首席专利者,真是盛情难却!不过对任何人利用合像法原理设计的仪器,我都再三强调,其暂时效果只能治疗假性近视,若能长期坚持锻炼,才可使暂时效果积累起来起到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有些防治近视的专家认为,提出用双眼合像法既有理论根据,又已制成几种防治近视的仪器在市面推广,为什么又在自己的文章中大力宣传用低度凸透镜防治近视呢?关于这个问题,确实有好多人向我提出。但我仍然坚持我的观点,并且大力宣传用低度凸透镜预防近视的理论根据和它的优点。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和交流,我逐渐认识到,在低度凸透镜上附加适度的基底向内的三棱镜后,由于戴了这种防治近视眼镜看书时,实际上也是在进行合理的眼内外肌的协调运动和双眼合像。并且可以戴着看书应当是目前最合理的防治近视的方法。因此,我认为如果以双眼合像设计的防治近视仪器可以收到明显的暂时效果,并用科学合理的低度凸透镜戴着看书,两者互相结合应是目前比较理想的防治近视发生和发展的理想方法。
11.问:在向您咨询的防治近视人员中,是否也有比较真正懂得防治近视道理的?
答:有一位不是搞医的老教授,他看了我提出的双眼合像防治近视的理论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双眼合像法防治仪,我认为比较合理并且给他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不多时间,他就弄成一个比较理想的仪器。另有一个学历不高并非学医的年轻人,提出用可以双眼合像的图形令被试者进行眼内外肌的锻炼,并用凸透镜和三棱镜使青少年的调节和集合联合运动用以防治近视,并提出“强化远视防治近视”。尽管所提的方法存在某些不足之处,能提出一个防治近视的思路,这也说明在防治近视的一些专业户中,还有不可忽视的年轻专业人才。
附录C 著名近视眼专家徐广第答记者问(二)
1.问:徐老,您好!目前学生近视发生率仍居高不下,您作为全国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专家指导组成员和组长,对此有什么看法?
答:目前学生近视发生率仍居高不下,确实令人担忧。我也一直关注着青少年近视防治工作,最近写了一本防治近视的科普小册子叫《青少年近视防治指南》已由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出版,在这本书里对自己的观点和个人的防治方法进行了总结。
2.问:您在这本书里写了很多自己的观点,概括起来有哪些?
答:我在这本书里强调了防治近视的重要性,特别指出防治近视是医学上尚未攻克的一大难题。要想一治就好永不复发是不现实的,提出“治假防真”是今后一段时间研究探讨的主要方向。在判定近视上,提出必须用远和近视力对比的方法,不但要把远视力低于1.0、近视力等于1.0作为近视现象,还把远=1.0,近>1.0也列入近视现象范围之内。在近视的发生原因上,认为引起近视的原因可归纳为遗传和环境两大因素,在环境因素中长期看近是形成近视的主要原因,在近视防治方法上,主张采用双眼合像法、雾视法和附加基底向内三棱镜低度凸透镜3种目前公认有效无害的防治方法。
3.问:您作为从事近视防治研究工作的老前辈,从专业角度怎么看近视眼现象呢?
答:从眼科学上,近视眼实际上是一种眼屈光不正。大家都知道凸透镜成像的道理,看远时,从远处来的平行光线进到眼内,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在眼球后面的视网膜上成像,所以看远处物体清楚,这叫正视眼。如果屈光力量过低或眼轴过短,在视网膜之后成像者叫远视眼;如果因眼轴过长或屈光力量过强,在视网膜之前成像者叫近视眼。由于由远处来的光线在近视眼的视网膜之前成像,所以视网膜上的像不清楚,也就是远视力降低。但由于近处物体到眼的光是散开的,所以近视眼看远不清楚,但看近清楚,这就是眼科临床所讲的近视眼现象。
这样一讲对于近视有些了解了,那么在眼科学上近视眼到底算不算一种病呢?这个问题需具体看,很多眼科学者认为单纯性近视并不是眼病,它是长期过度看近的一种适应情况。不过,如对低度的单纯性近视不防不治任其发展,待其成为高度近视,并有眼内并发症发生,不但远视力难以用镜片矫正,近视力也同时降低,那就另当别论了。
4.问:您讲的单纯性近视是怎样理解呢?
答:单纯性近视就是上面讲的,只是单纯的屈光系统和眼轴之间的关系不协调,也就是说,可能由于屈光系统的屈光力量过强或眼轴过长,但眼的其他组织没有病理变化,可用适度透镜使其视力提高,不过,这纯粹是物理光学的矫正,所以低度近视并不能算是眼病!
5.问:既然单纯性近视并不可怕,只需戴一副适度的近视眼镜就行了,那么是否还有非单纯性近视吗?
答:有的,随着近视的发展,如果视网膜或玻璃体等一系列变化,这时候就不单纯是眼屈光系统的问题,还有眼组织的变化,临床上称为病理性近视,它的最大特点是远视力不好,近视力也不好。所以防治近视的主要问题是防止低度近视向高度发展。
6.问:什么是低视力?
答:这是眼科学上的一个名词,它的上限是0.3,下限是0.05,0.05的视力又是盲的上界,所以说有些高度近视眼的视力降到0.3,与盲只有一步之遥,严重的降到0.05,已进入盲的行列。
7.问:从低度近视发展为高度近视,再变成低视力甚至盲,这可是一个大问题啊!看来对于近视可不能掉以轻心,您能具体地讲讲我国由近视致盲或低视力的情况吗?
答:可以说我国的情况比较严重,据目前调查显示,致盲的眼病中白内障排第一位,青光眼是第二位,高度近视占第三位,而且,在低视力中,高度近视患者则占第一位,从上面的数字,您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它的严重性。北京同仁医院低视力门诊中由高度近视引起者为所有病种第一位,占20.9%;天津眼科医院低视力门诊中的统计中,一般病例与同仁医院相同。更可怕的是,40岁以上的低视力患者中,由高度近视引起者竟然接近40%。40岁以上的高度近视很可能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们都是国家栋梁之才,担负着科教兴国的重任,这实在是令人担心的大事。
8.问:这数字确实足以让人触目惊心啊!您是学生近视眼防治专家组的成员,又自称是防治近视眼专业户的头头,您对防治近视有什么想法?
答:我们防治近视工作者一致认为,虽然到目前为止,近视还没有一种真正理想的、确实有效的防治方法,但每个防治近视工作者,尤其与青少年近视有关职能单位的负责人,都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把防治近视看作是关系到全民族健康素质的一件大事来抓。
9.问:治病要探求发展根源,您能给我们谈谈近视眼形成的原因吗?
答:是的,要防治近视,首先必须搞清楚近视发生的原因。许多年来,从事近视防治工作的专家们也一直在探讨近视发生的原因,要搞清楚近视发生的原因,需要从眼的形成开始讲起,眼睛是光的感受器,所有动物就连单细胞阿米巴也有光的感受器,它可以根据光的来源方向,有的向光运动,有的避光运动,随着动物进化,到昆虫的复眼,就已经可以辨别物体的形象,也就是说已经有了屈光系统了。
参 考 文 献
[1]贾锐峰.建立动物近视眼模型的尝试——兼论近视眼的发病机理.眼科
新进展,1987,1:16-17
[2]贾锐峰.近视之谜新说.发明与革新,1995,4:26-27
[3]贾锐峰.生理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88:337-355
[4]徐广第.青少年近视防治.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5
[5]贾锐峰.学生近视眼成因.中国眼镜科技杂志,1995,2:66-67
[6]汪芳润.近视眼.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198-211
[7]Ni J,Smith EL3rd.Effects of chronic optical defocus on the kitten's refractive status. Vision Res,1989,29:928-938
[8]Young FA. Primate myopia. Am J Optom Physiol Opt,1981,58:560-566
[9]李志辉.近视眼.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10]贾锐峰.近视眼新见解及防治.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
[11]贾锐峰.几何光学的生物效应与学生近视眼.实用眼科杂志,1992,(10月赠刊):510
[12]琚翠卿,等.学生近视眼的光学防治.眼科新进展,1998,4:226-227
[13]贾锐峰,等.有效克服近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