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做人就是如此,你说过分的话,结果倒霉的是你。当你时时意识到这个问题,不说闲话也就成了一种习惯,并进而改变了自己的心态,从耻笑别人转为审视自己。王阳明被封“新建伯”官位,表面上十分光鲜,但只是挂了一个空号,对王阳明没有半点实质性的帮助,本有怨言的他被老父亲王华的一句“我以为惧”说得心服口服。父亲去世之后,他不再抱怨,不再说一些闲话,而是潜心学习。
俯仰之间知人生
警惕自己的舌头,如同慎重地对待珍宝一样,使自己保持沉默,人生将会得到很大的好处。人之所以有两个耳朵、一张嘴巴,是为了让人多听少说,听的分量要有说的两倍。于是,那些懂得此理的人总是让人尊敬,而那些喋喋不休之人只能让人更厌恶。
§§§第八节 【随心而感,随遇而安】
一个人要使自己的生命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烦恼,必须学会随遇而安。
“方园不盈亩,蔬卉颇成列。分溪免瓮灌,补篱防豕踣。芜草稍焚剃,清雨夜来歇。濯濯新叶敷,荧荧夜花发。放锄息重阴,旧书漫披阅。倦枕竹下石,醒望松间月。起来步闲谣,晚酌檐下设。尽醉即草铺,忘与邻翁别。”西园位于龙岗书院旁边,是个很不起眼的乡村小菜地,但在王阳明眼里,确是个好去处,篱笆、野花、菜,于自然情怀中随景游心。他可以在阴凉处歇息、读书,跟着农民哼哼歌谣。傍晚,在屋檐下放着小桌子就餐,醉了就躺在草席上睡下。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王阳明随遇而安的心境。
从前有一个国家地不大人不多,但是人民过着悠闲快乐的生活,因为他们有一位不喜欢做事的国王和一位不喜欢做官的宰相。
国王没有什么不良嗜好,除了打猎以外,最喜欢与宰相微服私访。宰相除了处理国务以外,就是陪着国王下乡巡视,他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有一次,国王兴高采烈地到大草原打猎,射伤了一只花豹,国王很开心。花豹躺在地上许久都毫无动静,国王一时失去戒心,居然在随从尚未赶上时,就下马检视花豹。谁想到,花豹突然跳起来,使出最后的力气向国王扑过来。
还好,随从及时赶上,立刻发箭射入花豹的咽喉,国王觉得小指一凉,花豹就闷声跌在地上,这次它真的死了。但国王的小手指却被咬掉小半截。
回宫以后,国王越想越不痛快,就找宰相来饮酒解愁。宰相知道了这事后,一边举酒敬国王,一边微笑着说:“国王啊,少了一小块肉总比少了一条命来得好吧!想开一点,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国王听了很生气,他怒视宰相说:“你真是大胆!你真的认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吗?”
宰相发现国王十分愤怒,却也毫不在意地说:“真的,如果我们能够超越自我一时的得失成败,确确实实,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国王说:“如果我把你关进监狱,这也是最好的安排?”
宰相微笑着说:“如果是这样,我也深信这是最好的安排。”
国王大手一挥,两名侍卫就架着宰相走出去了。
过了一个月,国王养好伤,打算像以前一样找宰相一起微服私巡,可是想到是自己亲口把他打入监狱的,一时也放不下身段释放宰相,叹了口气,就独自出游了。
国王在路上碰到一群野蛮人,被抓了用来祭神。但大祭司发现国王的左手小指头少了小半截,他忍不住咬牙切齿咒骂了半天,忍痛下令说:“把这个废物赶走,另外再找一个!”因为祭神要用“完美”的祭品。脱离危险的国王欣喜若狂,飞奔回宫,立刻叫人将宰相释放了,在御花园设宴,为自己保住一命,也为宰相重获自由而庆祝。
国王向宰相敬酒说:“宰相,你说的真是一点也不错,果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如果不是被花豹咬了一口,我今天连命都没了。”
宰相回敬国王,微笑着说:“贺喜大王对人生的体验更上一层楼了。”过了一会儿,国王忽然问宰相说:“我侥幸逃回一命,固然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可是你无缘无故在监狱里蹲了一个月,这又怎么说呢?”
宰相慢条斯理喝下一口酒,说:“大王!您将我关在监狱里,确实也是最好的安排啊!您想想看,如果我不是在监狱里,那么陪伴您微服私巡的人,不是我还会是谁呢?等到蛮人发现您不适合拿来祭神时,谁会被丢进大锅中烹煮呢?不是我还有谁呢?所以,我要为大王将我关进监狱而向您敬酒,您也救了我一命啊!”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是顺其自然的心态。但顺其自然并不是消极地去等待,更确切地说,顺其自然是寻求生命的平衡。其实,很多时候,顺其自然是一种境界。这种的心态实则是无为而有为,是无欲而有欲,是成熟的一种标志,是成功者的一种素养。
人之于世本来就渺小脆弱,可还是经常自我膨胀,缺乏清醒的自我定位,这往往是造成太多遗憾的根源,于是挫败成为必然。面对人生的荣辱成败,我们要学会随遇而安,卸下捆绑于心的精神枷锁,轻装上阵。
俯仰之间知人生
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说,一个人想做到随时安然是非常困难的。世间万物皆有其自身的规律之所在,水在流淌的时候是不会去选择道路的;树在风中摇摆时是自由自在的,它们都懂得顺其自然的道理。因此,拔苗助长固不可取,逆流而上也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第九节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王阳明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之后,天下诽谤和议论他的人越来越多。有一天,王阳明请学生们分析天下人诽谤他的原因。有的学生说王阳明的功绩越来越大,权势也越来越大,天下嫉妒之人就越来越多;有的学生说王阳明的学说越来越普及,所以争辩的人越来越多。王阳明听了他们的回答说:“你们说的这些原因,相信都是有的,但是我自己内心体会到的,你们都还没有说啊。我在南都以前,心中尚有一些乡愿(指那些看似忠厚实际却没有一点道德原则,只知道媚俗趋势的人)的意思在,我现在相信自己的良知,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按照良知去做事,没有遮遮掩掩,也没有畏畏缩缩,按照良知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我现在才是个狂者的胸怀,天下人说我也没关系。”
谈到如何对待诽谤和别人的侮辱的问题时,王阳明说:“人若著实用功,随人毁谤,随人欺慢,处处得益,处处是进德之资。若不用功,只是魔也,终被累倒。”因而,总结来说,面对诽谤和侮辱,王阳明倡导既要有坦荡超然的心境,又要实实在在地用功,相信自己的良知,如果能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痛下苦功,就能在诽谤和侮辱中得到益处。
浊者自浊、清者自清,这是常人面对诽谤惯用的方法。当诽谤来临的时候,不需要急着去澄清,只要自己心境坦荡,谣言、毁谤自然不攻自破。
“所谓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这句话的意思是指,至高无上的真理是不必称扬的,最了不起的辩说是不必言说的,最具仁爱的人是不必向人表示仁爱的,最廉洁方正的人是不必表示谦让的,最勇敢的人是从不伤害他人的。真理完全表露于外那就不算是真理,逞言肆辩总有表达不到的地方,仁爱之心经常流露反而成就不了仁爱,廉洁到清白的极点反而不太真实,勇敢到随处伤人也就不能成为真正勇敢的人。
能具备这五个方面的人可谓是悟了做人之道。真理不必称扬,会做人不必标榜。真正有修养的人,即使在面对诽谤时也是极其具有君子风度的,以坦然的心境面对诽谤。
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入狱一年后,宋神宗为了试探他是否有意谋反,是否有悔改,特意派一个太监装成犯人入狱和他同住一个监牢。白天吃饭时,小太监用言语挑逗他,苏轼牢饭吃得津津有味,答说:“任凭天公雷闪,我心岿然不动!”夜里,他倒头就睡,小太监又撩拨道:“苏学士睡这等床,岂不可叹?!”苏轼不理会,倒头就睡,而且鼾声大作。
第二天一大早,太监推醒他,说道:“恭喜大人,你被赦免了。”要知道,那一夜可是危险至极啊!只要苏轼晚上有不能安睡的异样举动,太监就有权照谕旨处死他!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苏东坡是君子,当然就能够坦坦荡荡了。而要能够做到坦荡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试问世人之中,有多少能够无愧于天地呢?宋神宗想出的测试办法也算经典,因为一个心中有愧的人是不可能做到倒头便睡的,而苏轼当然也不会想到,能够安睡倒救了他一命。我们也要做一个坦荡荡的君子,让自己能够在任何时候都能够踏踏实实地睡觉。
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流言,而我们对待流言的态度则显得尤为重要,正如前美国总统林肯所说:“如果证明我是对的,那么人家怎么说我就无关紧要;如果证明我是错的,那么即使花十倍的力气来说我是对的,也没有什么用。”这与王阳明对待诽谤的态度——遇谤不辩,是如出一辙的。
俯仰之间知人生
用坦然的心态来应对诽谤,浊者自浊、清者自清,诽谤最终会在事实面前不攻自破的。这是我们从圣人的思想中撷取的智慧之花,在现实生活中,做人拥有“不辩”的胸襟,就不会与他人针尖对麦芒,睚眦必报;拥有“不辩”的情操,友谊永远多于怨恨。
§§§第十节 【前生不怕,后生不悔】
王阳明有云:“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若于此处见得破,透得过,此心全体方是流行无碍,方是尽性至命之学。”
每个人心中都有渴望和梦想,有些人终其一生的努力,也未必能得到成功。然而,他们却无憾无悔于生命。因为他们从未慵懒过,他们一直在执著追求心中的所爱。往前走,不要怕;回头看,不后悔。人生所追求的不过是无憾无惧而已。
王阳明被贬至贵州龙场,龙场在贵州西北的荒凉之地,当地居住的都是少数民族,王阳明非常不适应当地的生活。再加上当时刘瑾一直都在派人追杀王阳明,要不是王阳明使了个金蝉脱壳之计,估计早死了,然而刘瑾还是不会轻易放过他。这时的王阳明想,得失荣辱都不在乎,都可以置之度外了,只有这生死问题还没有参透,于是他就做了个石棺,躺在里面,等待着命运的安排。后来王阳明看透了生死,既然参透了生死的意义,从而面对前面的路能泰然处之,无畏无惧。
王阳明的心学还秉承着“仁者与万物一体”论而来。以天下为己任,事事皆关我心,“我”是“主人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小我统一于大我的历史责任感,基于这种责任感而产生的历史前进是踏实稳重的。
可以说,在中国优秀的典籍里,每句话都有前人经验的总结,细细品读其中的字句,如同推开一扇扇虚掩的智慧之门。
年轻的时候不要怕,长大了之后不要悔。在生活中,我们路过也错过,像一条条画在人生轨道上的线,交叉并行,走一段或者走一生。在我们年少的时候,我们不知道什么才是需要努力的,初生牛犊,凭借的只是最初的勇敢。假如这个时候缩手缩脚,就很难有所成就。等到我们阅尽人生,才能渐渐体会到人生中的遗憾与失落,许多不完美的心事和往事都渐渐浮现在心头。这个时候,最需要拥有的是一颗无怨无悔的心。我们要不断地告诉自己:走过的都是路,唱过的都是歌,所有的经历都只是一种结果。
儒家对于生命的态度即是所谓的“乐天知命”,人顺从“命”的同时还要实现上天赋予自己的使命,这才算尽了人事,面对死亡时也就心安理得。王阳明对于生死的态度也是沿袭了儒家的这种思想,他说死无所怕,如若真有所不甘,也是生时未完成人生的使命,死时才会有所遗憾。既然生时没有尽人事,那么死时再来悔恨也是无济于事,此时便要学会坦然地面对。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想要了无遗憾地度过今生,每个人都想让自己所做之事永远都是正确的,这是美好的幻想,人不可能不做错事,不可能不走弯路。做了错事、走了弯路之后,能有一种积极的反省,也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让我们今后的人生之路走得更稳健、更从容。因为反思,所以深刻;因为憧憬,所以希望。在过去和未来的交织下,才有把握当下、不怕不惧、不喜不悔的人生。
俯仰之间知人生
不要怕,是说不要害怕明天的风雨;不要悔,是说不要后悔错过的霓虹。只要我们好好把握现在,珍惜此刻的拥有,找到活在当下的勇敢和执著,就一定可以收获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