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55900000024

第24章 北宋(1)

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夺取后周政权的军事政变。后周世宗柴荣死后,年仅7岁的周恭帝继位,无法管理政事,国家政局开始动荡不安。赵匡胤任殿前都点检,即后周二禁军统帅,掌握着后周的军事大权。公元960年春,他令人谎报北汉和辽会师夹攻,并奉命带兵北上。大军行至开封东北的陈桥驿,在赵匡胤之弟赵匡义和谋士赵普的共同策划下,授意将士将黄袍强加于赵匡胤身上,欢呼万岁,拥立他为皇帝。正月初四,赵匡胤回师京城,部下强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轻易地夺取了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建立了赵宋王朝。

杯酒释兵权

“杯酒释兵权”是宋太祖赵匡胤为加强中央集权而在军事上采取的一个重要措施。富有政治斗争经验的赵匡胤非常清楚,自五代以来,朝代的更替基本上是随着军权的得失而转移,为了防止“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类的事件重演,他就必须设法解除高级将领的兵权。

赵匡胤在即位第二年(961年)的秋天,在宫中专门宴请石守信等高级将领,劝他们不如多积金帛,独自享乐,放弃兵权。到地方上广置良田美宅,自己既可以享乐一生,又可以使军臣相安。这些将领们明白了赵匡胤此举的目的,于是纷纷上表称病,请求解除自己的兵权。太祖欣然同意,罢免了他们的军职。不久,太祖以同样的方法罢免了各藩镇的节度使。这样,禁军与藩镇的兵权都集中到了赵匡胤手里。

澶渊之盟

北宋前期,辽的力量逐渐强大。辽军常到黄河流域扰乱或掳掠。景德元年(1004年)闰九月,辽军对宋朝采取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萧太后率20万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到达澶州北城(今河南濮阳),矛头直指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当时东京与澶州仅一河之隔,情势非常危急,朝廷上下手足无措。宰相寇准极力劝说真宗御驾亲征。十一月,宋真宗来到澶州城,极大地鼓舞了宋军的士气,他们把几千个前来攻城的辽兵杀得落花流水。在随后的战斗中,他们又射死了辽军先锋萧挞览,狠狠打击了辽军嚣张的气焰。辽军士气低落,寇准力主乘势进军,收复失地。但宋真宗不敢与辽军决战,于是宋辽进行议和。宋真宗派曹利用赴辽营谈判,条件是不准割地,岁币(北宋政府每年给辽、西夏的钱财等物)“百万之下皆可许”。寇准觉得岁币数太多,就对曹利用说:“不得过30万:过30万,我斩了你。”谈判最终达成协议:辽国皇帝称宋朝皇帝为兄:宋每年向辽进贡20万匹绸缎和10万两银子:双方各守现有疆界,不得相互侵犯,并互不接纳和藏匿越界入境之人。随后,辽军将军队撤了回去后,宋真宗也班师回京。

宋真宗不顾爱国将领的反对,为了一时的苟安,屈服投降,签订了协议。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

庆历新政

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升任为参知政事(副宰相),调回京都,与枢密副使富弼、韩琦等人一起主持朝政。当时,北宋王朝的统治已经面临着严重的危机,积贫积弱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管理层内部黑暗腐败,且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在军事上将帅分离,战斗力大减:百姓的赋税沉重,各地不断爆发农民起义:同时,国家财政人不敷出,一些少数民族乘虚而入。国家内忧外患,处境艰难。宋仁宗心急如焚,多次召见范仲淹等人,希望以改革扭转国家的危局。范仲淹总结了从政28年的经验教训和酝酿已久的改革思想,针对当时“官壅于下,民困于外,夷敌(指辽夏)骄盛,寇盗(指农民起义)横炽”的现象,向宋仁宗呈上著名的新政纲领《答手诏条陈十事》,主张:“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长官、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推恩信、重命令、轻徭役”。以整顿吏治、选拔贤能、发展生产、巩固国防等措施缓和社会矛盾,稳定阶级统治。宋仁宗十分赞同,于是,命范仲淹主持了北宋历史上轰动一时的“庆历新政”。

在范仲淹的严格考核下,大批冗官滥吏被革职除名,同时,提拔起用了大批精明能干的官员,官府办事效能大大提高,北宋政权开始有了起色,新政大受称赞。但同时,范仲淹的改革措施也限制了大官僚和大地主的既得利益,引起了他们的强烈不满。于是,这些人集结在一起,掀起了一大股反对新政的浪潮。使宋仁宗不免有些恐慌,对执行新政的决心发生了动摇。庆历四年(1044年),宋仁宗下诏废止改革,解除范仲淹的职务,并将他贬至邓州(今河南邓县),富弼、欧阳修等主张革新的人士也都相继被逐出京城。仅持续了一年零四个月的新政随之宣告失败。

王安石变法

1068年,年轻有为的神宗即位,决心要开创一个全新的局面。而此时的北宋,阶级矛盾、社会矛盾都越来越尖锐,少数民族的政权也逐步加强了攻势,封建统治亟亟可危,变法势在必行。神宗对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早有耳闻,于是,熙宁二年(1069年),神宗将王安石从江宁调回京都,并提升为参知政事(副宰相),熙宁三年又将其提升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相)。主持变法事宜。

王安石看到国家内忧外患,社会矛盾重重,大胆提出“天变不足畏、祖法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口号,引起了当时包括司马光在内的保守派的猛烈抨击。他们崇尚“祖宗之法不可变”,认为王安石的思想主张是大逆不道。王安石据理力争,与反对派进行了一场针锋相对的辩论,最终赢得了神宗的支持,开始了持续16年之久的熙丰变法运动。

为了富国强兵,为了国家长治久安,王安石的变法始终围绕着“理财”和“整军”两大主题。理财富国方面主要推行了青苗法、均输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等,一方面限制了豪强的高利贷盘剥和大商人操纵和控制市场的局面,一方面使得农民能够专心生产,大大增加了国家的收入:整军强兵上主要是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使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北宋的边防力量。

王安石的一系列变法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到元丰年间,不仅改变了原来积贫积弱的现象,还使得府库充盈。而在军事防御上,在熙宁年间就收复了唐朝中期以后就失守的旧疆域,使2000多里的领土重新回归中国。

尽管王安石的变法于国于民都受益匪浅,但却触动了一大批官僚、地主的既得利益,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反对,连两宫太后都与反对派结成同盟,共同反对变法。如此强大的压力,让神宗有些犹豫。一天,他问王安石说:“有人说我们不怕天变,不听舆论,不守祖规。你看该怎么办呢?”王安石坦然道:“圣上用心打理朝政,就是防止天变;圣上早已征询意见。就是照顾舆论;至于祖规,本就应顺应时代。”但神宗依旧犹豫不决,再加上熙宁七年(1074年),河北闹大旱,反对派势力硬说是王安石把天下搞乱了,使得新政迭遭阻碍,困难重重。王安石气愤之余,上书辞职。次年,神宗又召王安石回京当宰相,但没几个月,天上出现了彗星,又被反对派说成是不吉利的预兆,趁机攻击新法。1076年,王安石再次奏请告老还乡,回江宁府。

1086年,神宗去世,不满10岁的哲宗即位,以高太后为首的保守派得势。新法在不到一年内几乎全部废除,变法宣告失败。同年,王安石也在无限的忧愤中与世长辞,黄泉冥道唯叹息而已。

“教主道君皇帝”

宋代皇帝,大多信佛,唯真宗赵恒与徽宗赵佶迷道。赵恒在位时,没有一年没有关于道教宫观之事,赵佶与赵恒相比,则显得更为痴迷。公元1113年九月,赵估赐号方士,王老志号洞微先生。王仔昔号通妙先生。之后,又诏求道教仙经于天下。赵估对道教的崇奉已趋狂热。迷信道士,厚待道徒。公元1114年正月,置道阶26级,赐号先生、处士等。秩比中大夫至将仕郎。公元1116年正月,徐知常推举方士林灵素入朝,赵估置林灵素号通真达灵先生。在自己出生地福宁殿东建玉清神霄宫,铸神霄九鼎。林灵索在宫中聚道士讲道,赵佶在旁设帐听讲。赵估乃自称“朕乃上帝元子,为神霄帝君”,诏令道令院册封他为“教主道君皇帝”。十二月,又加林灵素号通真达灵元妙先生,另一道士张虚白为通元冲妙先生。其官秩相当于中大夫,出入词引,以至于与诸王争道,京城人称为“道家两府”。

赵估在位,道教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公元1116年闰正月,赵佶采纳林灵素的建议,依科举制度设立道学,自元士至志士凡13品。每年考士,道士做道官,允许一般士人参加。又听从蔡京之言,汇集古今道教事为纪、志,编为“道史”,诏令各地都修建道观。公元1118年八月,赵佶还御颁《御注道德经》,又诏太学、辟雍各置《内经》、《道德经》、《庄子》、《列子》博士2员。公元1118年十月,又置道官26等,道职8等,道士皆领取俸禄。每一道观可得上千顷田地。凡设大斋,往往费钱数万贯。

靖康之变

宋徽宗时期,原本居住在黑龙江流域的女真族开始兴起。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了金国。当时,宋朝北方的辽国已江河日下,逐渐走向了衰落,宋朝乘机联合金国攻辽。但是,宋朝长期实行“重文抑武”的国策,所以在宋、金联合击辽的过程中,主要依靠金军强有力的作战能力获得胜利,而宋朝的军队则显得缺乏战斗力。因此,1126年,金国灭辽后,便决定向宋朝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强大的金国军队很快打到了宋朝京城开封。宋徽宗对此非常恐慌,赶忙退位,让太子赵桓继位,自己则逃到南方的镇江去了。宋钦宗即位,年号“靖康”。抗战派李纲主持开封事务,得到军民的支持,士气一时十分旺盛,金兵败退。

金兵北撤后,宋朝统治者以为万事大吉,又过起了醉生梦死的生活。金军在经过一个夏天的休整后,再次南侵,这时。控制朝政的是主和派,他们根本不组织力量进行抵抗,一心只想求和。没过多久,开封陷落,宋徽宗与宋钦宗皆被俘。靖康二年(1127)正月,金军将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宗贵戚等3000人全都带往北方。当时的开封城中几乎被席卷一空,北宋王朝也从此灭亡。这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变”。

长翅帽

长翅帽是宋朝大小官员戴的帽子,其发明者是宋太祖赵匡胤。他当上皇帝后,对当年一起闯天下的同僚很不放心。特别讨厌文武大臣在朝堂中交头接耳,评论朝政。一天,赵匡胤上早朝,在听取某个大臣奏章时,发现两侧有不少官员窃窃私语,很不礼貌。赵匡胤非常生气,但不露声色。退朝后,他经过仔细思考,终于想出了一个好的对策,于是便传旨属官在幞头纱帽后面分别加上长翅。长翅用铁片、竹篾做骨架。一顶帽子两边铁翅各穿出一尺多(以后越来越长)。这种帽子除了朝堂和官场正式活动时须戴上,一般场合是不戴的,因为戴上它,在街上行走非常不便。戴上它,官员要并排坐着谈就困难了,只能面对面交谈。从此大臣上朝,也就很难排列在一起交头接耳,影响朝堂严肃性了。

赵匡胤

公元927年2月,赵匡胤出生在今河北涿县的一个官宦世家。祖父赵敬,历任营、蓟、涿三州刺史;父亲赵弘殷任后唐铁骑第一军指挥使。

949年,22岁的赵匡胤离开家,投到枢密使郭威手下任职,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959年正月,后周世宗柴荣去世,年仅7岁的太子柴宗训继位。小皇上没有政治威信,更无法掌控局势。于是,赵匡胤抓住时机,与赵普、石首信等策划了“陈桥兵变”。

960年正月,北汉联合契丹,即辽,共同南犯。赵匡胤奉命抵抗。军队驻扎在距汴京北20里的陈桥,赵匡胤的手下在这里发动了“陈桥兵变”,赵匡胤顺利夺取了皇权,改国号为宋,史称北宋,赵匡胤即宋太祖。

赵匡胤深知自己得天下是靠的“陈桥兵变”,因此,他害怕黄袍加身的故事会再次上演。于是,在一次宴会上,宋太祖利用巧计,使大将主动交出手中的兵权,历史上将此次事件称为“杯酒释兵权”。之后,他还将禁军中的统兵权与发兵权相分离,将大权完全控制在皇帝手中。他又削弱宰相的行政权、兵权和财政权,国内政权稳固之后。宋太祖就开始着眼整个中国。他针对北强南弱的特点。为避免与强大的辽国争雄,与宰相赵普商议,采用“先南后北”的战略。

同类推荐
  • 三国之追随曹操

    三国之追随曹操

    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东汉末年,山河动荡,刘汉王朝气数将尽。天下英雄辈出,群逐其鹿。当主角降临,是随一代奸雄曹操肃清寰宇,还是身死道消、是否还有三国之分?请待主角降世。。。。
  • 红楼之士子贾兰

    红楼之士子贾兰

    穿越红楼,成为贾兰,好好读书,天天向上。
  • 那时汉朝4

    那时汉朝4

    本书讲述从汉武大帝北上,对西域发动汗血马战争写起,到张敞和黄霸较量为止。外戚李广利率军出征,惨胜而归,总算打通西边门户。可当刘彻再度对匈奴用兵,却遭遇一连串的滑铁卢:汉朝将领李陵和李广利先后投降,汉使苏武被囚北海十九年。前线失利,后院又起火。赵人江充,利用巫蛊,逼反太子刘据,制造臭名昭著的巫蛊惨案。这时,刘彻噩梦醒来,托孤霍光,暮气沉沉的汉朝,重获新生……
  • 皇帝:笑看天下

    皇帝:笑看天下

    他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称霸天下。前面天下兴旺,然而到了后面,好多人造反,自立为王。他利用智慧镇压下去,却遇到了生命中的她。
  • 这个少爷很逍遥

    这个少爷很逍遥

    21世纪某神秘基地研究员,带黑科技,魂穿古代。躺在床上,艰难睁开眼睛。由于和“水脑”的融合,导致李奇全身无法动弹……说起这个,“水脑”跑脑袋里融合?好像哪里不对劲?有点怪怪的?以前为什么要起名叫“水脑”……李奇越想,脸色越难看……门外隐约有声音传来。“少爷,真可怜,刚被退婚,现在又得了怪病。”“小翠,你说,少爷现在动不了,要不我们进去,嘿嘿?”“嘻嘻,早上我进去帮少爷整理的时候,也差点没忍住…”一阵暴汗,不能动的身体好像又可以动了……退婚?对不起,这不是我的剧本!封侯拜相?不务正业!醉卧美人膝,才是正解!
热门推荐
  • 灵梦曲

    灵梦曲

    纷乱的大陆,争雄!争霸!人们为了利益,出卖或者被出卖!杀戮或者被杀戮!有人为了掌握力量而展现出无限的贪婪,而有人或许只因为不得已而为之!
  • 从未谋面之你的么么哒

    从未谋面之你的么么哒

    收藏书书,从此不迷路离婚之后本想度假放松心情,没想到莫名其妙的一夜之间自己被面都没见过的不知名混蛋吃干抹净,气愤之余忘记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回国一个月后发现已有身孕,本想婚变后是万里晴空,没想到换来的是晴天霹雳,这个孩子,她是生,还是不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恶魔令:女人乖乖不许逃

    恶魔令:女人乖乖不许逃

    受了刺激跑去大跳热舞,不料却认错了人,表错了情,从此惹上某个邪气痞男。一场爱情游戏,他步步为营,只为诱她入局。她不断退避,却还是沦了心。他说,“我们注定是一类,而你,注定是我的。”她不信邪地开逃,不曾想某些事竟真应了那话……
  • 位置

    位置

    宇宙空间是如此的大,除了地球以外有没有人类存在,他们也和我们一样吗?有不同吗?
  • 先尘书

    先尘书

    他们的身世相当却命运不同,相扣的命格下暗藏着一系列令他们沉默的往事前尘。
  • 天师阴阳道

    天师阴阳道

    天下皆白,唯吾独黑。亦博亦白,五道玄阳。——《天师阴阳道》阴阳大陆有一个传说:如果有一天,极阴与极阳天师同时诞生,那么,封印了千年的两极恶魔,将再次显世。
  • 六代圣神

    六代圣神

    在虚无世界中,天骄崛起,上至两千多年的人物,下至各种天之骄子,两千年才开创的盛世,到底是谁突破众天才的争锋,成就第六代圣神。
  • 江小小的宋先生

    江小小的宋先生

    江小小,从懂事开始就立志要嫁给一个医生宋逸帆,从懂事开始就立志做一个医生后来,江小小成为了宋逸帆的小妻子,宋逸帆成为了江小小的宋先生,都说医生很忙,可是宋逸帆总会加紧工作,然后请假去陪江小小去她想去的城市,熟悉江小小的都说这个孩子从不进厨房,但,江小小为了她的宋先生报了厨艺班,最好的爱情是,他们的生活充满了茶米油盐和风花雪月-------牛奶是白色的
  • 被爱冲昏头

    被爱冲昏头

    董京京从小就是备受宠爱、一呼百诺的千金大小姐,不用考试也能念大学,反正学校就是她老爸开的。数以百计的男人对她献殷勤,她一点兴趣也没,偏偏就看上冷到吓死人、酷到要结冰的樊邵冬。她一声令下,老哥立刻乖乖把这男人的数据供上来,原来他正是她学校里的教授?赞!这下事情就好办啦,她纡尊降贵看上自家“员工”,他怎么有胆不领情?这位董大小姐真是没礼貌到了极点!对他连名带姓地叫,说没两句话便搬出老爸想叫他就范,他一来最讨厌被威胁,二来也不稀罕这学店的教授职位,当然马上赏她一顿排头,要告状就尽管去好了!没想到她不但没回家哭诉,隔天反而难得乖乖来上课?--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