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镇传奇
历史上闻名川内,有“蜀川盐城”之誉的五通桥(旧称犍乐盐场),凿井制盐始于秦,到清道光年间达到极盛,井盐产量居全川之冠,有“川省第一场”之称。二十世纪初,盐业已成为我国新兴民族工业的宠儿,三十年代抗战期间,北方国土沦陷,海盐供应渠道受阻,中南诸省抗战前线严重缺盐,为保军需民用,民国政府要求川盐“增加生产,保障供应”,再一次刺激了五通牛华盐业的繁荣发展。
“牛华镇(俗称牛华溪)在桥盐史上的地位非常显赫。牛华溪曾经是乐山盐场的治所地,清乾隆二年(1737年)就在此设有盐场大使署,后来历任的盐务知事都在牛华溪。”(《小城之远》,龚静染著)1921年雅号“虎公”的张善子就在此当过盐业知事,张大千也常出入其府邸。当时五通桥区域内有两大盐场,犍为盐场和乐山盐场,合称犍乐盐场,“井眼旧在桥之西,新眼乃达牛华溪”(《五通桥观煎盐》,程尚著)。故牛华溪有“盐镇”之称。
距五通桥不过数里的牛华溪,不仅与五通桥山水相连在同一盐产区,历史上也一直是五通桥所辖的一个古老小镇。据说这里地下深藏石油,常常漂浮江面。正德十六年(1521年)凿井取盐时,打出一口深达数百米的石油竖井,被称为世界第一口石油竖井,故古人名为“油花溪”或“流花溪”。
提起流花溪这个富有诗意的雅号,还有一段趣闻。据说,镇上一溪水流经石拱桥下,长年流水潺潺,清澈见底,不少文人雅士常聚溪水两岸,以花作信,置于水中任其漂流,流至谁的面前就吟诗一首、饮酒一杯,畅怀于溪水之滨,其情境有兰亭雅集之趣。1943年抗战时郭沫若宣传抗日至此,曾题“流花溪”三个大字,立于镇上场口的半边街。一代文豪郭沫若为何对小小的牛华镇情有独钟呢 原来郭沫若的祖上是在清末湖广填四川中,“背着”两捆麻布上川,在牛华镇靠贩运麻布起家中兴的。他也在牛华溪住过一段时间,1906年郭沫若在乐山读小学,因闹风潮,被校方停学,便到牛华镇南华宫联立小学插班念书。
随着牛华溪盐业兴盛,同时也带来滚滚财源,造就了如吴家、李家、张家、柯家等一批财富明星,号称为“四川第一户”的吴家名震川渝,见证了牛华溪一时的富庶与辉煌。
小城强国梦
抗战中,随着五通、牛华盐业振兴,国内一大批科学技术精英会聚于此,为实现自己的强国梦不懈努力。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里开始使用电力照明和作为机械动力,结束了靠数以万计耕牛维持动力的手工作坊生产方式,率先在川内跨进了新兴的工业文明行列。这里不仅吸引了国内外投资如永利川厂、美亚绸厂、亚西机械厂、川康毛纺厂等内迁厂矿,还聚集了一批国内名流学者,其中就有被毛泽东“钦点”的著名实业家范旭东先生和哲学大师熊十力。抗战中,范旭东把他创办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南迁五通,“由于五通桥没有海盐,制碱遇到困难,后来研究社的侯德榜博士经过五百多次实验,历时一年多,震惊世界的‘侯氏制碱法’诞生了。1952年,中国科学院接收了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从此‘黄海’的作用越来越大,‘黄海’的学者、科学家、技术人员,成了新中国化学工业的栋梁。”(《中国化学工业史料》)
“黄海人”孙学悟是熊十力的挚友,他主张“工业的基础是科学,科学的基础是哲学。”故推荐熊十力来五通。经范旭东特邀,1947年熊十力来五通“黄海”主持哲学研究部工作,讲授哲学。与毗邻的乐山乌尤寺复性书院开坛讲学的马一浮先生共同为推进新儒学、哲学的进步不遗余力。
1944年,在峨眉山学仙修道三年的国学高士南怀瑾也悄然来到五通桥多宝寺继续闭关修行。一代学术大师云集五通,很快吸引了梁漱溟、沈尹默、赵熙、谢无量、朱光潜、叶圣陶等国内外一大批名流学者。传统与现代在此碰撞,国学与西学在此交汇,共产党活动频繁,寺庙与教堂同在,各种意识形态纷纷亮相,成就了地方科学文化一时的繁荣兴盛。
盐业繁荣,带来了文化教育的兴旺发达。为了开启民智,又开办了书店和平民夜校,并举办科学展览,向百姓普及科学知识。为了发展教育,盐商们不吝惜腰包,出资在牛华盖起了宽敞明亮的震华中学,广纳贤才,在校舍设施、师资配备和教育质量上都堪称川内一流。
开放的环境兼容并包,这是盐城形成多元文化格局的显著特征。“实业兴邦”、“工业救国”、“科学强国”、“教育强国”这样的口号此起彼伏。出国留学,学成归来,报效国家,已成新时代青年的时髦风尚。穿西装、旗袍、高跟鞋,已成潮流,甚至浓妆艳抹、穿超短裙的洋人也在街上招摇过市,可谓中西和鸣、百花齐放。
有尚戏之风的小城百姓,还搭建了各种戏台,来自上海、南京、苏杭等地的名流票友(如梅兰芳的老师、名票王惠芳)演出的昆曲、京戏、黄梅戏与川戏名伶同台竞技。据说在成都的川戏迷张大千,也曾从三百里之外赶来牛华镇为川戏名角捧场。
除传统戏曲外,古戏台上还有许多当时国内流行的如《雷雨》《屈原》《蜕变》《珍珠塔》等一大批话剧上演;1933年中国艺术剧社田汉、陈白尘、白杨等也在五通牛华舞台上演了《孔雀胆》《杨贵妃》《空谷兰》《红玫瑰》《路柳墙花》等一批时尚话剧;通材中学的师生们还排演了《放下你的鞭子》《夜半歌声》等话剧、歌剧;电影《火烧红莲寺》《出水芙蓉》《金粉世家》《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好戏连台;歌咏队的《渔光曲》《流浪三部曲》《义勇军进行曲》《马赛曲》也响彻夜空。小镇之夜灯火通明,彻夜狂欢,故牛华镇又有“不夜城”、“小香港”之称。
来自四面八方、雄心勃勃的人们,在这片热土上编织着自己的强国梦想。
抗日救亡盐城沸腾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日战争爆发,地处内陆大后方,勤劳、善良的五通牛华人和全国人民一起,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高潮。一波又一波的学生和知识分子走出校园书斋,奔向大街小巷、工场、乡村宣传抗日。
民族危亡之际,北方大片国土沦陷,国民政府财政部盐务总局上千人的中央机关内迁五通桥。五通牛华盐业工人增加生产,日夜劳作,不仅满足了战时军需和百姓生活,而且以巨额的盐税收入有力地支援了抗战前线。
1938年,五通桥建立了“战时儿童保育院”,接纳了来自抗战前方的一千多名难民孩子,宋美龄也到收容了七百个女孩的多宝寺视察,并亲自为孩子们剪指甲,大大鼓舞了盐城人民的抗战热情。
1939年,时任国民政府“川康视察团”团长的黄炎培风尘仆仆来到牛华参加了抗日宣传大会,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满怀抗战热血的冯玉祥将军也从千里之外赶来四处宣传、八方赋诗,为前线募集抗战经费。
在盐务总局南迁五通的大批精英中,有一位在抗战中歼灭日寇最多、号称“东方隆美尔”的著名将领孙立人将军不能不提。在松沪战役中损失巨大的孙立人,于1938年2月伤未痊愈便开始组建财政部“缉私总队”,重新招募兵士,于1938—1941年在贵州都匀和四川五通桥整训,并在五通桥完成了抗战出征前的休养生息。“1942年初,他的‘缉私总队’的第二、三、四三个团被改编成新编陆军第三十八师加入缅甸远征军。从此孙立人的这支税警部队从印度横扫缅北,让日本人闻风丧胆,并在一次战役中痛开杀戒,把投降的一千二百多个日本兵全部杀掉,震惊世界。”(《小城之远》,龚静染著)在这支赫赫有名的川军中,就有不少来自五通牛华的铁血男儿,有的血洒疆场为国捐躯,有的建功立业彪炳史册。
三四十年代,牛华五通相遇中国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不仅收获了经济文化的繁荣鼎盛,同时还聚集了一大批来自全国的一流学者、专家和科技人才,以及文化艺术精英。由于他们带来的尖端科技文化和时尚文明,不仅大大地提升了地方经济文化水准,还为孕育年轻一代,为胸怀大志,一展抱负,实现梦想的人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文化环境。
在风起云涌的抗战救亡烽烟中,冲出家庭樊笼,怀揣梦想的青年李琼久,毅然来到牛华镇,并把这里作为他实现梦想的起点,在此暂时停下了他匆匆的人生脚步。后来证明,他适时地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用二十年美好的青春时光,在这山河破碎的大动荡时期,历练个性,感悟人生。在这片群星荟萃的热土,打开了视野,提升了境界,确立了目标。在这里,他找到了艺术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并完成了攀登艺术高峰的前期准备,甚至进行了迎接未来惊涛骇浪考验的精神力量储备。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历史没有给五通桥、牛华发展的机遇,也不可能孕育出像李琼久这样一棵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