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压力测验是特别设计一种情境,使被试自省并面临情境上的压力,然后由主试观察、记录被试是如何应付的,从而了解他的人格特质。
这种测验重视分析、实验和控制程序,具有科学性,得到的结果也比较精确,而且比较令人信服。但由于研究只重视现实因素,忽略了个体行为经验与遗传因素,因此也受到了批评。
5.自我概念测验
在人格理论中,“自我概念”是“自我论”的中心。在测量自我概念时,不仅要了解个人对自己的看法,还要了解个人的“自我接受”和“自尊”的程度,比较“现实我”“社会我”以及“理想我”三者之间的关系。目前,心理学家最常用的是下面两种方法。
(1)形容词列表法
形容词列表法是一种很便利的方法。主试先准备一份描述人格特质的形容词表,如友善的、有野心的、羞怯的、紧张的等等,让被试从表中列举的形容词中选出符合自己真实情况的词语,然后由主试分析、判断被试对自己的评价情况。由于形容词的意义容易带有社会褒贬的性质,也就是说具有社会期望性,被试为维护个人自尊,可能不诚实作答。
(2)Q分类法
Q分类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蒂芬逊创立的一种测验,以后被广泛应用于研究自我观念、人格适应、身心健康等方面。这种方法是给被试看很多张(如100张)描述人格词语的卡片,要求被试按卡片上词语所描述的人格特质与自己进行对照,并分成一到九个等级。根据所排列的描述与适合程度可以测量自我概念。此外,这个方法也可用来鉴别人格特质的个别差异。
(第二节气质
气质是先天的,表现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气质虽有不同种类,但本身并无好坏,优劣之分。人们对不同的气质既不应抱有偏见,也不要去试图加以改变。
一、气质的内涵与特征
1.什么是气质
人们通常所说的气质指的是一个人的风度和格调,心理学中的气质概念与此不同。现代心理学教科书一般把它定义为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也就是人生而具有的“脾气”、“秉性”或“性情”.
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特征。所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过程的强度(例如,情绪体验的强度、意志力的强度)、速度与稳定性(例如,知觉的速度、思维的灵活程度、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特点(有的人倾向于外部事物,从外界获得新印象;有的人倾向于内心世界,经常体验自己的情绪,分析自己的思想和印象)等方面在行为上的表现。气质特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突出地表现在情感和行为过程中。这些特征不是表现在一时一事的,而是在许多情况下都会表现出来的一贯性特征。
2.气质的特征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气质,气质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染上了个人独特的色彩,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气质具有三种特征。
(1)气质具有天赋性
人的气质主要是由先天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决定的,因而具有天赋性。对新生儿的研究表明,人一出生就表现出不同的气质特征,例如有的婴儿易哭、爱笑、手脚动作多,有的则相反;同样是哭,有的频率高、强度大等。另外,还有研究发现,一个人的气质在其出世前的几个月就有明显表现。此外,对同卵双生子的气质类型测定表明,他们的气质类型非常接近甚至相同,这也证明气质类型特征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2)气质的稳定性
作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气质与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动机无关,也就是说气质特点一般不受个人活动的目的、动机和内容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俗语所说的“禀性难移”,就是指气质的稳定、不易改变的特点。例如,一个情绪稳定而内向的学生,即使是在很熟悉的环境里和很热闹的场面中,仍然会表现出不爱出风头、稳重内敛的特点。
(3)气质的可塑性
在相对稳定性的基础上,人的气质还是可以改变的。实践证明,遗传对气质的影响有随人的年龄增长而减弱的趋势,而环境对气质的影响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大的趋势。因此,气质是具有可塑性的。
二、气质学说
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气质?造成气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注意,出现了关于气质的种种学说。
1.体液说
如前节所述,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气质的体液说。他认为人体内有4种体液,分别是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根据这4种体液哪一种占优势,把人划分为不同的气质类型。他还认为,如果这4种体液配合恰当,身体就健康,配合不当,身体便生病。
到公元2世纪,罗马医生盖伦在体液说的基础上,首次使用了气质这个概念,并把人的气质划分为13种类型,后经整理最后概括为四种气质类型。血液占优势的为多血质,粘液占优势的为粘液质;黄胆汁占优势的为胆汁质,黑胆汁占优势的为抑郁质。
气质的体液说,显然是缺乏科学依据的,但它提出的这4种气质类型,在日常生活中都能观察到典型的代表人物,比较符合实际,所以至今仍在沿用。
2.体型说
德国精神病学家克瑞奇米尔,依据他对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观察,提出了按体型划分气质类型的理论。他认为,精神病患者体型有三种类型:细长型、肥胖型和筋骨型。各种类型的气质特性与行为倾向之间的联系见表10-3.表10-3体型和气质以及行为倾向的关系体型气质行为倾向细长型分裂气质不善交际、孤僻、神经质、多虑肥胖型躁狂气质善交际、表情活泼、热情、精力充沛筋骨型粘着气质迷恋、一丝不苟、理解缓慢、情绪爆发性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材料能证明人的体型与气质之间有某种必然联系,因此,这一学说并未被大多数心理学家所承认。
3.激素说
激素说是美国生理学家柏尔曼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气质特点与内分泌腺的活动有密切关系。此理论根据人体内分泌腺的活动情况,把人分成甲状腺型、脑下垂体型、肾上腺分泌活动型等。例如,甲状腺型的人表现为体格健壮,感知灵敏,意志坚强,任性主观,自信心过强;脑下垂体型的人表现为性情温柔,细致忍耐,自制力强。
现代生理学研究证明,系统内分泌腺活动对气质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但激素说过分强调了激素的重要性,从而忽视了神经系统特别是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特性对气质的重要影响,不乏有片面倾向。
4.气质血型说
日本学者古川竹二提出,气质是由血型所决定的。他根据人的4种血型把人区分为4种气质:A型气质、B型气质、AB型气质和O型气质。A型气质的特点是老实稳重、温顺多疑、怕羞孤僻、依赖他人、易冲动;B型气质的特点是感知灵敏、善于社交、好管闲事、不怕羞;AB型气质的特点是以A为主,含有B的成分,外B内A;O型气质的特点是意志坚强、好胜霸道、爱指使别人、有胆有识。这种学说也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5.活动特性说
活动特性说是美国心理学家巴斯的观点。他用反应活动的特性,即活动性、情绪性、社交性和冲动性作为划分气质的指标,由此区分出四种气质类型。活动性气质的人总是抢先迎接新任务,爱活动,不知疲倦;情绪性气质的人觉醒程度和反应强度大;社交性气质的人渴望与他人建立密切的联系。冲动性气质的人缺乏抑制力。用活动特性来区分气质类型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动向,不过活动特性的生理基础是什么,却没有揭示出来。
6.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是原苏联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来的,他在研究高等动物的条件反射时,发现高级神经活动过程有3个基本特性: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神经过程的强度是指神经细胞接受强烈刺激或持久工作的能力,有强弱之分;平衡性是指兴奋和抑制两过程的强度是否相当;灵活性是指兴奋和抑制相互转换的速度。
巴甫洛夫根据这3种特性的独特结合,将高级神经活动分为4种基本类型:第一种:强而不平衡的类型。该类型人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以易兴奋、奔放不羁,不能抑制为特点,又称为“不可遏制型”.第二种:强、平衡、灵活的类型。该类型人兴奋和抑制过程都较强,并且二者容易转换,以反应敏捷、活泼好动、迅速适应环境为特点,又称为“活泼型”.第三种: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该类型人兴奋和抑制过程都较强,但是二者不易转换,以安静、沉着、反应迟缓为特征,又称为“安静型”.第四种:弱型。该类型人兴奋和抑制过程都较弱,以胆小、畏缩、敏感、消极防御为特征。又称“抑制型”.
我国心理学界认为,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揭示了气质的生理机制,较为科学地解释了气质问题。
三、气质类型及其心理特征
气质类型是指表现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神经系统基本特性的典型结合。人们的神经系统的基本特性不同,就构成了不同的气质特点。气质特点在人身上的不同组合,可把它归入不同类别,就构成了不同的气质类型。在心理学上,大部分心理学家对气质类型都沿用了古老的“四分法”即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具有这四种气质类型的人各自具有不同的特征:
1.粘液质及其心理特征
心理学家把那种不易兴奋但很持久平衡的气质,叫做粘液质。这种人安静稳重、沉默寡言、喜欢沉思、表情平淡、情绪不易外露,但内心的情绪体验深刻,外表似乎给人以“冷”的感觉,但内心很“热”,也被称为“热水瓶”.他们自制力很强,不怕困难,忍耐性高,表现出内刚外柔。他们与人交往适度,交情深厚,朋友少但却常有知心朋友。他们的思维灵活性略差,但考虑问题细致而周到,这往往弥补了他们思维的不足。学习时接受新知识不会很快,但却很扎实。这种人的行为主动性比较差,经常是别人让他们去做某事才会去做。
2.胆汁质及其心理特征
胆汁质又称不可遏止型,属于兴奋而热烈的类型。这种气质类型的人感受性较弱,耐受性、敏捷性、可塑性均强,兴奋比抑制占优势,外向;行为表现常常是反应迅速、行动敏捷,在言语、表情、姿态上都有一种强烈的热情,在克服困难上有坚韧不拔的劲头。
在正确教育下,他们可能具备坚强的毅力、主动性、热情和独创精神;在不良环境影响下,他们可能出现缺乏自制、粗暴、急躁、易生气、爱激动等不良品质。
3.多血质及其心理特征
多血质又称活泼型,属于敏捷好动的类型。这种气质类型具有很强的耐受性、兴奋性、敏捷性和可塑性,反应速度快,感受性较强。在行为上,这种气质类型的人热情、活泼、敏捷、精力充沛,适应能力强,善于交际,常能机智地摆脱窘境。他们肯动脑筋,主意多,常表现出机敏的工作能力和较高的办事效率,对外界事物有广泛的兴趣,人格具有明显的外向性。
在良好教育下,多血质的人可以培养出对学习、劳动、社会生活持积极主动的态度;在不良教育下,他们可能表现出轻率、疏忽大意、散漫以及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高等不良行为和态度。
4.抑郁质及其心理特征
抑郁质又称弱型,属呆板而羞涩的类型。这种气质类型的人感受性很强,往往为一点微不足道的事而动感情,耐受性、敏感性、可塑性、兴奋性都很弱。他们的行为表现为孤僻,避免同陌生的、刚认识的人交往。在新的情况下,他们容易惶惑不安,在强烈和紧张的情形下容易疲劳,在熟悉的环境下表现很安静,动作迟缓、软弱。他们具有高度情绪易感性,情绪体验方式少,但体验深刻、强烈而持久且不显露。
抑郁质的人在顺利的环境中,在友爱的集体里,可以表现出温顺、委婉、细致、敏感、坚定,能克服困难,富有同情心等优良品质;在不利条件下,可能表现出伤感、沮丧、忧郁、神经过敏、深沉悲观、怯懦、孤僻、优柔寡断等不良品质。他们常常会病态地体验到各种委屈的情绪。
在现实中,单纯地属于这四种典型气质之一的人并不多,绝大多数人是四种气质互相混合、渗透的人。
四、依据气质类型特征开展教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气质只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只赋予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以独特的色彩,气质不决定人的能力的大小、成就的高低和品德的好坏。尽管气质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不起决定作用,但不等于说它对人的活动毫无影响。事实上,气质既可以影响一个人活动的方式,也可以影响其活动的效率。因此,在涉及人的某些实践领域时,不能不考虑气质这个因素,特别是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善于区分和正确对待学生的不同气质类型
气质本身无所谓好坏,各种气质类型都既有所长,又有所短。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善于区分和正确对待学生气质类型的特征,通过教育影响引导他们发展其积极的品质,克服其消极的品质,使学生在原有气质的基础上建立优良的个性特征。
2.依据学生的不同气质类型,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1)对胆汁质学生的教育方法
这一类学生精力充沛,常常以很大的热情投入活动,但由于缺乏细致分析事物的习惯,办事虽雷厉风行但欠深入思考,且往往不考虑后果,因而经常好心办坏事。教育这一类学生,教育者要特别注意自己的态度和方法,既要保护其热情,又要帮助其分析因办事急躁带来的某些失误。在语言上切忌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同时还要教育他们学会坚韧自制,培养安静、耐心和细致等品质,克服粗心、粗暴和任性等不良品质,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自我控制能力。
(2)对多血质学生的教育方法
对多血质的学生,要着重培养其朝气蓬勃、满腔热情、足智多谋等心理品质,防止朝三暮四、虎头蛇尾、粗心大意、任性等不良个性特点的产生。在教育方法上,要注意要求他们埋头苦干,在激起他们多方面兴趣的同时,要培养中心兴趣;在给予参加多种活动机会的同时,要强调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坚持性;要严格要求他们的组织纪律性。对多血质学生进行教育时,一定要“刚柔交替”.在他们满不在乎时,批评要有一定的刺激强度;在他们对错误能冷静对待时,则要耐心帮助,做好巩固工作。
(3)对粘液质学生的教育方法
这一类学生内向,情绪不外露,不善于表现自己,容易掩盖内心存在的问题,教师要注意对他们全面观察和了解,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和不足。同时,教师要主动与他们接触,鼓励他们多与他人交流思想,鼓励他们向教师坦露内心世界,并多给他们提供社会活动的机会。在学习过程中,由于他们的反应和接受能力不如外向型气质的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较慢,而且碰到问题喜欢反复揣摩而不轻易改变思路。对此,教师应采用“启发式”的教育方式,有意训练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
(4)对抑郁质学生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