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13100000006

第6章 公元1908年2月至3月(清朝光绪三十四年正月至二月)(6)

地球东半面凡属亚洲界内,中国之外,自日本以及南洋各国各岛,暨印度皆无铁厂……中国创成此举,便可收回利权。

然而,张之洞对冶炼工业毫无经验。他尚未了解煤铁矿藏的分布,便贸然决定在广东建立钢铁厂,迁到湖北后,虽在不远的大冶找到了铁矿,却找不到足够适用的煤,只好高价购买北方开平煤矿的煤和外国进口的焦煤,后方用江西萍乡的煤。他委刘瑞芬向英国订购炼钢炉及配套设备,刘回报“须先化验铁砂、煤和焦炭,方能订购相应的炼炉和设备”,他不以为然,以“中国之大,何处无煤铁佳矿”,命“但照英国所有者购办一份可也”,结果买来的两座炼钢酸性转炉,不适合汉阳铁厂所用含磷较多的大冶铁砂,所制钢轨脆而易裂,延到1903年,转炉停产。又向日本借款三百万元,买回碱性配置的炼炉和设备,方炼出合格的钢。

张之洞办汉阳铁厂得海军衙门醇亲王奕的支持,获巨额拨款,共花官帑五百六十多万两银子。但成本高而销路不畅,不见效益。原计划出产铁轨供应卢汉铁路,李鸿章表示:“造路专任洋匠,彼以华厂试造,不若洋厂精熟可靠”,不买。

1895年,汉阳铁厂开工后一年,张之洞拟将“铁厂一切经费包与洋人”,派人向英、德、比各国大厂探询。湖南巡抚陈宝箴为此致电张之洞,称办铁厂本为少用外铁,现“忽与外人共之”,岂非与初衷“大不符合”?

张之洞只得放弃卖厂主意,于1896年“招商承办”,将汉阳铁厂连同大冶铁矿交盛宣怀接办,改“官办”为“官督商办”。盛宣怀名义上招募商股一百万两,实际挪用招商局、电报局(盛为两局总办)的款项并向外国银行借款以维持该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译员出身的李维格出任该厂总稽查。李维格于1904年3月受盛宣怀派遣,率英人彭脱、德人赖伦,携矿石、焦炭、生铁、钢材等样品,赴日本、美国、欧洲进行了为期八个月的炼铁新法考察,请英国化学家梭德化验所带样品,摸清了钢质量差的原因。回国后,李维格建议盛宣怀“购制新机,改造炉座,聘请外国新工程师”,改建和扩建汉阳铁厂。

1905年,盛宣怀委任李维格为汉阳铁厂总办,全面负责汉阳铁厂的改建和扩建工作。

李维格上任后,聘请德国汉堡工厂总工程师吕柏担任汉阳铁厂总工程师,又聘请了其他四名德国工程师。李维格决定新建一座250吨(四百七十七立方米)炼铁高炉;拆除原有两座贝塞麦酸性转炉和十吨小马丁炉,改建为四座30吨马丁炉;建一座150吨混铁炉,添置一座辊径为1016毫米的初轧机、一座辊径为760毫米的轧板机以及其他辅助设施。随即赴欧洲招标,从英、德、美等国数十家工厂中,于九家厂家中择优订购了新炉机。到1907年冬,完成了两座30吨马丁炉的建造工作。其余扩建工程也于其后三年中陆续完成。

于是,汉阳铁厂产量大为提高。1902年产铁15825吨,1908年增至66410吨,1910年增至119396吨;1903年钢停产,1907年恢复生产,1908年产钢22626吨,1910年增至50113吨。汉阳铁厂的质量也大为改观,销路日广,利润日高。欧美行家均称汉阳铁厂产品为精品。澳大利亚、香港、南洋、日本、美国西雅图的钢铁公司纷纷来订货。1910年销售给日本的生铁就达65362吨。国内各大铁路所需钢轨和零件、上海各铸造厂家更是唯汉阳铁厂钢铁是用。

1908年2月,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合为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

美国驻汉口领事查尔德称:

这企业是迄今日为止,中国以制造武器、钢轨、机器为目的的最进步的运动。因为这个工厂是完善无疵的,而且规模宏大,所以就是走马看花地参观一下,也要几个钟头。

观于斯厂,即知研究西学之华人,经营布置,才略不下西人也。

日本记者报道说:

登高下瞻,使人胆裂。烟囱凸起,矗立云霄,屋脊纵横,密如鳞甲。化铁炉之雄杰,碾轨床之森列,汽声隆隆,锤声丁丁。触于眼帘、轰于耳鼓者,是为20世纪中国之雄厂耶!

西方人士惊呼道:

汉阳铁厂之崛起于中国,大有振衣千仞一览众山之势,证诸领事之报告,吾人预知其不可量矣。中华铁市,将不胫而走各洋面,必与英、美两邦,角胜于世界之商场,其关系非同毫发,英、美当道,幸勿以幺幺视之。

呜呼!中国醒矣。

1914年2月,汉冶萍公司钢铁产品在意大利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获得最优等奖,李维格亦获奖状一张。

然而,汉冶萍公司除第一次世界大战间始见盈余外,外债沉重,常陷困境,终为日本势力侵入。抗日战争初期,汉阳铁厂大部冶炼设备西迁重庆,另立新厂(为重庆钢铁集团前身),所余被日军侵占,昔日“雄厂”仅余断壁残垣。

新中国成立后,汉阳铁厂发展为武钢。今日,中国钢铁产量雄居世界第一。

毛泽东于上世纪60年代初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亦即说,不能忘记汉冶萍公司。

花絮

张之洞智聘盛宣怀

张之洞莅鄂前,盛宣怀已经聘请外国矿师勘得大冶铁矿。所谓“汉厂创自张(之洞)氏,而冶矿系盛氏所赠”。

张之洞开办大冶铁矿及汉阳铁厂,用款浩繁,难以支持,打算借重盛宣怀的办事才能和与外国的关系,将铁厂交他接办,盛宣怀执意婉辞。

于是张之洞在总督署宴请盛宣怀,席中将事先拟好的两个奏折草稿交给盛宣怀,一件奏称“盛在任中营私舞弊,应严加惩办”,另一件奏称“盛颇有才具,堪以接办铁厂”。盛阅毕,只得道:“制台厚爱,敢不遵命。”

人物在线

(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无竞居士,晚自号抱冰。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出身官宦家庭。

15岁中举,1863年中进士,名列探花。后出任山西巡抚,时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山西传教,刊印《救时要务》,并举办仪器、车床、缝纫机展览和操作表演。

张之洞受到启发,提出“以商务为体,以兵战为用”,认为自救、自强,必须变法。

1889年,因倡办卢汉铁路,调署湖广总督。在鄂开办汉阳铁厂和湖北枪炮厂,设织布、纺纱、缫丝、制麻四局,提倡尽地利,抵洋货,还创办了制砖、制革、造纸、印刷等工厂以及电报局、电话局等,成为与李鸿章比肩的又一位洋务派首领。

1894年中日宣战后,张之洞致电李鸿章,提出“购兵船、借洋款、结强援”三项主张。10月底,日军强渡鸭绿江,辽沈危急,张之洞再提出“购快船、购军火、借洋款、结强援、明赏罚”五事。11月2日,调署两江总督。7日,致李鸿章电中指出“无论或战或和,总非有船不行”。

1895年得悉割台之说,致电清廷,力陈利害,极力反对,提出保台“权宜救急之法”:一、向英国借巨款,“以台湾作保”,英必以军舰保卫台湾;二、除外,“许英在台湾开矿一二十年”,英必肯保台。《马关条约》签订后,张之洞再向清廷上奏,提出废约办法“唯有乞援强国一策”。

1898年,张之洞作《劝学篇》,系统阐发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的主张,提出“旧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对清末政治及近代乃至现代的政治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张之洞以为“西艺非要,西政为要”,“西人政事法度之美备”,十倍精于其军事技术,欲自强,不能简单学习西方之“器”,重要的是学习西方之“政”。

所谓“西政”,不仅有史志、官制、学制、法律等,还包括农政、矿政、工政、商政、兵政、船政等“实用”

科目。

1901年,清廷颁布变法诏书,要求天下臣工就变法事宜各抒己见。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与两江总督刘坤一三次联衔上奏变法之折,即成为清末变法改革蓝本和行动纲领的“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清廷多为采用。

张之洞给刘坤一、袁世凯、盛宣怀等十八位大吏的公开电文中明确指出,欲救清朝于危亡,要以西法为榜样。“不变其习不能变法,不变其法不能变器。”而“西法最善者,上下议院互相维持之法也”。主张修改旧律,制定新法,改变不合时宜的传统法政制度。并与刘坤一、袁世凯联合举荐沈家本、伍廷芳出任修律大臣,主持法制改革。

张之洞重视教育事业。早在四川即办尊经书院,在广东、湖广办广雅书院、两湖书院、农务学堂、工艺学堂、武备自强学堂、商务学堂,还派遣留学生去日本,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调到中央又兼管学部。1903年,他提出:办学应首重师范,并拟初级师范学堂、优级师范学堂及任用教习各章程,又拟各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等。

1906年张之洞晋协办大学士,再擢体仁阁大学士,授军机大臣。1908年11月,晋太子太保。次年病卒,终年七十三岁,谥文襄。

花絮

两副对联

孙中山出国留学归来,路过湖广总督府,想呼吁恳请张之洞开医院,为民造福,便递上名片,上写:“学者求见之洞兄。”门官呈上名片,称:“来人是一儒生。”张之洞在纸上写一上联:“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笔妄敢称兄弟”,命门官交给孙中山。孙中山看了微微一笑,写一下联,交门官回呈。张之洞一看:“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忙出门迎接。

梁启超也和孙中山一样,投递名片求见张之洞,张之洞口占一联: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梁启超脱口而出:“地为琵琶路为弦,哪个能弹?”张之洞优礼有加。

张之洞轶事

张之洞起居无常,每日下午2时入睡,晚10时起床视事。僚属有事,一般都在夜半请谒,有候至天明始获传见者。然话未说完,常闭目假寐,甚至鼾声大作,来人不好惊动,只得退出。后大理寺卿徐致祥参劾张之洞,其中一条即为“兴居不节,号令无时”。

张之洞喜食零食,案桌旁常设小几,放各种鲜果糕点十余盘,以备随时取食。喜蹲椅上据案而食,不喜垂足而坐。张之洞从兄张之万信牍中有:“香涛(张之洞)饮食起居,无往不谬。性又喜畜猫,卧室中常有数十头,每亲自饲之食。猫有时遗屎于书上,辄自取手帕拭净,不以为秽。且向左右侍者说:‘猫本无知,不可责怪,若人如此,则不可恕。’”

张之洞喜赏玩古董字画,自命精于古物鉴别。一次在京以高价购得一古鼎,回鄂后大摆筵席,请僚属共同欣赏。先置鼎于案,插梅花一枝于鼎中,注水润花。不意鼎下竟有水流出,满堂惊愕。仔细检视,方知鼎非古铜,而是纸板仿制。

张之洞去世后,无遗产,家境不裕。其门人僚属早既知情,重送赙仪(家有丧事,送赙仪以示哀悼,旧时多送“重被”等),张家靠此钱治丧,所剩无几。

(1867-1929),字一琴(亦作峄琴),江苏吴县人,出生于上海。幼年因家境清贫,随父半工半读。后转入英租界格致书院学习。在校学习期间,耳濡目染西方文化,产生赴欧洲留学志愿,后在亲友的资助下赴英国求学。然因学费昂贵,未能完成学业,留居清朝驻英参赞李经方行邸,兼习法文。回国后,因谙熟英文,有出国经历,受到洋务派人士赏识,曾任江南制造局提调兼南洋公学教授。

1896年4月,受盛宣怀之聘,任汉阳铁厂总翻译。1897年3月在汉阳铁厂筹设学堂以造就钢铁专门科技人才。亲笔拟订了《拟设汉阳铁厂学堂章程》,对学堂的规模、功课、规章制度、开办经费等作了明确的规定。1899年辞去南洋公学提调职,赴汉阳铁厂。

此后,李维格的事业主要放在了经营铁厂以及后来的汉冶萍煤铁矿公司上。他解决了汉阳铁厂的钢质量问题,扭转了汉阳铁厂建厂以后年年亏损的局面;规划、组织了1904-1910年汉阳铁厂的改造和扩建工程,使汉阳铁厂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厂;他还规划了大冶铁厂的建厂方案和厂址选择;创办了扬子机器制造厂和湖南常耒锰矿;兴办了汉阳铁厂第一座技术学堂。

1916年9月,李维格任大冶铁厂厂长。翌年6月,改任汉冶萍公司高级顾问。1919年因积劳成疾,谢归养疴于上海。1929年病逝,终年六十三岁。

李维格晚年关心教育事业,曾多次捐资南洋公学;1919年为交通大学上海专门学校捐建图书馆;1929年病逝前,将遗产三分之一捐东吴大学(今苏州大学),设立科学奖学金。苏州大学为纪念李维格,建造维格堂,该堂至今仍存于苏州大学校园内,成为历史的见证。

李维格热衷学术,尤擅译书,一生着述颇多。除报刊发表的大量译文外,还翻译着述了《政群源流考》、《日本商律》、《巴兰德论兵节略》等书籍。但因连年战乱,所存无几。现仅有《海外纪事后编》一书藏于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

(1844-1916),字杏荪、幼勖,号次沂、补楼。江苏武进龙溪人。曾任李鸿章幕府文案、东海关监督、铁路总公司督办、工部左侍郎、邮传大臣等。

盛宣怀的部分书信

盛宣怀出身官宦之家,居长。1866年中秀才。后乡试不利,于1870年入李鸿章幕府,深为李鸿章器赏,随侍左右,磨盾草檄,顷刻千言,同官皆敛手推服。

盛宣怀是洋务派的重要人物和实干家。受李鸿章委派,盛宣怀于1872年会办轮船招商局事宜,兼管运漕、揽载;1875年办开采湖北煤、铁矿务,仍兼理招商局事;1876年至上海与英人梅辉立谈判英人商擅筑吴淞铁路事,以二十八万余两白银买断并拆毁该铁路;1879年协助办理津沪陆线电报,竣工后出任总办;1882年针对英、法、德、美各国请设立万国电报公司于上海,拟添由上海至广东各港口及宁波、福州、厦门、汕头海线,至上海劝谕华商自设以争先,组织华商次第开办。1883年,盛宣怀署理津海关道,挪金州矿款以济闽、粤电线之急。部议办理含混,铺张失实,科以降级调用处分,后改降二级留任。1885年,因总理电线成绩卓着,以海关道记名简放。1887年赴上海为招商局与怡和、太古订立齐价合同;在被焚的上海织布局原址设立华盛总厂,劝告华商分设大纯、裕源、裕晋等纺织厂,为督办。1896年,盛宣怀接办湖北汉阳铁厂,并开办中国通商银行。当年,盛宣怀受光绪帝两次召见,谈论修筑铁路、练兵、理财、育儿等事。

轮船招商局

盛宣怀以办赈闻名。1871年,直隶水灾,盛宣怀奉父命至淮河南北劝募集资、购买米粮,由上海运往天津,首办赈务。后河北、山西、河南等省连年大旱,赤地千里。1877年,李鸿章奏派盛宣怀与李金镛办赈。1879年,盛宣怀署天津河间兵备道,综理赈务,集捐数十万发放;建广仁堂,收养孤儿;设戒烟局,戒除万人。1891年,因倡捐劝赈,赏头品顶戴。1905年,盛宣怀与上海绅董创设红十字会(后盛宣怀被清廷派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后加入瑞士总会,中国遂永有红十字会主权。

盛宣怀注重文化教育,1895年,在天津创办头等学堂、二等学堂,即北洋大学堂。1898年,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附设译书院。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连续两次召见盛宣怀,命递《练兵说帖》。盛宣怀以康有为等欲尽变政教、法制,然不揣其本、不清其源,变法太锐,求治太急,朝局水火,萧墙干戈,忧未艾也,而仓卒南归。不久,变法告败。1899年秋,慈禧亦两次召见盛宣怀,盛宣怀奏递练兵、筹饷、商务等三十条,慈禧命暂留京,备随时商询要政。

同类推荐
  • 混乱的帝国

    混乱的帝国

    英格兰、罗马、马其顿、法兰西、波斯、印度、西班牙、拜占庭等为众人所知的国家都聚在一起的时候,当各地还有新生势力的时候,想必是很混乱的吧,诸君有没有兴趣和我看到结局呢?
  • 百媚千娇万年嫦

    百媚千娇万年嫦

    一名历史追溯者,跟随师父下到女帝墓后,因触发机关,穿越到了不同于历史的唐朝。才貌双全,卓尔不群,巾帼不让须眉,令男儿折腰,使须眉汗颜。孝悌忠信,有情有义,万爱千恩百宠,忠孝两不渝,万古慈孝心。这个女子不一般,天生丽质难自弃。且看此女子怎样立身扬名,鼎足而居。(PS:此书并非正史,各位看官莫要纠结正史事迹。)
  • 黄巾恶徒

    黄巾恶徒

    穿越三国,岂不是等着招揽名臣猛将,争霸天下?但当吕哲穿越而来,成为黄巾军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怎么溜吧!注定没有出路的黄巾,谁留下谁是傻子!
  • 笑林记趣

    笑林记趣

    《重庆旧闻录1937-1945》丛书以八年中国抗战的大后方指挥中心——重庆为历史背景,以不同的分类,从不同角度对发生在这里的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人物、事件、佚闻、风俗等的串联,展现给我们一幅幅鲜明的、立体的历史画卷。丛书内容并茂,许多珍贵历史图片、史料属首次公开发表,对于我们了解和感受那段特殊的历史,走进那些我们熟知的历史人物,解读这座充满传奇的城市,无疑是一套极具可读性,集阅读、收藏于一体的丛书。
  • 访宋

    访宋

    他自认为很纯洁,熟悉的人都说他太无耻他自认为用情很真,熟悉的人都说他放荡不羁穿越对他来说,就如私奔幸福来得太突然反而有些无法适应只好嬉笑怒骂、纵意人生有笑有泪有女人嗯,同样的穿越,只是穿越的人有些不同......合欢主群隆重开通:15644928
热门推荐
  • 非女主光环

    非女主光环

    人和魔能否可以在一起……自己看吧!要记住,没有女主……
  • 机械与魔法

    机械与魔法

    魔法师通过施展强力的魔法叫人们畏惧资质平庸的人却能依靠机械征服魔法师们各有利弊的两个文明相互碰撞,谁是最终的赢家米格被恶意改造成可以吸收日光、月光的‘电池’人,当作战争中一枚决定胜负的‘炸弹’,因偶然读懂火系大魔法师费南思的唇语,释放出召唤魔法免遭爆体结局...
  • 远星物语

    远星物语

    这是另一个星球上的故事,各色各样的冒险与爱情,乃至于大陆之间的战争,远古时期的历史等都将被一点点揭秘,而你我将逐渐见证这个故事的开始与结束。他是一个很长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我们迄今为止难以想象的星球上,它宛若黑洞,却又因为其独特的质量,恒星也只能在其不稳定的星球各处的磁场漩涡上运行,有着浮空的岛屿,也有深邃的海洋,不稳定异空间等等奇妙的地方,主角们将一步步成长,在旅行和守护中不断的前进,证明自己。
  • 绝王独宠废材妃

    绝王独宠废材妃

    “娘子~~”“奏凯,不和你恩恩爱爱”某男脸一黑“奏凯是谁”“额。。。”某男黑着脸,二话不说,抱走娘子“娘子,看来你又不乖,在外面沾花惹草了,让我好好调教一下你吧。”
  • 仙极尊帝

    仙极尊帝

    仙界分裂,妖界动乱,魔界入侵,凡间疾苦。仙界出现最大的变动:“最大的仙域家族紫家出现了决裂,传说中的紫微星传承者适时要择人传承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小小少年渐渐觉醒,蜕变。
  • 医学破译密码(科学探索的真相)

    医学破译密码(科学探索的真相)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
  • 良人归去来

    良人归去来

    第一世,身为上神的她因为私恋凡人,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亲人反目,爱人离去....阎罗殿内,一身素缟的女子面容冰冷,她是他的未亡人,他死了,她就闹个天翻地覆,毁了三界给他陪葬。第二世,兜兜转转终于做成了普通人,出身富贵,家宅和乐,可偏偏喜欢的男人不喜欢她,明媚歪着头看向一旁白衣的夫子,叹气道,“先生,我是不是不够好看。”泰山府首判看着自己转世投胎的妻子,宠溺地笑笑,“怎么会,魅儿最美。”“那邻家哥哥为什么喜欢表姐不喜欢我,还说我长了一张祸水的脸呢?”“因为邻家哥哥眼瞎,”勾着少女的下巴,崔钰低头浅笑,“先生就很喜欢魅儿,不如魅儿来祸害先生好不好?”新书《启禀陛下,夫人装怂》正在连载,求抱走~
  • 参神传之末世花

    参神传之末世花

    繁华都市,遭受末日降临,奇能异士层出不穷,或武或术或魔或仙,有刀有剑有枪有炮,百花争艳。一切都有因果。然而天地初变,战乱不休,群魔乱舞,百姓受苦,古老底蕴逐渐现世,各方势力,同床异梦,谱写一段段尔虞我诈。一股清流像是铜臭中的茶香,凭空出世,行走于混乱之中,看似局外人,却又仿佛本就在局中,目的为何,让人捉摸不透。本文不水、不拖。
  • 修武手表

    修武手表

    本是小学生的杨无傲,在某日梦中得到了一块奇异的手表,帮他踏上修武之道,踏上斩妖除魔的道路,成为救世者!
  • 倾世长相随

    倾世长相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在浪漫的季节里,她遇见了他。谁知?!他却负了她?桃之夭夭,再无芳华,此后倾心不动,再无红颜知己。前世,你利用我,杀了我,今世,我再不放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