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品味对联里的禅意,人的身心仿佛要与禅相通。在这辽阔的山林里敲响古钟,回望滚滚红尘,面对满目青山,荣辱皆忘,人的思绪早已飞进林海碧天。
赏析作者:田卫审核:崔力
太保祠十绝(其三)⑩
【清】陈攀凤
慷慨勤王大义申花马上走风尘;
中原方镇知多少,不及将军一女人①。
【注解】
①秦良玉(1574-1648),汉族,字贞素。四川忠州(今属重庆忠县)人。后嫁入石柱县。明朝末期战功卓着的民族英雄、女将军、军事家、抗清名将。累功至大明柱国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少保、四川招讨使、中军都督府左都督、镇东将军、四川总兵官、忠贞侯、一品诰命夫人。死后南明朝廷追谥曰“忠贞”。现石柱县城东有秦良玉陵园。
《太保祠十绝》(其三)赏析
《明史·秦良玉传》记载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
秦良玉一生戎马40余年,足迹遍及全国。秦良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单独载入《正史·将相列传》(非列女传)中的巾帼英雄。唯一凭战功封侯的女将军,为数不多的文武双全女子。
《太保祠十绝》反映了秦良玉传奇的一生。“慷慨勤王大义伸”,即崇祯三年(1630年),皇太极攻榆关不入,便率十万八旗军绕道长城喜峰口入侵,进抵北京城外,连克永平四城,明廷大震。秦良玉得到十万火急的勤王诏书之后,即刻提兵赴难,星夜兼程,直抵宣武门外屯兵。秦良玉的“白杆兵”骁勇善战,一直为满洲兵所忌惮。因此,“白杆兵”呐喊冲杀之际,满洲兵心自发怯,加上明军中又有孙承宗这样的老将作配合,最终迫使皇太极连弃滦州、永平、迁安、遵化四城,撤围而去。
北京宣武门四川营胡同就是她北上勤王屯兵遗址,门上刻有“萄女界伟人秦少保驻兵遗址”十二大字。
赏析作者:田卫审核:崔力
川河盖三门洞
【清】陈兆沉
峭壁三层绿乡苔,洞门深处水潆洄。
花间犬吠看人过,崖下云封待日幵。
路辨仙源春滟滟,凿疑鬼斧石皑皑。
由来灵境胚神秀,生恐榛蒿有隐才。
《川河盖三门洞》赏析
秀山涌洞乡申奇的川盖河风景,盖上四季云烟,盖顶有四门相连的天然石门回道“四门洞”,有鸡冠岩、“朱氏婆婆”栩栩如生,有上万亩天然草场;山上有一株四人合抱的“活化石”古银杏树。盖上有红军川河盖战斗遗址等革命圣地;山下有一“黑洞”与“亮洞”(俗称穿洞)遥遥相望。纳沙河沿岸有“十八堡”、“十八溪”、“婆婆山”。“十八堡”下还有一“扁口洞”,为古脊椎动物遗址。主要以草原风光为主。川河盖草场共有3个组成部分。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草场上灌木丛生,尤以野生灌木杜鹃花最多,每年5月中旬,杜鹃花竞相开放,整个草场简直是花的海洋。依托天然的四季植被景观,独具特色的石头茅草建筑,开阔的坪坝地形,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活。
赏析作者:田卫
审核:崔力
川河盖
过秀城⑩
【清】陈汝燮
斗大方城镇蜀陬①,公然黔楚此咽喉。远山雄秀幵荒檄,原树青苍入早秋。问字空寻杨子宅,筹边正筑李公楼。多云指点频回首,拼作征鸿客燕俦。
【作者简介】
陈汝燮,晚清川东南土家诗人。
【注解】
①陬:城。
《过秀城》赏析
秀山地处武陵山腹地,系渝东南门户,为渝、鄂、湘、黔边区结合部,是重庆市在四省(市)边区的窗口形象。秀山县素有“小成都”之称,农业自然条件相对较好,最高海拔达16314米。特别是周边的十余个乡,均处于山高坡陡、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境地。
秀山,《禹贡》为梁州之域。商周时期,属商于之地,春秋属巴国南疆之域。秦时属黔中郡。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割黔中郡为巴郡和武陵郡。
秀山美景主要以“花”“边”“古”“少”为主。秀山花灯是中国花灯鼻祖,艺术流派较多,民族民间文化活跃;沈从文名着《边城》的原型地位于秀山,具有独一无二的边城文化;土家、苗族文化遗存历史久远,具有独特的少数民族特色;同时,秀山位于四省交界之地,除去区位地理边缘夕卜,还有其衍生的边缘经济、边缘文化。
赏析作者:田卫审核:崔力
彭水云顶寺联沙
【清】龚基亨
萃鱼山鹫岭之奇,金莲扑地,玉笋插天。看四面烟峦:东峙朝阳,西环晚翠,南屏绍庆,北巩高峰。多少羽客仙流,担经挂锡。剧爱残星半敛,旭日初升,万道霞光飞殿壁;
历鸟迹羊肠而上,洞口扪箩,龙头剔藓。羡一年风景:春阴薄暧,夏暑微凉,秋雨乍晴,冬雪新霁。惹得骚人逸士,着履扶筇。每当夜月凭栏,清霜欹枕,满城灯火入楼台。
【作者简介】
龚基亨,清代举人。
《彭水云顶寺联》赏析
此联为清代举人龚基亨撰写,长达126字,脍炙人口,堪称楹联精品。
彭水县民族中学西侧有一突兀而起之巨大石柱,称为“玉笋仙岩”。石柱上原建有一“云顶古寺”,其始建于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后又多次培修,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重建。占地450平方米,除西侧有路可通外,三面皆绝壁。庙宇毁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现存石柱、石门、残墙、碑刻等遗迹。沿寺庙东面绝壁而下,到石笋底部有一“和尚洞”;和尚洞前面又有一独立小石笋突起,原在其上建有一土地庙;沿摩围山绝壁北行200米许,有一“唆米洞”,相传“曾有高僧在此修炼成仙,遇饥荒之时,此洞有米唆出”,现尚有大量碑亥;在云顶寺所处玉笋仙岩与摩围山之间有一开阔平地,现有大量屋基遗址;附近有一源,号称“玉泉”(现冬干的时候水量很小)。在云顶古寺的石壁上,白天可以追忆往昔,探寻历史痕迹,感受一览众山小的气概,俯瞰彭水全景及宋绍庆府遗址;晚上览彭水万家灯火,与星星月亮亲密接触;早上观东方喷薄而出的红日。确为一不错的观光。
赏析作者:田卫审核:崔力
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
【唐】李白
廓落青云①,结交黄金尽。富贵翻相忘,令人忽自晒。蹭蹬鬓毛斑,盛时难再还。巨源咄石生,何事马蹄间?绿萝长不厌,却欲还东山?。君为鲁曾子?,拜揖高堂里。叔继赵平原⑥,偏承明主恩。风霜推独坐,旌节镇雄藩(虎士秉金钺?,蛾眉幵玉樽。才高幕下去,义重林中言?。水宿五溪月?,霜啼三峡猿。东风春草绿,江上候归轩?。
【注解】
①宋玉《九辩》:“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吕延济注:“廓落,空寂也。”
《韵会》:“蹭蹬,困顿也。”
《晋书》:山涛,字巨源,河内怀人也。州辟部河南从事。与石鉴共宿,涛夜起蹴鉴曰广今为何等时而眠耶?知太傅卧何意?”鉴曰:“宰相三不朝,与尺一令归第,卿何虑也?”涛曰:“咄石生无事马蹄间耶?”投传而去。未二年,果有曹爽之事。
④又《晋书》:谢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狐史记》:曾参,南武城人,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
⑥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至者数千人。
⑦汉时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尚书令会同,得专席而坐,详见十卷注。
《旧唐书》:天宝中,缘边御戎之地,置八节度使。受命之日,赐之旌节,谓之节度使,得以专制军事,外任之重无比焉。《新唐书·百官志》:节度使辞日,赐双旌,双节,行则建节。竖六纛。入境,州县筑节楼,迎以鼓角。
⑨虎士,有力之士,详见八卷注。《诗·商颂》:“有虔秉钺。”秉,执也。陆云《吴故丞相陆公诔》:“金钺镜日,云旗绛天。”
《晋书》:阮咸任达不拘,与叔父籍为竹林之游。
⑩谢灵运诗:“水宿淹晨暮。”7延济注:水宿,宿舟中也。《通典》:黔中,古蛮夷之国,春秋、战国皆楚地,秦惠王欲楚黔中地,以武关外易之,即此是也。通谓之五溪。注云:五溪谓酉、辰、巫、武、沅五溪也。
《水经注》:《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一百里许,山水纡曲,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丈许,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白贴》:《荆州记》曰:“巴东三峡。猿长鸣至三声,闻者莫不垂泪。”
《南齐书》:凡车有幡者,谓之轩。
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赏析
唐代曾以黔州为黔中郡,黔州即为现今重庆彭水。
《册府元龟》记载:“赵国珍,天宝中为黔府都督,本管经略等使。国珍有武略,习知南方地形,在五溪凡十余年,中原兴师,惟黔中封境无虞。”另据《通鉴》记载:“黔中节度使赵国珍,本样舸夷也。”杨国忠兼剑南节度,以国珍有方略,授黔中都督,护五溪十余年。天下方乱,其所部独宁。所谓黔府中丞者,大概是此人吧。中丞应是其兼衔。
审核:崔力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①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自俨西。
【注解】
①杨花:柳絮。子规:杜鹃鸟,啼声哀婉凄切。
②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③五溪:唐人所说的五溪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当时属于黔中道,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④随风:一作“随君”。
⑤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4匕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析
此诗开头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杨花即柳絮。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萄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切动人。龙标在这里指王昌龄,以官名作为称呼是唐以来文人中的一种风气。五溪为湘黔交界处的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溪;在唐代,这一带还被看作荒僻边远的不毛之地,也正是王昌龄要去的贬所。这起首二句看似平淡,实际却包含着比较丰富的内容,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它既写了时令,也写了气氛,既点明题目,又为下二句抒情张本。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二句紧承上文,集中抒写了诗人此时此地的情怀。句中“愁心”二字也是蕴藏着丰富的内容,值得细细玩味。诗人为什么满怀愁思呢?不妨说,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
审核:崔力
白鹿盐泉
【清】陈镇
盐井平分万灶火因,引从白鹿记当年。
行郊曾应随车雨,逐野欣逢涌地泉。
天遣霜蹄通潋滟,人从云麓觅清涟。
出山已备和囊用,玉液功名鼎葡先。
【作者简介】
陈镇,清潮州知府。
【注解】
白鹿盐泉,为巫溪大宁河八景之一。大宁河八景为别为:满城楼阁、四面云山、龙洞三潮、凤山六景、仙人古洞、白鹿盐泉、石田七丘、轿杆双柄。
《白鹿盐泉》赏析
大宁河风景区是大宁河除巫山小三峡外中上段景区的总称,是奉节一巫溪一巫山“金三角”的三条主轴线之一,以景点密集、可游性强和自然、人文、民俗的和谐统一着称,堪称“百里画廊”,有“天下第一溪”的美称。
巫溪有4000多年的制盐史,远古时期是“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的乐土,在唐尧时期就是盛极一时的巫咸国的本土和首会所在地。并因盐而兴,历史上曾设立郡、监、州、县,有过“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吴萄之货,咸荟于此”、“利分秦楚域,泽沛汉唐年”的辉煌。堪称世界的“上古盐都”和世界手工作坊的“鼻祖”。
赏析作者:田卫
审核: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