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上诗歌鉴赏了,已习惯于那种机械,忽然之间,诗歌解读的那么流畅,那么动情,亦富有诗意。我好激动,仿佛自己很长时间都没有激情澎湃过了。学生们忘情地屏息细听,我更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歌之咏之。时间好快,45分钟在我们的享受中偷偷溜走。
课间十分钟,在走廊里我忽然想起大师李镇西老师曾问过学生:“李老师那节课上的最失败?那节课上的又最精彩?”学生对失败的课堂回答是异口同声:“文言文。”对成功的课堂各人观点不同。想到此我不仅哑然失笑,自己轻轻摇摇头。想起古代大师摇头晃脑“子曰诗云”,何其乐哉!何其陶醉!想起古人在创作这些经典文章时又是如何情真意浓,甚至耗尽了半生的心血,而我们今天欣赏时却如此的不尽如人意,不甚叹息——是啊,好好的文章,非要肢解成实词、虚词、文言句式、通假字、词类活用——完全成了翻译的工具!
经典的美破碎得令人心疼。追根溯源,一言以蔽之:都是高考惹的祸!如何还文言文的真正魅力?如何让我们在高考分数与课堂赏读中找到最和谐的途径?我们真的需要用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来探求,探求语文真正人文性课堂的路子,做一个真正的语文人。
)第四十六节 爱,你准备好了吗?
情人节到了,去学校的路上,看到手拿一束束玫瑰站在路口叫卖者到处都是。仅在学校大门口就站着七八个。是啊,爱情是个美好的话题,而中学生的“早恋”却让美好的“爱情”披上一层涩涩的舞衣。青春期微妙的心理对异性的好奇和倾慕,这些正常的生理变化如何就蜕变为神秘的爱情?青春期的孩子们如何经历“爱情”的考验。这是一大话题,更是一大难题。
下午是班会课,我一边在黑板上写下——“爱,你准备好了吗?”一边说:“今天我们谈这个话题,绝对不是说我们班有什么‘早恋’现象,我认为,爱情是人道主义的考验,每个人在少年时期都必须经历这个考验。男女同学之间究竟该怎样相处?是老死不相往来,还是两小无猜,亲密无间?”
有学生说:“要亲密有间。”
是啊,“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中央台新闻联播的主持人还男女搭配呢!我们现代中学生怎么能“不相往来”?那简直是封建思想一个!而“亲密无间”的要么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要么是爸爸妈妈。亲密无间会造成同学的误解。“有间”,就是有一定的距离,分寸。如果不“有间”的话,有时候你可能没有任何意思,但是由于你说话动作不注意,可能给对方造成误解,甚至让他失眠了。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吧!小强和菲菲是高中同学。平常有说有笑的,但也就是一般的同学关系。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在一起说了很久,彼此都觉得很投缘,彼此都把对方当成最知心的朋友。可是自从那天后,小强发现自己喜欢上菲菲了,晚上睡觉的时候时常想起菲菲的样子,有时候目光相遇,他感到菲菲的眼睛里有一点异样和羞涩,怦然心动的感觉令小强兴奋不已。小强终于忍不住了,他写了一封很长的信,向菲菲表白了自己的爱慕之情。菲菲看了,不知道说什么好。因为小强虽然是她非常信任的、可以交心的朋友,但是她考虑到自己现在已经是高二的学生,而且成绩也不错,老师对自己的印象也很好,不想因此浪费时间与精力。她突然感受到一种无以名状的压力,好几天了,菲菲还是心神不宁,她很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同学们看,偶然的一次“无间”就撞击出了“爱情”的火花,也带来了许多苦恼。如何做到“有间”交往我有三点建议:
第一,等距交往。在一个班中,我作为一个男同学,对所有女同学一视同仁,女同学也一样,而不是因她或他学习好,或长得漂亮就交往过密。
第二,坦然交往。本来心中没什么,但却说话时扭扭捏捏,不是拧发梢就是拽衣襟,这就会给别人想象的空间。我以前教过一个女学生,叫毛向东,她不仅学习好,长得也很美,歌唱得好,表演也很有天赋。她性格非常大方,大家对她都非常认可。后来这些孩子们都上了大学,在聚会时,我跟一个男同学聊天,我问:“向东那么优秀,你们男同学有没有对她有过爱慕之心的?”这个同学回答:“蔚老师,不可能,她平时跟我们谈话很坦然很大方,在我们心中她就像一个大人似的。”
第三,公开交往。如果有一天,你给某一个女生一个纸条说,今晚九点滨河公园第三棵柳树下见。其实呀,你去了以后也没有什么事,可能只是问道数学题。或者你给女生发信:今晚请你吃饭。地点:东江饭店307不见不散。暗号:“地瓜地瓜,我是土豆!”“土豆土豆,我是地瓜!”其实呀,你只是不想一个人出去吃饭,想找个伴而已。但你如此神秘的样子,不让人浮想联翩才怪呢!当然我这只是开个玩笑,我主张男女之间公开交往,不要出双入对,客观上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后果。
我认为,有了男女同学的正常交往,在我们这个阶段我们不愿发生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但是,又有一个问题,假如有人向我们表示好感怎么办?就像上面的菲菲,仅仅苦恼,心神不宁?不能!如果别人递条子,一定要尊重别人,但你的态度一定要明确,不能含糊暧昧,模棱两可。如果你对异性有了这种想法怎么办?首先,不要为自己这个想法有负罪感,少女怀春,少男钟情,这都是很正常的。关键是我们如何把握,如何战胜自己。我给大家说说一个男孩的故事吧!他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单相思型的,甚至有点痴迷,严重影响了学习。我找他谈,从意志谈起,从男儿三尺志在高远谈起,比如登泰山,我的目标在玉皇顶,而到了碧霞祠觉得风景好,便停下脚步。泰戈尔有一句诗:“只管走过去,不必逗留着踩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自会继续开放的。”是啊,不必留恋路旁的鲜花,前面鲜花多的是。如果在少年时代被风景迷住了,停住了脚步,会很遗憾的。后来,那个男孩给自己定下了目标,高中三年一定要做一千道高难度的课外物理题。后来他考上了中科大。如果他在高一阶段就被自己所谓的浪漫束缚住,就不可能有现在的成就。
我说了这么多,也许同学们会认为蔚老师太保守,不合时宜,思想不解放?!我看过一篇文章记忆很深刻:大概内容就是儿子十九岁恋爱了,父亲就教育儿子,说你这属于早恋,是不可以的。儿子反驳父亲,你在十八岁时已和妈妈谈恋爱了,我已十九岁怎么就是早恋?父亲说,爸爸十六岁时已在车间当工人,赚钱养活自己,并每月给家里补贴一些生活费,十八岁时已成为车间的技术主任,完全有能力来养活你妈妈。你现在虽然十九岁了,但你的一切生活费都还来自父母,你还在上学,经济还不能独立。所以算不算“早恋”不能看你的生理年龄。
儿子牢记了父亲的话,不仅在感情上时刻铭记“你准备好了吗?”在事业上,他也时刻铭记着“你准备好了吗?”后来他终于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就是巴基斯坦的萨拉姆。
还有一篇小说《晚霞消失的时候》,主人公南珊说的一段话非常好:“人在自己一生的各个阶段中是有各种各样的内容的。它们能形成完全不同的幸福,价值都是同样的珍贵和巨大。幼年时父母的慈爱,童年时好奇心的满足,少年时荣誉心的树立,青年时爱情的热恋,壮年时奋斗的激情,中年时成功的喜悦,老年时受到晚辈敬重的尊严,以及暮年时回顾全部人生毫无悔恨与羞愧的那种安详而满意的心情,这一切,构成了人生全部可能的幸福。它们都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欢乐,都能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珍贵的回忆。”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各自不同的主题和幸福,我们只有把握好各个阶段最重要的事才能获得相应的幸福。反之,这些阶段应有的主题缺失或错位,我们的人生都将是悲剧!比如幼年失去父母的呵护,这不是悲剧吗?比如,少年失去求学的机会,也是悲剧。比如青年时代不能享受爱情也是悲剧,中年事业无成也是悲剧,晚年孤苦更是悲剧。我们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既是自然的,也是社会的。
爱,是一份责任,今天你稚嫩的双肩能挑起吗?当我们明白了爱是一份责任时,让我们对她怀揣敬畏前行吧!
2011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