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红楼梦》相比,研究《水浒传》的人要少一些,因为比起动辄杀人吃肉的暴力美学,红楼的凄婉动人,花青温酒显然更吸引人们。
不过水浒传也并不是无人问津,目前日本学者,新加坡学者,韩国学者,都在痴迷的研究,有的研究结构,有的研究诗词,不过以一个外国人的眼光来研究水浒传,毕竟还是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水浒传》本身在佛学的层面上也存在着许多错误之处,毕竟一个人的经历是有限的,有许多的错误也情有可原,就连现在人们经常引用的古诗词,也不过是古今诗人的自恋与自大罢了。作者不懂一些佛学常识是情有可原的。
其是时也,才子们著书立说,并不是为了宣扬文化,那会儿也没有将欧美拉丁俄罗斯文豪拜做干爹,所以本土文化还是很繁荣的。所谓的文学家不过是后来的聪明人冠之以美名罢了。元明时期,不得志的才子们退而著书立说,然后刻版复印,有专门的书商依照小说的流传度给其一定的报酬。所以有一些人就不得不向市场低头。具体可见《姑妄言》中的描写。所以大胆推测,水浒传也可能就是这样的小说,因此一度加入禁书行列。
金圣叹是最早主张人们怀着膜拜之心阅读水浒的,他将水浒传推向了神坛,不过当时没有成功,现在则更不会成功了。在这个到处是快乐阅读口号的年代,他也自然就是千古的罪人,因为小说就是小说,不读,没有坏处,读了,也不一定就有好处。看一次书痛苦一次,傻瓜才乐此不疲。
金本水浒传是我所看多的版本里面文辞最为准确的,他修改了原作者的错别字,甚至连佛学也大动刀斧。他将水浒传改成了七十回本,开始了自己的独恶宋江之旅。这些在前文中已经简单的介绍过。
金圣叹本人也精通佛学,孩提时期就把妙法莲华经当作课外书来读,他开始将原著中的一些纰漏之处进行了修改,比如桃花村的刘太公说了一句佛天三宝,他就大声疾呼:佛者何也?天者何也?三宝者又何也?夫三宝者,佛法僧三是也。然则言三室,不得又言佛也。佛者,三界大师,所谓天中天也。然则言佛,不得接言天也。今混账云我敬佛天三宝,不知彼之所敬,为何等事耶?嗟乎!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作者深哀其不达法相,故特于刘老口中,调侃出之,凡以愧之也,为作者又圆了一次纰漏之处。
剃度鲁智深时,三皈五戒。三归:长老与他摩顶受记,道:“一要皈依佛性,二要皈奉正法,三要皈敬师友。应该是皈依三宝,佛、法、僧。原著中这个说法也对,因为鲁智深当了和尚以后,师友自然是僧人了。不过他也时常将别的和尚骂作秃驴。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作者将不饮酒提前了一位,‘五戒’者∶一不要杀生,夹批:不能二不要偷盗,夹批:能,能。三不要邪淫,【夹批:能,能。】四不要贪酒,【夹批:不能,不能。】五不要妄语。”【夹批:能。】甚至还在前言之中为此处解释是说明鲁智深以后会因酒误事,以是作者刻意将原来的五戒顺序颠倒了。不过他一句话说的不错:三归皆不甚于法,稗史只应如此。
法本无用,因人而生。
第二个错误是在裴如海那一章中出现了:“二祖四缘”不知道这个二祖是什么,但是二因四缘四属于佛教的,因是动因,缘是攀缘。
李贽的容与堂本就好多了,对原文中的错别字都不舍得删减,美其名曰有了错别字才够通俗,内容自然是完全保留了,不过他对水浒传的评价可读性要稍逊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