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日轻松上了四次课,赚了八百块钱,让文平觉得很开心,这钱赚的轻松。未曾发病的研一,他也做过不少兼职,教育机构、派传单、家教、学校助理等,虽然每次都没干特别长时间,但好歹也是经历过,初步领会到赚钱的不容易。
上个星期六日赚的钱,使他在所有时间里单位时间赚钱最多的一次。研一寒假在教育机构做了一个月,也不过才一千多,混的确实比较寒碜,像其它零碎的兼职经历更不用说了。所以文平对这个工作很满意,但是内心有些担心,这样的工作估计持续不了多长时间吧。算了,还是做两手准备吧,哪有什么白吃的午餐,不劳而获的事情想想就好了,现实中就算有,也不会长久,更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看书吧,然后下午去听一个讲座,这是这学期最后一个讲座,而且主讲人还是西方哲学界的巨擘邓林教授。他是康德研究专家,他和他的老师共同从德文把康德三大批判翻译成了中文,使得中国又多了一个权威的三大批判版本。而且他还对康德最难的第一批判和其它的一些著作做了句读,记一句一句的解读,功力深厚。这次讲座他的讲的是“中国道德的底线”,文平还是很有兴趣的。
下午,文平提早十分钟来到开讲座的会议室,结果由于人太多,临时换了一个更大的会议室,最后人还是挤不下,走廊外人都多到摩肩接踵的地步。文平在换场地的时候没有去挤、去抢,所以也只能站着听,但是还好的是可以站在室内听,真火爆,平时许多讲座可是学院强制相关专业的人去听,对比鲜明。人的名,树的影,此话真是不虚。许多人还在埋怨,学院怎么这么小气,大腕来了都不安排一个大点的地方。
讲座开始,刚开始文平还认真听,可是这位邓老师真心讲得让人想瞌睡,讲话很生硬,而且是在讲中国道德的起源、变化,而且在文平听来多有贬低之意。这时,他听旁边同学说这次讲座内容是邓老师的一篇论文,发表在共识网。于是文平就没去听枯燥的讲座,而是用手机打开这篇文章直接看。文章看下来之后文平觉得有些失望,也不再想继续听下去了。这篇文章并没有讲到什么文平感兴趣的内容,比如康德哲学,而且讲的中国道德也让文平不满意。文平觉得中国道德不应该是邓老师所讲的样子。在邓老师的一本讲演录中,他就说到中国道德不如西方道德,中国道德不是普世的,因此中国需要学习西方的理性精神,进行自我批判,达到普遍适用的现代道德水平,以此来解决目前我国所存在的道德问题。在今天所讲的这篇文章中依然还是这种思路,他说中国道德讲究本心,赤子之心,追求像婴儿一样的状态,这是没有经过理性审视的自然状态,而且中国道德是以血缘亲属为中心的,对自己人道德而可以对别人不道德,比如亲亲相隐藏,三纲五常、五伦六纪等道德规则都是如此,这就是家天下的体现,四海是一家,皇帝是家长,其余都是家中的成员,各自按各自的位置做自己份内的事。而西方文化讲求爱敌人,连敌人都爱,这是多么高尚的道德追求,不只是爱自己人、爱一般人,还要爱敌人,这才是真正经过理性审视过的普世追求,试想一下,连敌人都爱,那么世界上还有谁不可以好好相处,那么人与人之间怎么会不和谐,道德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而中国道德只讲究血缘、亲属,要是家人、兄弟才爱,具有一定狭隘性,所以要用西方的理性来重新衡量批判中国的道德,让原始自然的道德观点变得合乎理性,达到普遍适用的程度,以此解决中国存在的道德方面的问题。
诚然,邓林教授很多方面说得很有道理。但是说中国道德仅仅是追求自然状态,具有亲属狭隘性,文平感情上是过不去的,他觉得不应该是这样子,但是又说不出来,他是看过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可是并不精深。这也是他无力反驳的原因。邓教授主张用西方理性来帮助中国重建道德,这一点文平无可置否,只是觉得他总有些贬中扬西的感觉。文平对他的西哲成就是很崇拜的,不,不是崇拜,文平不崇拜任何人,包括嘴上说也不说崇拜,这也是他根子里的傲骨。应该说是他对邓教授西哲成就是很认可的,并且看了他的很多著作,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但是他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倾向,文平是不认可的,文平始终觉得中西并没有高低之分,中并不比西低。
文平又听了一会儿,都是那篇文章的内容,便没有了什么兴趣。这位学术大师的风采已经领略过了,于是文平就离开了会议室。向图书馆走去。
文平对待邓教授的态度估计也有受到他导师的影响,他的导师是陈教授,主研方向是宗教哲学,但是他平时给大家上课都是讲康德,已经讲授康德十余年。他更赞同牟宗三对康德哲学的解释,而不太喜欢邓林教授的理解,所以有时课堂上也会讲到他与邓教授观点的差异之处。文平比较喜欢康德哲学,所以这学期也跟着师弟师妹又听了一次陈老师的授课,自然又听了一遍他如何认同其它的翻译版本、如何认同牟先生的观点、邓教授的哪个观点自己不太同意。当然陈老师没有对邓教授有恶意攻击,纯粹是某些观点见解不同。
陈老师是个真性情的老师,为人潇洒不理俗世,他不求名利,不追求升官发财,老实当他的教授、讲他的课,而且自从他评上正教授之后也很少再发表什么文章,只是自己看自己的书。陈老师除了搞学问,棋艺也是有一手,曾拿过省比赛冠军。似乎很多有成就的人都不是只擅长某一项,都有一些其它爱好与特长,比如爱因斯坦拉小提琴很棒、******诗词颇有水准、******是武术高手等等。平凡人之所以平凡,其实不在于天资,而在于后天不努力,做事情无法专一持久,自然样样平凡。当然道理十分简单明了,可是能做到的少之又少,这就是所谓的知易行难,特别是在当今时代,信息大爆炸,各种知识随手可得,可是真正能有所成就的依旧少数。过去的文平就是如此,多则坚持个把月,少则几分钟,可能考研的时候坚持了最久,三个月能够天天往图书馆跑,尽管也有部分时间没看书,但是至少是一直呆在了书旁。但是现在似乎打破了记录,这个学期文平的学习状态特别好,从未有过的好,好到自己都不敢相信。
本来文平有意于考博,经过学校老师、辅导员、师兄等灌输读博是现在最好的出路,要不研究生就白读了的思想后,更加是想考。可是研一状态不佳,所以内心也是忧郁得很,才会去做兼职,经过这个学期的学习,他的考博念头又开始萌发了,因为读书是精神力增长的一个好办法,凡是读书多且深的人,精神、意志都比较强,特别是精神方面。陈老师是挺愿意自己的学生考博,可是历届来的师兄师姐或者由于家庭经济、或者由于个人志向、或者由于爱情,都没有考。听说曾经有一个陈老师很看重的师兄,那位师兄也愿意考,可是最终由于家庭经济问题放弃了,尽管当时陈老师帮了很多,可是依旧解决不了他的问题。自此之后,陈老师就不再对学生考博报很大念想,愿意就学,不愿意就随意,他曾经说过自己为什么不重视学生的学习,他说“我解决不了你们的生活问题,所以我也不要求你们什么。”话语中颇含无可奈何。文平曾经向老师表示过自己的考博意向,老师支持,但并没有要求很多,有问题找他他就指导,没有也不主动要求。而文平自己也不太喜欢主动问问题,而且心中也没有完全确定,毕竟自己学习状态不太好,现在才好了一些。文平决定再看看吧,反正现在一身轻,再没有人唠叨自己,没有人说“我希望你最好还是读博,那才是最好的出路。”“你爸说的对,书读多些,总是有用的。读进去的书,都是自己的,谁也拿不走。”..一丝丝悲伤的情绪弥漫开来,文平闭上眼睛,什么都不去想,任由思绪随意飘扬,飘离身体,飘离图书馆,飘向远方。就让自己的精神肆意的放纵一下吧,这个时候,他不想再克制,也不想再忍受,父母,还是需要自己难过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