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的表面,一些树开始呻吟
痉挛或者嘶嚎
这样在一个落寞的午后我们发现了一些变化
先是有几只立场不坚定的笨鸟开始逃避
三两成群地从我的视线里飞走
还有一些没有文化的杂草情绪不够稳定
在风的欺骗或者诱惑下背叛坚强的诺言
然后,窗前那朵陪伴我度过一个季节的玫瑰
开始忧愁,凋零,哭泣,萎靡
我没有办法拯救发生在眼前的一切
我无能为力,我改变不了也阻止不了季节的剪刀
如同面对一场即将死亡的爱情,我无能为力
——摘自《一芳水》
18
正当这些鸡零狗碎的事情一步步把我神经套牢的时候,爸爸去世了。是养育了我八年的伯父爸爸,心梗,突发性死亡。给我传递这个坏消息的是伯母妈妈。从十五岁离家出走到现在有十七年了,十七年来我们一直没见过面,也从未以任何方式联系过,而她是怎么知道我手机号的至今我也没弄清楚。
挂断电话,我的心情无比沉重与复杂。很多往事一幕幕浮现于脑际,混乱着我的思维。伯父爸爸、伯母妈妈、城市、乡村、童年、往事交替着在我眼前闪动,我感到一阵眩晕,然后昏厥过去。
很久以后我醒来,感觉胸口很闷,身体有些虚弱,头也疼得厉害。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呢?现在想来,可能有些心事一直在心底积压着,掩埋着,一直回避着没去碰触它,似乎淡漠了,忘却了,而实际上这些心事从来就没有消失过,忘记过,在心底已经越积越重了,一旦有了燃烧点,它们就会爆发出来。
梅子实在是搞不懂我了,去省城的路上,她半开玩笑地对我说:“老宫,你开那么快干嘛?真是去奔丧啊!你不是说过,你两对父母谁死你都不会去悼念吗?”
我紧绷着脸,又加大了油门,强词夺理地对梅子说:“奔丧啊,你不也说这是去奔丧吗?奔丧就要快啊!奔丧和悼念是一回事吗?”
梅子不说话了,突然呵呵笑了起来。笑了一会又突然止住了,可能她自己也意识到笑得实在不是时候。不管怎么说死的人也是我爸啊,就算不是我亲爸,那也是连着筋带着骨的亲大爷啊。可能她也觉得冒失,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就把车靠背向后偏了偏,把头仰靠在上面,闭起眼睛佯装睡着,不再笑也不再说了。其实我知道现在她心里肯定还在笑着呢,她在笑我的嘴硬以及身世的复杂。
我复杂的身世一直被她当成笑话,甚至在她内心里,总有那么点看不起我出身的意思,这些我能感觉到。在一些生活细节上,我感觉得到她对我出身的鄙视。
有时候我想,旧时候娶媳妇嫁相公讲究门当户对,这种讲究就是现在看来也是非常有道理非常人性化的。门当户对决定着夫妻间的默契与和谐,甚至家庭的稳固与发展。比如我和梅子,按说从表面的家庭背景来说也算门当户对了,可我毕竟是个山沟里长大的孩子,从小树立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和大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有着区别的还有生活习惯,比如洗澡这件事情,一周洗一回澡我都感觉挺烦的了,而梅子恨不得一天洗上两遍。而且每次都要浪费很长时间“精雕细琢”一番,简直就是变相扼杀生命。
再比如刷牙,我一天只刷一次,偶尔还有忘记刷的时候。而梅子每天早晚必保要各刷一次。而且刷得极其透彻,绝不允许有丁点疏漏。这样的区别给我们带来的直接问题是,我们很少接吻,甚至根本就不接吻。
梅子原本是十分喜欢我亲吻她的,尤其在刚结婚那几年,她甚至对接吻有着贪婪的渴求,她说我接吻的技巧无与伦比,美妙极了。可有些时候再好的厨师做出的菜肴,也不可能让一个人永远喜欢吃。接吻和吃饭非常类似,总有厌倦,甚至倒胃口的时候。是的,梅子后来就很厌烦和我接吻,但她从来没有直接说过厌烦,而说是我嘴里有味,农民的味道,让她闻了想吐。
是的,在我身上有很浓的农民味道,我喜欢这些味道。不喜欢也不行,谁让咱的根就是农民呢。当然,后来的高干家庭生活又让我滋生了些浮躁、纨绔的味道。正是这些复杂的味道综合了我的气质,让梅子偷偷耻笑的混杂气质。
算了不说我家那点破事儿了,还是把话题引到高速行驶的车上来吧!按照现在一百六十码的车速,到省城至少需要一个小时,在这一个小时里,我必须调整一下情绪,甚至要想好见到伯母妈妈我该说些什么,又该怎样去面对必然的尴尬。
19
十多年来,虽然一直没有回过省城的家,但省城还是经常回来的。呵呵,别笑我自作多情地用了个“回”字,在内心深处我真的是把这里当做“家”的。难道不是吗?我曾经把人生中最灿烂的少年时代悲哀地留在了这里,也曾经把人生中最宝贵的许多第一次也痛苦地留在了这里。这里留有我少年起点的脚印,这些脚印歪歪扭扭地从七岁一直蜿蜒到十五岁。即便这些脚印里有着不可磨灭的人生污点,但毕竟是我人生一段不可删除的历程。
葬礼明天清晨举行,今晚先去哪里呢?是回家,还是去宾馆?车开进市区的时候,我犹豫了一下。没等大脑做出决定,车已经向家的方向驶去了。这是下意识的,下意识里我还是想回到那个家里去的。我想。
我的犹豫和下意识,梅子是不知道的,如同她不知道我少年那个秘密一样。当然,这个秘密除了藤子,我也从未和任何人提起过。路过一间大型超市,梅子叫我把车停下来,她说:“我们下车给你妈买点什么吧,不管怎么说那也是你的妈,我的婆母,总不好空手去的。”梅子在礼节这点上,要比我强得多,毕竟人家是大家闺秀,懂得“礼尚往来”“互敬互爱”的道理。
在超市里梅子问我:“你妈喜欢吃什么?”
我不确定地回答:“我不知道,好像爱吃甜食。”
“甜食?怎么可以啊,像她这个年龄应该少吃甜食的,不仅容易发胖也容易高血糖,哪有你这样的儿子啊?起码的事情都不知道。”她边责怪边将一些低糖或者无糖的食物扔进货车。她其实很细心,也挺懂得照顾别人,这点上我从来没有否认过。
我们拎着梅子买的东西,敲开家门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下来。开门的是一个陌生女士,她打量了我们一会儿,很客气地把我们让了进去。我知道明天就要出殡了,这时候家里肯定有很多人帮着忙活些事情。陌生女士把梅子手里的东西接了过去,神秘地问我:
“你是宫常吧?你猜猜我是谁?”问完,她眨巴着那双躲在眼镜后面的小眼睛直冲我乐。
这么熟悉的小眼睛单眼皮,这么熟悉的眨眼动作,我想了半天,愣是没猜出来她应该是谁。我在大脑记忆库里反复搜索着,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可是这双眼睛,这眨眼的动作让我感觉那么地熟悉。
这时候阁楼上一个沙哑的声音问:“丫丫,谁来了?是不是小常回来了?”我听出那是伯母妈妈的声音,我在电话里听过她这么沙哑地叫我“小常”。
“是呀,是宫常他们回来了。”小眼睛女士应答着。
“丫丫?你是秦丫丫!我想起你来了。”经伯母妈妈那么一叫,我立刻想起来,她就是我小时候的玩伴丫丫。
“什么丫丫呀,叫我秦沛。丫丫也是你叫的吗?”她笑着打了我一拳。
“对对对,你大名叫秦——沛——”我故意把话音拉得很长。说完忍不住想笑。要不是今天的这个特殊场合,我一定会狂笑不止的。这个名字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事情。
有一天,丫丫很认真,很严肃地对我说:“宫常,从今天开始,不许你再叫我丫丫啦,我上学了,有学名了,你要叫我秦沛。”
我哈哈大笑起来:“什么?禽配?哈哈,怎么叫这么怪的名字啊。禽配,哈哈,禽配不就是让禽兽给配了吗?”
丫丫不解什么是“配”,但也听出来不是什么好话,就喊:“你才是禽兽,让你给配了,让你给配了。”
我又是一阵哈哈坏笑,心想城里的孩子怎么就这么笨这么单纯啊!于是就告诉她,在我们农村,猪啊,羊啊这些动物就经常交配的,大人说公猪和母猪交配以后就可以生出小猪来。
丫丫这下好像听出来什么了,脸“刷”地红了,嚷着:“不和你玩了,不和你玩了,你坏,你坏。我再也不叫秦沛了,不叫了,我就叫丫丫,就叫丫丫。”
现在想想,我真是有点性爱天赋,那么小就懂得了那么多。真有才啊,可惜这才华似乎用得不是地方。不过这种“天赋”可能和诗歌有点血缘关系,否则,估计我也成不了诗人。
正偷偷地笑着小时候做的那些坏事儿的时候,虚弱的伯母妈妈从楼上蹒跚着下来了。才四十多岁的她,怎么苍老成这个样子?我呆愣着,看她慢慢地向我靠近。
20
有些时候,人性是最脆弱的,尤其是在女人的泪水面前。当伯母妈妈痛哭着一把搂住我的时候,所有的怨恨似乎都化为乌有了,眼泪也随之流了下来。这几乎是我十五岁以后唯一一次在女人面前落泪。这些泪水流得有些复杂,流得毫无准备,流得自己都有些惊讶。为什么流泪呢?为了死去的伯父爸爸?还是为了这个活着的伯母妈妈?或者是为了别的什么?
伤感的闸门一旦被彻底打开,起初还很含蓄的泪水,竟犹如泄洪般地夸张着奔腾而出,汹涌地淹没着所谓的刚毅、尊严以及冷漠与固执。是的,那一刻我似乎放下了固执的念头与怨恨,把伯母妈妈搂得很紧很紧。如同黑夜里走失的孩子在历尽孤独与恐惧后,找到妈妈时委屈的号啕大哭那样,我将头趴在她肩膀上痛哭起来。哭得很直接;哭得很无邪;哭得很干脆;哭得很彻底。
梅子也好,秦沛也好,现场所有人都被我们的哭声感动得抽噎了。梅子过来拉住我,悲切地说:“别哭了,别哭了,人死不能复生的。”
秦沛也拉开了伯母妈妈,劝道:“伯母,您别哭了,伯父已经去了,可是您还得好好活着啊,要保重身体。”说完她自己竟也抑制不住了,跟着放声大哭起来。
显然所有的人都误会了我们的眼泪,把我当成了“大孝子”,把伯母妈妈看成了“夫妇情深”。是啊,我们眼泪里不排除失去亲人的悲伤成分,可是他们哪里明白我们真正的悲痛呢?又哪里清楚这泪水这哭声的真正成分呢?
正在我们万分悲伤地擦抹着眼泪的时候,一个老男人轻轻地拍了拍秦沛的肩膀说:“丫丫,宣读你宫伯伯的遗嘱吧。”
还有遗嘱?我狐疑地抬头看着秦沛。她正用一种极其忧郁极其复杂的目光注视着我。她点了点头,对那老男人说:“爸,你帮我搀扶一下伯母,我将遗嘱拿来。”原来这个老男人是秦沛的父亲我的秦叔叔,我小时候见过他,却没了印象。
秦沛取来一个文件夹,慢慢打开,又轻轻合上,显得很凝重。然后转身,对她父亲说:“爸,在宣读之前你先说两句吧。”
秦叔叔看了看他搀扶着的伯母妈妈,又看了看我,然后对众人说:“宫续斋同志,我的老首长、老大哥不幸逝世了,作为老朋友来说我和你们大家一样,也是万分悲痛啊!是的,在一年前他就立下遗嘱,并委托给当律师的秦沛保管着,今天宫常也回来了,那就当着你们的面宣读一下吧。”
秦沛这才将文件夹再次打开,严肃地说:“城阳律师事务所首席律师秦沛受宫续斋老先生生前委托,在其去世后由本律师向其家人当面宣读……”
遗嘱内容如下:
(1)吾本无子,常乃过继,虽非亲生,却系骨血。故吾遗产,其承一半。
(2)执政多年,本无厚蓄,所留钱财,皆系俭累,常与吾妻,各得百万。
(3)家宅一处,留与妻居,书房所藏,均给子常,吾儿细收,莫遗片纸。
续斋遗字
2003年9月18日
宣读完毕,秦沛一脸凝重地把遗嘱交给我,让我和伯母妈妈在一份文件上签了字后,又把两张存折分别给了我们。我正疑惑着老爷子怎么会有这么多钱时,秦沛又对我说:“宫伯伯在交给我遗嘱后,反复强调,让你一定仔细看这内容,特别是最后两句。当时我和我爸都不解是什么意思,问他他也没说。这件事情我疑惑了很久,刚才打开遗嘱时还在想这个问题,感觉好奇怪。宫常,你自己好好研究一下吧。”
我拿着遗书,反复琢磨了一会儿,也没想明白是什么意思,就对大家说:“各位老亲少友,大家忙了大半天了,先早些休息吧!”说完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径自向楼上的书房走去。
21
伯父爸爸的书房对我来说一直都充满着神秘色彩,我很少进来过。原因是他不允许,他不允许任何人在没得到许可的情况下踏进这里半步,这里曾经是我们家的“禁地”。
伯父爸爸总喜欢一个人关在里面,看书写字或者一个人闷坐着想心事。伯父爸爸写得一手好字,但他很少送字给别人,他惜字如宝。但也有例外的时候,比如给几所小学校就题过字。求他题字的人毕恭毕敬地在书房外面候着,拿了字后满脸堆笑地说:“好字!好字!的确好字!把这字刻成铜字做成匾额挂在学校大门口,金光灿灿的就更好了。”
每每此刻伯父爸爸往往嘴角都会挂着微笑,拍拍求字人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教育事儿大啊,娃们有书读有学念是天大的好事!不能光搞形式主义,要切实关心娃的生活和学习;要切实抓好教书育人的全面工作,要把工作做实做好。”
求字者便连连点头称是,临走往往都说上一句:“请首长放心,我们一定按照您的指示把工作做实做好。”
当然也有人花大价钱想买伯父爸爸字的,比如一些宾馆、酒店的老板们,他们辗转反侧,辗转反侧地找熟人来做说客,许诺要花重金买字。他们买字当然也是做牌匾用的,那时候我还小,不理解为什么他们愿意花大价钱来求字。现在想来,一半是因为伯父爸爸的字确实是好,一半是因为伯父爸爸的地位吧。他们求了字去,也做成铜字牌匾,金光灿灿地挂在那里,也算是广告效应,也算是给自己脸上贴金了。但真正能说服伯父爸爸的人很少,所以真正能求得“真迹”的也没几人,得到字的人最后到底花了多少钱或者花没花钱我就不得而知了。
也许伯父爸爸遗留给我们的那两百万遗产,多数应该与他的字有关。我这么想着的时候,已经进来书房了。人去屋空的书房,灯光昏暗,室内的书柜、博古架、案台都古香古色的,毫无生机地陈设在那里。空气似乎也凝结着,没有半点生机的样子,显得十分压抑。
我不明白伯父爸爸为什么在遗言里特别强调,让我把这里面的所有东西都收了,别留下半张纸片。但我清楚,这里面肯定有它的奥秘。会是什么呢?难道是有些值钱的东西?我环视了一圈,最后把目光停留在博古架上的一些古董上。我不懂古董的,所以看不出所以然来,无非是些瓷瓶、玉器、书画之类的玩意。我想这些被伯父珍藏了多年的老东西,应该是很值钱的。就走过去,一件件地浏览着。我是个喜欢找感觉的人,对于这些老东西,外行的我只是凭借着感觉胡乱地估算其价值。我想这些东西应该值十万、二十万的吧?
博古架小抽屉里的一块玉佩吸引了我,这块玉呈圆形,直径有3厘米,看上去很旧。用手拿了,手感绵软,在手里揉着感觉舒服极了,用点力气按着却很坚硬。我在另一个抽屉找到了放大镜,借着灯光仔细看着放大了的玉件,一条很明显的像裂痕一样的红褐色的细线横贯在表面。玉的表面呈现出像眼底血丝状的小茸茸分散在它全身。这玉好奇怪,让人看了很伤感。不忍再看,拿了细线串上,挂在胸前,贴到皮肤上,很凉很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