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天暖雪开化,伴随着一次春雨,一冬的雪化,本来冻的不是太死的黑沙江水更是涨了好几分的高度。
临近渡口你还能看见五十多号人正在紧张的编着木筏。一个木筏差不多就要用上五六十根原木,一次放排约么着能放个二十多排,放在这江里就是一字长蛇。
前后排子上拴着绳子,全靠老把头带路,要是一个不小心整排队的人都容易葬在这江里。
秦岭木材确实称得上好,可干了这么写年也只有这老把头敢在着秦岭包山头,敢走着黑水黑沙江。
没人知道这老把头是从哪里来的,也没人知道他以前做过什么,所有人都怀疑他在这老林子里发了大财,可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不过是想图一个安慰。
黑沙江上一年他只放两次排,多了他也放不了,撑排的弟兄也是林场的伙计只要在这里干活半年就能挣上十两银子。绝对称得上高工资了,大户人家的账房先生每月才不过二两银子,寻常的力工每个月不过才几钱银子。
不过挣的多自然也是有挣得多的理由,老林子不比别的地方,这里实打实是要吃人的,且不说山内的山熊猛虎,毒蛇毒物,
单就一根巨木,少数也得有四五百斤,四个人扛着至少要走十五里地,更别提放排时候,水气带来的阴潮冷。和一旦出现点问题很容易导致排散人亡的局面。
可这么多年这领头包山的老把头挣到钱了么?
挣到了,也没挣到什么钱!
说是挣到了,因为放排的确挣钱,他的木头基本上都是用来做大梁或者是家具的好木头,一根就能卖上几十两银子,要是在碰上什么山参,沉香之类的那就是又一笔的财富了。
说没挣到,因为每次放排得来的钱都要把绝大部分上交给晋王。
晋王不是本朝的皇系嫡亲,本来晋自成一朝是七国之一,后来光武帝剿灭其他四国,晋不占而降,按照惯例理应封为异姓王爷辞封地邦军。
可光武帝一大笔一挥就把晋王的地盘由原先的繁华都市移到了荒凉的燕云十六州。还把秦岭的十万大山中的相当一部分划给了他。
看起来这地盘够大,还给你建军的权利,可谁都知道,敢在燕云十六州的三万风虎铁骑下建邦护卫军,先别说打不打得过风虎铁骑,哪怕敢透露出半点的不满也是要惹祸上身。
毕竟对军队来说,县官不如现管,王爷的身份未必有一个左将说话好使。
加上燕云十六州兵荒马乱的,导致这个王爷到现在也没有在他的领地上住过几天,反倒是南迁到秦淮河畔,靠着燕云十六州税收中的一成,和租山等事务倒也是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而老把头这一趟排跑下来除了成本,打点各路人民,交过税收之后,还要在交一份租山钱,这么一套下来,跑一趟子排也就挣个百十来两银子。
一部分吃喝,一部分用来防老,虽然谈不上是什么好买卖,但也算是有个不错的收入项目。
慕杨牵着鹿,杨长安骑在路上二人刚刚好到了渡口,看见老把头正在拜祭河神,显然是要准备放排了。
慕杨感叹了声时间刚好,怕是晚来半天就赶不上这这顺风车。
老把头看见杨长安显然是熟悉的,拜完河神就过去谈话去了。
“好久没来了啊!还是老价钱一人二两,牲口翻倍!”
杨长安听完之后点了点头,斜眼一看慕杨示意他掏钱,慕杨迟疑了一下还是把钱讨给了老把头。
这笔钱绝对称的上是高昂,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手头预算拮据的情况下,逃出这么一大笔银子不可违不多。
可慕杨还是照做了,出了龙门镇的他完全就是一个江湖小虾米。比不得杨长安的来的老道,虽然说现在这个情况是由慕杨主导的,但是像这种地方他还是决定相信杨长安的意见。
老把头指挥着长工连系好排子,在上面铺好草料和备好瓦缸在里面装好干草在放上粮食,然后喊着杨长安和慕杨进入一个小舟。
小舟有些尘旧但看起来还算牢固,在用竹子编成的帘幕在中间一挡算是给他和杨长安分出了两个小房间。
条件可以说是简陋的不能在简陋了,即便是慕杨心里早有准备还是,被这下了一跳。
那老把头并没有给慕杨和杨长安准备被褥,而是给二人仍下来一大堆干草,配合着二人准备的毛皮的袍子到也能睡的十分暖和。
把梅花鹿拴好在排上,长工都在排上准备就位之后,老把头高喊一声
“开江喽!起排啦!”
只见木排成一字长蛇缓缓流下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