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同一个星期五,花旗集团和美联银行的合并却停顿了。新出现了一家竞买者:富国银行。它几周前曾考虑过美联银行,但中途退出了,现在又提出以每股7美元或总价154亿美元,收购整个美联银行,不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支持。比较之下,花旗集团的协议条件便相形见绌了。不过,虽然富国银行出价更高,但收购价大约也只相当于美联银行30%的账面价值;真正促使富国银行竞购的原因,还在于税收规定有了变化。原来,在花旗集团宣布收购美联银行之后的第一天,即9月30日,美国财政部一夜之间给税收规定作了一点少有人注意到的变化。新的税收规定使得银行赢利,更能抵消先前利用所购银行的贷款核销造成的税收损失。这对富国银行而言是一个巨大好处,有位税收专家估计,富国银行将从这宗美联银行收购案中,额外获得194亿美元的税收留存,这比整个收购交易成本还要高。美国财政部的新规定无益于花旗集团,因为花旗集团本身就受数额很大的税收损失的羁绊,差不多达到与美联银行同样的程度。
美国财政部究竟意欲何为?它先是力劝美联银行违心地把自己给卖了,它在一周的时间里拒绝帮助买家之后,又改变主意,同意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信贷保险协议,以便花旗集团可以往前推进,然后于同一天,却又悄悄地安排了税收规定的变更,致使纳税人损失数百亿美元,让富国银行出的价,得以高于自己刚刚同意的花旗集团的交易。也许,美国财政部是想阻止本身已摇摇晃晃的花旗集团,免得它因收购美联银行而弄得力不能支,更加脆弱起来,这是一个言之成理的想法。或者,美国财政部是想拿不用政府支持的一桩交易,来替代有政府支持的花旗集团收购交易。这都不得而知,可是,倘若市场以为政府做事似乎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没有个准谱儿,那也是情有可原的。
市场陷入一片混乱
时至2008年10月初,股市已变得惶恐不安,标准普尔500指数在10月接下来的4周里重挫27%,然后反弹回升,终于又翻身下探,到11月底时,触及全年最低点。股市异乎寻常的波动,使各种类型的投资者,无论成熟老到的还是别样的,都愁肠百结,忧心如焚——股市波动性指标VIX指数从40,即大约过去数年平均值的两倍,陡增至80,达到历史最高点。10月10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暴跌,然后又以同样速度暴涨,单日振幅超过1 000多点。银行和其他金融服务公司的股票在第三季度报告资产持续减记和削减股利之后,下跌的幅度超过大盘,给金融板块造成信任危机,投资者似乎在收回一切支持。
10月间,美联储大力干预商业票据市场和银行间市场,支持货币市场基金以预防如潮的基金赎回,并与外国央行商谈增加货币掉期额度。欧盟各国政府,同样也为市场跌势忧心不已,公布救市计划,承诺“不惜一切代价”(大约2万亿美元),对自身的银行系统给予支持,其中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和比利时等国都进行了重大干预。在瑞士,政府从瑞银集团购买了600亿美元有问题的抵押贷款支持资产,以免该集团在不良资产的重压之下蹒跚而行,同时强令该集团高层作出若干人事变动。
市场恐慌的后果
至此,已经很清楚,房市价格的迅速下跌,导致了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市场进入恶性循环的下行通道,这种跌势又蔓延至其他资产支持证券,造成更多的资产减记、追加保证金,致使大家不约而同地尽快减少杠杆。雷曼兄弟破产带来了市场恐慌的后果,让市场形势更趋恶化,加速了资产价格的下跌,也加速了银行资本的枯竭,使银行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流动性都受到抑制,并很快处于干涸状态。仅在数周之内,抵押债务危机就延伸扩展,进而成为波及范围广泛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又波及实体经济,把实体经济由一次温和的衰退变成糟糕的深度衰退。
一位对冲基金经理雅德·雷斯,这样向自己的基金投资者解释2008年9~10月的情形:
随着信贷市场停止正常运转,各类证券便承受巨大的抛售压力,因为银行和投资者都要求获得流动性。流动性需求有增无减,而流动性供给却有减无增,这在市场上造成了严重混乱和破坏。银行不再像过去习以为常的那样,能够轻易地,成本低廉地进行融资,它们强迫客户,也强迫自己卖出资产。抛售资产的浪潮阵阵袭来,迫使资产价格走低,其他人也竞相出售资产,免得砸在自己的手上,无可奈何。加了杠杆的投资者别无选择,只得卖掉资产。一些大宗经纪商面对划不来的融资成本,被迫让对冲基金客户减少信用交易。向其他客户提供信用的成本也大幅上升,这也具有同样的影响。对有些人来说,信用已经无法得到。因为力图获得流动性,对冲基金不仅被迫卖出做多的头寸,也被迫平掉卖空的仓位。共同基金也不得不卖出证券,为惊恐不安的投资者赎回基金份额而凑来现款。可变年金由保险公司收回,也迫使证券进一步遭到抛售。有些机构先前出售了结构化金融产品,并对这类产品做过价值保证,现在都急忙卖出给那些价值做担保的证券,否则就为时太晚了。银行和证券公司的自营交易台,都接到指令,必须大幅度减少头寸,因为不再能够使用为这些头寸提供了融资的杠杆。
对冲基金投资者于2008年9月抽离了430亿美元的资金。共同基金投资者10月份大约抽离了1 000亿美元,基金经理被迫卖出本已完全准备继续持有的股票。2008年第4季度,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两家公司就减少了5 270亿美元的资产,数额之高令人震惊。其他大型金融机构也同样急切地将资产变现。
保护银行
保尔森一天比一天担忧即将来临的经济衰退可能会非常严重,同时也害怕,大型银行状况持续恶化,会使储户和客户对它们丧失信心,其中不止一两家,而是好几家,它们可能不得不被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接管,因为现在几乎没有其他有能力的银行留下来,可以通过无须政府帮助的合并去拯救它们。他不知道是否存在什么方法,在刺激经济的同时也能撑得住银行。英国首相戈登·布朗启动了一个政府投资银行资本的计划,他认为那些资本能够放大9倍或10倍的存款,进而可以刺激信贷。保尔森认为也许这样的计划,此时比不良资产救助计划帮助更大,本来不良资产救助计划广为宣传的作用,在于用计划资金去努力稳定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市场。
保尔森认定布朗的计划将更有帮助,于是在2008年10月13日,迅速启动一项自愿参与的“资本购买计划”。通过这项计划,美国财政部将从国会已授权其无须批准即可投资的不良资产救助计划资金3 500亿美元中,拿出1 250亿美元,投资9家大型银行控股公司的优先股,包括新近成为银行控股公司的高盛和摩根士丹利。
他决定一开始便投资这9家最大的银行,是因为不想挑出脆弱的银行,使它们太过显眼,否则它们随后可能会遭遇挤兑。所以,即使这项计划本应该是自愿参与的,他也坚持要求所有这九家银行都要接受注资:向花旗集团、摩根大通、美洲银行共注入250亿美元,向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共注入100亿美元,向其他银行注入了较小数额的资金。保尔森为了诱使这些银行同意注资,还对他们说:“如果说注资没有吸引力,你们应该知道,你们的监管机构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要求注资。”
这些资金都投在优先股上,股息率不算高,前5年是5%,附带的认股权证是购买15%投票权的普通股,除此之外,这些优先股投资并不限制本次融资所得资金的使用,也不限制股利的支付,不过,银行得同意,将来若要提高股利或进行普通股回购,必须获得批准,还得同意接受一些针对经理层薪酬的限制。美国财政部说,希望银行把这些钱借给消费者、工商企业,以及其他有助于经济活动复苏的资金需求者。先前各方因不良资产救助计划的目的在于对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市场进行干预,而就此计划进行过激烈的辩论和斗争,现在这种干预被放弃了。保尔森的不良资产救助计划已经发生了变化,他说:“因为实际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于是,反映资产支持证券价格的ABX指数急剧下跌,跌至全年最低点。
次日,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宣布,将为所有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银行票券提供担保,时间持续至2009年结束,并且还将为通用电气资本和其他一些非银行实体所发行的商业票据提供保险。至此,美联储和其他政府机构已经拨付1.7万亿美元,用于贷款担保和提供支持性贷款,不过,股票市场,尤其是金融板块,仍然保持着下跌不止的态势。银行宣布了第三季度财报,其中多家报告继续亏损,这当然也无补于金融股的表现。
美国财政部决定向银行投资的计划启动之后,一个月内有42家地区性银行表示有兴趣参与政府的资本购买计划。2008年11月11日,美国运通公司宣布,已经获准成为银行控股公司。批复之所以这么快,是因为鉴于市场出现了紧急状况,美联储已取消30日等待期的审批惯例。美国运通公司的信用卡违约率一年来已翻了一番,10月是自1993年以来首次出现卡公司未能销售信用卡应收款所担保债券的月份。
2008年11月16日,花旗集团宣布连续第四个季度亏损(累计亏损额已达200亿美元)之后,首席执行官维克拉姆·潘迪特说,花旗集团打算在下个年度裁撤5.2万个工作岗位,这是一个月前所定目标的两倍。他还证实说,花旗集团将继续变卖非核心业务单元和其他资产,但他仍将致力于保持花旗的全能银行战略。此时,有些分析师认为花旗集团最难熬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所有的分析师又预测花旗集团四季度业绩仍会报告亏损,但亏损额不超过10亿美元。尽管如此,花旗集团的股价还是触及了一年来的新低,每股8.89美元。
4天后,沙特王子阿尔瓦德说将投资约3.5亿美元,把花旗股票的持有量从4%增加到5%,但花旗股票还是跌到了每股4.71美元。股价不断下跌,促使人们担忧储户会从花旗集团抽出资金,由此进一步破坏花旗集团的稳定。或者也可以说,股价不断下跌,表明人们有这样的担忧:政府要么会像先前对待房利美和美国国际集团一样,突然接管花旗集团,要么会通过另一笔高度稀释股权的注资来支持花旗集团不倒,而这两种可能都对股东不利。11月21日,花旗集团股票创下每股3.05美元的新低,总市值已不足200亿美元。两年前,花旗集团的总市值可是在2 400亿美元以上,它是全球市值最大的金融服务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