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詹姆斯所说的周期,是指杠杆收购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资本市场活跃以来的第三个周期。第一个周期于1990年结束,当时垃圾债券市场归于沉寂。1993~2000年间出现的活跃但规模较小的杠杆收购热,之所以中断,是因为遭遇了科技股板块的崩盘以及随之出现的创纪录的公司破产风潮。2003年,第三个周期开始,在2007年年中达到巅峰,这时私募股权筹资额达到2000年创下的年度最高纪录2 500亿美元,然后略有超过。在这4.5年的周期中,私募股权投资筹集了逾1万亿美元的资金。2007年上半年,在美国发生的每四次收购交易中,将近有一次是以杠杆收购形式出现的,这包括以450亿美元收购得克萨斯公用事业公司的交易,由科尔伯格–克拉维斯公司和得克萨斯太平洋集团安排,也包括后来以打破纪录的交易价520亿美元收购加拿大电话巨头的交易,由一家私募基金公司牵头收购。
为私募股权投资而发起的基金,多数最终都是为杠杆收购交易中的股权部分提供了融资;杠杆收购交易所需的其他资金,由大量债务融资作补充,债务融资由银行或次级贷款人提供。此外,私募股权基金也提供风险资本、中级债务;为身处困境的公司重组或扭亏提供融资;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私募股权投资组合提供资金,这些私募股权在二级市场上从原始投资者手中购得(那些投资者想在自己投资的基金终止前,卖出手中的投资)。私募股权基金,还为各种房地产投资提供资金。所有这些形式的私募股权投资现在是全球运营——在欧洲和亚洲,在新兴市场国家。
科尔伯格–克拉维斯公司是规模最大的进行杠杆收购的公司;截止2008年6月30日,它已完成166宗杠杆收购交易,企业价值总计达4 200多亿美元。科尔伯格–克拉维斯公司的股权投资,在已投资的250多亿美元的资本上,获得了680多亿美元的估值。科尔伯格–克拉维斯公司控制了46家公司,这些公司年营业收入达1 850亿美元,在全世界各地拥有82.5万雇员。
黑石集团、得克萨斯太平洋集团和高盛资本合伙,是仅次于科尔伯格–克拉维斯公司的三家私募股权公司。排名前10中的后6位,是阿波罗顾问公司、凯雷集团、CVC资本合伙和Permira公司(这两家是欧洲公司)、麦迪逊–迪尔伯恩合伙、华平投资公司。2007年,这10家公司向投资银行支付了44亿美元并购费和融资费,占该行业全球收入的18%。这些钱多数是在2007年上半年支付,这时杠杆收购市场尚未停止运行。高盛是仅有的一家私募股权业务规模很大,能够进入这个名单的投资银行,它将大量并购费和融资费支付给了自己,为自己从事这一领域的业务找到了又一个好理由;多数大型投资银行现在也涉猎其中,只是规模没有高盛这么大。
在最近一个周期中,杠杆收购活动因利率水平低,极易借款而得到提速。虽然从事杠杆收购的公司声称,它们的投资活动改善了所收购公司的经营和业绩,创造了就业和经济增长,从而对整体经济做出了有意义的贡献,而且学术研究也支持这种说法,但是批评者说,从事杠杆收购的公司之所以取得成功,完全是因为使用了杠杆,而由于行业规模现在已变得如此之大,这些公司让整体经济承受着严重的信贷和流动性风险。
2003年,对一些衰老的不易改善的大型公司(如汉堡王、赫兹汽车租赁公司、凯马特公司等)进行收购时,并不存在可以增加这些公司内在价值的前景,但由于能够借入大量便宜资金、借入更多的钱为后来支付特别股利,杠杆收购操作者便可以很快赚到不错的收益。2003年,被收购公司的杠杆率上升,信用品质标准恶化,以致贷款几乎不需要签订任何限制性合同——限制性的合同本该由借款人认可并签署,意在约束借款人要安分守己,因为这些贷款将会被打包,变成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作为资产支持证券来出售(这与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创造和出售方式完全相同)。提供这类公司贷款的银行,也急切地加入投资银行的行列,给私募股权公司提供收购交易顾问服务,所以它们也能分享并购服务费,排名表上也会反映出它们提供的信贷量。这些银行,尤其是花旗集团和摩根大通,因为可以提供贷款,变得很有竞争力,投资银行也被迫提供贷款,以此来与它们竞争。到2007年春季,市场热烈红火地向前发展,融资谈判的优势全在杠杆收购基金经理这一边。
这些基金经理可能会挑选三四家银行,对它们说自己正考虑收购某某公司,将需要约200亿美元的贷款,以支持35亿美元的股权投资。他们将需要80亿美元的优级债务,10亿美元左右的次级债务,以及几十亿美元的“实物支付”债务(这种债务的利息支付是通过增发新的同类债务来进行;有时这种债务会附带选择权,允许借款人在实物支付条款适用时进行“切换”)。他们会接着说:“我们希望所有这些融资的期限为5年,希望咱们银行现在就作出承诺,这样我们便知道融资已经有了。协议签完后,你可以卖掉所提供的这些融资,或者组织银团来分担。”
然而,与银行和投资银行达成的这类融资协议,也制造过紧张关系,譬如2007年夏天,科尔伯格–克拉维斯公司通过谈判,确定以280亿美元的价钱,杠杆收购第一数据公司,计划2007年9月完成交易,在这次交易中就出现了与融资有关的问题。向科尔伯格–克拉维斯公司提供融资时,贷款人以平价提供贷款,期待在允许出售贷款时,以此价格或稍好点儿的价格出售。但在9月份,债务市场已开始反映信贷危机的现实,降到大约只有平价的96%。在此价格上,银行会让出所有费率收入,但有些银行无论如何也要出售,它们害怕市场会不断恶化,同时也知道它们已有大量的这类债务存货。
银行试图通过谈判改善贷款协议的条款,以便让贷款更容易出售,但科尔伯格–克拉维斯公司拒绝谈判。毕竟,科尔伯格–克拉维斯公司有谈条件的能力,它控制了很多目前和将来的投资银行服务费。秋季,有一部分不算大的债务出售了,但到2008年2月,市场已进一步下跌,大约跌至平价的88%,这说明投资银行在账上对这次贷款做了12%的减记。2007年年中等待处理的其他数十桩未出售的一揽子债务,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损失逐渐增加。到2008年年初,仍然有1 500多亿美元的这种债务悬在市场上。关于贷款协议条款,关于为了取消银行提供贷款的必要性,交易是否可以放弃,出现了大量争执和诉讼。债务市场的崩溃,将投资银行置于危险的境地,这情形与1989年第一次杠杆收购周期结束时,搭桥贷款给投资银行造成了危险非常相似。
然而,面对不利的市场形势,科尔伯格–克拉维斯公司没有畏缩,它继续实施上市计划。科尔伯格–克拉维斯公司认识到,在提交发行注册申报书,预计9月份发行股票之后,市场出现了极其混乱的形势,在此形势之下,要进行首次公开募股,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又制定出新计划。2008年7月,也就是在黑石集团已发行股票一年,股票以发行价的较大折扣进行交易的时候,科尔伯格–克拉维斯公司宣布,将通过换股方式收购在阿姆斯特丹上市的子公司,这样便为科尔伯格–克拉维斯公司创造了一个公开市场,并宣布,新发行的科尔伯格–克拉维斯公司股票将在纽交所上市。
根据科尔伯格–克拉维斯公司的解释,这宗收购交易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机会,能以科尔伯格–克拉维斯公司自认为的内在价值的很大折扣,获得在阿姆斯特丹交易的股票,尽管为投资者发行的股票,也以科尔伯格–克拉维斯公司先前所预测估值水平的折扣价进行交易。科尔伯格–克拉维斯公司希望,在纽约上市会给公司带来150亿~190亿美元的估值水平,但从当时在阿姆斯特丹上市子公司的实际市场价值来看,科尔伯格–克拉维斯公司的估值更可能是100亿美元。市场仍然很艰难,科尔伯格–克拉维斯公司现有的上市股票像黑石集团的股票一样也在下跌,科尔伯格–克拉维斯公司再次被迫无限期推迟公开发行股票。2009年6月,科尔伯格–克拉维斯公司又弄出一个计划:将自己所有的营运组织并入一家公司,也就是并入在阿姆斯特丹上市的子公司,然后,将上市地点转向纽约,这样一来,都已年届65岁的亨利·克拉维斯和乔治·罗伯茨,便有了一个地方,可以慢慢地卖出公司股份。
从事另类资产投资的银行
约翰·麦克推翻菲利普·珀赛尔在2003年让摩根士丹利退出私募股权投资的决策,2007年年初发起一只60亿美元的基金,打算在基金中投入20亿美元的公司自有资本。然而,摩根士丹利为了遏制在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业务上的损失,做了巨量核销,使得公司资本不能动弹,最后还需要公司筹集更多的资本。但这只基金的投资重点在中间市场,2007年年底,还是开始了运作,以3.1亿美元收购了一家超市连锁店,2008年,基金试图从其他公司处招募私募股权业务专家。华尔街其他多数公司对于私募股权业务,也有类似停顿的情况,市场红火时就支持,不红火时便躲开。
相比之下,高盛在另类资产业务上就很激进,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这已成了高盛核心业务战略的一部分。截止2007年11月30日,高盛管理着1 510亿美元的另类资产基金(涉及对冲基金、私募股权、房地产、货币买卖、大宗商品以及资产配置策略),其中有120亿美元的自有资本投资。高盛这块业务中也包括管理好几只大型二级市场基金,这些基金从现有私募股权组合持有人手中,买入(然后持有)这些组合,那些持有人都希望按与市场大致相同的价格,出清手中的投资。2008年8月,高盛另类资产基金以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一个涉及32家欧洲公司的已有私募股权投资组合,又以4.5亿美元,投资于被苏格兰皇家银行和其他公司瓜分的荷兰银行的一部分股权。除了这些总额达97亿美元的私募股权投资之外,高盛还在中国工商银行和三井住友金融集团,持有109亿美元规模特别大的战略投资。
高盛的商业银行部,通过已筹集500多亿美元的各种基金,管理着涉及杠杆收购、房地产和中级债务的私募股权投资,还管理着已筹集120多亿美元的房地产基金,以及其他一些涉及城市和基础设施发展的基金。商业银行部大约雇用250名员工,他们由高盛一些资深的执行董事领导。
与其他私募股权投资管理人不同,高盛实行的政策是,将大量自有资金投放于20个左右,向外部投资者筹资的私募股权基金之中,自有资金占所筹资金的比例达到20%~25%。高盛相信,这种较大程度地牵涉自身利益的做法,会给高盛提供非常好的投资机会,并设定一个对投资者有吸引力的期望收益下限,同时还有助于使投资者的利益和高盛保持一致。这种做法还使高盛有机会从每只基金中,拨出一部分基金份额供希望认购的员工认购。这些基金的收益率因投资类型不同而各不相同,但一般都达到了基金发起声明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