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86200000014

第14章 独龙族的物质文化(7)

会飞的桥,当地俗称藤篾桥。藤篾桥要用三条藤竹索横跨江面,牢牢地系在两岸的大树桩上,藤竹是独龙江地区的蔓生植物,最长的可达100多米,十分坚韧,经久耐用。两条在上方平行作为扶手,底下用一条,用竹篾将两三根大龙竹并排捆在一起用于脚踏,按江面的宽度把竹排连接起来。扶手索与下面脚踏的竹排之间再结上密密麻麻的细野藤条,或者竹篾条作为保护网,即成藤篾桥。独龙江对自己的子女很慷慨,两岸的森林里长着取之不尽的藤竹、野藤。藤篾桥修起来很方便,哪儿坏了修哪儿,经得住风吹雨打,万斤重压压不垮,被独龙族人亲切地称为“不断的桥”。

过藤篾桥,不仅要胆大,而且要会走。过桥时脚步要轻而快,不能与桥晃动的频率一致,否则藤篾桥会上上下下震荡不止;眼睛要直视前方,不能向下看,不能左顾右盼,否则,眼前是100多米摇摇晃晃的桥,脚下是汹涌奔腾的急流,您会觉得桥“飞”了起来,两岸连绵的山峦也跟着“飞”了起来,头晕目眩,非叫您趴下不可。因此藤篾桥又被称做“会飞的桥”。然而,世代生活在这里的独龙族人背负百十斤重的行李过桥,却谈笑风生,如履平地。

溜索和藤篾桥,是独龙族人在这片山河艰苦创业的一个历史缩影。斗转星移,溜索已经不再是篾索,而是铁索了,安全系数大大提高;溜梆许多还是木头做的,有的人则用铁滑轮取代了木制溜梆。藤篾桥也不再是藤竹做成的,而是铁索的铁篾桥和钢索吊桥了,独龙江两岸江面、河流上已经架起了几十座铁索吊桥,但在一些高山河谷的偏僻地方,溜索和藤篾桥还在起着辅助的作用。

3.竹木筏和猪槽船

竹木筏,独龙语叫“嗖”,清末夏瑚在《怒俅边隘详情》里叙述:“……(曲人)不知为船以渡,只用篾索三根,平系两峰,虽以木槽溜梆,衔索系腰,仍需手挽足登,方能徐渡。”其实,独龙族是会用木筏或猪槽船的,在木静氏族的迁徙传说中就提到,他们祖先原来居住在独龙江上游的马必力河谷,后由于鬼怪的骚扰才乘木筏顺流南漂,分散到各地。

木筏是用龙竹或木头捆扎而成的,猪槽船则是把巨木挖凿成猪槽状,故称猪槽船,但独龙江落差大,水流湍急,旋涡险滩多,很多地段都不能摆渡。过去,只有在独龙江下游,在冬季水位下降,水位稳定的时候人们才用木筏或猪槽船摆渡,有几处固定的渡口叫“嗖砀”,后由于溜索、藤篾桥的普及,用得越来越少了。

(二)礼仪和禁忌

独龙族人在路上相遇,都要相互问候,问对方是哪里人,从哪里来,到什么地方去。遇见年长者,年轻的要给长者让路。长途旅行途中野炊,男子砍柴、女子生火做饭,临行时一定要留下一些干柴火,以便于其他人迅速燃火,节省时间赶路。

几个人同行,过桥要按顺序一个一个过,老年人和年幼者先过,不允许小孩子在桥上玩耍、逗留;走路也是一个跟着一个,不能随意超越别人,如果有人脚疼或生病落后,要有人陪同照顾,慢慢跟在后面,其他人先行,到宿营地安排露宿的准备工作。过去独龙族地区都是羊肠小道,独龙族人养成了走路一个跟着一个的习惯,即便是今天,一些山村的老百姓到县城逛街,在宽广的大街或公路上,经常可以看到独龙族人一个跟着一个,饶有趣味。

独龙族人出远门,比如到行程十几天、荒无人烟的山里狩猎或采药,途中会把携带不便的粮食、衣物等物品悬挂在宿营地的树上,别人路过是不能随意取用或偷盗的,否则会受到山神的惩罚。这是独龙族人的信仰,也是每个人自觉遵守的道德。

独龙族人到高山上,忌讳大声喧哗、唱歌和笑闹,否则会引来暴风雪。翻越雪山垭口时,要从山下带一些石块、拄杖、钱币等,插放在以往过垭口的人堆砌的石堆上,这是祭献给山神的,以求平安,以往别人放置的东西不能翻动或拾捡。家中有人去世,一个月之内一般不翻越雪山,否则登山会感觉十分劳累,脚上仿佛绑着大石块,独龙族称这种现象为“阿莫尔”。

(三)对外交通和现代交通

独龙族地区过去的对外交通十分困难和凶险,随处是激流和绝壁,独龙族就靠原始的溜索、藤桥、天梯等与外界交往。

过去,独龙族到缅北寻亲访友或交易物品,从独龙江北部出发要翻越担当力卡山脉,道路十分艰险,这些路上尽是悬崖峭壁,要常常攀缘天梯,行程四五天才到缅北托洛江流域的独龙族村寨。从独龙江中下游到缅北去就顺江流而下了,但一路上也有数不清的激流绝壁,要过很多独木桥、藤桥和溜索。到缅北的坎底(今葡萄县城)要顺江走十多天到缅北龙蒙(乡),绕过担当力卡山脉,转向西再走六七天才到坎底。独龙江的居民很少到坎底去,多数最远也就到下江的几个独龙族寨子,春夏季节一般不去缅北的,缅北天气酷热、潮湿,迄今多瘴气(疟疾病)。

北到西藏察隅县察瓦龙境内,要沿着独龙江上游的马必力河,翻越高黎贡山两座雪山后先到怒江边的札恩,再溯怒江而上,需要5天时间。过去察瓦龙土司到独龙江征收赋税、放债交易,独龙族人到察瓦龙谋生,都是往返于这条山路。往东到怒江沿岸都要翻越高黎贡山,北部、中部和南部都有古道通达,行程需要三至七天不等,都很艰险难行。

新中国成立以后,1964年政府组织当地人民先修通了县城丹当到独龙江巴坡(原乡政府所在地)的人马驿道,行程时间从原来的七天缩短为三天,大大拉近了独龙江和内地的距离。1999年7月1日,县城到独龙江乡政府所在地孔当的“独龙江公路”竣工通车。今天的独龙江,虽然每年还有半年左右的大雪封山,但交通已不可同日而语,今天的独龙江村村通了公路,每条河流上都架起了汽车也能奔驰的钢索吊桥了。

二、通信方式

独龙族历史上没有本民族文字,语言的使用又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就广泛采用刻木和结绳来记事和传递信息。

(一)刻木和结绳

刻木和结绳是中国远古的记事和传递信息的手段,在中国古代史书上就有上古伏羲、神农时代“刻木、结绳”的传说。

独龙族的刻木,过去主要是用于传递土司的命令和本民族之间交往的记事,也用来作为借债、赔偿和结婚彩礼的凭证。刻木的长度约2尺,宽2~3寸,木片的两边斜平,便于刀刻。木刻的一端呈箭头状即头部,另一端齐头为尾部。木刻的上部刻官方的情况,下部刻民方情况。例如,木刻的左边上部刻一大口,表示要来一位官员,下面刻有几个小口表示官员要带来几个随从;木刻上部的另一边刻几个较小的口子,则表示官员要带着几个背夫。木刻中间如果刻有横线,则表示要修好路,准备好住宿和饮食。如果刻有一个两条线交叉的图形,则表示要在某天来到并一定要在那个村住宿。木刻下部还经常拴有各种不同的物件表示不同的意思:若拴有箭头,表示要像箭一样很快抵达;若拴有辣椒,则表示事情如果不办妥,将受到严厉的惩罚;若拴有鸡毛、火炭,则表示事情很紧急,要迅速把消息传达到各村各寨。木刻要由各村寨传送,送木刻的人,送到便解释,人们见到木刻便立即明白传来的信息。木刻送到哪个村,哪村就立即派人传送至另一个村,中间不能停留,直到送达各村为止。

亲戚朋友之间借用东西,如粮种、锅、锄头、砍刀等,也常常用木刻来计数。不同的物品刻以不同形状的缺口,在两边刻相同数字的缺口,再将所刻木刻分为两半,分别各存一半,等借用的东西还清时再将木刻销毁。

木刻也可用来计时。如两个朋友相约几天后在某个地点相会,就在木刻的两边刻上相同数目的缺口,一个缺口表示一天,双方各持一半,隔一天削去一个缺口,木刻削完的那天就是两个人同时在相约地点碰头的那天。

结绳用于日程的安排方面。例如,如果出门的时间很久,如上山狩猎、挖草药等。为了能够准确地记录出门在外的时间,独龙族常带一根绳打结,每过一天打一个结,回到家时再数结,便知道了此次出门的天数。结绳也可用于日期的约定方面,这和木刻计时相似,约定日期的天数是多少,就结几个结,每过一天或每走一天就解开一个结,等所有的结解完时,便是约定聚会的日期。

今天,刻木和结绳在独龙族的生活中很少见了,许多年轻的一代已不知刻木和结绳为何物,他们用纸和笔记录事务,用钟表和日历安排日程。刻木和结绳已经在人们的记忆中渐渐淡漠,成为书本上的历史。

(二)现代通信手段

1954年,贡山县建立了独龙族历史上第一个邮电局,开始开展邮政电讯及报刊发行工作。邮电部门在短期内架设了长途电话线,改变了以往贡山跟内地联系全靠函件的状况。1957年,独龙江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个邮电所,但山路依然艰险,通信靠的是信函和口信。1964年独龙江人马驿道修通后,1966年初,云南省邮电局拨款4万元,开始架设独龙江电话线路,到年底架通了县城到独龙江乡的线路。至此,贡山实现了各区(乡)通电话。到1969年,独龙江各区除最北的迪政当村以外,每个行政村都通了手摇电话。

高黎贡山的大雪,一直是独龙江对外通信的障碍,每年封山期间,电话光缆和线路几乎都会被雪崩冲毁。遇上紧急事件,独龙江的人们只能靠电台与内地联系,独龙江宛如与世隔绝。独龙江的人们无奈地戏称《人民日报》为“人民年报”,《半月谈》杂志为“半年谈”。2004年10月,中国移动独龙江基站建成开通,现在每个行政村都通了手机,很多独龙族干部群众都用上了手机,美丽的独龙江跨入了数字通信时代。

同类推荐
  • 楚汉特种兵

    楚汉特种兵

    一个特种兵灵魂重生于楚汉相争时期,作为一个重生者,如何带领族人走向辉煌,如何在楚汉之争中夹缝求生。是否能改变历史?真真假假一笑而过
  • 春秋战国那些CEO们

    春秋战国那些CEO们

    自大周证监会重建市场秩序后,各地相继设立了几大股份公司,以维护证监会的地盘。各股份公司的董事长和CEO各施手段,在市场上左突右杀,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其中绩优上市公司有齐国、楚国、晋国……
  • 平蛮策

    平蛮策

    开宝四年,太祖崩殂,其弟篡位。同年,武太宗北伐,兵败,精锐尽殁。后,钦天监奏曰:紫薇星光微渺,天狼星光炽盛,恐国将不宁。恳请圣上下罪己诏,乞皇天垂怜。太宗大怒,连斩钦天监二十一人。然天象不因人言而易,不随人心而改。帝星飘摇,万民可见。是故民间传言,或有妖星出世,千里江山入杀劫。若杀一人能救一人。我会选择拯救这个世界上一半的人。——陈再兴
  • 剑啸鼓鸣

    剑啸鼓鸣

    元末明初,改潮换代之际,广西一带的壮族土司面临命运抉择,是坚持故元旧制,还是归附新朝听命,抑或独立割据,称霸岭南,在朱明大军攻陷蒙元大都之后,一切尘埃落定,他们不得不纷纷投降了大明王朝,而庆远南丹溪峒等处安抚司安抚使(今天河池地区)莫天护,却因为曾经的割据幻想以及庇护袭杀朝廷命官的手下狼目韦也先,被皇帝朱元璋撤了职,,,,神秘的人面鱼纹剑重现江湖,引出了传说中的“邪物”十二金鼓,各个人物的命运,由此改变,,,,
  • 大宋之帝国传奇

    大宋之帝国传奇

    小镇著名兽医王陆穿越到了大宋真宗年间,身影单薄的婢女,风华容貌的郡主,才艺双绝伶人,身背这父母的不共戴天之仇,族人和朋友都背负着历史时代的伤痛,我们一起看王陆在这个历史转折点去为我大宋来书写出怎样的帝国事业!!!!!
热门推荐
  • 爱,藏起一半

    爱,藏起一半

    现在的父母在学习上对孩子过于苛刻,在其他方面又对孩子过于溺爱。面对着心爱的宝贝,父母恨不得能帮孩子把一生的事情都给安排好。但父母给予过多就会让孩子出现很多问题,倒不如“吝啬”一点反而能让孩子获得更多。本书围绕家庭教育中的常见问题,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用生动的案例给家长以启示。就像教育专家孙云晓所说的:父母要藏起一半的爱心,不要过度满足孩子。这样,孩子才能有更好的成长空间。
  • 穿越吧宝可梦世界

    穿越吧宝可梦世界

    主角萧羽以及许多人因不明原因穿越的了宝可梦世界,从而引发的许多历史。
  • 南纬十六点三度

    南纬十六点三度

    在《光光头赵华童话系列:南纬十六点三度》中,悲惨到极点的小主人公一家,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突如其来地获得了好运。先是小主人公与其他孩子一样,获得了一个收入优厚的工作,部分地改变了家庭的命运。但是很快,这根幸运线却陡起高峰,让好运降临到了小主人公那个智障的残疾兄弟身上,并由此揭开了一个巨大的秘密。现实与科幻在这里相遇,善良与幸运在这里汇合。最后的结局虽不能说足够完美,但至少满足了一部分读者的美好愿望。
  • 魔女的书签

    魔女的书签

    传说世上有一种名为”魔女的书签“的祈愿方式,只要在书签上书写在自己的愿望,魔女就会来帮你实现。但是,世上是否真的有这样便宜的事?是否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那个孩子,因为特殊的身份得以遇到大家,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以书签为名的故事,帷幕,就此展开。
  • 为梦写本书

    为梦写本书

    本文主要讲的是一个梦蘋的女孩的梦中的故事,有快乐的、幸福的、恐惧的、忧伤的......各种梦境,让你在梦境中体会不一样的人生。本文更新有点小慢,请理解哦!(*^__^*)(*^__^*)
  • 北氏上仙

    北氏上仙

    是什么让宠溺她的哥哥对她痛下杀手?这尾巴是谁的?镜子里的人又是谁?明明不相识的美男子却口口声声叫自己妹妹,那妖艳异常的男人偏说是她的有缘人,更离谱的是她竟然不知道自己早就定了亲
  • 极品千金大小姐

    极品千金大小姐

    一个调皮可爱却又大大咧咧的女生来到这个学院里,会和众王子檫出怎样的火花呢……
  • 浪子泪

    浪子泪

    一个性格倔强的孩子,一段不寻常的人生经历,一路坎坷,一路鲜血,路在何方,明天又该何去何从?万点江湖泪,一身浪子衣!现代年轻人的亲身经历,从懵懂少年成长为雄霸一方的江湖大哥,他到底承受了多少?亲情、友情、爱情,何去何从?直击你心中那一片曾被激情燃烧的梦田,我们都曾为之疯狂的青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素医女仙

    素医女仙

    作者暂时想不到好的简介,等以后再补上,等以后再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