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59900000014

第14章 名扬四海的客家妇女 (1)

书载:1944年4月10日下午,陕北苏区的延安各界代表一千余人集合于杨家岭大礼堂,以空前隆重的仪式,沉痛悼念一位普通而伟大的客家妇女——她就是人民军队总司令朱德同志的母亲钟氏。毛泽东及中央、边区党政军各方面负责同志也出席。

据介绍,这次追悼会分三步进行:先是,在低沉的哀乐声中,全体人员起立向钟氏灵位静默志哀;接着进行家祭,由朱德与康克清敬香、献爵,然后由谢觉哉代表朱德宣读祭文《回忆我的母亲》;末了进行公祭。当时延安各界代表周恩来、高岗、林伯渠、李鼎铭、叶剑英、贺龙、蔡畅等,逐一敬香、献爵、献馔、献花圈、读祭文。祭文称钟氏为“我朱总司令之母钟太夫人”。在表彰、评价和缅怀钟夫人的生平事迹后,祭文给予其极高评价,说“太夫人之伟大,实为全民族之大母,而岂世俗称母仪者所可庶几”。

钟太夫人本是一位普通的客家妇女,受此殊荣与赞誉,既是她个人的荣耀,也是中华广大客家妇女的光荣。2004年2月,将是钟太夫人过世60周年忌日,“四川客家研究中心”特选时日在朱总司令的故乡仪陇举办“客家文化论坛”活动,以纪念钟太夫人,追思她的为人与懿德,探讨客家妇女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中的贡献,分析其地位和作用,总结其特点与精神,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本人亦是一位客家人,现应邀参加交流,借此机会亦介绍一些情况,谈些认识与看法,谈四层意思。

一、客家妇女蜚声中外“客家”作为汉民族的一个民系,是中国社会历史变化的产物。其发生与形成,自汉魏以降,尤其是西晋“永嘉”之乱后,至明清,历时千余年。其实,“客家”的形成史,就是中国社会的变化史。由于“客家”形成的历史久远,血缘之纯正,文化底蕴之深厚,奋斗的卓绝,精神之高尚,于是有人说:“客家人是汉族的精华,是牛奶中的乳酪。”也有人说:“在当今世界,凡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国人,而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此话不只是说客家分布广泛,更蕴含着对其思想、行为和贡献的评价,实非异常。对于应如何评价客家人,是有见仁见智的问题。本人认为,无论如何说,客家人确是值得称道的一个民系。远的不谈,仅以近现代而论,百多年间力图改变中国命运或面貌的著名人物,诸如洪秀全、孙中山、朱德、叶剑英,甚至包括毛泽东、邓小平,还有胡耀邦等都是客家人。直至今日,在台湾闹腾的当局一些头面人物亦是客家人。其是非功过如何另作别论。

当然,要谈论客家人,就不能不提及其重要的一半——“客家妇女”。对于客家妇女,有人说:“客家妇女,在中国,可以说是最吃苦耐劳,最自重自立,于家庭、于社会都是最有贡献,是令人敬佩的妇女了。”也有人说:“客家妇女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对上述谈法,本人十分赞成。若对照当年陕北苏区中央对朱德母亲钟太夫人的赞誉和评价看,上述谈法也很实事求是。

客家妇女的实际表现是如何的呢?在国内,诚如晚清梅州的政治家、外交家、爱国诗人黄遵宪先生所说:“客家妇女之贤劳,为天下各种类之所未有”。综合黄氏之谈,他分三个层次表述:对于平常人家,客家妇女不论在闹肆之间,田野之中,还是肩担负重,操作等同男子;即便是中等人家,亦耕而织,农而工,砻谷杵米,打柴做饭,养鸡养鸭,喂牛喂猪,养蚕抽丝,浆洗缝补,甚至担挑贸易等无所不为,以谋零钱贴补家用;即便是富裕人家,亦井臼无分亲人,酒食无不习,针线无不备。他说:“对于客家妇女,无论是为人女、为人妇,还是为人母,当人太母,操作亦与少幼相等”,“可谓人人优为而习安之”。厦门大学郑朝宗教授在《汀州杂忆》一文中说:“此地的妇女确实是勤劳的,肩挑背负,起早睡迟,包揽家务事,这种妇女真可谓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在国外,美国传教士罗伯特?史密斯(Robort-Smith),据说他曾在客家地区居住多年,他十分钦佩客家妇女的品德和能力。在其所著的中国客家《THE HAKKA OF CHINA》一书中这样写道:“客家妇女真正是我所见到的任何一族妇女中最值得赞叹的了。在客家中,几乎可以说,一切稍微粗重的工作,都是属于妇女们的责任。如果你是初到中国客家地方居住的,一定会感到极大的惊讶。因为你看到市镇上做买卖的,车站、码头的苦力,在乡村中耕田种地的,上深山去砍柴的,乃至建筑屋宇的粗工,灰窑瓦窑里做粗重工作的,几乎全都是女人。她们做这些工作,不仅是能力上可以胜任,而且在精神上非常愉快,因为她们不是被压迫的。反之,他们是主动的。”对于客家妇女这种吃苦耐劳、聪明能干、不畏艰难的品格,美国现代人文地理学家韩庭敦(HangTington)和英籍华裔女作家韩素音女士都有过类似的表述和评价。这些外国人士的看法与清代名士黄遵宪的评述,实属异曲同工,意思一致。

本人于1941年出生于广东兴宁的乡下,曾在农村生活二十年,应算一个“标准的”客家人。我自青年时离开家乡,不论是进上海,入四川,还是到北京,闯荡江湖凡四十年,期间因工作关系曾走遍中国各省、市,亦曾见识过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通过观察、比较,我认为客家妇女,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都是属于最优秀、了不起和伟大的女性。除前列中外人士所言客家妇女最吃苦耐劳、自重自立等精神和品格外,尤其是她们那种敢于负责、勇于牺牲,始终不渝地坚持勤劳、俭朴、忠贞、勇敢、贤惠的风范更是世界罕见。我认为,这是她们所以能蜚声中外的内在根源。

关于客家妇女的基本表现,在清代修的《嘉应州志?礼俗卷》亦有所载。对于客家妇女何以形成如此风尚,“方志”认为是:“州俗土民贫,山多田少,男子谋生,各抱四方之志,故家事多任之于妇人。”我认为,这只是客观原因之一。若从“客家”形成的层面去考量,环境所迫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形势使然,历史造就。

二、客家妇女有鲜明特点前面介绍了一些中外人士对客家妇女的基本评说,其中讲到她们吃苦耐劳、自重自立、不畏艰难、始终如一等表现,“不是被压迫的,相反,她们是主动的”。为什么?按“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理论,关键取决于其普遍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主要取决于她们对人生的认识和态度。

本人出生于广东兴宁的宁塘镇新塘村墩上何屋,屋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名“龙墩围”,现已传十二代人。1961年我离家时,两大房已分成25家,时有男女共约120人,五世同堂,大家聚族而居。回忆当年家母、家嫂日常所言及族中的嫂叔娘们的言论,大致可以把客家妇女的基本特点分析归纳成如下几点:一是思想上能正视观察,思想开通。虽然客家人多处山区丘陵,经济状况多不太好,较贫苦,但他们普遍有志气,有信心。她们常说“人穷不能志短”,强调“莫怕苦”。她们的基本逻辑是:“人生在世少不了受苦,没有苦就没有甜。即使家境好,也少不了三灾八难,这是谁也躲不了的苦。”“只要不怕苦,就能吃得苦,吃得苦,就能脱得苦。”二是在对待婚姻和家庭方面,普遍信命和顺自然。她们常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天经地义的事,但结果如何都是前世修来的,只能听天由命。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前世修来同船渡,前世修来共枕眠”。她们的口头话是“嫁猪随猪,嫁狗随狗,嫁着狐狸满山走”。一旦有家,无不极力维持与爱惜。当然还在农村生活时,还未听说村中有过由女方提出要离婚而散家的事情。

三是在对待人生与生活方面,有追求但信命,有标准,但不高,讲实际。自古江南多淫祀,信鬼神。于是民俗普遍信神佛。诚然,是信神不信教,各路神佛都敬。所谓信佛,也不过是“初一、十五吃菜油,逢年过节烧烧香而已”。所谓“修桥补路有功德”,“多做好事,不求今生,但求来世”。普遍讲安分听命。于是在生活上,十分注意勤俭。常讲:“吃不穷,穿不穷,不勤不俭一世穷”。标准上“吃则酿豆腐,着就家机布”;“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总之,在“投入”上,能省则省,能俭就俭;而“产出”上,每天起早睡晚忙不停,里里外外一把手。

同类推荐
  • 小友记

    小友记

    是阿纳托尔·法郎士发表于1885年的自传体小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法郎士的“朋友”皮埃尔(即作者本人)的童年回忆,包括若干长短不一的温馨故事;第二部分是一位父亲对自己的女儿苏珊的童年回忆;在第三部分中,作者探讨了童话的起源和意义。 法郎士在《小友记》中塑造了一个纯真善良、敏感好奇的小男孩的形象,并通过他的眼睛描绘了十九世纪末的巴黎风情。
  • 中国病人·袁世凯1:亡清之鹄

    中国病人·袁世凯1:亡清之鹄

    本书的重点落在一个“病”字上,国家病了,个人病了。国家之病在于转型之难,共识破裂。纵览青史,当统治阶级不得不回应民众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诉求时,往往会打大文化牌,将“病灶”推到道德上,转移视线地告诉大家:只要每个人都正心诚意了,社会风气自然就好了,无需改变制度。于是,唯制度论者和唯文化论者开始死掐。个人之病在于每一个体最终都无可避免地变成了他曾经厌恶和反对的那个人。突出的代表便是袁世凯。
  • 风云人物

    风云人物

    本书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人物罗斯福、丘吉尔、戴高乐、斯大林、毛泽东的生平事迹。具体内容包括:发表鼓舞人心的宣战演说、从随军记者到贸易大臣、参加一战获得骑士勋章等。
  • 民国红伶往事

    民国红伶往事

    说是风流往事,然而更多的,只是红颜已逝的悲悯感怀,与不再纯净的现世现实所给予我们对于民国那质朴爱情的憧憬。佳人的爱情,沉淀于乱世。乱戢,收藏着佳人的泪与心情。看她们过往曾经的故事,就像在听一首老歌,品一杯好洒。眼前不自觉的掠过旧上海的歌舞升平,老北京的朴素大气。那些穿着旗袍的女子画着精致的妆容,慢条斯理的走卜民国的舞台。浅浅一笑,便笑得民国惊了天地,满眼满心,都是温柔的欢喜。
  • 民国底气:腹有诗书气自华

    民国底气:腹有诗书气自华

    此书取材民国之世,那时风起云涌,诸多往事,颇令人慨叹唏嘘。作为该段历史的创造者,民国文人无不挺身而出,欲图扭转危局。章太炎、黄侃、辜鸿铭等,狂狷桀骜,却皆胸怀天下,勇担重任;傅斯年、张君劢等以学术文章名扬天下,亦臧否人物,指点江山;蒋廷黻、翁文灏等更是难耐参政救时之热诚,入主中枢,尽职尽责;蒋梦麟、罗家伦作为民国教育界之佼佼者,执掌名校,功绩炳彪……本书甄选这十几位民国学人,性情各异,志趣相殊,但其所同者,乃胸怀天下的赤子之心,乃真学识、真风骨、真性情,即所谓“底气”。作者通过轻松平实的言语叙述其生平轶事,却给读者展现出了民国文人的名士风范与卓绝气度。
热门推荐
  • 破弑天

    破弑天

    天下大乱华夏现世数万载,今日不同往日,如今黑白颠倒,为祸天下其一人身穿战甲化身刺客,一路披荆斩棘以万人为敌还天下人一个太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超脑身材

    超脑身材

    高中生黑客周天,在调查父母双亡之谜时掉入陷阱,险死还生,最终因祸得福,自身大脑与超脑融合,获得了无穷的计算力和侵入他人潜意识的能力。周天意志坚定,性格开朗,手段腹黑,在揭露真相的旅途中,一步步踏上巅峰。
  • 明武风云之逍遥叹

    明武风云之逍遥叹

    天下——刀已钝!烽火何处淬吴钩?剑已折!与日争辉徒消瘦!笑已尽!霸业何时方能休?拳已轻!漫步云巅真英雄!掌已空!韶华何人烬废丘?恸已干!千古笑传碎梦中。是谁——傲睨王侯十八年,笑看沧海携九天,红儿谩唱日月遍,尘中见明心亦闲。终是——逍遥神侯!知己难逢没人懂,功盖五岳摄九州。遥望天下!血雨腥风江山烬,紫焰狂怒舞天庭。叹无可言!曲肠百折终人散,逼问苍天可有情?
  • 魔世传说

    魔世传说

    他的姑姑为他起名字叫澈,就是希望他如水一般清澈干净,在魔世,能做到这样的人只有孩子。他有着前世十岁时的记忆,他的亲人离他而去,今世,他又在一夜之间丧失了亲人和家族。他渴望着亲情,为此他踏上了成为强者的道路,他要知道当年的真相。但是这个世界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特别是魔世。一路来他认识了能够交托后背了朋友,揭开了魔世的各种斗争,一直到牵连整个魔世的上古传说,这一切的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而往后又该如何……
  • 年轻人一定要懂得的成功法则

    年轻人一定要懂得的成功法则

    只有两种人的成功是必然的:第一种是生活严峻的考验,经过成功与失败的反复交替,最后终于成大器;另一种没有经过生活的大起大落,但在技术方面达到了顶尖的地步,比如学化学的人最后成为世界著名的化学家,这也是成功。
  • 女王穿书后成为女配大佬

    女王穿书后成为女配大佬

    #女强#*新手小白*一个平行世界的女王,别人懂的她懂,别人不懂的她也懂女王有个根本不爱她的王夫当她抛开身份来一次轰轰烈烈的恋爱每次却以失败告终,女王累了…有一天猝在屋里,所有人都说:“女王因为减肥减肥死了”“女王因为太佛系猝死了”女王的人民没有任何一个为女王的死而悲哀,只有王夫哭的撕心裂肺女王醒来,发现他成为了一个父母早亡,只剩下一家几千万亿的公司小可怜是的你没有听错,是“他”而不是“她”。7父母早亡这个大公司相当于一块大蛋糕没有柱子支撑就会被藏在暗处的蛀虫分食。为爱痴狂的脑残粉,智障?不可能。谈恋爱?不可能!小女子年仅17岁还未成年,只想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 复仇女神不需要男人

    复仇女神不需要男人

    被最爱的人背叛,身份被顶替,一夕之间天翻地覆。复仇女神回归,待在仇人身边,抢代言动手脚都是小事情,她要的是对方的万劫不复。————被害之后,陆小然一心想着复仇,男人都是猪蹄子,用不着。“恩人,我觉得这个广告有其他合适的人选。”“恩人,要不撤资吧。”“恩人,这个代言不能给她!”在救命恩人面前越来越嚣张,直到某天被堵,“救命之恩,如何相报?”
  • 乘势扶摇

    乘势扶摇

    沏一壶清茶,读一卷道经,打坐清幽向道,洗尽铅华炼心!平淡耕作观日出,乘势扶摇是人间!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