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1.奠定工业化基础阶段(1949-1978年)
1949年前旧中国产业结构畸形发展,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工业产值仅占社会总产值的25.2%,在工业中,轻纺工业占73.6%,重工业占26.4%,在重工业内部,门类残缺不全,互不协调,多数是采矿业,或生产初级原料的工业,没有自己独立的机器制造业,表现出明显的半殖民地性质。由于常年的战争,当时轻工业因产品需求不旺,原材料供给不足,大量设备闲置。中国原有工业体系中最为薄弱的是重工业,建国后不久,朝鲜战争爆发,西方主要国家对中国实行禁运,在这种情况下,改变这种畸形的经济结构,建立独立的大工业体系的任务历史地摆在党和国家面前。
当时我国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通过从原苏联引进156项为中心的成套高效能的重工业设备和先进的工艺流程,初步建立了中国的重工业体系,机器制造、冶金、石化以及电力工业技术的发展,代表了当时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向,为缩短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提供了契机。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三大产业的比重由1952年的45.40:34.40:20.20变为33.40:43.84:22.72,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明显提高,为中国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这个阶段可以延伸至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到1978年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的比重为29.2:47.8:23.0。
2.进入工业化阶段(1979年至90年代初)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国民经济实行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方针,为经济结构优化创造了条件。
(1)1979年至第六个五年计划完成前后(1985年、1986年)。农业实行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和农村非农产业迅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工农业结构的不合理。在优先发展轻工业的方针指导下,重工业部分转变到为轻工业发展服务上来,“军转民”又加速了这一过程,使轻重工业的结构得以调整。同时,搞活企业,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改革措施,为解决宏观调控的微观基础制造了条件。
这一时期,改变了第一产业长期徘徊和第三产业相对萎缩的态势,1985年三次产业的比例为35.9:42.3:21.8。农村产业结构有所改善,1978年到1986年,林、牧、副、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3.3%上升到37.8%,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和商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31.4%上升到46.9%。同时,轻工业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43.1%上升到46.7%。但由于轻工业通过大量引进国外生产技术和设备,又与国内重工业技术相差太大,使重工业为轻工业服务受到一定的阻碍;同时,重工业内部结构也出现失调,原材料能源工业成为瓶颈部门,电力短缺约达电力工业总产值的20%以上,钢材、有色金属的自给率仅分别为65%和75%。此时,已初步建立的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技术水平低的矛盾突现出来,在1985年生产的5万多个机械产品的品种中,相当于国际上50年代产品的占16%,60年代产品的占62%,70-80年代产品的占22%,中国的装备和技术水平要比发达国家落后20年以上,低层次技术所占比重高达30%。
(2)1985年至90年代初。到1994年,在GDP值中,三次产业的比重为20.3:48.0:31.7,第一产业的比重在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在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一直在31%-34%之间徘徊,说明在此期间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这个时期的产业技术进步也较快,从制造业结构变化来看,1980年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比重很低,仅为7.94%,1994年技术密集型行业占制造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7.3%,但这个比例与世界制造业结构相比仍偏低。
3.工业化中期阶段(90年代初开始)
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年的高速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总体上分析,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即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入了稳定增长和多样化的阶段,2000年,我国钢产量达11072亿吨,原煤产量13.6亿吨,原油产量1.62亿吨,电力装机容量2.4亿千瓦,发电量11342亿千瓦时,均居世界前列。2000年我国机械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815亿元,已占到GDP的4.8%,电信增加值1925亿元,占GDP的2.42%,石化产业增加值3420亿元,占GDP的4.32%,建筑业增加值6116亿元,占GDP的7.6%。2000年我国汽车工业综合生产能力达362万辆,其中,轿车生产能力达65万辆以上。“九五”
期间,我国汽车工业累计生产汽车1587万辆,年均增长速度为47.89%。汽车工业一般被看做是工业化程度的标志之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工业化的发展。
二、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
1.农业基础不稳,后劲不足
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普遍推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连续上了两个台阶。但我国,农业的生产力水平仍较低,综合生产能力有限,基本上仍停留在靠天吃饭的阶段。投入农业的资金所占份额逐年减少,农田水利设施连年遭到破坏,主要江河、防洪大堤年年失修,耕地面积逐年大量减少。总之,农业后劲严重不足,农业基础不稳固,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业结构升级缓慢,这与经济发展对农业提出的要求很不适应。
2.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行业间发展不平衡
首先,基础工业落后于加工工业的发展,一些加工企业因材料缺乏而开工不足。1995-2000年间,采掘工业平均每年增长7%,原料工业平均每年增长11.4%,而制造业平均增长17.6%,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年均增长17.9%,采掘和原材料工业与加工工业的增长速度之比,1995年为1:2.1,2000年扩大为1:2.27,本来基础工业应超前发展,我国却表现为严重滞后,难以维持加工工业的发展,使部分生产能力和设备闲置。其次,资源严重浪费。以电为例,2000年全国发电设备容量与用电设备容量之比为1:3,正常情况为1:2。再次,加工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合理,表现为产业结构的变动严重滞后于需求结构的变化。此外,工业整体技术水平较低,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在工业总产值中仅占6%左右,同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这些因素影响着我国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3.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结构水平低
从我国三次产业的构成来看,第三产业比重过低。这一方面不利于降低我国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物质消耗水平,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安排就业的门路和渠道。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来看,结构水平不高的主要表现是向生活服务业倾斜,高层次的生产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咨询、技术服务等行业的比重过低。从国际比较来看,发达国家的生产服务业比重要占到第三产业的30%以上。
如2000年日本的金融保险、工商服务业的增加值占到第三产业全部增加值的31.1%,同年,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这一比重分别为24.5%和22.0%,相比之下,我国的生产服务业的比重过低,据第三产业普查的资料统计,2000年我国金融、保险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全部增加值的17.5%,咨询、技术服务等工商服务业所占比重更小,其中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加在一起所占比重仅为1.3%。但为生活服务的商业、餐饮业比重则很高,2000年达30%。
此外,我国的交通运输、通信业的发展也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2000年我国交通运输、通信业比重仅占13.4%,而马来西亚及印度,2000年所占比重则高达22.7%和22.2%。
4.产业构成中缺乏支撑产品开发的产业群,开拓市场能力很难提高
产品开发能力是由一系列既有专业化分工,又能在创新活动中密切协作的关联产业群作为支撑的。一个新产品的开发需要设计、工艺设备、材料、零部件等多行业共同完成。我国远未形成这样的体系。比如机电工业升级的问题尚未提到重要日程上来,加之缺乏吸收、消化引进技术的动力,相关产业建立不起来,许多产品仍然停留在靠进口组装生产线和零部件搞组装的水平上,因此很难进行降低成本和提高性能的产品开发。我国已生产了十几年的家用电器,但至今未能掌握关键部件的生产制造技术及产品设计技术。一些专用材料、工艺设备、检测仪器长期依赖进口,这样就很难降低产品价格。由于不掌握设计技术,也就无法开发出适合不同收入水平的产品。所有这些关键的问题是我国引进的许多产品都没有把技术的消化、吸收工作深入下去,引进新产品可以从组装开始,但要组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逐步实现零部件、工艺设备、材料以及设计的国产化,建立起相关产业,逐渐形成自己的生产、开发体系。
三、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及原则
1.新时期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
按照十五大提出的翻番目标,到2010年,GDP总量达到近20万亿元,人均GDP将达到1.5万元,2001-2010年国民经济年增长率为7.8%,我国将全面实现小康水平,大中城市、部分小城镇完成工业化,农业实现产业化,同时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美国兰德公司测算,预计到2010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78590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中国为37910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日本为37140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
虽然兰德公司预计的GDP比我们的预计要高一些,但也同样说明,新世纪初的10年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增长的质量,将是实现我们建国100周年目标打基础的关键10年。根据我国新世纪经济发展战略,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是:
第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尽快解决三次产业结构关系不协调、产业结构层次低、企业组织结构集中度分散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