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监控的类型
从不同角度、不同标准,可以将政策监控划分为多种多样的类型。
1.事前监控、事中监控和事后监控
事前监控是指政策进入实施之前所进行的监控活动。它主要是对政策议程、政策方案设计、政策方案评估、方案选择等活动进行监督与控制,以确保政策目标的正确性,政策制定程序的合法性,政策方案的可行性等。
事中监控是指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进行的监控活动。由于政策问题的复杂性与变动性,政策执行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这其中有相当多的问题是政策制定主体事先难以预料的。事中监控要积累有关资源投入、具体措施、相关事件、实际运行的资料,还要分析、寻找或预测政策设计和执行中的缺陷和失误,反馈给相关政策主体;同时弄清政策问题出现原因,及时因人、因事、因地、因事制宜,修正政策或加强某个执行环节,或弥补政策资源等补救与调整措施。从而实现对政策执行过程进行较好的控制、监督、管理和调整。
事后监督是指对政策执行的效果进行评价,对照原定政策目标,看是否达到或基本达到,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根据政策环境的变化和政策问题的改变,提出坚持完善原来政策、或终止原来政策、或制定新的政策等不同的政策建议。
2.内部监控与外部监控
内部监控也叫自我监控,是指政策运行体系内的自我监督与控制,主要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和执政党对政策过程的监控,实施内部监控的政策主体,通过收集信息,了解问题,对政策偏差加以分析,对政策方案、政策目标和政策措施等迅速作出调整。
外部监控指政策运行体系之外的组织或人员的监控,如人民群众来信来访,举报、舆论、社会组织、利益集团等对政策活动的监控。外部监控同内部监控相比,常常能够不带偏见,比较客观,但是获取资料困难,监控缺乏权威性,因此有时要通过内部监控才能发挥更为有效的监督与控制作用。
3.正式监控与非正式监控
正式监控是指国家专门机关依法对公共政策进行的专门监控,如我国的纪检机关、监察机关、检察机关的监控等。
非正式监控是指国家专门机关以外的个人、组织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众舆论、群众来信来访等对公共政策系统极其运行各环节进行的监控活动。
二、政策监控的程序
1.确立标准
只有设定一定的标准才能够对政策的执行及实际效果即政策绩效进行衡量,并进而找出政策执行与政策规范之间、政策实际绩效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偏差。政策监控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政策的顺利运行,降低政策成本,最大限度达到预期目标。因此,政策监控的标准必须与政策目标相一致,从根本上服从并服务于既定政策目标。但是政策的目标,即使是具体政策目标在实际政策运行过程中也显得较为一般、原则和抽象,不能直接变成政策控制标准。要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监控标准,就必须将政策目标具体化、细化,即把政策目标转化成一系列包含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衡量的监控指标。政策目标转化为监控标准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将政策目标按其时间和空间细化为阶段性、地域性、部门性的标准,比如初期标准、中期标准、终期标准,或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或GDP指标、环保指标、生活指数等;二是政策目标细化为带有指标和数字,可以对政策绩效进行直接衡量的标准,即量化标准,这些量化标准包括成本标准、效率标准、收益标准、进度标准等。
应当指出,标准的确立除要根据政策目标进行细化、指标化外,还要根据组织结构和各自的职责,将其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个人,才能在政策监控中寻求原因,分清责任,便于纠偏。
2.了解信息
政策监控必须对有关政策制定本身和政策执行等情况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收集,了解相关信息,才能进行对照比较,进行监督控制和纠偏。收集政策信息的技术与方法很多,社会调查是获取有关政策信息资料的最可靠方法,社会调查主要包括:(1)普查。对调查对象的全部组成单位一个个地进行调查,如我国的人口普查工作。普查的优点是资料全面,准确性高,但又具有时间长,人力、物力、财力耗费大等缺点。(2)典型调查。从调查对象中选择若干个有代表性的单位来调查。(3)抽样调查。从调查对象中按随机原则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对这些样本进行调查。
另外,调查方法中还有个案调查、重点调查、非随机调查等方法。
各种收集信息的方法与技术相互配合与补充,可以保证所了解的相关信息具有广泛性、系统性和准确性。
3.分析偏差
在获取政策相关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可对政策作用结果作出分析,找出政策作用结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与既定政策目标间的偏差。一般主要从政策效果、政策效益和政策效应三个方面寻找有无偏差存在,偏差是否严重,以及偏差存在的原因,从而为纠正偏差,为政策进行控制和调整打下基础。
政策效果分析。即对一项政策实现目标的程度加以分析,其前提条件是确定政策结果。政策结果是由政策实施后所引起的政策对象及社会环境所达到的状态。在确定政策结果之后,政策结果与政策目标进行比较,就能得出政策效果。如果政策结果与政策目标越接近,政策效果就越好,也即政策实现目标的程度就越高。
政策效益分析。政策效益是对政策结果和政策投入之间关系所作的判断,目的在于分析政策在进行了各种投入后是否取得了充分的利益,与其他政策相比,政策投入是否更加经济。政策效果分析注重的是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而政策效益评价注重的是投入一产出比。
政策效应分析。就是把一项政策放到整个社会系统中,从与之相关的其他要素的相互联系中,对该政策的作用、产生的影响所作的综合判断。政策效应分析难度较大,对政策的正、负效应、短期与长期效应以及直接与间接效应都要进行细致、科学、全面的分析。
要找出政策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就要注意运用好各种分析方法,这其中比较分析方法尤为重要。通过对政策执行前后政策对象及社会环境状态的比较,通过对政策目标与政策结果的比较,通过对政策投入与政策结果的比较,通过对政策积极效应与消极效应的比较,来实现对政策偏差的相关分析。
4.调整纠偏
如果确认了某一项政策在运行中确实存在偏差,而且又有必要加以消除时,政策监控主体就要对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该项政策的运行向决策层或执行者提出调整建议,以纠正偏差。
要寻找偏差产生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确定调整的形式、方案以及调整的时机、力度等。如偏差主要是因为政策执行不力造成的,则纠偏的主要方向应是明确执行责任,加大执行的力度,督促执行者纠偏;而如果政策偏差是因为政策本身方案上的偏差造成的,则纠偏的主要方向就在决断子系统如何修正原政策。
当然,政策调整也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和程序,政策调整的程序主要有:
(1)提出政策调整方案。根据前面三个环节所掌握的相关信息以及对政策偏差等相关情况加以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现实政策环境的变化,确立需要补充什么、修正什么或完善加强哪些方面,是继续执行还是终止执行等意见,形成政策调整方案,提交相应的决策层。
(2)选择调整方案。同政策制定一样,政策调整也是从若干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中进行比较,选择出一个最佳方案。依法选择方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作出决策的过程。由于它是对原政策方案进行的修正,故又被称作追踪决策。
(3)作出调整决定。这就是进行实际的修正、调整、补充和完善工作,并将选择的方案付诸实践,新一轮的监控过程也就同时随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