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圆谷”的大火刚刚熄灭。
曹操十万大军覆灭,只身单骑逃回许都的消息就开始在中华大地广为传播,其中虽然有夸大不实的成份,却也反映出曹操用兵宛城,惨败收场的事实。
袁绍最先收到消息,来源还是曹军内部。
袁绍非常惊讶,吕布是什么货色,他早已熟知。
当年吕布逃出长安,还来投靠过他,他也没当吕布是个人物,就当是一把打鸟的好弓。
吕布后来抢了曹操的兖州,他就断言吕布成不了什么气候,果然吕布丢了兖州,穷途末路,跑去徐州跟刘备讨了个小沛,苟且偷生。
本来他都快忘了吕布这个人了,可吕布一下子干出夺汝南,烧博望,入宛城,败曹操这么多的大事来,干脆利落,没有一点拖泥带水,这可不象吕布的风格,好象换了个人似的。他摆正了态度,重新审视起吕布来。
他心里还有一点窃喜。从小就和曹操一起鬼混的他,知道曹操这个奸诈的小子有好些鬼机灵的本事。曹操在兖州混的风生水起,一步步壮大,还把皇帝给弄到了手里,令他备感威胁。
幸好曹操还算识大体,把大将军的职位让给了他,对他也算恭敬,而他又忙于剿灭大患公孙瓒,所以就放任曹操不管,随其在中原折腾。
反正按他的心思,等曹操将中原征讨的差不多了,他就大军南下,正好一统北方。
问题是曹操发展的太快,极有可能在征讨中原的过程中发展成为一个巨无霸,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现在吕布接连干掉了曹操十几万的军队,使曹操实力大损,他心中窃喜,这下可以放心的和公孙瓒进行决战了。
刘表从荆州军那里收到消息,他又惊又喜。
惊的是吕布和张绣没有荆州军的帮助,就将曹操的十万大军近乎全歼,这是他怎么都没有想到的。
喜的是曹操把持朝廷,代天子号令四方,老给别人脸色看,仗的就是手中强大悍战的军队。这下实力大损,不会再装大尾巴狼了。
刘备收到消息的时候晚了些,他陷入了深深的懊悔当中。
张绣的实力并不比他强多少,和吕布联合,竟然会让曹操如此惨败。
假如他和吕布诚心合作,又何必惧怕曹操,袁术。
悔不该当初老是防范吕布,怕他图谋自己的徐州。
他懊悔难言,找人把张飞叫来,好好数落了一顿,发泄了一下心里的郁闷。
其他一些中华上下,与吕布没有多少过结的大小势力,收到消息,都在自己的战略地图上重点标注了宛城和吕布的名字。
袁术收到消息的时候还在啃螃蟹,这下他坐不住了,螃蟹也不啃了,着急的命人把地图拿来,这个消息对他来说可是天大的好消息。
长久以来,曹操把持朝廷,送给袁绍一个天下兵马大元帅“大将军”的帽子,曹操自己变着花当这官那官的,一切都没有他袁术什么事。
他也想把曹操手里的皇帝抢过来,可和曹操打过几次仗都被人家欺负了,他心里一直都堵的厉害。
他做梦都想着如何压过袁绍和曹操一头。
办法不是没有,只是不好实施。
他手里有孙策送上的玉玺,是当年孙策他爹孙坚从宫里抢出来的,是百分之百的真货。
孙策为了帮他统一江东,跑来问他借兵,他趁机勒索得到了玉玺,这是他这辈子做的最划算的生意。
玉玺代表什么?那是皇权的象征,一个可以号令天下的物品。
得到玉玺代表什么?那是天命所归,旧朝没落,新朝当立的暗示。
他每天晚上都搂着玉玺睡觉,做着各式各样的美梦。
可他一直等不到合适的机会来改朝换代。
旧朝不灭,皇帝还在,大家名义上还是汉臣。
等曹操独自把持了汉廷,各方势力多有不满,不再听从朝廷的号令,他才看到了希望。
假如他能打败曹操,就可以抢了汉献帝,拿玉玺逼皇帝下台,名正言顺的当个新朝的皇帝。
可惜他打不过曹操,又不敢冒然称帝,害怕曹操联合各方让他做个短命的皇帝。
拿到玉玺好几年了,他每天都想着当皇帝。
孙策几次三番的想要回玉玺,他都没给。
如今好机会出现了。
曹操实力大损,无法出兵。刘表一直不爱管闲事,刘备只是固守的虾米,剩下江南一众弱小被孙策打的抬不起头来。谁还能阻挡他称帝?他哥哥袁绍吗?那边的乱摊子还没搞定,还能顾到他?
称帝以后,他可以联合吕布彻底消灭曹操。即使曹操没了十万大军,也不是他现在可以独立消灭的,而且现在也没有什么好借口讨伐曹操,等他当了皇帝那就不一样了。
所有的一切都会不一样了。
袁术积攒了数年的野心,开始无休止的泛滥了,他把玉玺拿出来,一遍又一遍的看着,脑子里全是黄袍加身的情景。就这样他连晚饭都没吃,抱着玉玺就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第二天,他把一众文臣武将统统召集起来,连纪灵都被他命令往回赶。
袁术高兴的告诉大家,他要称帝了,要建立一个新的国家,要迎来一个新的时代。
大家面面相觑,还没反应过来。
等袁术把玉玺拿出来炫耀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不是玩笑,这是事实,主公要当皇帝了。
有人惶恐,有人担忧,有人疑惑,有人迷茫,有人不知所措。
就是没有高兴和拥护的。
大家默不作声,听着袁术夸夸其谈,口若悬河,展望着未来。
袁术停下了令他口干舌燥的演讲,听到的第一个声音并不是赞同,而是反对。
大将张勋表示时机不对,会令天下英雄反感,从而受到孤立。
袁术大怒,拎着张勋的脖子骂了个狗血淋头。
众人皆惊,开始违心的赞同袁术。
袁术在一片赞同声中满意的点点头。
袁术终于称帝了,建都寿春,国号“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