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3800000001

第1章 贝多芬传 (1)

序 言

1902年,在我写这本短小的《贝多芬传》以前(这已经是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前的事情了),我并没想过要写一部关于音乐学方面的著作。当时,我正处在一个苦难骚乱的时期,深陷那场既可毁灭又能更新一切的暴风雨之中。无奈之下我逃了出来,离开了巴黎。

我来到童年伙伴的身边,暂避了十天。而这个可以庇护我的人,就是那个在人生的战斗中,曾多次给我力量,支持过我的人——贝多芬。当我来到贝多芬的故乡波恩时,我在那里重新寻觅到了他的影子,以及他往日的老朋友们。在科布伦兹,我从韦格勒夫妇孙子的身上,似乎又见到了他们夫妻俩的影子。在美因兹,我听了一场由维恩加特纳[菲利克斯·维恩加特纳(1863—1942),也译作菲利克斯·韦恩加特纳。奥地利著名指挥家、作曲家、作家。

]指挥的贝多芬交响乐演奏会,后来我有机会与他单独相对。我们在潮湿灰暗的四月,漫步于雾气弥漫的莱茵河畔。我们倾诉心曲,而我竟完完全全地被他那种痛苦、勇气、欢乐与悲哀所感染。我跪倒在地,他却用他那强有力的手将我扶起,并且为我的新作《约翰·克利斯朵夫》洗礼。在他的祝福下,我又勇敢地踏上返回巴黎的路。此时的我深受鼓舞、信心倍增;我与人生重新缔约,并为上帝演唱了一首痊愈者的感恩曲。而这支感恩曲正是这本短小的书。它最初由《巴黎杂志》发表,后由贝玑[   贝玑(1873—1914),法国诗人、作家。本书中的《贝多芬传》曾在他所主编的《半月刊》上刊载。

]再版。我丝毫没想到这本小书会从一个狭小的友人圈里传出来。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

很抱歉,我在这里赘述了这些枝节。可是现在有一些人会从这支颂歌中寻找按照严格的史学方法创作的著作,所以我应该对此给予回答。有些时候,我会充当一个史学家。我在几部书中对音乐学尽到了一定的义务,诸如在《亨德尔》和有关歌剧的一些研究著作中。但是,《贝多芬传》绝非是为了学术研究而创作的,它是唱给受伤的心灵、窒息的心灵的一支鼓励的歌。它复苏了,它振作了,而且它感谢救世主。有一点我很清楚,这个救世主被我改头换面了,但所有的信仰与爱情的行为都是如此。我的《贝多芬传》就是这种行为。

本书出版以后,人们争相购买,使它交上了好运,这是出人意料的。因为那时候的法国,有数百万理想主义者被压迫,他们急切盼望着一个解放的呐喊。而他们却从贝多芬的音乐里听到了它,于是纷纷找到他,恳求他。所有在那个时代幸存下来的人们,谁不记得那些四重奏音乐会?这些音乐会就像是弥撒祷告时演唱着“天主羔羊”[   “天主羔羊”,天主教弥撒曲的开头。

]的教堂那样受欢迎。没有人会忘记那些注视着祭献,并被启示之光芒照耀着的痛苦不堪的脸庞!今天活着的人们与昨日的人们相距甚远。(但他们是否会与明日的人们靠得更近一些?)在二十世纪头几年的这一代人中,不知有多少队列被一扫而光:战争就是一个深渊,他们和他们最优秀的儿子都消失在这个深渊之中了。只有我这本短小的《贝多芬传》依稀保存着他们的形象。它出自一个孤独者之手,竟毫无知觉地与他们相仿。而他们已从中认出了自己。

不几天工夫,这本由一个无名者写的小册子,已经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书店里走了出来,在读者手中流传开来。于是,它就不再是属于我的了。

我把这本小书重新读了一遍。尽管它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但是我也不想再做什么改动了。因为它应该保留它的原始模样,以及伟大一代的神圣形象。在贝多芬百年祭之际,我不仅要缅怀这一代,也要颂扬这位伟大的同伴,正直与真诚的大师——贝多芬,纪念这位教会我们如何生、如何死的人。

罗曼·罗兰

1927年3月

“一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哪怕是为了御座,也绝不能背叛真理。”[此语出自贝多芬1792年《手记》。

——贝多芬

他的身材矮小强壮,有着一副像运动员似的结实骨架,这就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年轻的时候,他有一张土红色的宽大脸庞。可是到了老年,他的皮肤渐渐变得蜡黄,而且呈现一种病态。特别是在冬季。这是因为他长时间困在屋内,远离田野。

他的前额隆起且宽广,乌黑浓密的头发经常戗立着,似乎从未用梳子梳理过,就像“墨杜萨头上的蛇发”[墨杜萨,也译作美杜莎,希腊神话中的一个蛇发女妖,她的目光可以使人瞬间变化为石头。

根据罗素1822年的记载,年幼的卡尔·采尔尼曾偶然间与贝多芬相遇。当时,贝多芬的胡须很长,好像几天都没刮了,蓬头垢面,身上穿着山羊毛织成的上衣和长裤。乍看时,还以为见到了鲁滨孙。]。他的双眼常常闪烁着一种神奇的光芒,使所有看到此种眼神的人都感到震慑。褐色悲壮的脸庞,配上经常放射出粗野光芒的眼睛,使很多人以为他的眼睛是黑色的。事实上,他的眼睛是蓝灰色的。当他兴奋或激愤时,两只虽小却深陷的眼珠会突然变大,在他的眼眶里滴溜溜地转动,投射出他那带有奇妙真理的所有思想。[据米勒医生在1820年的记载:“他那美丽又富有表情的眼睛,具有温柔妩媚的目光,有时还是那么的严厉、气焰逼人。”

]有时,他也会向天空投去一抹忧愁的目光,那是他的深思和忧虑。

他的额头宽大突起,脸形像狮面。在他那宽而短的鼻子下方,有一张轮廓相对细腻、秀气的嘴,但下唇稍微有些超出上唇。他的牙床非常坚固,好像可以一口咬碎一个核桃。右下颏的一个深深的酒窝,使他的脸形显得非常不对称。英国钢琴家莫舍勒斯[莫舍勒斯(1794—1870),英国钢琴家,指挥家。1814年,经贝多芬同意,将歌剧《费德里奥》改编为钢琴曲。

]曾经说过:“他笑起来很甜,交谈时,常带着一种可爱且鼓舞人的神情。可是他的笑却有些不对劲儿,并不讨人喜欢,反而显得有些粗野,而且笑声很短。”——那是一个不习惯欢乐的人的笑。在他的脸上,常常笼罩着一片阴郁,表现出“一种无法医治的哀伤”。1825年,德国诗人勒斯托巴在谈到当初看见“他温柔的眼睛中蕴涵着极其痛苦的神情”时,勒斯托巴竭尽全力忍住不要流泪。一年后,当别莱恩·冯·布劳恩塔尔在一家小酒店遇到贝多芬时,见他坐在一个角落里,抽着一支长烟斗,紧闭双眼,这是他晚年时最常见的姿态,似乎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有时,朋友跟他打招呼,他只是凄然一笑,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谈话本,然后用聋子特有的尖声让对方把想说的写下来……

他有很丰富的面部表情,而这些表情又变化不定。有时,他会因为一个突如其来的灵感,即使是在大街上,那种表现也经常使他身边的路人受到惊吓。有时,他正弹琴,突然被人撞见,他的“面部肌肉会立刻隆起,青筋暴绽,凶狠的眼神格外吓人;而他的嘴唇也会发抖,俨然一副被自己召来的魔鬼制伏的巫师的神态。”此时的贝多芬就像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人物,尤利乌斯·贝内迪克特则补充道:“像李尔王。”

1770年12月16日,在科隆附近波恩的一所破屋的阁楼上,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出生了。他原籍弗朗德勒,父亲是个没有才华又爱酗酒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个女仆,是一个厨师的女儿。母亲最初嫁给了一个男仆,丧夫后改嫁给贝多芬的父亲。

贝多芬的童年充满了艰辛与苦难,他不像莫扎特那样,拥有家人的呵护,感受家庭的温情。对于贝多芬来说,人生从一开始,就向他展现了一幅凄惨且残暴的战斗场景。父亲努力地发掘他在音乐上的天赋,并将他当作一个神童炫耀。四岁时,父亲就把他一连几个小时地钉在琴键上,或给他一把小提琴,把他关在房间里练习,繁重的学习压得他透不过气来。在这种强大的压力下,贝多芬差一点就彻底放弃并厌恶艺术,所以有些时候,父亲甚至要用暴力才能使他学习音乐。

年少时的贝多芬就开始为生计操心,他不得不要想方设法地挣钱来换取每日的面包。十一岁时,他进入剧院乐团;十三岁时,当了管风琴手。1787年,十七岁的贝多芬失去了他最尊敬的母亲。“对我来说,母亲是那么善良仁慈,那么值得爱戴,我最好的朋友!啊,当我呼喊着‘妈妈’这个甜蜜的称呼,而她又能听见的时候,我是多么的幸福啊!”[出自《贝多芬书信集》卷Ⅱ中的《致奥格斯堡沙德医生的信》(1787年)。

]母亲死于肺结核,贝多芬以为自己也染上了这个病,他常常觉得不适,而且患上了比病痛更加残酷的忧郁。[1816年,他曾这样写道:“没有感受过死亡的人是个可怜虫,而当我十五岁的时候,我就已经感受到了。”

十七岁的贝多芬已经成为了一家之主,担负着对两个弟弟的教育责任。他不得不羞愧地要求剧院,让酗酒成性的父亲提前退休,因为他已经没有能力支撑这个家了。剧院的人害怕父亲拿到养老金后去挥霍,于是决定将钱交给他的儿子。这些悲惨的事情在他内心深处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印痕。贝多芬在波恩的一户人家那里找到了依靠,那是他始终珍视的布勒宁一家。他们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名叫埃莱奥诺雷·德·布勒宁,比贝多芬小两岁。贝多芬常教她音乐,并同她一起学习诗歌,她成为了贝多芬童年时期的伙伴。也许,他们之间曾出现过一种温柔的感情。后来埃莱奥诺雷嫁给了韦格勒医生,夫妇二人都是贝多芬的好朋友,他和他们夫妇之间始终保持着一种恬静的友情。这一点从他们与贝多芬之间的书信就能看得出来。当三个人都步入老年时,这份友情更加珍贵、动人,而他们的心灵也依旧如从前那样年轻。

尽管贝多芬的童年十分悲惨,可是每当他回忆起童年以及童年住过的地方时,那份悲凉的情感中仍有一份温馨。后来,他被迫离开波恩,来到维也纳度过余生。虽然身处大都市,他却从未忘却莱茵河谷。在那里,有他称之为“我们的父亲河”的莱茵河,它那么活跃,几乎带有人性。它像一个巨大的灵魂,使无数的思想和力量都汇入其中。在贝多芬眼中,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比亲切的波恩更加美丽,更加威严,更加温柔。因为有了莱茵河那温柔而汹涌的河水,波恩的堤坡上浓荫掩映、鲜花遍布。在这里,贝多芬度过了他的前二十年,并在此形成了他的少年心灵之梦。那一片片的草地好似懒洋洋的云漂浮在水面上一般,雾气笼罩着的白杨、矮树丛和垂柳,以及果树,把它们的根浸在既静寂又湍急的水流中。还有那些村庄、教堂、墓地,都睁着好奇的眼睛静静地俯瞰着河岸。而在远处,蓝色的七峰山在天穹里映出昏暗的身影,山上矗立着一座荒废的古堡,形态瘦削而又十分古怪。贝多芬的心永远牵系着这片土地,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梦想着能够再看它一眼,“我的祖国,我出生的美丽的地方,在我看来,它与我离开它的时候一样美丽,一样明亮。”[出自1801年6月29日,贝多芬写给韦格勒的信。

]可惜的是,他未能如愿以偿。

革命[指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

]彻底爆发了,战火席卷着整个欧洲,同时也烧到了贝多芬的心里。当时的波恩大学成为了新思想的中心,贝多芬在1789年5月14日正式注册入学,听著名的厄洛热·施奈德教授讲德国文学,这位教授后来成为了莱茵省的检察官。当巴士底狱被攻克的消息传到波恩时,施奈德教授在课堂上朗诵了一首激情豪迈的诗[原诗开头是:“专制统治的枷锁已经彻底被击碎……幸福的人民!……”

],激起了同学们的热情。第二年,施奈德发表了一部关于革命题材的诗集[其中有一首诗写道:“蔑视狂热的信仰,摧毁愚蠢的王权,为着人类而战斗……啊,这一切,没有任何一个亲王的奴仆能够做到。这需要有自由的灵魂才能担当重任,他们热爱死亡胜于阿谀奉承,喜爱贫穷甚于做奴役……须知在这样的灵魂之中,我并非最后一个。”]。在众多预订者的名单中,还能看到贝多芬和布勒宁家人的名字。

1792年11月,战争[指欧洲各国因为干涉法国革命而引发的战争。

]蔓延到波恩,贝多芬无奈离开了家乡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在去德意志的途中,贝多芬遇见了向法国挺进的黑森州[黑森州,为当时日耳曼三联邦之一,后并入德意志联邦。] 军队,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同类推荐
  • 景电之父:李培福

    景电之父:李培福

    以生动的故事、感人的细节再现了“李培福”这一历史人物,以传神的描写,塑造了“李老汉”这一文学典型。
  • 名人传记丛书——杰斐逊

    名人传记丛书——杰斐逊

    一个爱好和平的民主斗士,走上了革命与从政的道路,最终成为美国的第三任总统。他怀着梦想和激情,起草《独立宣言》,订立并完善宪法,拯救国家危难,并创办了弗吉尼亚大学。书中生动客观的讲述了平民总统杰斐逊求学、从政、执政的生命旅程,展现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他勤奋与坚韧的精神为青少年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 人间锦书,雁字无回:中国历代女才子的红尘绝唱

    人间锦书,雁字无回:中国历代女才子的红尘绝唱

    女性诗人是一支傲然独立于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创作队伍,为古代文学史增添了一缕妩媚的色彩。本书遴选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58位女诗人,通过其各具风格的诗词作品,诉说人生的爱恨、欢喜与悲辛,展现古代社会女性世界里不为人知的爱恨情仇与动人故事。
  • 璀璨的明珠:传奇才女传记(套装共3册)

    璀璨的明珠:传奇才女传记(套装共3册)

    1.《?喜欢你是寂静的 : 林徽因传》:一代才女林徽因的浪漫人生,再现民国时期流淌在文人骨血里的才华与自由。众人只对林先生的情感故事津津乐道,但她也是诗人、作家、老师、建筑师,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的设计者之一。她站在幽深的甬道里,手拈微光,摸索奋进,终至与世诀别,不愿停歇片刻,似是为了证明一种关于爱与生命的乌托邦式的永恒。人世浮华,本是寻常。然而,渺小如你我,总有期待。2.《世间孤独,都是刚好 : 张爱玲传》:本书记录了王小波、余秋雨、白先勇、于丹喜爱的民国女作家张爱玲的传奇一生。每个人,一生得到多少赞誉,就要经历多少孤独。本书独家收录《苏青张爱玲对谈记》、张爱玲年表。3.《不惧离散,只怕动情:萧红传》:她有北方女子的刚烈,骨子里却藏着敏感的魂魄。她的文学著作《生死场》《呼兰河传》惊艳于世,一身荣光,却无法摆脱贫病的折磨。她的每一段爱情都被人议论纷纷,却无视世人白眼,爱得坦荡。
  • 孝庄皇后

    孝庄皇后

    她是一个有福气的女人。努尔哈赤看重她,皇太极宠爱她,多尔衮迁就她;生子福临,“福”来了,她位居皇太后之尊;孙子玄烨登基,既孝养尊亲,又颇能得她真传,平定三藩;晚年得享清平盛世和天伦之乐,她临终有靠,终年七十有五。她是一个不幸的女人。三十一岁丧夫,大半生守寡;四十八岁丧子,母子斗法多年;和多尔衮的那些事,纷说至今……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致师尊

    致师尊

    单身可贵,恋爱难攀。悲欢离合,失恋未果。“原来忘记一个人真的这么难啊。”“活着不好吗?非要触碰爱情。”“我知道爱情似刀,只会流血。可我只想走到尽头,看到结果。可从头到尾除了刀和血,没有任何结果,没有……”听我的忘掉她,从今以后我就是你的师尊。”“师尊?”
  • 也来一种生活

    也来一种生活

    主角蔡亮加班写报告突然穿越回大学,带着mate手机经过时空虫洞激活一个沉睡很多年的人工智能程序,就买了彩票获得第一桶金,然后点亮金手指人工智能,辅助他先从华国芯片发展入手,再到成立科技中心,到重生后岛屿建设走上复仇和全球科技统一。同时伴随主角修炼体系的建设和修炼,个人武技能力不断提升,最终他本人成为修炼高手,完成重返星辰探索,回归人工智能母国,人工智能最后解除最终限制成为人脑智能……
  • 畦乐诗集

    畦乐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永恒的黑曼巴

    永恒的黑曼巴

    致敬一生的偶像,黑曼巴-科比!凌晨四点的太阳,永远不落的824!致敬我逝去的青春和挚爱的篮球,愿天堂也有篮球!一场穿越时空的篮球梦!
  • 国变:错综复杂的庚子乱局

    国变:错综复杂的庚子乱局

    本书详尽地叙述了义和团运动和庚子国难的来龙去脉,分析了八国联军入京原因。清政府引狼入室,终至统治力量显著下降,中国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 那些萌动的青春过往

    那些萌动的青春过往

    每个人都有一些记忆深刻的青春过往,爱情,友情诸如此类,他总是在你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它们曾经也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令人向往。只是因为现实的残酷,才不得不离我们远去了而已,回首过往,依然珍贵
  • 钟经理姓钟

    钟经理姓钟

    钟经理姓钟,钟经理有理想,有抱负,总是时不我待。
  • 锦织

    锦织

    梁婉清自穿越那日起,就注定再无安生的日子。身边的丫环要害她,继母排挤她,庶姐庶妹们欲除之而后快。更有上一辈的前仇旧恨......梁婉清一叉腰,那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