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62200000026

第26章 心种菩提,学会疼惜大地(3)

正当她准备关门时,那个小孩却露出了关切的笑容,说:“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没有!”说完,竟从怀里拿出两根蜡烛,接着说道:“妈妈怕你一个人住没有蜡烛会害怕,就让我拿两根来给你。”

女子感到无地自容,却也感动得热泪盈眶,一把将那小孩紧紧地抱在了怀里。

多么善良的一家人!自己家里虽然贫穷,但还是时刻想着关心、帮助身边的人,哪怕只是一个还没见过面的新邻居。

其实,这位女子不见得就是多么冷漠自私之人,她后来的愧疚、感动也证明了这一点。只是,她已经习惯于“穷人求助富人”“富人施舍穷人”这样的既定模式,所以当一个穷人来有所探寻时,她便“顺理成章”地以为这是求助的信号。但人们往往就是在这样的思维定式中,渐渐远离了自己的善良和心底的柔软,也远离了与人和睦相处、温暖互助的幸福。

所以,佛陀强调我们应该做到“无碍”,无碍不仅仅是言行的自由,更是心灵的轻盈、自在。不报有固定的鄙闻漏见,不坚持死板的条条框框,以一颗平和清净之心去待人接物,像水一样随物成形,而不是像石头一样冥顽不灵。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懂得别人,从而心怀感激地接受别人的关心,也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这样,就算别人真的是来“借蜡烛”,我们也会乐于给予;就算别人犯了错误,我们也会心平气和地选择宽容。

一天,佛陀行脚回到了他曾经修行过的伽耶山尼连禅河边。这里有位拜火教首领优楼频罗迦叶,他带领着五百弟子在此修行,并且受到贵族的尊敬。佛陀本来是想到摩揭陀国去,但此时天色已晚,于是他便去优楼频罗迦叶处请求借宿。

优楼频罗迦叶听到佛陀光临,便客气地出迎。佛陀表明来意后,优楼频罗迦叶回答道:“在我这里借宿当然可以,但我看您定是一位得道者,因此有件事情必须要向您说明:我的房中放着拜火的道具,而且一条巨大的毒龙盘踞在房中,如果你您住进去了,一定会失去生命,所以我还是回绝您吧!”

佛陀微笑着说:“不要紧。天色已晚,我实在无处安身,所以请您无论如何要借我住一宿。”

于是优楼频罗迦叶便指着一个石室说:“那就去吧,您好自为之。”

佛陀安然地走进了石室。佛陀进了石室后,果然看见一条巨大的毒龙,但他仍泰然地安坐在石室之中,因为他深知毒龙不会危害他。面对超脱的佛陀,毒龙果然对他没有敌意。

第二天,佛陀从石室中平安出来,口中念道:“心清净,则不为别人所害。”

原本优楼频罗迦叶以为佛陀必定会吓得立刻从石室中跑出来,却不料佛陀安然出了石室,便知道佛陀是位圣者,于是优楼频逻迦叶疑心佛陀是来征服他的。此时,佛陀礼貌地提出想在优楼频罗迦叶处修行。优楼频罗迦叶听后以为佛陀很尊敬他,便答应了。

这一天,优楼频罗迦叶被请去做当地一个盛大祭典的主祭。因为他知道佛陀的力量,因此不希望人们见到佛陀。可是出乎优楼频罗迦叶的预料,这天佛陀并没有出现,于是第二天他便询问佛陀的处去。

佛陀温和地说道:“我知道你的心中希望我不要给人看到,所以我也就不给别人见到我。你还没有觉悟到生命的真谛,你还充满嫉妒的心。你这么一位有觉悟的人,居然还存有嫉妒的私念,实在可惜!若不断了这个念头,你永远不能证得涅槃!”

优楼频罗迦叶为佛陀的智慧与宽大所感,当即带领他的五百弟子一起拜在佛陀座下,做了佛陀的随众弟子。

佛陀宽容而慈悲,他觉知了优楼频罗迦叶的嫉妒之心,却不当众点破,而是先遂了他的意,为他保全尊严,再适时出面点拨、教化他,正是因“懂得”而宽容的慈悲真义!

佛陀说:“结缘不结怨。”仇恨是带有毁灭性的情感,只会激化矛盾,酿成大祸。宽容的心却能轻易将恨意化解,让紧张的气氛化作脉脉温情。只是,要想止息心头嗔恨之念,只生慈悲宽容之意,就要先抛却自己的固有思维习惯,真切地理解他人、懂得他人,于这懂得里,生出一点惺惺相惜或是真心的叹惜,之后我们的选择自然就会变得温和、暖人。

既然我们仰望的是同样的繁星,既然我们行脚的是同样的土地,既然深深困扰我们灵魂的都是同样的问题——“生命”“爱情”“永恒”“意义”……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对彼此报以一个会心而默契的微笑呢?

真心的慈悲,是一种清澈的美丽

慈悲喜舍入圣门,功德多少莫计分。

回报之心不必有,乐善自然天堂存。

——《禅诗佛偈》

慈悲、向善,本是众生与生俱来的本性,缘何需要佛陀苦口婆心地劝诫呢?只怪“我们出发了太久,竟忘了来时的那条路”,现在人们的慈悲心已经掺杂了很大一部分的功利心,清净自然的行善布施已经很难见到了,更多的人是冲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才去行善积德的。其实,这大大违背了佛陀仁慈的本意。

佛教的因果报应理论其实只是在陈述一个客观的事实:“凡事必有因,有因必有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万物运行的普遍规律,它并不是在教导众生“行善积德吧!你会有好报的”,这只是人们因为对现实感到不满而寻找的一种安慰。

我们不妨问问自己:倘若没有幸福、极乐世界的“果报”,我们就不去行善了吗?倘若佛陀告诉我们:行善之人死后会下地狱,那我们还会行善吗?

有一位家财丰裕且心地善良的长者,经常广开善门,主动救助那些遭遇疾病苦难的人。受过救济的人纷纷感恩长者的善心,因此,长者的声名远扬天下。

一位天人得知长者的事后,心生嫉妒,害怕长者的福报比他还要高。于是天人化作一个凡人,走到长者面前说:“你将辛苦赚回来的钱布施出去,难道不心疼吗?珍贵的财产总有一天会被你花光的。”

长者笑着回答:“天地毫无私心地养育众生,我如果只顾自己享用财产,未免太自私了,不如让众人一起分享。”

天人见状,便撒谎道:“听说勤于布施的人将来会下地狱。”

长者露出惊讶的表情。天人见他不信,便幻化出地狱的景象,告诉他在地狱里受苦的人以前都是喜欢布施的人。

长者将信将疑,上前问其中一人:“你为何坠入地狱?”

那人答:“正如你刚才听到的,我以前常常布施帮助他人,因此死后坠入地狱。”

长者又问:“那么接受你帮助的人呢?”

“他们倒是都往生天堂了。”那人回答。

长者立刻高兴起来,说:“让别人脱离苦难,得到幸福是我毕生的心愿,既然受帮助的人能往生天堂,那我一个人在地狱受苦也是值得的。”

天人为长者的话感动,内心生起惭愧之心,便恢复天人的模样,对长者说:“实际上,行善能得天福。你这份‘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心怀,修得的境界更胜过天福,是无限清净光明的菩萨境界。”

“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多么动人的境界!古人早就勉励后人“不因果报方修德,岂为功名始读书”?若是为了福报去行善积德,为了功名去读书学习,那人与人永不会真心相助,中华民族也永远无法崛起。

慈悲,应该是一份不掺杂任何污浊的美丽,以其清澈感动世人。倘若我们只对那些可能对我们有利的人行善,行善时还故意让他们看见、听见,那既不会真的帮到别人什么,也污了自心的澄净。

我们形容一个人善良时往往会夸张地说:“他连一只蚂蚁都不忍踩死。”一个人若是真的连蚂蚁都不忍踩死,那他离清澈的慈悲心就不远了。因为即使因果之道再过玄妙,一只蚂蚁也不至于对我们此生的事业、幸福造成些许影响。在此基础上生出的善心、慈悲心,才更加让人尊敬。只是,在现实生活中,谁会真的一直盯着脚下,以免踩到蚂蚁呢?

弘一法师的弟子丰子恺曾经回忆:“一次,他(弘一法师)到我家。我请他藤椅子里坐。他把藤椅子轻轻摇动,然后慢慢地坐下去。起先我不敢问,后来看他每次都如此,我就发问。法师回答说:‘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小虫伏着。突然坐下去,要把它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一下,慢慢坐下去,好让它们走避。’”

弘一法师的善行要比走路不忍踩死蚂蚁更加令人动容!时刻注意脚下已经很难了,又有谁会想到,并在意那藤条之间看不见的生灵呢?不仅如此,弘一法师临终前还要求弟子在龛脚垫上四碗水,以免蚂蚁爬上尸身不小心被烧死。这份慈悲,实在让人钦佩万分!

我们固然达不到弘一法师至善至美的境界,但至少可以稍稍涤洗一下自己的善良和慈悲,更纯粹地忧人之忧、乐人之乐,真心地给予掌声,默默地施以援手,顺便关心那些“潜伏”在我们身边的小精灵,慢点开车,轻点走路,不仅为了呵护它们的脆弱,也为了让自己能在这缓慢、轻柔中看得清它们的美丽,那也是我们内心的善良在清澈时的倒影。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是生活在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犹太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共同的正式经典。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点,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圣经》不仅仅只是一本宗教读物,其中融合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它与希腊文明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欧美文化。
  • 佛·法·僧

    佛·法·僧

    本书介绍佛教三宝——佛、法、僧的意义、内容,历代高僧大德如何成就菩萨等。
  •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人生之所以滋生烦恼、苦痛,只因人之本心远去,心为俗世尘埃所染,身为名利之欲所苦,拿得起却放不下,让自己成为一只“负重的骆驼”,艰难前行,不知何时会被“最后一根稻草”压下。听从佛陀的劝诫,清扫心灵的尘埃,也就远离了烦恼苦痛的人生,修得了欢喜圆满的人生。
  • 一口气读懂禅宗的故事

    一口气读懂禅宗的故事

    本书为读者精心搜集了最经典的禅宗小故事,每一则佛禅意蕴的故事都充盈着佛教智慧,蕴含着人生真谛。书中从禅宗故事和生活感悟出发,运用禅理,回答了人们在工作及生活中的各种困惑,通俗易懂,发人深思,有助于人们身心的成长和升华。
  • 圣经的故事

    圣经的故事

    《圣经》是人类历史上一部独一无二的书。它由不同时代的人用不同的语言写成,却极其贯通;它遭到无数的怀疑甚至诋毁,但最终它作为圣经经典的位置却丝毫没有动摇;它不是单纯的文学书、哲学书或历史书,但它是很多文学作品的源泉,哲学家不断地引用和讨论,它对犹太古史的详尽记载也远远超过其他民族的古史书。《圣经》是人类的伟大遗产。
热门推荐
  • 我变成了一只猴

    我变成了一只猴

    夏翊本是一名普通的蓝星人,意外来到了一个叫做卡斯利亚的大陆。这是一个拥有神灵的西幻大陆!夏翊重生为了一只普通的小猴子,获得英雄联盟系统,可以使用任何英雄技能,于是大陆多出了一位齐天大圣!神灵见我,也得高呼,大圣!(本人非英雄联盟玩家,只是了解过,所以要是有出现错误的地方,望大家指出!)ps:本书里面的任何技能、装备属性,都会有一定的改变。
  • 她是江少的心尖尖

    她是江少的心尖尖

    一中新生来报到,来了个紧紧戴着个口罩的少女,一下跳级到高二。而且还是最优秀的一班。消息一出,少女一夜之间蹿红整个高二高三。有人跟江池说他们班来了个小才女。江敛矜懒洋洋地半敛着眼:“关我屁事?”×谁也没想到,小姑娘一来,就冲着江敛矜的座位走去,直接霸占他的邻桌。小弟们颤颤发抖,给远在他方考试的江大佬发信息:“新来的小姑娘硬是要坐你旁边。”江敛矜眸底发寒,冷嗤:“最好不要等我回来清理。”×谁都知道一班江敛矜,仗着好看的皮囊为非作歹,感情上是朵比谁都冰清玉洁的高岭之花。至少没人看过他与谁有过绯闻。所有人都等着江敛矜回来,看口罩小才女的笑话。直到江敛矜归校,看到坐在自己座位上睡午觉的娇小身影,当着全班的面,拿着一本书替着小姑娘挡太阳。全班:“……”×沈栀是江敛矜捧到心尖尖上的姑娘,无论是从前还是以后。【为非作歹小妖精×矜贵冷淡闷男神】必须避雷一下女主:【女主:明明比男主还要刚,却要装作无辜小可怜】
  • 仙世录

    仙世录

    张南穿越到修真世界,没有练成绝世武功,也没有走上人生巅峰,却成了上极门的掌门。何为道?存乎一心,一道化万象!万载仙缘,求的是永生还是本心?看他如何改天换地,谱写永恒大道!
  • 黑铁空间进击

    黑铁空间进击

    在当今诸天万界之中,有一股黑恶势力制霸诸天,那就是主神空间!由于诸天巨头太多,在从主神那里了解了制作原理后,什么阿猫阿……呸!对不起,是什么巨头都能随便弄个出来玩。而我们的花烨因为意外从本来该进入至尊空间变成进入“最强空间”,又因为天赋太强导致没有队友(孤儿)只能次次孤身打团战。花烨:过分!怎么能让他们次次面对我!
  • 逆天黄泉

    逆天黄泉

    错的不是你而是这个世界,既然这世界强者为王,弱者只是笑话,那么等我有朝一日就逆了这苍天,踏破这黄泉.
  • 异世征旅

    异世征旅

    现任青华宫宫主元华道长向峰,有幸在末法年代获得山神符篆和东帝符印。这是他的重要起点,他的未来会是怎么样?一步步前行,施符水,求功德,神位高尊,执掌天庭,册封山神土地水伯;立下地府,审判鬼魂,重立天庭。见证他的传奇人生!合理丫丫,绝不小白!新今发书,各位放心决不太监,你们是我的动力.
  • 腹黑宝宝养成计划

    腹黑宝宝养成计划

    情人节,五岁宝宝蓝夏佐以奥斯卡影帝的表演实力抢来干爹一枚,并努力撮合他和妈咪在一起。不料妈咪与干爹八字不合,矛盾不断。腹黑宝宝、极品干爹与极品辣妈之间的故事从此上演……腹黑是需要练习的,蓝妮可只不过是想看着宝贝儿子快乐长大,谁料事与愿违,硬是把他“培养”的如此腹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惊世嫡女——废材九王妃

    惊世嫡女——废材九王妃

    她,是九天神女,霜末上神。他,是云黎国九王爷,直到有一天却发现自己不是皇上的亲身儿子,身世迷离的他看上了从异世界穿越来的她,他们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混沌传说之征途再起

    混沌传说之征途再起

    两个混沌开始接轨,这会带来什么样的灾劫?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能阻止!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按照某人想出的办法,突破桎梏,变得更强,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劫难……
  • 武装大小姐穿越唯我独尊

    武装大小姐穿越唯我独尊

    这个世界我只在乎我自己,我可以宠你上天,我也可以将你推入地狱。回到古代,全面武装,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四大世家?三大帝国?药武两殿?唯我独尊!擎国妩媚妖娆的三皇子(擎冰夜),在我身下完颜承欢。“今后我就是你的妻主,你的天,记住,永远不要背叛我,否则后果不是你能承担的。”炎国嫡仙淡雅的国师(银亦煕),为我付出一切。“不要想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我喜欢的只有你的脸而已。”全国首富沈家大少(沈洛轩),对我予取予求。“我放弃了,我也释怀了,你本无辜,是我太过强求,你走吧,不准再踏入我凌家半步。”.....武尊之位,药圣之衔,随身空间,腰缠万贯。十子阴阳,四大龙骑,魑魅魍魉,修罗再生,笛舞仙姬,恭侍东方。